臉譜下的大明 第九百七十五章 拜門

    測試廣告1雖然胡應嘉不懂東南大戶走私導致貨源不足的道理,但經過個把月的時日,他敏銳的發現,原本應該繁華的遍佈鎮海縣城內外的商鋪並不足以滿意海商的胃口。筆硯閣 m.biyange.net

    很多客商手中的貨物都是為了出海販貨準備的,但往往在杭州府甚至嘉興、蘇州就已經出手了,這也導致相當部分的海商只能沿水路往西尋找貨源。

    但這個時代,貨物買賣的渠道相對都是固定的,新人很難插手,即使你提高價格,也未必能買得到東西,而且還會被同行排斥。

    仔細思索後,胡應嘉才發現錢淵這個建議的關鍵之處在於南北運河。

    東南雖然水路縱橫,但大量的貨物是通過南北運河沿着蘇州、嘉興抵達杭州府,再向東通過紹興府入寧波府,再入鎮海。

    問題就在這兒,寧波府有甬江、鄞江、慈谿,紹興府的上虞縣、餘姚縣有姚江直通慈谿,但杭州府入紹興府的是一條運河,西興運河。

    這條運河不大,雖然紹興府年年修繕,但運力有限,大量在南北運河上航行的貨船不願意轉入西興運河,再加上杭州府繁華不弱鎮海,客商雲集,貨物在杭州府就能出手,沒必要再轉去鎮海。

    當然了,胡應嘉不知道的是,這裏面很有董家,以及和董家聯手的東南大戶的功勞。

    胡應嘉只是希望通過在杭州府設置海市,來達到出海稅銀增長的目的,而錢淵是希望杭州府能成為貨物集散中心。

    「說起來,最適合出海的還是杭州府。」胡應嘉喃喃念叨了幾句。

    這一點很多人都看得到,杭州府是南北運河南方的起點,又瀕臨海疆,而且位處杭州灣,松江府、寧波府兩邊若有得力水師護衛,實在是最合適的地點,可惜杭州府是東南重鎮,一旦出事,這個責任……錢淵也背不起。

    輾轉反側半夜,胡應嘉才沉沉睡去,心裏還在狐疑,錢淵那廝會不會又在給自己下套……沒辦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

    第二日,胡應嘉拜別而去,臨行前侯汝諒將杭州知府、錢塘縣令都叫來,公然交代設置海市一事。

    「子民兄一直未至鎮海,至今尚未見面。」胡應嘉早就從叔父那知曉一個多月前的事件,低聲說:「還望中丞叮囑一二,勿壞大事,使師相進退維谷。」

    侯汝諒苦笑着隨意點頭,他很清楚王本固的性子……現在恨錢淵恨得牙關痒痒,只是如今暫時蟄伏而已。

    不肯去鎮海,無非是王本固覺得自己奪權最終被逼退,胡應嘉從容赴任執掌鎮海事……徐階一黨內部,也是要爭權奪利的。

    「子民去了台州。」侯汝諒略略交代一句就轉身離開。

    後面的張師爺湊上前,「一個多月前,台州黃巖縣附近有倭寇侵襲沿海,殺戮漁民,王御史心憂戰局,趕去查實。」

    「一個多月前?」胡應嘉瞳孔微縮,也就是說,王本固離開鎮海後,很快就去了台州。

    胡應嘉也了解王本固的性子,這是個心胸狹窄的人,如此受辱,必要復仇……再加上台州知府是方逢時,這不能不讓胡應嘉浮想聯翩。

    外人不知,但胡應嘉是徐階心腹,很清楚方逢時的背景,嘉靖二十年三甲同進士出身,歷任戶部主事、工部郎中,兩次外放,始終在知縣、知府位置上打轉,一直到嘉靖三十八年嚴嵩病逝,終投入徐階門下。


    胡應嘉嘆了口氣,算算看王本固都在台州熬了一個多月了,也不知道到底想幹什麼……畢竟寧紹台三府,總的來說,台州才是錢淵根基最深的一個府洲,畢竟長時間駐守,畢竟前後有譚綸、宋儀望兩任知府。

    .離開杭州,胡應嘉沒有直接回鎮海,而是在紹興府蕭山縣落腳,因為浙江總兵官董一奎如今就駐守蕭山縣。

    選擇蕭山縣是董一奎刻意的選擇,他雖然和胡應嘉一樣並不懂貨物有限導致稅銀銳減的道理,但他很清楚卡住西興運河的重要性。

    董一奎麾下對這條運河的把控相當到位,很有一部分客商之所以選擇在杭州出手貨物就是不想過這一關,因為這兒是浙江一省唯一設卡收銀的水路關卡。

    明朝的衛所制度對這個國家的軍事建設的影響涉及到太多的方方面面,但有一點是以往朝代都難以企及的,衛所制度在迅速腐化後,短短不到百年時光就培養出了一大批名聲不顯,但實力遍佈西北的將門。

    若不是明朝文官地位太高,武將地位太低,而京城距離西北太近,改朝換代都有可能。

    其他朝代也有類似的例子,比如北宋時期的西軍,楊家將死的乾乾淨淨,但折家、種家一直到二帝被擄還是西軍翹楚,類似的還有吳家、劉家,南宋初年中興四將,除了岳飛之外的三人都出身西軍將門。

    但折家、種家可不是北宋養出來的,早在五代十國,諸侯林立的時期,他們已經盤踞西北,是出了名的硬骨頭。

    董家是西北將門之一,最初董一奎並不想南下,在西北已經是副總兵了,去東南作甚?

    但如今,董一奎已經不想再回西北了,雖然是衛所出身,但有的是辦法改換門庭,甚至脫籍都有可能,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科舉。

    張居正、胡宗憲、諸大綬,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軍籍出身,甚至是錦衣衛軍籍出身,但考中進士,立即改換門庭,為書香門第。

    所以,在拼命賺銀子之外,董一奎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請先生,長子二十歲留在西北,剩下的四個兒子最大的也不過十五歲,還來得及。

    「董大人未免太過心急。」一個山羊鬍的中年人笑道:「即使是兩浙童生,自幼苦讀,衣食無憂,不得分心,二十歲前能取中秀才也少之又少。」

    董一奎不由聯想起讓自己頭疼的隨園,嘀咕道:「錢展才、諸端甫、徐文長他們……」

    中年人一時啞然,心裏吐槽,你真是找不到人比了,隨園中多為東南年輕俊傑,即使年歲最長的徐渭當年也是神童,就你家裏那幾個小兔崽子想和他們比?

    董一奎咳嗽兩聲,「以先生看,若是在西北應試……」

    中年人掐指一算,「再過兩年,二公子可以下場一試。」

    董一奎點點頭,「每月束脩再加十兩銀子,還請先生盡心。」

    「多謝大人,必不負所托……」

    話還未說完,外間親隨咳嗽一聲,董一奎打發走中年人,「何事?」

    「老爺,寧波知府拜門。」

    片刻後,董宅中門大開,董一奎親自出迎。測試廣告2



第九百七十五章 拜門  
相關:  重生之光輝人生  穿越初唐從上吊開始  綠茵表演家  初唐崢嶸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  最強小神農  仙域記  尋光記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臉譜下的大明第九百七十五章 拜門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7s 3.9868MB

搜"臉譜下的大明"
360搜"臉譜下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