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在朝議後,季漢正式進入北伐準備工作。諸葛亮在會議後不久,舉行內府會議,命金牛道沿路郡縣修繕道路,由內府參軍程畿監察此事。同時又命趙雲領軍前往漢中赤崖閣一帶囤積糧草,以待北伐。
接着鄧芝以通好往來之名,&nbp;奉命出使吳國。對於大漢允諾孫權稱帝,給予禮法一事,大漢高層目前斷不敢宣揚,若是被天下人所知,則威望盡失。
對於提議此事的劉禪,其實也是背負巨大壓力。若是按照歷史上諸葛亮北伐隴右失敗,&nbp;孫權石亭之戰大獲全勝,其威望大漲。次年後孫權依然會強行稱帝,&nbp;自己與季漢到時候不答應也要答應。
自己現在以帝位為餌,其目的便是希望孫權將石亭之戰從五月提前到一月,響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鄧芝雖然不知劉禪背後深思,但卻深知自己此次責任事關重大,其重任堪比第一次出使東吳,兩國復盟。
孫權則是不知鄧芝此行真正目的,但聽聞鄧芝使吳,還是愉悅地在武昌宮中設宴接見鄧芝。
宴後,有些醉意的孫權邀請鄧芝入殿內交談。時入深冬,殿中火爐燒得正旺,鄧芝靠近殿旁小火爐跪坐取暖。
孫權喝着侍女遞上來解酒湯,面露醉意,笑問鄧芝道:「伯苗(鄧芝字),孤招待如何?就是不知今日之宴可有盡興,今日宴上可是有伯苗家鄉菜餚美酒。」
鄧芝則是面露感激之色說道:「多謝大王款待,今日之宴會,&nbp;外臣不敢相忘也。」
孫權聽聞微微一笑,羊裝酒醉說道:「伯苗此次前來,&nbp;恐怕不只為吳、漢通好一事。殿中無外人,&nbp;伯苗可直言不諱。」
鄧芝也沒驚訝,而是哈哈大笑,問道:「大王如何知在下另有目的。」
孫權低頭扯着蓋在腿部的毛毯,將漏風之處捂嚴實,不以為意地說道:「若是只為兩國通好之情,可不值得伯苗親自出馬,孔明遣丁公前來便可。」
鄧芝也不隱藏,直接正色說道:「請大王退下左右。此事重大,唯有陛下一人可聞。」
孫權揮手示意,宮中眾人退下,望着鄧芝,笑着問道:「已無外人,伯苗如今可言暢所欲言。」
鄧芝直腰拱手,盯着孫權面孔,撫須笑道:「在下聞大王日夜思念一物,是故替我主來為大王送禮也。」
沉吟片刻,孫權還是不解鄧芝言語之意,面露疑惑,&nbp;問道:「伯苗可直言。」
鄧芝也不賣關子,&nbp;而是低聲說道:「天子之位!」
此言一出,孫權童孔放大,呼吸急促。但剎那後,孫權立馬隱去,恢復微醺之色,笑指鄧芝,打趣道:「伯苗醉也!」
鄧芝沒有着急回話,而是將微涼的雙手放在火爐上取暖,聽着柴火噼里啪啦之聲。
片刻後,鄧芝嘴角上揚望向孫權,充滿深意地說道:「芝醉與不在醉,皆在大王一念之間。」
言畢,鄧芝只是在旁烤火取暖,似乎完全不在意孫權。
孫權聽聞後,則是忍不住起身,不管落在地上的毛毯,在殿中踱步沉吟。不久後走到鄧芝身側,跪坐而下,攤開雙手如同鄧芝般烤火。
孫權望着爐中的跳動的火焰,內心複雜,思慮許久,但沉默許久的他終於還是問道:「不知劉主有何要求?」
鄧芝聽孫權詢問大漢要求,便知其已經心動,接下來不過是商議大漢要求而已。
鄧芝望向看似專心烤火的孫權,低聲道:「大王誤解也,我主不欲求東吳一土一城。」
孫權聽聞後,反而更加遲疑,在他眼裏劉禪以天子之位交換領土的可能性最大,如今卻不求土地,其背後所謀必然更大。
鄧芝似乎看出孫權的心中憂慮,寬慰孫權道:「芝只是言不求東吳之土,但未言不求魏國之土。」
此言一落,孫權面露喜色,用力握住鄧芝右手,說道:「伯苗勿欺孤也。」
鄧芝用左手指向其緊握着右手,開玩笑道:「大王,射虎之力,外臣恐承受不住。」
孫權意識到自己失禮,也隨即誇讚道:「卿乃虎臣,孤若不握緊恐日後不能再與卿之相見。」
言畢,孫權還是將鬆開鄧芝右手。
平靜情緒後,孫權緩緩問道:「不知劉主所求何地?需我東吳出兵相助。」
鄧芝思慮片刻,拱手說道:「上丞相欲北伐關中之地,是故望大王舉兵相助。」
聞聲後,孫權沉吟許久,緩緩說道:「曹魏關中之地,兵力眾多,況且需翻越秦嶺,糧草難以為繼,難也!」
鄧芝見火勢漸小,邊往火爐里添加柴火,邊笑着說道:「北伐之時,上丞相與衛將軍,我大漢自然會有商議。」
「大王舉兵相助還需努力,我大漢雖允諾給予大王稱帝禮法,但若大王不能對魏取勝,則事難也。自古亂世為帝者,一有禮法;二有威望,是故大王舉兵也是為自己也,只不過我大漢望大王與我等同時舉兵,以共抗曹魏而已。」鄧芝說道。
孫權聽聞後,對着火爐幽幽嘆息道:「曹魏逼孤甚也,荊州、江淮士卒十餘萬之眾,如孤之頭上懸一利劍,若一着不慎便有傾覆之危。況且曹魏連年進犯,吳國早已百姓不堪重負,伯言不久前便進諫,望孤行仁政,孤也命大臣草擬條例之後實施。」
鄧芝分析魏吳邊境形勢,說道:「大王,曹魏江淮之兵不除,則吳國永無寧日。若大王能率精銳之師,北破曹休,則吳國安也。」
孫權點頭贊同,沉吟說道:「是故孤為此,也日夜憂思。」
鄧芝也不追問情況,而是拱手說道:「望大王早日與上丞相書信,共商漢、吳北伐時間。」
孫權點頭允諾,但又笑眯眯地望向鄧芝,說道:「伯苗,若日後天下太平,二帝分治,不亦樂乎!」
鄧芝則是肅然說道:「天無二日,士無二帝,如魏亡之後,大王不識天命歸於誰。君各興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兵戈,則戰爭方始也。」
孫權拊掌大笑道:「伯苗不欺孤也!」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