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忍!
九皇子立即補位:「你就是以十弟的伴讀身份才能來此讀書的,不然,你以為憑你自己,怎配與我們一起進學?
至於說官職,自然少不了你的,只不過相關事宜還需些時日而已,所以不可謂名不正,那自然,十弟做錯事,你要替他受罰!」
十皇子一個大白眼就翻到九皇子那邊去了,可惜,說不出話來。筆言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九皇子既要小寶受罰,又贊同小寶一再重申的「十皇子有過」,真是「棍掃一大片」,好棍法!
「真的呀!」小寶一派「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的樣子:「九皇子的意思是說,我現在就是從九品官員了嗎?太棒了!」
馬上又問:「那我是從今天便就職嗎?如果是,我可以替十皇子受罰,九皇子,你肯定嗎?」
九皇子語塞。
小寶是以陪伴十皇子讀書的名義進來的,可也沒說就是「皇子伴讀」,這可是兩個概念。
九皇子剛才那般說法,相當於替皇帝做主給小寶封官,連個太子都沒混上的人,還想做皇帝的主……
「這事兒大了呀!」小寶看着九皇子說道。
六七八皇子很想對這兩個與自己沒差幾天的兄弟落井下石,卻也不敢多說什麼,他們發現,多說多錯!
看吧,小寶又引經據典了:「子曰:有教無類。就是說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你們能讀書,我咋就不能?」
九皇子可算抓住了機會:「你倒是該多讀讀書,有教無類和我剛才的話有關係嗎?
有教無類沒錯,但我的意思是你本無資格與我等皇子一起讀書!」
小寶搖搖頭:「九皇子您這話更是大錯特錯!你們跟誰一起讀書那是皇上說了算;
同樣的,我能跟誰一起讀書也是皇上說了算,這與是不是『皇子伴讀』沒關係!
『皇子伴讀』只是個官名,一個名稱而已,與配不配何干?
再說了,若論身份,諸位皇子,你們確實是貴人,可貴可貴了,但我也不便宜啊!我是秀才!
你們貴不貴要看血緣,我貴不貴不靠血緣撐着,靠的是功名!我有功名,你們有嗎?配不配的,從何而論?」
哎呀媽呀!太氣人、太囂張了!先生都看不下去!
看不下去、又不好硬懟,因為硬懟也找不出理由,可不懟吧,又不能維護皇子尊嚴……
還是先走為敬吧,皇子們出糗,他還是看不見的為好!
「哼!孺子不可教也!」先生氣哼哼留下這麼句話,表達一下憤怒之情後,拂袖離去,速度不亞於甘來。
先生都氣跑了,這課也沒法上了,同時,也代表事情鬧大了——皇帝肯定會知道!
幾位皇子也拔腿就溜!
小寶屁顛屁顛收拾好書本,抱着就追十皇子:「十皇子,等等我呀!先生沒留作業,我幫你複習複習吧?」
皇子們個個身嬌體貴,有跑的姿態,沒有跑的速度,比他們先生差遠了。
十皇子沒跑兩步就氣喘吁吁:「你……你離我遠點兒!」
「遵命!」小寶回一句,然後放慢腳步,看着十皇子的背影想:打從小爺四歲多進入州學,就沒怕過誰!
沒等小寶走回住的地方,皇帝已然知道了這邊發生的事情。
先生提前下課本就反常,自得需要回報給皇帝,不過算先生運氣好,皇帝當時正在忙,所以這些話是李公公轉述的。
李公公又找來資善堂的小太監問話,把事情經過、誰說了什麼,說話時什麼神態、語氣,原原本本學了個十成十。
皇帝搓着腦門罵:「缺心眼子的東西!還真要給那孩子封個官不成!」
前一句自是罵九皇子,必須得罵,不止小九,小六七八十也該罵,五個捆一塊兒敵不過人家一個!
還說什麼配不配,我呸!
後一句是不甘。
皇帝的本意,是不放心楚清,雖說查賬沒查出什麼過錯,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誰知道楚清是否真的忠誠?
把楚清扣在宮裏一段時間,那麼如果楚清有實力,她的外援應該會有所動作,皇帝也能看看清楚楚清的真正實力。
若是沒什麼實力,那群龍無首之下,就更會安守本分。
正好楚清那兒子也回來了,乾脆一併扣在宮裏,卻是以「施恩」的名義,讓楚清只有感恩的份兒,說不出別的來。
如若楚清的那些手下真的安分,那就把楚清放出去繼續賺錢。
可畢竟出了之前查賬那麼一出,恐怕楚清心裏不會不生怨,有她兒子扣做人質,那麼楚清自然會有所顧忌,不怕她不好好做事。
只是,皇帝可沒想給那孩子封個「皇子伴讀」的官哪!
不封,那隻算是皇帝給楚清個小人情而已;可一旦封為「皇子伴讀」,那可就是很正式的事情了,讓其他出自世家和王公大臣的子弟情何以堪?
這不是更激化朕與世家的矛盾嗎?
皇帝母族的出身不高,在先皇后過世之後更是被打壓得幾近凋敝,不然也不會在慶德已經成為太子後,還能發生「七子奪嫡」事件。
這些年皇帝一邊需要世家的支持,一邊又要控制世家的勢頭,雖說沒有焦頭爛額,卻也應付得並不輕鬆。
自古「制衡」就是一門大學問。
眼下,本以為楚清是顆「活棋子」,可以幫他在皇權與世家的天平上逐漸往皇權這邊加碼,可誰想,竟落到眼下這個局面。
封那孩子個「皇子伴讀」,得罪世家和重臣倒不至於,但是也會讓他們心生不滿:一介村婦的孩子怎麼能和他們的孩子平起平坐?
楚清不滿無所謂,世家不滿才是大事。
「小九、小十這一天天都學什麼了?讓他們把《金人銘》抄寫十遍!」皇帝不搓腦門了,搓自己腦門能把智慧搓到兒子腦袋裏面嗎?
「那……」李公公躬身,等着皇帝下文——那小寶到底還封不封「皇子伴讀」了?
「那什麼那?」皇帝瞪了李公公一眼,有些責怪他聽不懂聖意:「皇子伴讀,和伴在皇子身邊讀書能一樣嗎?
楚清家的那個小子,朕是給他機會、讓他與皇子作伴讀書,在小十旁邊一起上課就行了!」皇帝說道。
還是旁聽生!
註:《金人銘》,《黃帝銘》六篇之一,強調少言慎言,韜光養晦;告誡人要學會和光同塵,藏器於身。
與《老子》對照而讀,有共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