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睿這話不是在胡說八道,洪武二十六年,大明人口分佈狀況如下:直隸應天府191萬戶,浙江214萬戶,江西155萬戶,胡廣78萬戶,福建82萬戶,廣東68萬戶,廣西21萬戶,四川22萬戶,陝西29萬戶,河南32萬戶,山西60萬戶,山東75萬戶,雲南6萬戶,總共1033萬戶。筆神閣 bishenge.com
口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而到了永樂二年,天下戶九百六十八萬五千二十,口五千九十五萬四百七十人。
這個兩個數字之間,有一部分是因為朱棣放棄了關外的部分領土,造成人口減少;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四年靖難之役,山東、河南兩地百姓流離失所,造成了人口銳減。
後世的兩個人口過億的大省,在大明朝,加起來人口不過六、七百萬,這話說出去誰信?
李雲睿從戶部拿到數據時,他一開始也不信啊!
經過好幾次反覆的確認後,李雲睿才相信了這個數字,因此,李雲睿初期制定的大部分商業計劃,都是在江南地區,根本沒往北方去。就連土豆這種東西,李雲睿都沒往北方推廣。
山東、河南兩地,都是以平原為主,那可是種小麥、玉米最好的地方
將近兩億畝的耕地,只有六、七百萬人,怎麼可能照料地過來?而江南地少人多,人口還有爆發趨勢。
因此,李雲睿打算往北方移民,但移民不能蠻幹,得讓那些人看到實惠才行,種糧能賣錢,就是一個很不錯……
聽完李雲睿的打算,朱高熾點了點頭,說道,「如果這能行得通的話,倒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不管行不行,咱們先試試,實在不行了,再強行移民!」李雲睿笑了笑,繼續說道,「不過,殿下,有件事我覺得咱們可以考慮起來了……」
塔讀 「什麼事情?」朱高熾看着李雲睿,好奇的問道。 「鼓勵生育,提高出生率和存活率!」李雲睿一本正經地說道,「今年永樂薯種了六十萬畝,明年就能到一千多萬畝,有了這麼多永樂薯,大明百姓基本上不會餓肚子了,就算人口再增長個三、五倍,以大明的土地,也肯定能養得起。如果大明人口能過到三、五億,到時候,誰還敢跟大明呲牙,咱們就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他們……」 歷史上,從西漢到明初,中國的人口一直在一億以下,原因有很多,但糧食不夠,肯定是最主要的一個因素。 中國古達的生產力非常低,種地的產量很低,一畝地少則幾十斤,多則百餘斤。 近代史學界對於宋、明、清三代的糧食生產進行過討論,作出過一個相當細緻的總結:「北方折合今制,每市畝平均產麥,兩宋為0694市石,明清為1302市石;南方每市畝平均產稻米,兩宋為1387市石,明清為2604市石」。 一市石相當於100市斤,即50千克,換言之,宋朝北方畝產70斤,南方畝產138斤;而明清則分別是130斤和260斤。 這麼低的產量,要養活一個人,北方至少至少要三、四畝地,南方也要兩畝一般成年人需要主糧400斤+,這還是在不交稅的情況下。 想讓百姓精耕細作提高產量?根本不可能! 種過地的朋友都知道,種一畝麥子或者水稻,需要花費多少精力! 假設一個五口之家有二十畝地,如果他們沒有耕牛,光漚肥、施肥、翻地就得半個月,等刨完地、施好肥,農時早特喵的就過了,還種個屁的糧食…… 身份證563743675 「永樂薯雖說可菜可糧,但要做主糧,恐怕還是不行啊!」聽了李雲睿說的數字,朱高熾苦笑了一下,「三、五億人,還得靠小麥和稻米,哪有那麼多地哦?」 「這個好解決!」李雲睿說道,「現在暖棚種植中心的那群老農,研究出了很多中漚肥的方法,再加上氨水和碳酸氫銨,可以提高單畝產量;工學院裏發明了一種小型手扶耕地機,可以直接,一天可以耕地五多畝,現在他們正在想法把耕地機做大,希望能做到一天可以耕兩百畝,到時候我們造他個十萬台,一天月就能耕地兩千萬畝,十天就是兩億萬畝……」 小型手扶耕地機早就做出來了,採用燃油蒸汽動力系統和履帶推進,都在暖棚種植中心用了半年多了,只不過大型化遇到了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再說了,耕地機想一天耕兩百畝,這裏面不僅僅包括動力系統,耕地旋轉刀所需的材料,在哪裏都不知道呢? 別小看一個小小的旋轉刀,裏面的技術含量,比造一台蒸汽機還難。 李雲睿現在拿出來說事,就是為了忽悠朱高熾…… 往北方移民,勢在必行。 後世的中國依靠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北平原養活了十四億人口,現在的大明主要是依靠長江中下游平原養活。 東北平原還在羈縻衛手裏,李雲睿想動都動不得,羈縻衛是個雷,指不定什麼時候炸呢! 華北平原地廣人稀,又是戰亂最多的地方,連自己養活都難,再想養活大明就更難了。 塔讀app,免費小說>網站 因此,想要開發華北平原,關鍵還是要有人! 現在生肯定來不及,至少要等十多年才能形成勞動力。 唯一的辦法就是移民,但移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政策問題,大明的戶籍政策很屮蛋,人口根本沒辦法流動,除非朝廷出面組織大規模移民,才有可能。 李雲睿就是打算遊說朱高熾,讓朱高熾在朱棣面前美言幾句,說動朱棣向北方移民。 鼓勵生育、提高存活率這些是輔助,只要朱高熾認可增加人口,那麼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將來,江南地區的耕地肯定是不夠了…… 能選擇的出路不多,移民就是最優選擇。 到時候配合上機械化耕種,再加上可以賣糧增加收入,往山東、河南這些地多人少的省份移民,江南的百姓就不會牴觸,廣袤的華北平原就能激活生機。 用這種曲里拐彎的迂迴方式移民,一般人很難發現其中的陰謀。 朱高熾對李雲睿說的鼓勵生育,非常感興趣詳細諮詢了李雲睿一些問題,李雲睿不厭其煩的給朱高熾進行了解答,什么女性晚婚晚育、培訓產婆、統一接生、剖腹產,凡是李雲睿知道的,都告訴了朱高熾。 對於剖腹產這些聞所未聞的方法,朱高熾聽了之後,覺得有些驚悚,不過他也沒有懷疑李雲睿,畢竟朱能肚子上開了一刀,現在還活蹦亂跳地在安南。 讀者身份證五六37四三陸七伍 「殿下,人口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您想一下,假設大明多出一億人來,他們總要穿衣、吃飯、住房吧,他們總要消費吧,這樣就會產生無數商業機會,就能為大明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撐,也可以持續提供持續的人口紅利和人才紅利……」李雲睿巴拉巴拉講完鼓勵生育之後,開始總結起來。 朱高熾在一旁聽着,不住地點頭。 李景隆就像沒事人一樣,端着茶,慢慢的品嘗,看着兩人你來問我來答。 其實李景隆心裏挺複雜的,自己這個兒子,想得東西太多,計劃也都龐大無比,讓人咋舌,有時候李景隆都想把李雲睿的腦袋扒開,好好看看李雲睿的腦子是怎麼長的…… 這是李雲睿第一正面提出人口問題和移民北方的問題,這也是李雲睿考慮了很久之後,才拿出來的可行方案。 看似李雲睿在跟阿魯台和鬼力赤做生意,其實都是在佈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