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消費者來說,品牌指明了一種產品的來源,它讓消費者知道,哪一個生產者是可以信賴的,基於消費者自己的判斷,決定哪些產品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哪些不能,於是品牌成為消費者選擇產品時的一種標準和工具。當消費者對品牌有高度的認知和熟悉度,並在記憶里形成強有力的偏好和獨特的品牌聯想時,以顧客為本的品牌資產便會產生。
而汽車市場是一個非常強調品牌的市場,如何塑造和維護品牌,將成為汽車市場未來競爭的焦點。
後世中偷偷地發展起來的安徽奇瑞汽車在獲得了久盼的「7字頭」目錄後,奇瑞汽車所有的車型在尾部左上角就都打上了「上汽奇瑞」的標誌。而這一行為,導致很多購車的人曾以為這是上海生產的汽車。
所以說,「上汽奇瑞」四個字給了這個新企業良好的市場形象,這也算是是奇瑞加入上汽集團獲得的最大好處吧。一個品牌如此的重要,所以吳志想將斯柯達拿下的時候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塑品牌。
在確定了獵物後,吳志就讓吳慧芳來到他的辦公室了。沒多久,吳慧芳如期地出現在吳志的辦公室。一看到吳慧芳來了,吳志也就放下了手中的玩物了。笑着說:「芳姐,最近還好吧。」
「不好,一點都不好。」吳慧芳抱怨着。這幾天,吳慧放一直都在忙着面試人員。那獵頭公司還真的是厲害的很,才短短的幾天,就找來了很多公司急需的人才,只是累了吳慧芳。
「怎麼了?你看你現在不是精神的很嗎?」
「還精神?那是我在強撐的,還一直靠喝咖啡提神呢。」
「好了,那個招聘的事情處理的怎麼樣了。」吳志開始轉移了話題,再不轉移的話,接下來的場面吳志可是要控制不了。
「還在進行呢。怎麼了?」
「沒什麼!對了,李成他們那邊怎麼樣。」
「他們現在都應該在跟通用洽談收購的事情吧。」
「芳姐,你這邊也快點吧,我現在又有目標了。」
「目標?你又想要收購什麼公司?」
「當然是汽車公司。不過這次是捷克的斯柯達。」
「捷克的斯柯達?跟我們的定位有衝突吧。我們現在收購的蓮花汽車以及薩博汽車公司可都是有名的很,而之前這斯柯達可是以簡陋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啊。」吳慧芳有點不明白地說。
「沒關係的。斯柯達是以簡陋的方式出現在世人眼前,但是我們可以讓它改變啊,只要它符合我的要求就行。我打算讓斯柯達主攻國內市場的。你看國內的桑塔納和夏利,跟斯柯達沒什麼區別的,而且在國內市場,這些車子還真是供不應求啊。」一說到國內市場,吳志頓時兩眼冒光。
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期,由於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及市場化進程加快,汽車消費市場高速擴張。1988年,汽車銷售是不足對萬輛,到1992年銷售量邁上100萬輛台階,1993年汽車消費市場更是急劇擴大,汽車銷售量達150萬輛以上,比1992年增長50左右。截止到1999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為1453萬輛。如此大的市場讓吳志眼紅的很。而且這也是汽車工業強大起來的時候,同時也是汽車廠家發展的黃金時期。
不過儘管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發生一些積極變化,但不容迴避的是,國家依然是汽車的最後消費者。生產出來的轎車絕大部分都進了政府和集體。直到94年後,國家才允許私人購買轎車。這才是中國汽車市場真正的開始爆發。
而這又讓吳志頭疼不已。但儘管很頭疼,但是吳志仍然要進入國內市場,這也是沒辦法的,誰叫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一想起此時國內的簡簡單單的老三樣的車價在13萬元到15萬元之間。而且在80~90年代,汽車市場根本就沒有什麼價格戰之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家轎市場都被「老三樣「統治,消費者的購車選擇就是簡單的三選一。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很難看到促銷活動的蹤影。產能低、市場小、對手少,當然談不上什麼競爭。
而且國內汽車市場是以價格高出國際市場近3倍的普通桑塔納為代表的計劃經濟壟斷的賣方市場,在這一期間汽車資源少,汽車生產廠家和經銷商都是「大爺」。所以汽車的利潤吳志也很眼紅。
「是啊。國內的市場真的是很大,只是讓斯柯達進入中國市場的話,那就有點難度了。而且不在國內設廠的話,那斯柯達的價格可是比桑塔納和夏利高很多的。」吳慧芳有點擔心地說。
其實吳慧芳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中國許多產品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步伐加快。但就汽車而言,由於國家對其依然實行高關稅保護(關稅高達220),這樣一來就使得國產汽車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成為主要消費對象。所以想要跟桑塔納和夏利競爭的話,那就只能走國產路線了。
「我知道,使用斯柯達的技術,套上斯柯達的牌子就可以了,斯柯達的質量還是很不錯的。」
「斯柯達是還不錯的,畢竟也有着自己的光榮和風采。」吳慧芳點了點頭說。
「另外我們還有兩個辦法,一是自己建廠,二是合資。」
「嗯,這兩個都不錯,只是我覺得合資的話,會不會有點不方便的?畢竟要合資的話,那些合作法都是國有企業的,他們肯定是要求控股的。」吳慧芳說。
「是啊,可是不合資的話,那我們也只有去建廠,不過這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吳志無奈地說。
這兩種方法,吳志還是蠻傾向自己建廠的。不過想要國內建立私人汽車生產廠家,那可難得很。後世的吉利汽車早在1998就生產出來了。但是直到2001年才拿到轎車生產資格。這當中的幾年,吉利汽車都是黑戶的。
而合資的話,好處就是可以馬上拿到轎車生產資格。而且國家也支持合資的。因為中國轎車工業想要以「引進合資」的為主的模式來起步,建立國際工藝和質量標準的轎車生產體系,依靠改革開放迅速縮小着與國際汽車業的差距。後世的那些一汽大眾、二汽神龍、長安鈴木等都是合資的。
不過合資的話,也會帶來很多的不便,最主要的是吳志自己本身就是中國人,而且又是重生來的,很是了解國有企業的種種的弊端。要是有國有企業控股的話,想必不死的話也得脫層皮吧。後世中的標緻雪鐵龍與國有企業合資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
而國營企業讓吳志不願意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國有企業對技術人員的漠視」。在汽車這個行業,最重要的就是技術和質量,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一個企業沒了自己的技術,那就猶如行屍走肉。這樣的企業,遲早就要被消費者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