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五日,遠在距離海南島上萬里之遙的北方居庸關,在城頭上一群身穿盔甲的武將簇擁着一個四十多歲中年人正在四處張望。燃字閣 www.ranzige.com
這位中年人身高足有一米八左右,遠比周圍的武將高得多,穿了一身明軍制式的札甲,頭戴一頂氈帽,常年的廝殺讓他威嚴極重,周圍的武將在它面前都恭恭敬敬,生怕惹怒這位殺人王。
這個中年人就是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闖王李自成,也是後世網絡上被稱為史上最成功快遞員的李鴻基,李自成從崇禎元年造反起兵,跟着舅舅高迎祥流竄中原大地,在高迎祥兵敗被殺後,李自成被部將擁戴稱為新一任闖王,帶領手下繼續經營舅舅造反的事業。
在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也就是趙恆他們穿越的那一天,李自成在陝西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正式詔告天下自己準備立火單幹了。
這時候的明王朝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崇禎皇帝下旨命令天下兵丁勤王,但來到京師幫助皇帝守城的只有區區七千人。
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後,馬上立下滅亡明朝的國策,二月初二在沙渦口造船三千渡過黃河攻下汾州、陽城、蒲州,隔日攻下懷慶,初五日就攻克了太原,在太原休整八天後,十六日克忻州,三月初一日克寧武關,十一日就開進了宣府。
宣府就是後世的張家口,丟了這裏也代表着京師北方只剩下最後一道防線,就是八達嶺、居庸關防線。
崇禎皇帝這時慌了,急調遼東總兵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昌平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入衛京城,並號召在京勛戚官僚捐助餉銀。
可是這一切都晚了,吳三桂遠在山海關,距離京師足有六百里的路程,絕對的遠水解不了近渴,山東的劉澤清也是一樣,距離太遠了。沒辦法崇禎皇帝只好寄希望於昌平總兵唐通。
監軍太監杜之秩、總兵唐通接到皇帝的命令後,帶着七千勤王軍隊趕到居庸關,準備依託居庸關與李自成決一死戰,那知道守衛八達嶺的明軍守將根本沒打,直接開城投降了。
居庸關號稱天下九塞之一,是京師北面最重要也是最後一道防線,八達嶺長城是居庸關防禦體系的組成部分,也是溝通山西與京師的交通要道,八達嶺丟了,居庸關也守不住了,居庸關丟了,軍隊就會直逼京師城下。
唐通看到八達嶺沒了,自然自己這個居庸關也不用收了,在加上這時候是誰都看出來明朝已經時日無多了,所以唐通根本沒多做猶豫,帶着手下這七千援軍直接開城投降了。
李自成站在居庸關的城牆上,看到不遠處昌平縣城,笑道:「諸位兄弟,俺老李沒想到也能有坐天下的一天!」
李自成身邊站的是新朝天祐殿大學士牛金星,這傢伙舉人出身最會迎奉上級,聽李自成說完在邊上笑道:「這天下歸了陛下,正是天命所歸、萬眾歸心的表象啊!陛下佔了京師後,應該少刑殺,賑饑民,收人心,才能開創不世之基業!」
現在的李自成與十年前那個血洗洛陽、水淹開封的殺人魔王完全不同,李自成已經用一個明君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所以他手下有數的幾個文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人,比如牛金星、宋獻策、李岩等身份地位都水漲船高,與其他米脂出身的老兄弟等同了。
李自成聽牛金星說完大點其頭:「牛先生說的對,俺是老粗,打架可以,但這治國就需要諸位先生了!進了城後,這大丞相一職就由牛先生擔任了!」
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政權採用的是唐制,朝中設立了上相、左輔、右弼、六政府,說白了就是唐朝三省六部制那套,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左輔這個官職,由李自成的心腹文人牛金星擔任。
上相由投降的陝西布政使參政張國紳擔任,右弼由投降的蘭陽知縣來儀擔任,當然這二位都是聾子的耳朵擺設,真正主持政務的是牛金星。
雖然張國紳、來儀兩位沒啥實權,但不代表這二位沒抓權的心思,新朝剛一建立,朝中為數不多的文人馬上陷入黨爭,自然這二位與跟隨李自成多年的牛金星沒法比,不長時間就被牛金星搞的身死族滅。
雖然牛金星成了政務的實際執行者,但李自成並沒有將他的官位提高一層,只是給了他一個大學士的虛職。現在牛金星聽到自己被委任為大丞相,證明以後自己就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心中激動處跪在地上叫道:「臣謝主隆恩!」
李自成將牛金星攙扶起來,問道:「愛卿,現在京師就在眼前,如何才能不動刀兵就拿下這座堅城呢?」
面前這個上百萬人口的大城,是李自成新朝選定的首都,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李自成是絕對不願意攻城的。
牛金星想了想說道:「陛下,軍中流傳孩兒軍師孩兒兵,孩兒攻城管教贏。只消出了孩兒陣,孩兒奪取北京城!既然有如此讖語,何不利用一下呢?」
李自成當年就是信了宋獻策搞的十八孩兒當主神器,才最後成的事,所以他聽牛金星說完大點其頭,馬上命令手下挑選童子軍五千人,準備好後就開始攻城!
與意氣風發的李自成不同,遠在四十里外紫禁城內的崇禎皇帝卻滿臉愁容,他今年才三十三歲,但面容卻比李自成還要年老的多,他現在正滿心緊張的聽一個太監的匯報,這次匯報將決定他與明帝國未來的命運。
派去和談的是尚膳監掌印太監杜勛,他看了一眼坐在龍椅上的崇禎後,說道:「皇爺,闖王。。不!闖逆說只要答應他四個條件,他就可以退回西安,並且帶兵幫助朝廷殲滅遼東建奴!」
崇禎着急的問道:「快說,是那四個條件?」
「割地西北,分國而王,賠款百萬,主持朝政!」
崇禎聽完這四個條件,原本充滿希望的臉慢慢變成絕望,割地西北沒什麼,原本陝西就已經不是朝廷能管控的,給他李自成也無妨。分過而王雖然不太好聽,但為了保命委屈求全也可以接受。賠款百萬兩白銀這條完全等於沒說,國庫現在窮的底兒掉,你李自成收刮出多少都是你的,但就這個主持朝廷絕對不能答應。
崇禎打的算盤是用時間換取空間,雖然明王朝北方打的稀爛,但在長江以南還有億萬百姓、上百萬軍隊,最為關鍵的兩江賦稅之地還在朝廷手中,只要給崇禎幾年的發展時間,在打回來收拾掉李自成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是不可能。可現在李自成卻要把持朝政,那崇禎自己中興大明的美夢不就是沒有了嗎?這怎能讓剛愎自用的崇禎所接受?
崇禎聽過四個條件後,氣的一腳將面前的龍桌踢翻,罵道:「杜勛,你是不是與闖逆串通一氣坑害朕?朕要殺了你!」
杜勛看到這位皇帝精神都不太正常,趕緊逃也似的離開乾清宮。這時大家都已經知道明王朝已經不行了,個人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把守乾清宮的大漢將軍、錦衣衛、宦官開始紛紛逃亡,一些頭腦靈活的臨走前還順走幾件宮中寶貝。
崇禎看到杜勛逃走,氣的大罵道:「人呢?人呢?來人,下詔讓全國兵馬來勤王!調吳三桂進京勤王,朕可以封他為公爵!來人,敲登聞鼓,朕要上朝!要上朝!」
如果說明王朝在北方還有一支能與闖王大軍相抗衡的野戰兵團,那就要非吳三桂的關寧鐵騎莫屬。
關寧鐵騎並不是朝廷的軍隊,而是相當於遼東諸將的家丁,總人數不過一萬兩千人,而吳三桂手下就有八千之眾,戰力堪稱遼東之冠,這也是吳三桂能在遼東說得上話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時的吳三桂正坐在山海關總兵府中皺眉苦思,他的舅舅,在崇禎十五年大凌河之戰中已經投降滿清的祖大壽,這時正坐在吳三桂面前,苦勸自己這位外甥獻城投降滿清。
「長伯,你還考慮什麼?闖逆現在已經佔了宣府,下一步就要進攻居庸關了,明朝眼看就要完了,這時你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你們吳家考慮啊!難道你看好那個泥腿子出身的李自成?」
吳三桂想了想問道:「舅舅,建奴說封我親王,這件事靠譜嗎?」
祖大壽笑道:「長伯,攝政王可是英雄人物,不說尚可喜耿精忠這些將領,你看看洪承疇,真是過的好不快活,不僅讓他當了大學士,還時常詢問他治國方策! 長伯你現在手中有八千關寧鐵騎,還有山海關這裏的數萬軍隊,只要投了過去,地位必在洪承疇之上!」
吳三桂確實被祖大壽說的有些動心了,但常年的忠君教育讓他突然投降敵人實在有些說不過去,還有皇帝已經封了吳三桂平西伯,這已經是對他無上的恩典了。
吳三桂看了看桌子上皇帝下的勤王詔書,咬牙決定道:「舅舅,我看先等一等,我將軍隊調往玉田一帶,如果闖逆攻城受阻,咱們就去勤王救駕,如果京師很快被攻破,咱們就回來獻城投降!」
吳三桂這種首鼠兩端、什麼都想占的性格在未來會坑苦了他,如果不是這種性格,他也不會在自己最不利的情況下發動三藩之亂。事實上如果三藩之亂提前發動十年,依着吳三桂的軍事才能,在加上康熙皇帝準備不足,有很大的希望將滿清重新攆回遼東。但吳三桂這種性格讓他等到最後退無可退了,才鋌而走險發動三藩之亂,結果吳三桂年紀太大,沒幾年就死了,他一死手下馬上樹倒猢猻散,他選中的接班人吳世璠根本控制不住那些軍頭,所以三藩之亂在吳三桂死後三年被徹底平定。
祖大壽知道自己這個外甥的性格缺點,沒辦法只好離開山海關回到盛京,將事情經過稟報攝政王多爾袞知道。
(本章完)
70
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