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趁機擊潰南朝
依照原定計劃林仁肇確實應該直接突入渤海,率先直搗臨潢府。
但是契丹的耶律賢適讓羅幼度改變了方略。
此次征伐,他將耶律屋質視為第一對手,其次是歷史上的遼朝雙壁耶律休哥、耶律斜軫。
卻不想遼東一路的耶律賢適表現得極為顯眼,他成功抵禦了潘美的進攻。
相對於不善守的大多數契丹將帥,耶律賢適持重冷靜,處事果斷,深諳防守之術。他在營州城吃了猛火油的虧,在遼東立刻就想到了應對之法。
他在遼東城的城樓上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沙土,猛火油灑在沙土上立刻從縫隙中漏了下去,可以很好地防止猛火油的四散蔓延。
除此之外,耶律賢適還調動起了地方的百姓。
遼東城百姓本就位於東北角,天高皇帝遠,不受中原王化,加上昔年為高句麗統治了兩百四十餘年,又長期受異族、邊鎮軍閥影響,對於中原歸屬感並不強。
契丹佔據遼東八十餘年,為數不多心懷中原的人都死得差不多了。
對於當地的百姓來說,潘美更像是侵略者。
耶律賢適調動了城裏百姓的敵愾情緒,以舉城之力抵抗。
潘美與之展開了激烈的對決。
耶律賢適任是憑藉城池的優勢,讓潘美的攻勢鎩羽城下。
在得知平壤為林仁肇突破以後,耶律賢適又果斷地放棄遼東,退守遼陽府,護衛他們的東京。
這耶律賢適臨陣的表現可一點也不輸於耶律休哥、耶律斜軫,就是不知道為何在歷史上並不出名。
其實並不是耶律賢適不出名,而是命短並沒有趕上宋朝與契丹的戰爭。
耶律賢適一直都是耶律賢的心腹,在耶律賢還在藩邸,受耶律璟控制的時候,他就開始為耶律賢謀劃。
耶律賢即位以後耶律賢適是他的第一腹心,耶律賢能夠順利登基,耶律賢適功不可沒,任命為百司首職,西北路兵馬都部署,掌漠南漠北的兵權。這個時候,耶律休哥、耶律斜軫還沒有崛起。只是在高粱河之戰的前一年,耶律賢適病重,並於高粱河之戰的同年去世。
耶律賢適錯過了宋朝與契丹的戰爭,自然沒有過多的筆墨。
但是耶律賢是將耶律賢適視為百官之首來培養,未來取代耶律屋質的人選無疑。
耶律屋質都曾讚嘆他說道:「是人當國,天下幸甚。」
故而耶律賢適只是未遇到施展才華的機會。
此番大虞北征,耶律賢適正當壯年,展現出了自己應有的能力。
面對進退有序的耶律賢適,羅幼度給予了最大的重視,無論如何,先將他拿下再說。
至於渤海國……
羅幼度叫來了張進。
「想辦法讓武德司煽動渤海百姓動亂,便於我軍拿下遼陽府後,順勢而取。」
張進回答得乾淨利索道:「三四個月後,必見成效。」
渤海國深受唐文化影響,對於中原是有一定好感的。
對於契丹,渤海百姓一直都抱有很深的恨意,當年耶律阿保機滅渤海國之後,遺民不願接受契丹統治,一方面進行激烈抗爭,建立了定安國、興遼國、大元國等反抗政權,逼得契丹將大部分渤海遺民遷徙至遼東以及契丹內地。
歷史上渤海國的遺民對於契丹的反抗一直持續到女真崛起。
渤海遺民在女真的幫助下滅了契丹,也徹底融入了女真。但是因為羅幼度的關係,耶律必攝統治的東契丹失去了漠南漠北的控制權,將力量向東擴張。
女真都成了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的經驗包,何況是渤海遺民?都讓東契丹掃平了。
但這並不意味着渤海遺民徹底心服,只是受到威壓,不得不低頭。
作為契丹最大的糧倉,渤海故地一直受到高壓剝削,百姓所種糧食勉強維持生計,餘糧都為契丹徵收。
總之就是一句話,渤海之民苦契丹久矣。
若非東北冬天過於寒冷,百姓大多都是在貓冬,根本無須三四個月。
羅幼度對於武德司的辦事效率還是很放心的,這些年大筆大筆經費的投入,在這一仗中盡顯威能。僅將伊審征的消息傳來,所得之利,便勝過一切投入。
這想到伊審征,羅幼度道:「想辦法將伊先生營救回來,他此番立功不小,是該好好休息了。」
當初他派出的兩大密探,陳處堯已經完成了任務。現在高麗的小太子已經臥病在床,陳處堯正在幫着林仁肇安撫高麗貴族。等到契丹這邊事情一了,小太子就會前往汴京養病,然後就不會再回來了。
伊審征現在還身處契丹,儘管沒什麼危險,但羅幼度還是有些不放心,早一些將他接回來為好。
再過不久,潘美、林仁肇將會兵圍遼陽府,完全可以派出一支部隊迎接伊審征南下。
尤其是在契丹特地挖通直達遼河的環境之下……
張進聽到羅幼度問起了伊審征,趕忙請罪,說道:「陛下恕罪,武德司辦事不利,已經失去了伊先生的消息。」
羅幼度臉色驟變,問道:「怎麼回事?」
伊審征人品不怎麼樣,但毫無疑問是有功之臣。
對於有功之臣,羅幼度都會感念其功,給予相應的好處。
伊審征傳出的消息極為重要,真要是讓契丹發現了,凌遲都是輕的。
張進忙道:「陛下莫急,並非伊先生身份暴露,而是他表現得太好,受到了上司的賞識,職位出現了調動,平王耶律隆先將他帶回了上京,故而失去了消息。武德司已派人在上京調查,相信不日即有消息傳來。」
羅幼度聞言鬆了口氣,隨即哭笑不得,說道:「既然如此,那營救之事,先緩一緩。」
現在契丹內部情況必然動盪,想要將人從上京國都帶出,絕非易事。不如按兵不動,來的安全。
羅幼度再三叮囑張進要保護好伊審征的安全,方才讓他離去。
羅幼度在張進離開御帳之後,信步來到地圖前,看着東北的地形圖,目光最後落在大定府上,輕聲道:「就看你這酋長如何抉擇了。」
是繼續死守大定府?
還是退守上京臨潢府?
「應該是後者多一些吧!」
羅幼度囔囔自語。
黃昏時分,他又收到了醜醜的來信。
一如以往,醜醜的來信就如聊天一樣,不是一揮而就,而是想到什麼寫什麼,將幾天的話寫在紙上,一段段地送來。
與之前語氣的茫然忐忑不同,羅幼度明顯地察覺了自己的兒子信中的語氣越發的自信,想說的話不再帶着疑問句,一副自己作出了決定,但不知道正確與否的樣子。
隨着趙普壓下了所謂的「士大夫集團」,汴京朝廷陷入了平靜。
羅幼度遺留下來的竇儀、寇湘、韓熙載、宋雄等行政集團足以面對絕大部分的問題。
醜醜在他們的輔佐下,漸漸培養了因有的自信。
在寄來的書信中,開始變成了發生了一些什麼事,他做了一些什麼事,不再有疑問,而是邀功似的報道。
羅幼度將這一切都看在眼中,父懷大慰。
有一個安穩的大後方,也是此戰最大的保障。
帶着心滿意足的心情,羅幼度安穩地睡去。
相比已經在做美夢的羅幼度,契丹的皇帝耶律必攝可就沒有那麼好的命了。
自從林仁肇攻破平壤的消息傳達以後,他便寢食難安,夜不能寐。
大定府行宮再度亂作一團,原本穩定的朝局也再次動盪。
首先發難的依舊是南院大王耶律海里,他重新提出了撤退的提議。
這一次與之前的不一樣。
之前耶律海里是因為耶律沙的遭遇心寒了,不願在大定府與南朝中原死磕,以自己的族部為主。除他之外,不少契丹人是不願意退的,他們咽不下這口氣,想要在大定府與中原一決生死。
但現在情況大不相同。
契丹之名,始見於北魏。自記事起,契丹就居於潢水之畔,所謂潢水之南,黃龍之北。
此後至今五百餘年,契丹這個民族都秉承一條鐵律,族部興盛,向南發展。族部危亡,退居祖宗之地。
五百年中,契丹起起落落,被北齊高洋殺的近乎滅族,受突厥壓榨,為隋朝擊潰,被唐朝欺凌,最終在耶律阿保機手上崛起,成就契丹偉業。
臨潢之地在契丹人的心中是神聖的,耶律阿保機儘管明白臨潢府偏遠,資源匱乏,不適合為國都。但他還是定都於臨潢,採用多京捺缽制度。
這最後的巢穴,祖居之地都受到了威脅,契丹人如何坐得住?
耶律海里此次帶頭出來要求撤軍,並非為了自己族部的利益,而是代表契丹軍方的意思。
「陛下,且不聞楚漢相爭,四面楚歌之典故?上京乃我契丹祖宗之地,這祖地為賊人攻取,皮室軍還有誰能靜下心來護衛中京?」
耶律海里話音方落,耶律奚底、乙室王撒合、耶律沖、耶律學古、蕭干、蕭討古這些契丹將官紛紛站出來附和。
相較之下,漢臣高官高勛、韓匡美、韓德樞、康延壽皆沉默不言。
他們家族的力量集中在大定府、遼陽府不假,但他們也清楚上京對於契丹對於遼朝的價值意義。
相比其餘在契丹為官的漢人,他們情況大不相同。
在契丹建立的過程中,高勛所在的高家,出身將門,投降契丹以後,沒少率兵為主子殺害中原軍民。而韓匡美、韓德樞的兩韓家,還有康家,他們是最早契丹化的漢人,他們輔佐着耶律阿保機建立起了遼朝,在契丹一路崛起的途中,幾代下來,祖輩間天知道做了多少迫害漢人的事情。
有些在契丹的漢人漢臣可以回頭,但是他們這些人就算回頭,也不可能得到重用,更多的是在恥辱柱上,成為笑柄。
如三國期間,一世英名的于禁。
他們甚至比契丹人更希望契丹好,這樣才能證明他們走的路是對的。
他們是捨不得大定府的利益,可更不願意見到契丹滅亡。
少了高勛、韓匡美、韓德樞、康延壽這群契丹化的漢人帶頭,局勢完全呈現一面倒的情況。
耶律必攝見此也知自己別無選擇,真要違背皮室軍的意思,保不准就是兵變。
「傳令下去,收集城中物資,準備撤退。」
耶律必攝乏力地坐在椅子上,揮了揮手,讓所有人下去。
但隨後耶律必攝又叫來了耶律海里、耶律休哥、趙匡義、耶律阿沒里四人。
耶律必攝眼睛佈滿了血絲,頭痛欲裂,但還是打起精神,說道:「大定府與臨潢府孰輕孰重,朕不是不知。只是我們能不能安全退離,這是我們面臨最嚴重的問題。南賊是何等人物?他用兵最善於把握機會,焉能坐視我們從容退去?朕最擔心的是我們還未退回臨潢府,已經給南賊擊破了,得不償失……」
耶律海里沉默不言,他的能力在於行政,位於南院大王十數載,治下民生安定,經濟迅猛,人口提升,軍事方面略遜,尚不如他兒子耶律阿沒里。
不過耶律必攝也沒有指望他,只是他現在是契丹百官之首,需要他在一旁聽着。
趙匡義眼眸中閃着一絲興奮,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但他並未出列,而是在等,等着眾人無計可施的時候,再來救場。
耶律休哥這時出班說道:「陛下,臣來殿後。繞過七金山,走恩州,過老哈河。老哈河方圓五十里,唯有三座橋,陛下可兵分三路渡河。過河之後,立刻拆毀大橋。臣已經派人去探查過地形,老哈河河面已經結冰,但尚未冰封,人馬不可渡。河水冰冷刺骨,周邊又無木材,足以抵擋多日。」
耶律必攝深深地看着耶律休哥道:「橋毀了,你怎麼辦?」
耶律休哥淡定自若地說道:「陛下放心,臣只要確定陛下安全,自會想辦法撤退。漠南那麼大,南朝想要擒住臣也不容易。」
耶律必攝現在更器重趙匡義一些,但對於耶律休哥的喜愛並沒有減少,很是不舍。
趙匡義見時機已到,出班道:「陛下,何不趁此機會擊潰南朝,羅幼度此路一敗,林仁肇、潘美則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