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徵授予土地和權力。瞄
現在,伯噽提出分封慶忌諸子,以此來整合吳國上上下下的郡縣,靠譜嗎?
還不等慶忌說話,左丞相文種便一臉憤怒的神色,站起身道:「荒謬!」
「大王,御史中丞所言,實在是荒天下之大繆!」
「自大王變法改革以來,我吳國取締封君領主,地方實行郡縣制,便是季子、孫子、伍子這般為大吳立下潑天之功的功臣,只享有食邑,而無一寸封地!」
「倘若大王復立封君,列土封疆於諸公子,豈非重蹈覆轍,使地方做大,朝中權小耶?」
「諸公子之封地,等同於封國也。大王在世時尚可,若大王薨,諸公子勢必擁兵自重,割據一方,或使我吳國形同一盤散沙!」
「請大王明鑑!」瞄
聞言,伯噽哼了一聲道:「左丞相此言差矣!」
「古者裂地分茅以報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孫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後裔也。」
「我吳國而今實行郡縣制,郡守、縣令之職權甚大,然,他們何以收攏人心,平定禍亂?」
「大吳之疆域,幅員遼闊,人口之眾,已過千萬。而其間故他國之遺民甚多,部族亦有所不同也!」
「大大小小的部族,至少六百個!」
「人心不服,何以教化?若叛亂一起,何以平定?」
「唯有諸公子裂土分茅,代大王行事,坐鎮各地方,行王道,方可防微杜漸!」瞄
伯噽的這一主張,並非是沒有道理的。
吳國現在的人口已經超過一千萬,部族眾多,國土面積太大。
如何消化那些新的黎庶,成了慶忌最頭疼的問題。
這也是吳國而今最為棘手事情。
依靠那些郡守、縣令的治理,只能徐徐圖之。
一旦地方發生叛亂,必須從金陵調兵遣將,耗時費力,而且叛亂還有死灰復燃的可能性。
若是慶忌分封諸公子坐鎮地方,則是不一樣。瞄
作為封君,他們具備徵兵權、徵稅權、行政權,除了不具備外交權和立法權之外,屆時被分封諸公子,基本上跟一國之君差不多。
這樣一來,如果地方爆發叛亂,諸公子隨時都能就近出兵鎮壓,而不必坐等吳國本土發兵……
值得一提的是,推行郡縣制,是慶忌在變法之初就幹的事情。
要是這個時候推翻,復立封君制度,豈非是前後矛盾,打自己的臉嗎?
最關鍵的是,一旦慶忌分封諸公子,吳國現有的權力勢必分散,不利於王權的集中。
慶忌的有生之年還好,畢竟諸公子都不敢違背父命。
倘若太子恆日後繼承大統,諸公子豈能不搞事情?瞄
裂土封疆於諸公子的事情,對於吳國而言,有利有弊。
好處在於省心省力,使吳國迅速消化新的人口。
壞處在於各地方做大,不利於大一統。
「裂土封疆於諸公子之事,不必再議。寡人……不准。」
慶忌做出了這種決定。
「大王英明!」
群臣不由得暗暗鬆了口氣,連忙贊同。瞄
畢竟,這華夏列國還尚未大一統,慶忌就急着分封諸子,裂土封疆的話,豈不是可能讓吳國陷入內亂,甚至是分崩離析的危險嗎?
說真的,在郡縣制與分封制之間,慶忌還是更加看好分封制的。
不,準確來說,是「郡國並行制」。
縱觀歷史上的歷朝歷代,推行分封制的大一統朝代,有西漢、西晉、明朝。
不過其性質跟先秦時期的分封制,有所不同。
商代已開始分封諸侯,稱號有侯和伯。
周武王滅商後,因其國都遠在西北,不利於控制幅員遼闊的疆土和統治商代後裔,便大規模的以封地連同居民分賞王室子弟和功臣。瞄
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也有服從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維護周室安全的責任。
之後的分封制,封王或有領兵權,或有行政權,或享有疆域,以郡為國……
權力、勢力之大小,不可同日而語。
歷史總是有一種怪圈,像是死循環一樣。
周王室分封諸侯,導致諸侯爭霸,最終覆滅。
秦始皇汲取這樣的教訓,推行郡縣制,結果偌大的秦王朝,二世而亡,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因為嬴氏宗族手中沒有權力,沒有兵馬,拿什麼保衛大秦的江山社稷?瞄
所以,建立起漢朝的劉邦,又汲取了教訓,分封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宗親為諸侯王,地方實行郡國並行制。
再接着,魏蜀吳三足鼎立,三國歸於晉。
晉武帝司馬炎認為曹魏政權不長久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宗室藩屏的保障。
所以,司馬炎大封同宗子弟為王,以郡為國,之後又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釀成了「八王之亂」!
至於朱元璋為什麼開歷史的倒退車搞分封,大概是防止兵權旁落,不信任外人……
若是慶忌建立起大一統的帝國,估計會分封諸公子,只是並不可能考慮封國於域內。
他的兒子們想得到封國,必須要親自對外開疆拓土,佔領蠻荒之地,而後自力更生。瞄
五華諸夏!
這樣的想法,早已經在慶忌的腦海中產生了。
「大王,那三萬多人的波斯戰俘,不知大王準備留作何用?」
太宰計然詢問道。
「轉運到蜀地,配合卜商他們開鑿都江堰。」
「不妥。」
計然搖搖頭道:「大王,臣始終認為,都江堰之事,不可操之過急。」瞄
「都江堰工程畢竟在蜀地。蜀國只是我大吳的一個附庸國,都江堰一旦竣工,而蜀人受益無窮,我吳國拿不下蜀地,豈非白白便宜了蜀人?」
聞言,慶忌淡淡的笑道:「吳蜀一家,不分彼此。太宰,蜀國遲早是寡人的囊中之物,遲早成為我吳國的一個郡。」
對於侵吞蜀地的野心,慶忌是昭然若揭的。
毫不掩飾!
都江堰的工程,沒有三五年時間,不可能完成。
慶忌就不相信,到時候吳國還不能吞併蜀地。
「唉!」瞄
見到慶忌執意幫助蜀人建造都江堰,計然不由得長嘆一口氣,倍感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