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李治登基
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李靖和程咬金打了一輩子仗,經驗豐富,沒想到秦懷道會選擇攻打吐蕃,轉念一想,自己想不到豈不是意味着吐蕃也想不到,不會有準備?
下一刻,兩人交換個眼神,激動起來。
程咬金搶着說道:「我看行,咱們都想不到,吐蕃也想不到,何況他們主力大軍全部調走,後方空虛,勝算很大。」
「誰能未將?」李靖追問道。
秦懷道想了想,說道:「段瓚編入特戰軍有些日子,想必已經熟悉特戰軍的打法,又熟悉吐蕃情況,帶本部人馬為先鋒,多攜帶炸藥包,羅通率兩萬兵馬隨行,留下一萬餘駐守七屯城,由程處亮負責,另外,且末城抽調一萬兵馬,由程處弼率領,跟隨羅通前往。」
李靖贊同道:「三萬餘兵馬必能攪個天翻地覆,但滅國恐做不到。」
「製造恐慌,搶走他們的糧食,人口充實漢州即可,削弱吐蕃實力。」
「那沒問題,羅通還是不夠沉穩,要不老夫跟過去?打吐蕃可是老夫多年心愿。」李靖主動請戰,目光熠熠。
秦懷道仔細想了一會兒,還是搖頭道:「不行,您歲數已高,吐蕃非其他地方,沿途高原、雪山,氣候惡劣,很是難受,漢州還有很多大事等着您。」
李靖臉上閃過一抹失望,但沒吭氣。
秦懷道看出李靖的失望,作為一名純粹的軍人,誰不想征戰沙場?心中一猶豫,繼續說道:「這樣吧,世伯,蘇定方的樓蘭軍北上,拿下西州、伊州,切斷突厥退路,兩地氣候比吐蕃好很多,您應該能承受,另外,于闐除五萬戰兵外,控弦之士還有好幾萬,可以徵兵,給軍餉,自願原則,不可強求,畢竟于闐投誠過來,要區別對待,再組建一軍,隨薛大哥往西打。」
「那就是四面作戰了。」李靖驚訝地說道。
程咬金卻混不在意地說道:「四面又如何?吐蕃沒有防禦,可以打個措手不及,穩贏,北面的西州、伊州留守突厥部隊不會太多,用炸藥包破開城門,勝算很大,至於往西打,突厥主力不在,怕個屁,從于闐徵調的一軍交給我如何?」
「戰場非兒戲,別說混話。」李靖罵道。
「誰說渾話了?軍中無戲言,老子還能打。」程咬金不樂意了。
秦懷道見兩人要吵起來,趕緊打斷道:「四路也無妨,吐蕃是打草谷,有便宜就占,北面是切斷吐蕃退路,戰鬥規模不大,往西也是打草谷,威懾吐蕃主力撤軍,西路交給薛大哥,世伯跟蘇定方一路,一身所學說不定有衣缽傳人,程伯伯,您得坐鎮漢州王府,這兒交給別人不放心。」
「少給我灌迷魂湯。」程咬金有些鬱悶地說道,看到李靖瞪過來一個眼神,猛然反應過來剛才的「混話」什麼意思,家中三子一女掌握軍隊太多,自己再掌一軍確實說不過去,就算秦懷道沒意見,別人也會有想法。
要軍權可不就是犯渾?便不再多言。
李靖太了解程咬金,肯定憋不住,大家一走,沒人約束,不定干出什麼出格的事,便提議道:「不如去玉門關吧,安國公一走,玉門關需要人鎮守,突厥主力一旦返回,發現後路切斷,必然攻打玉門關。」
程咬金眼睛一亮,看向秦懷道。
秦懷道看出李靖的良苦用心,程咬金的渴望,便說道:「可以,兩位這幾天做好作戰前部署,有一點至關重要,出去的部隊必須以戰養戰,漢州糧食不夠,商路不通,難以支援,加上兵力抽調的差不多,無法提供糧草支援。」
「遵令!」李靖鄭重應諾。
秦懷道示意荷兒拿過酒罈,給大家滿上。
接下來,三人邊吃邊聊細節,荷兒和李雪雁默默地聽着,一邊尋思着自己該怎麼支持這場大戰。
四路出兵非同小可,錢財花費、情報都必須跟是。
飯後,李靖和程咬金匆匆離開,會軍部連夜趕寫作戰計劃去了,秦懷道示意荷兒和李雪雁來到書房,關好門後直接說道:「雁兒,各路軍隊都必須安排好飛鴿,方便聯絡,另外,傳信回長安,讓長安通知合作商家準備物資。」
「要採購?可是商路不通。」李雪雁驚訝地說道。
「先準備好,等大戰過後,商隊可隨大軍同行,有什麼要什麼,漢州太窮了,另外,漢州也得準備好可以交換的物資和錢財,牛羊水果駱駝馬匹等等。」秦懷道說着看向荷兒。
「沒問題,我會安排好。」荷兒滿口答應。
「咱們王府需要什麼,可以讓王玄策列個清單,飛鴿傳出去,讓商家先準備好。」秦懷道再次看向李雪雁。
李雪雁滿口答應,關切地問道:「你要親征?去長安嗎?」
「別人不放心。」秦懷道歉意地說道,看向李雪雁和荷兒微微隆起的肚子。
第一個孩子出身沒陪伴,現在有了第二個孩子,還是沒法陪伴,愧疚地低下頭去,假裝看地圖。
「沒事的,少主,您是大英雄,忙大事情,去長安是拯救老百姓,順便把豫章公主接回來,聖上得了失心瘋,皇宮還不知道會怎樣。」荷兒善解人意,上前去,幫忙揉着秦懷道太陽穴,動作輕柔,貼心。
秦懷道閉目養神,享受着這難得的溫柔。
李雪雁有些明白秦懷道為何如此重視荷兒了——無私的奉獻,不求回報。
反觀自己,雖然也盡心盡力去做好一個妻子的職責,但多少還是有私心,起碼為家族謀了不少利益,與什麼都不圖,不爭,不要的荷兒想必,差太遠。
一陣愧疚湧上心頭,李雪雁輕聲說道:「放心的去吧,我會和荷兒妹妹打理好漢王府,等你回來,老鬼叔忠心耿耿,讓他跟着你方便通信,另外,我想讓父母也搬來漢州,伱看行嗎?」
「漢州天寒地凍,年紀大了未必受得了,先別急,等我去了長安再看。」
「也對,都聽你的。」
……
太極殿。
文武百官齊聚,卻愁雲慘澹。
太子李治端坐上首,沉默不語。
一股壓抑的氣息籠罩在大家心頭,壓得大家大氣不敢出。
片刻後,長孫無忌忽然上前說道:「太子,諸位同僚,聖上有疾,不便上朝,也不知道何時能好,但國不可一日無君,臣進諫,請太子登基。」
眾人眼睛一亮,紛紛看向長孫無忌,心思活泛起來。
聖上得了失心瘋,幾乎不可能好,太子登基是早晚的是,這個時候勸諫就是從龍之功,反對就是找死啊。
能站在太極殿,沒人是傻子,權衡功夫了得,紛紛出列勸諫。
房遺愛本請假在家養病,這一刻忽然明白為何非要自己來了,看向上首端坐的太子李治,忽然感覺變得陌生起來,不由看向魏徵。
魏徵眼觀鼻,鼻觀心,一副高高掛起表情。
從法理上來說,聖上不能治理朝政,太子李治就該接手大統登基,作為一名用生命捍衛公正,法治的人,魏徵找不到反對的理由。
房玄齡看得更遠,更透,感覺到了一股陰謀的氣息,但事已至此,反對只會讓局面更糟,沒有站出來,心中閃過一個念頭——算了,就這樣,毀滅吧。
大臣們都不反對,下面的人哪裏還不知道風向?紛紛勸諫。
接下來的時間裏,太子李治按禮制三請,三辭,甚至痛斥大臣,說父皇還在,不能……理由一大堆,將戲碼做主。
最後,在群臣懇求下,李治「無奈」答應登基。
外敵當前,一切從簡。
三天後,李治舉行登基大典,成為唐朝第三位皇帝,冊封趙國公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省事,冊封牛進達為開府儀同三司,抵禦吐蕃,冊封武士彠為輔國大將軍,接管長城防務抵禦突厥,並號令天下兵馬勤王。
聖旨一出,天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