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山的匪盜,他們的首領竟然是魯國的一名貴族!
這樣的事情在過去簡直不可想像,或者說壓根不可能發生,偏偏真的給發生了。
「此便是君子國牧民之輩?」灌夫儘管認為自己已經是原國濟北郡人士,並不是完全否認自己出身齊國的事實。
齊國和魯國算是老世仇了,心裏怎麼可能不帶偏見呢?
曾經的自己什麼都不是,目前雖然只是一名「士」卻有着很好的前景,聽說有魯國貴族淪落到成為匪盜首領,感概時勢變幻無常的同時,必須承認心裏非常爽啊!
峰山當然是一座山,只不過沒有形成山脈,一座海拔高度約兩百多米的主峰,有兩座海拔不超過百米的子峰,佔地不會超過十公里。
不作為連綿山脈,自然也就不會讓地形複雜得過分,只是該有的山路或是山谷依舊有一些。
灌夫並不是負責圍剿的指揮官,只是其中的一名卒長。
出動前來剿滅匪盜的是一名旅帥,麾下是一個不滿編的「旅」,根據情報判定需要剿滅規模在三千人左右的匪盜集團。
「其人何氏,怎有三千之眾?」灌夫覺得這點很奇怪。
雖然時代局面,一些原有的特色還是保持,作為貴族所擁有的號召力還在。
旅帥邢巨接下來要說的就是那個問題。
那個魯國的貴族並非出身三桓,以句為氏,麾下聚攏的人手,小部分是本家族的人,其餘更多是收攏了奴隸暴亂後的受害者。
「三千之眾,多數非『士』、『徒』、『羨』,乃是屬人或隸人。」邢巨用原先晉國的標準在進行介紹,神情看着比較輕鬆。
在晉國,『士』就是基層軍官,也就是類如灌夫這種卒長,或是兩司馬、伍長;徒就是擁有服役資格的士兵,一般武士的隨扈就是特指這類人;羨則是半農半兵的性質,可以當作是有經過訓練的預備役。
至於屬人?國有國人,貴族有屬民,屬人就是屬民。
聽了邢巨的講述,包括灌夫在內的基層軍官神色跟着變得輕鬆起來。
他們是二線部隊沒有錯,可是每年有兩次短暫的服役,服役期間大多數時間是被當成士兵進行訓練,有着完善的軍備,打一幫烏合之眾還不是輕輕鬆鬆。
邢巨提高音量,說道:「我令如下……」
怎麼編隊,哪個編組從哪裏進軍,遭遇敵軍怎麼打,發生狀況之外的情況怎麼應對,預案又是什麼,林林總總講了不少。
「旅帥當是『黃父』進修出身?」唐修不無羨慕地嘀咕道。
灌夫也很羨慕,卻是應道:「我等若是立功,亦可進修。」
邢氏?一聽氏就知道是晉國人的出身,有前去「黃父」的進修履歷,前途不會太差。
從唐修和灌夫的反應還能看出一點,他們清楚晉國人的出身更有利,只是並沒有太深的怨懟。
那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不同的區域在待遇上肯定存在差別,不把渠道完全堵死為前提,存在進行爭取的機會,並且有很大的機會,其實就足夠了。
一系列的任務分配下來,充分體現出了原國當前的軍事特色,也就是事先儘可能搞清楚狀況,再部署出行動方案。僅是這一點跟列國就能體現出很大的區別,列國大多講的是臨場發揮。
邢巨心裏也很感概,晉國是沒有了,新生的原國帶來太多變化,其中就包括他花了四年的從卒長晉升成為旅帥。
別看只是一個級別的提升,知不知道原國沒有誕生的話,好些人擔任卒長之後,不取決於有沒有立功,或是犯下什麼錯誤,人沒有死一輩子就只能是一名卒長。直白說就是階級固定化。
邢巨作為晉國人出身確實是佔了極大的便宜,前提是表現出價值,要不然晉國人又不是只有他一個,並非所有晉國人都得到晉升。
行動計劃有了,命令也已經下達,軍隊卻不是馬上行動起來。
灌夫回到自己的本隊,召集兩司馬以及伍長,講了他們應該獲知的行動方案。
因為出身齊國人的關係,他們遠比晉國人更想像一名原國人,也就等於更刻意的學習與遵守規則。這個也是他們的生活出現好的改變,再來是原國足夠強大為前提,兩個條件少一個,主動融入的熱情可就不會這麼高了。
恰恰因為其他不同出身的人更賣力去學,還刻意搞出了作為一名原國人該有的做派,倒卷了晉地出身的人,逼得他們不能放鬆,結果就是越卷越厲害了。
本來原國並沒有什麼進修班,完全是智瑤發現想上進的人那麼多,再來是出於需要,選在「黃父」開設短期進修班。
肯定是進修班出現了成果,慢慢進修過的人晉升更容易,可不就又出現了新一輪的互卷了嗎?
由於進修班取得的成果,近來智瑤都在思考要不要搞得更專業一些,礙於戰事多發暫時沒有拿出方案,不過應該是快了。
邢巨預留出時間給下級軍官對更下級進行部署,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命令鼓手敲響戰鼓。
聲聲的戰鼓響徹,列隊在峰山周邊的原軍開始分隊向山地進發。
為什麼敲鼓,或者說怎麼大張旗鼓發起攻勢?就因為不是搞什麼特種作戰。
一千三百多原軍的到來,沒有可能不被察覺,想在同一時間發起行動,不依靠鼓聲傳達命令,難道靠派人跑腿傳遞命令嗎?
原軍開始成圍堵姿態向山地進發時,山里冒出了大量的人。
這些人,他們絕大多數手裏並沒有一件像樣的武器,不是農具,便是木棒,甚至有兩手空空的人。
面對原軍前來圍剿,山裏的人其實已經陸陸續續逃了差不多一半,要不然原本可是有五千多人。
句雄也不想當匪盜的首領,奈何封地被奪,無處可去才來峰山落腳,更沒有想到的是會有人前來投奔,由一開始的三百多人迅速膨脹到六千多,沒幾天又從六千多人下降到三千多人。
歷經人生那麼快速的起起落落,清楚根本打不贏的句雄現在只想投降。
「殺啊!」
「逃啊!」
兩個決然不同的喊聲幾乎在同一時間響起,山頭瞬間就亂套了。
沒有絕對的核心,容易驚驚詫詫就是烏合之眾該有的樣子。
灌夫率領的隊伍就在發起進攻的第一批次,看得心中大喜,卻是沒有率兵脫離大隊,維持整體隊形的同時,尋找更有價值的目標。
原軍的合圍進剿,受限於兵力的關係,自然沒有可能將整個山頭圍起來,只能是根據實際地形部署兵力。
「降者不殺!」
灌夫知道活着的人遠比死去的人更有價值。
當然也是原國的評價軍功出現改動,抓捕俘虜比斬獲首級的功勞更高一些,從注重個人斬獲到變成更重視集體功勞。
換作是依舊以斬獲首級評功為重,信不信灌夫才懶得喊什麼投降不殺?他們只會惡狠狠地撲上去一陣殺戮。
「投降,願遞劍歸降!」句雄怕的就是原軍不接受投降,一聽投降不殺立刻就降了。
灌夫早就不是那個齊國的街溜子,一聽對方的話,再看對方的穿着,瞬間就精神了。
下一秒,灌夫給愣了愣神,倒不是出現什麼意外,問道:「你乃句雄?」
「正是本人。」句雄都要投降了,哪能隱瞞身份呢?
灌夫瞬間狂喜!
儘管峰山的這支匪盜威脅不大,能抓住匪盜首領就是一個大功勞,別說灌夫想要立功,再前往鄭地參戰了。
剿滅峰山匪盜對原國這支不滿編的二線部隊一個「旅」來說,其實真的沒有難度,只不過還是要區分一個任務完成的質量,過程中誰立下了什麼功勞。
灌夫就是屬於按照行動方案做事,偏偏又撿了俘獲敵方首領功勞的幸運兒了。
「如此,你且收拾細軟,往去『曲阜』。」邢巨說了一個讓灌夫很不理解的命令。
灌夫行禮問道:「入鄭地,非是往『重館』。」
邢巨訝異地看了灌夫一眼,問道:「不入『黃父』進修,願往鄭地參戰?」
這一問,直接把灌夫問得呆住了。
天下局勢劇變,要說產生最多變化的是哪個國家,自然是原國。
原國是智瑤的原國,又不是智瑤一個人的原國,同時也不是晉地出身人們的原國,應該是包括齊地、衛地、中山、河西……等等地區所有人的原國。
不管是使命感,還是天命論,說白了就是智瑤想要完成什麼的一個步驟,最終達成不止疆域上的一統,思想也應該儘可能的互相認同。
當然了,智瑤肯定會優待晉地出身的人,原因是要保證基本盤的穩固。
完全忽略掉晉地之外的人,肯定不可取,並且絕對不能那麼干!
選擇積極分子,以及一些立功又想進步的人,將他們融合進來,用他們的變化去影響更多的人,恰恰就是智瑤正在進行的事情。
「前往『黃父』進修?」灌夫沒有飲酒,整個人卻是有些醉了。
在智氏沒有化家為國之前,「黃父」便是一處教化之地。
等待智氏化家為國之後,智瑤沒有一個又一個改革政令接連頒佈,大多是繼續執行之前的政策,會引起劇烈震動的新政策沒有,一些暫時沒有大影響,未來必定影響深遠的政策則是頒佈下去,其中就包括在「黃父」開設進修班。
這個進修班並不單獨涉及軍隊,更多其實是培養行政管理人員,不管文武只要獲得進修資格,官途肯定是會變得順暢一些的。
當然是在出現機會之下,有過進修履歷的人,他們更容易被優先錄取。
灌夫覺得自己是撞了大運,來到「曲阜」報到卻發現好像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
魯國的都城「曲阜」又一次淪陷了,並且不是原軍攻克……,也不對,是原軍攻克沒錯,只不過是「曲阜」在原軍兵臨城下選擇了投降,沒有遭到戰火的破壞。
「操着齊地口音的人挺多,不會數百人全是齊地各郡縣集中過來的吧?」灌夫依然為了能夠進修感到高興,原本的興奮感卻是沒有那麼濃了。
不就是發覺自己不是唯一或少數,產生失落感了嘛。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哪怕不是再好的事情,只要是自己有,別人沒有,肯定幸福感會更大一些。這個就是物以稀為貴的另一種驗證。
他們在前往「黃父」的半路上又先後會合了幾批人,多了操衛地口音以及中山地口音的人。
「類如我等者甚多,亦有各縣之曹。」干成說的曹是個新的佐吏,一個縣增設了工曹,暫時倒是沒有其它用『曹』命名的官職。
出現工曹的理由太簡單直接,他們現在負責統計農具數量,有需要則是進行補充,接下來含括的職能會再增加。
不出意外的話,智瑤會拿出「六曹佐吏」體系,只是奉行的依舊是飯一口一口吃。
灌夫沒想到的是能在「黃父」見到國君。
是的,智瑤已經不在戰場前線,到底是臨時離開,或是會不會再返回前線,估計只有他自己清楚。
智瑤來「黃父」就一個目的,會對前來進修的文武賢才或有功之人演講,同時也是用實際行動表達出對他們的重視。
別說是當前年代來自一國之君的重視,便是現代領導人表示看好,足夠下位者的忠誠度瞬間爆滿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智瑤出現在「黃父」卻是一個壞消息,原因是「黃父」的特殊也許很快就會消失,不再作為教化的集中地,新的教化集中地將遷往「濮陽」這座都城。
其實也對,教化歷來是需要重視的事情,「黃父」的地位能那麼特別,純粹是一開始智瑤選擇長待而已。
以後「濮陽」會成為原國的政治中心,「黃父」卻是距離「濮陽」數千里之遙,怎麼能行呢?
原國有築城的計劃,只是一直沒有實施。
這一次,智瑤已經下令,會將文宮以及武宮先修起來,地點就在選定新築都城的區域內。
也就是說,一國之君以及親眷居住的宮城還沒有影子,用於教化的兩宮卻會先修建。
得知這一點,天下人只會認定智瑤果然賢明。
而有了用於教化的文宮和武宮,想必會吸引來更多的人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