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技之道是技藝的修煉,九種體系,九種完全不同的風格。
九種武技,每種都是九重,每升一重難度都會倍增,不過武技九重的設計跟以前的完全不同。原理自然還是九九歸一,只是不同的是每提升一重難度就增加無數倍。
本來第一重講究的是九九歸一,每一種體系有九套武學,熔煉成一招,然後橫向再來一次九九歸一,這樣一來第一重就有八十一套武學。
不過真正的劃分並不是這樣,因為當初蕭戰自斬重修時有一個入門,八十一套武學只是讓他達到半神境而已。
真正的第一重應當是每一個體系有二十七套武學,九個體系一共有兩百四十三套。
兩百四十三套武學都是最頂級的武學,基本上每一種都將一種武道技藝的極致表現出來了,要徹底掌握並熔煉歸一可是非常考驗武者悟性跟熔煉經驗的。
兩百四十三套武學蕭戰這段時間仔細研究過,每一種施展都不局限於一種形式,可以是手,可以是腳,也可以用任何武器施展。武技之道練的不是身,也不是器,它真正修煉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技。
技才是武技之道的根本,其他的都是一種表現形式,根本不用去管使用的是什麼。
面對數萬骨龍族武士,這是一場戰爭,不是什麼純粹的比武打架,因為對手不僅僅只是一個兩個,而是成千上萬,每一個都是心魔境以上的可怕高手,像破邪、斬聖境界的都有不少。這一切非常艱難,不過這不是蕭戰放棄的理由,他第一時間就衝殺上去。
蕭戰沒有動用任何外物,直接衝殺上去,身體就是他最強武器。
蕭戰第一個面對的乃是一尊半神境的骨龍族武士,一口大刀斬來,狂暴的力量仿佛要將大地都劈斬開來。這是屬於半神的攻擊,一刀劈斬有的不僅僅只是刀分身,大刀爆發出來的刀氣恐怖之極,能夠將目標撕成碎片。
這是一個武道境界大刀破邪境界的高手,一刀劈斬,完全就是衝着蕭戰的破綻而去。
碰到這種專門針對破綻的招式,蕭戰經驗豐富之極,以他的境界瞬間就能收斂破綻,做到巍然不動,潑水不進。
蕭戰的舉動瞬間就讓這位骨龍族武士眼睛眯起來,顯然他意識到自己碰到了斬聖級別的武道高手。
蕭戰的步伐透着一種大氣與磅礴,每一步邁出去都有一種無形的氣勢在疊加,雖然論體型他比不上一刀劈斬的骨龍族武士,但那一瞬間他卻給人無限偉大的感覺。
碰到修為跟自己相差不大的對手,蕭戰一上來就是剛猛的武道,一手直接抓向劈斬而來的大刀,似乎刀鋒上那可怕的寒芒根本難以傷害他分毫似地。
這一手很是霸道,隨着步伐的疊加,蕭戰一手抓出間力量達到頂點,一種無堅不摧的意境強盛得可怕。
用手抓到可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抓的不僅僅是刀。
恐怖的刀氣迸射,絕對無堅不摧,能夠輕易將一尊半神撕裂,就算是半步神座也不敢用手直接去抓。
蕭戰用手去抓,絕對是膽大包天,因為那刀氣能將他的手掌絞碎。
電光火石間,蕭戰抓出的五指竟直接扣在刀氣上,指尖就仿佛是那吸盤,牢牢將刀氣定在五指之間。那一瞬間蕭戰的手指可以清晰感受刀氣的爆裂與鋒芒,與此同時,一股恐怖的劈斬之力狂暴來襲,試圖掙脫扣住刀氣的五指,直接將蕭戰的手掌切開。
蕭戰的臉上露出冷笑!
這一抓絕不是簡單的一抓,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武技招式。
指掌!
蕭戰這一抓叫做扣鋒,五指牢牢將刀氣扣住,這種扣非常有講究,五指抓的就是刀氣最強盛一點,如同吸盤一般牢牢定住。
扣非常有講究,不僅僅是為了扣住刀氣或者刀鋒,還要求將所有鋒芒都納入指掌中。
這一招指掌有六字要訣,扣只是先手,是起手式,接下來就是逆與轉。
所謂逆與轉很好理解,就是將刀氣劈斬的力道逆轉,讓其化為己用,成為扣住刀氣的疊加力量。
可以說力量越強,蕭戰五指扣擊之力就越恐怖,能夠讓五指化作鐵閘,無物能撼。
要做到逆轉,就必須在五指間構建一個指掌空間,用來逆轉力量。
蕭戰扣住骨龍族武士斬來刀氣,那一瞬間恐怖的劈斬之力統統化為五指的扣擊之力。
碎!
幾乎一個閃念的功夫,骨龍族武士斬來刀氣在蕭戰五指扣住的瞬間碎裂,那一刻他的五指仿佛是那無堅不摧的刀鋒,閃電間就扣住大刀的刀鋒,畫面也在這一瞬間靜止。
骨龍族武士體型足有兩米,一刀劈斬,握刀的手臂肌肉暴突,那種力量感仿佛能將大地都劈開。
然而事實卻是,大刀僅僅堅持了一個呼吸的時間,下一刻就崩碎了,看上去就像似被小站哦五指直接捏碎一般。這種畫面極具衝擊,骨龍族武士的眼睛都瞪圓了,顯然他絕對沒有想到自己最強一刀竟然被蕭戰一手抓碎了刀。
一手抓碎大刀,蕭戰整個人閃電間欺近,指掌就似那鷹爪,直扣骨龍族武士的咽喉。有先前抓碎大刀的衝擊,這一刻骨龍族武士哪裏敢讓蕭戰如願。
只是這個時候骨龍族武士想要退就顯得有些遲了,蕭戰一手抓出的瞬間就如同那獵食老鷹,閃電間就扣住他的咽喉。
指掌很霸道,蕭戰的打手抓中骨龍族武士的瞬間放大,那感覺就像是捏住小雞仔的脖子一樣,哪怕有戰甲的保護,他還是瞬間就將這尊骨龍族武士的脖子抓碎了。
不過僅僅抓碎一尊半神的脖子根本殺不了人,蕭戰也不指望這一招就能夠秒殺骨龍族武士,抓住對手閃電間當做武器甩出去,下一刻他整個人就如同下山猛虎,衝進了大片骨龍族武士群中。
蕭戰開始了修煉,他沒有使用太多的招式殺敵,指掌就是他主攻的招式,同時修煉身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