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軍校場看台,華蓋下。
御座上的唐睿宗李旦亦是難掩胸中的激盪,進士科的狀元,現在武科又有如此成績,這算是大唐的英傑、祥兆,他深深吸一口氣,說道:「下邽白氏子驍勇如此,理應賞賜,朕欲賞賜萬金,不知太平以為如何?」
他目光望向坐在御座左側的太平公主,開口詢問。
「以往武科考試之中,遇武技驚艷之人,先皇屢有賞賜……」
「新科狀元有如此勇力,陛下理應賞賜。」
梳着流雲髻,發間插着各式珠翠,眉心點着淡粉色梅花花鈿,粉胸半掩,一副貴婦人打扮、半老徐娘的太平公主捂嘴輕笑一聲,回道。
以前在校場考武科的時候,遇見一些武技驚艷的考生,皇帝都會例行給予賞賜。更何況是新科狀元郎這樣身份的人,在武科中大顯身手,不賞賜說不過去。
「那三郎怎麼看?」
李旦又看向右側的太子李隆基,問道。
「每宰相奏事,上輒問:『嘗與太平議否?』又問:『與三郎議否』,然後可之。」——《資治通鑑》
李隆基並非嫡長子,在李旦的子嗣中行三,所以稱呼為三郎。
按理說只是封賞一個考生,李旦還不至於作出如此姿態,但誰讓這個考生和金仙公主走的太近,和金仙公主走的太近,就意味着和太子李隆基走的很近。
但遇到武技如此驚艷的一幕……,
如果不例行賞賜。
難免會讓群臣和考生腹誹,認為皇帝薄恩,是個吝嗇鬼。
雖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可這只是一句話,真這麼做,定有臣怨。
「父皇自有定奪,兒臣不敢多言。」
李隆基回道。
見到掌權的兩個人都沒有意見,李旦這才點了點頭,讓身旁的宦官上前宣口詔。
立即就有宦官下了看台,身後隨着小太監,太監手捧木案,木鞍上則是萬金。
一萬枚新鑄造、嶄新、黃橙橙的銅錢。
「謝陛下隆恩。」
「臣身着甲冑,不便行禮,還請陛下勿怪。」
白貴騎在馬上,對傳旨的太監,拱了拱手,說道。
「這是小事,狀元郎不必多禮。」
「既然狀元郎已經領賞,雜家這就告辭,前去回復聖人。」
太監亦是回禮,客氣道。
他是代天子宣口詔,所以白貴剛才那一番話是給皇帝李旦說的,而不是給他說的。他雖然在皇宮中的地位不錯,但天子勢弱,連帶着宦官都不怎麼榮貴起來了,所以對待白貴這個現在炙手可熱的人物,他不敢多得罪。
進士科第一,武科奪勇,這樣的人想不被當朝權貴不看重都不可能。
「多謝公公了。」
白貴點了點頭,繼續坐在馬上。
說是領賞,但這萬金他現在不可能親自去取,只是皇帝表個態罷了,激勵他們這些武科考生繼續在比武中取得好成績。
等宦官走後,御林軍校尉主考官手執令旗。
用力一揮。
士兵吹動號角。
一隊武科考生馳馬射箭。
這是馬射!
崩!
白貴從背上取下騎弓和箭壺中的羽箭,拉若滿月,雙腿加緊馬鞍,防止掉落下來,縱馬強沖,騎射技術彰顯無露,連續開弓。
嗖!嗖!嗖!
一支支羽箭從他手上脫弦而出,命中箭靶。
「慶州范子義,十息射騎箭射箭八支,中靶者四,不合格!」
「定州王宮,十息射箭十三支,中靶者六,成績中下等,可進入下一場考試。」
「……」
「華洲白貴,十息射箭二十一支,全部中靶,成績上上等,箭術可堪神射,兩場比試皆是上上,可列入武科中舉之選。」
「……」
「兗州裴旻,十息射箭二十七支,全部中靶,成績上上等,箭術為神射,可進入下一場考試。」
「……」
考官們念着剛才比試騎射的成績。
以十息記,在騎馬移動的時候,進行射箭。
如果馬術不精通之人,別說射箭,在馬上不跌下來就算好的。這場比試,只有馬術精通且騎**通的人,才能獲得好成績。
馬術精通,就能在十息之內不間斷的進行射箭。
可要是馬術差了一點,不斷調整姿勢,就耽誤了射箭的機會,誤了時間,射出的箭即使中靶不少,但成績亦不會優秀。
「大唐劍聖裴旻?」
「想不到這場武科考試,他也在……」
白貴本來信馬由韁,射完箭後靜養精神,準備下一場考試,但沒想到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兗州裴旻。
裴這個姓氏,在人口中並不算是大姓,可在世家中,是大族。
能姓裴的,又有錢習武的,九成都是聞喜裴氏,而兗州則是裴旻的家鄉,所以白貴僅從「兗州裴旻」就能大致猜測出來。
這就是劍聖裴旻!
這時代,世家大族都有家譜,他們華洲下邽白氏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前往晉陽修家譜,有子嗣的話,在族中要排次第。
例如他的……後輩白居易和白行簡。
在《膳部郎中白行簡墓文》中,就有「二十二哥居易以請酌庶羞之奠,致祭於郎中二十三郎知退之靈」。
白居易自稱是二十二哥,白行簡是二十三郎。不意味着他爹白季庚真的生了這麼多兒子,而這是晉陽白氏中族人的次第排名,他們兩個在這一輩中分別排二十二、二十三。
「不知道是劍聖裴旻厲害,還是蜀山的那個劍聖厲害?」
「在《獨異志》中說裴旻『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凉驚粟』。」
「一日射虎三十一頭……」
「難怪在騎射上壓了我一頭,我儘管練習射箭的時日不斷,但一些時間亦用在練習槍術上,哪能有裴旻這種土生土長的唐朝人射技更精。」
他心道。
不過現在他在武科考試之中,與裴旻並列,雖有心想見識一下這大唐劍聖,但除非置於看台上,俯視整個禁軍校場,否則大家都身着明光鎧,真不好分辨出誰是裴旻。
後面數場考試,長垛、翹關等,白貴毫無例外,一一通關。
在武科考試中,沒什麼好隱瞞身手的,越是厲害,好處越多,而且危險性幾乎沒有,這與進士科考試不同,進士科考試,言辭露出鋒芒容易得罪人,武科考試就沒此等擔心了。
一日比試,就這樣短暫而又匆忙的結束了。
此次武科比試中,只挑選了不到三十名的武科進士,和進士科錄取人數差不多。
不出意外,白貴又列為武科進士第一名。
雖然在此次武科考核中,有裴旻這樣的人物一同陪考,但裴旻雖是出身聞喜裴氏這樣的世家大族,可和他們下邽白氏差不多,沒在祖籍地,而是在兗州,算是落魄,可見沒有人脈,而白貴有問文狀元這一殊榮,李旦也想湊個整,文武狀元要是在他當皇帝的時候出現了,他也覺得是一場樂事,能流傳到後世的雅事。
事實上,雖然白貴在箭術考核中稍遜裴旻,但誰讓裴旻沒有他氣力大,在翹關考核中,白貴力能扛鼎,直接贏得滿堂喝彩,在成績上比裴旻還要更好一些。
於是,文武雙狀元,就這麼順理成章的落在了白貴身上。本來唐代是沒有武狀元這個稱呼的,但誰讓白貴進士科、武科皆列為第一,這武狀元就這麼憑空而生,
「翹關扛鼎,拚射壺博。」——左思《吳都賦》
翹關,就是唐代武科中的舉重項目。
……
晚間,皇宮晚宴。
設在蓬萊宮,麟德殿。
(即大明宮,高宗時改大明宮闈蓬萊宮。)
唐長安一共有三大宮,亦名三大內,分別是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
大明宮名字源於《詩經·大雅》中的《大明篇》,「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廣大,故曰大明。」
蓬萊宮,意為仙人所居之宮。
白貴作為文武雙狀元,被李旦特例賞宴入席。
而其他的進士科進士和武科進士,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只能自己湊錢在酒樓中搓一頓。
曲江宴,是唐玄宗時期才設立的,專門賜宴新科進士。所以現在還沒有曲江宴、瓊林宴、鹿鳴宴這一類的東西。
白貴被女官引着,穿入層層樓閣。
他目無斜視,步伐從容,一副閒適悠然的模樣。
不敢亂看,唐初宮女的裝束都是齊胸襦裙,抹胸於外,有些太過晃眼。
走到宴席偏僻末座,女官頓了步。
「狀元郎,這就是你的座位。」
女官盈盈一拜,笑道。
「多謝劉尚食。」
白貴收回目光,微微躬身,施了禮節。
然後掀起前擺。
坐在了餐案後面的胡凳上。
唐朝後宮有六局十二司,六局都是正五品,分別為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宮。
他現在還沒通過吏部關試,通過吏部關試,才會給新科進士授官,以往考中進士,蹉跎於吏部關試的人亦是不少。即使授官,進士授官最高的,也不會超過正五品。
更別說……宮中女官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成了皇帝的妃嬪,上官婉兒就是唐中宗李顯的皇妃。
「果然是特例賞宴,真偏僻……」
白貴落座之後,這才好整以暇的打量起了麟德殿的佈置。
麟德殿是唐代專門舉辦宴會和觀樂賞戲之所。
此次宴席上,他差不多是前五入席的,畢竟越是大佬越會遲到。而能受邀入席的,除了他之外,都算是朝中的大佬,最少不低於五品,沒見一個綠袍官員。
餐桌上四季時蔬和乾果等物。
唐是分餐制。
他邊吃邊等,大概過了一刻鐘左右,從殿外才陸陸續續有臣僚入內。
最後面進的則是李旦和政事堂的宰相。
「怎麼能讓新科狀元居於末位。」
「來人,賜宴於殿前。」
正待白貴以為開席的時候,從麟德殿深處傳來聲音,緊接着他就被一群女官和宦官帶到了殿左皇室權貴所處的餐桌旁。
另置一案,讓他就坐。
「我是新科狀元,皇帝為了彰顯厚遇賢士的名聲,往往對新科狀元厚遇……」
「嗯,殿右是政事堂的宰相們,我一個小輩不可能居於這麼多高官前首,如果這般做,就是捧殺了。故此……坐在這一群公主、皇子身旁貌似很合理……」
白貴微皺眉宇,他朝左側一望,是冷艷絕美的玉真公主,朝右側一望,是嬌小可人的金仙公主,都是女冠打扮,讓旁人羨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