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連許不忌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被加封一個太子太師的頭銜,會在此時的大明造成如此大的輿論風暴。
沒有人會去議論許不忌的文章對錯,因為這篇文章是無法討論的。
否定許不忌的文章就是在否定朱允炆這位皇帝對整個大明能有今日之盛的絕對功勞,那這就成了最嚴重的錯誤,政治路線錯誤。
真正讓全天下都在議論的,是許不忌這麼位官。
配不配的上做太子太師。
太師與太傅、太保並稱『三公』,算是太子的文師,負責教導太子治國,一般來說加這個頭銜的,基本都是先做到丞相,然後在丞相位置上待很長一段時間做出卓越成績致仕或者病故之後,上文諡的時候追封。
活着的,基本都是權臣一時伸手硬皇帝索要的。
而最臭名昭著的,莫過於董卓董太師。
下場老慘了。
有明一朝,也有活太師,比如洪武朝的李善長,至於結局嘛。
明史記載李善長一家七十餘口因胡惟庸案而受到誅連,被夷族,明實錄中亦提及坐罪謀逆,金牌不赦。
這就是所謂的免死金牌不免死。
雖然沒寫一共殺了多少人,但謀逆不赦,按照洪武朝時期的律法來定,起碼也是個夷三族,那麼幾十條人命應該是最低的。
這麼看起來,活太師這個職銜,委實是一道催命符。
這也是為什麼許不忌一加封太子太師銜之後,各省的反應如此大的緣由。
有那麼一部分官員認為,這是朱允炆這位皇帝已經對許不忌不滿,打算拉清單要許不忌去死了。
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風向,結合到許不忌上位三年,權知一時,獨擅國政,將整個內閣變為許府一言堂,換了哪一個皇帝不都得猜忌三分。
於是乎,就開始有些對於許不忌來說不算是怎麼太友好的文章出世了。
什麼任人唯親、施政粗暴、結黨營私的帽子呼呼的往許不忌腦袋上扣。
「閣老,這些文章,發嗎?」
通政司左通政楊榮苦笑着手捧一堆信箋,站在許不忌的書桌前是站立難安。
「發唄。」跟楊榮的苦大仇深不同,被攻訐的當事人,身處輿論漩渦中心的許不忌反而是一臉的淡然:「我按着不讓發,搞文字獄,那不反而坐實了這群人嘴裏對我的評述了?
我們做官的堂堂正正,不應該怕這些風言評述,縮手縮腳的什麼都怕別人說,那這工作還做不做了?」
楊榮領了指示退下,但還是小心謹慎的挑了一些罵的不算太狠的文章刊報,同時,也擢選了一批誇讚許不忌的文章出來。
毫無疑問,這些文章大多算是出自許不忌一黨官員的手。
怎麼說許不忌做了那麼多年的吏部尚書,現在又當了三年大權獨掌的內閣首輔,要說沒有些黨羽,那絕對是說不過去的。
求是報,成為了從中央到地方官員口誅筆伐的一處戰場。
「天天官員雖說形形色色,但這種事情上只分為兩種。」遠在江西吉安老家,前些年致仕待在老家,辦了個小私塾的楊士奇雖早早不過問政事,但當地吉安府知府上門拜訪的時候,楊士奇還是指點了幾句迷津。
「什麼樣的官支持許不忌,又什麼樣的官反對許不忌?」
這個問題,吉安知府還真沒有細想過,聞言有些難以作答。
「別把他許不忌想的多厲害,或者說他許不忌又太厲害。」
楊士奇呵呵一笑,反問一句:「如果你是內閣首輔,皇帝加你太子太師銜,你會接嗎?」
「當然不會了。」
這個問題,吉安知府連想都沒有想就脫口而出。
哪個活太師有好下場?
回答完便恍然,對啊,這麼簡單的事情自己都能想明白,知道推拒不受,怎麼到了許不忌那裏,連一句謙虛客氣都沒有,就直接領旨謝恩?
連馬大軍那個渾人,當年可都還知道找朱允炆推辭西南戰區總指揮的帥位呢。
「咱們中國幾千年總結下來的這個所謂為官智慧和涵養出來的政治默契生態,有一點共識是人盡皆知的,那就是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可以功高絕不能震主,當賞無可賞的時候,君主再賜下來的就不再是金銀玉器而是刀劍斧鉞和斷頭台了。」
楊士奇侍弄着自己後院裏的花花草草,這幾年他的精神頭頗像田間老農,唯獨說起這些事來的時候,氣場十足,讓周邊之人無不選擇靜心聆聽。
「但他許不忌是什麼人,他從當年起身的時候,拉出來的態度就是要破除這些幾千年下來的舊傳統,並毫不留情的把這些先人總結下來的智慧抨擊成政治遺毒、政治糟粕。
衍聖公世系是他葬掉的,官僚階級特權也要在他手裏一步步毀滅掉,這個人吶,渾不怕,一根筋。
他做太子太師,豈不是要把未來的儲君也給教育成這個樣子?
所以,凡是支持他的人,就是希望親手將舊官僚思想埋進墳墓,摒棄進歷史的塵埃之中,而反對他的,就往往是那些還在心底深處認為,官永遠比民高貴一等,國家還是應該分出個三六九等,分出個人命貴賤的。」
說到這裏,楊士奇便瞥了一眼束手恭敬站立的吉安知府:「你現在明白了為什麼這麼多人不希望許不忌做太子太師了嗎?」
一個朱允炆在位,橫壓了整個時代,讓天底下人不敢有任何反抗的心思。
整個大明,整個天下,早已將朱允炆奉為了神靈,哪怕這個皇帝做的比王莽還絕,這天底下也絕不會有一個敢反的。
但你再牛,總也有死的時候吧。
把你熬死之後,就不信你孩子也能跟你一樣這麼大無私。
只要皇帝有私心,就勢必會允許下面依附皇權而生的官僚體系存在私心。
這就合乎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的言論。
這八個字只要用得好,可以寬恕天底下超過八成以上的罪孽。
而若是讓許不忌做了太子太師,再教出一個跟朱允炆差不多的儲君,完後這個儲君一大意也特別能活,那這天底下,中國幾千年好不容易養出的一種政治默契,就真的毀於一旦了。
朱允炆父子兩代,絕對有能力毀滅掉幾千年的舊官僚階級特性。
畢竟,毀滅永遠比建設更容易。
「誰人做官,不想着給家裏人謀點私啊。」
楊士奇呵呵一笑:「就算不主動去謀,你人在其位,政治影響力在那裏,無形之中就會成為你身邊親近人的政治資源。
我做內閣首輔那些年,我兒子楊稷個不成材的東西,都能一步步走到如今一省右布政的位置上,真是他能力多麼出眾嗎?
不見得的,因為他是楊士奇的兒子,誰讓我畢竟做了十幾年的內閣首輔呢。
我還真比不上他許不忌,這麼多年,愣是壓着他兒子不許從政,到現在還呆在老家守着祖產度日。
是他兒子沒能力做官嗎,也不是。
許不忌估計怕就怕將來他這個兒子鬧出了什麼政治醜聞,會影響到他的政治生命,所以乾脆選了個一刀切的方式。
從這一點上來看,許不忌也是自私的。」
話到這個份上,吉安知府便聽明白了。
「閣老您的意思,凡是開口支持他許不忌得,便能留下一個秉持公心,無私無我的官員形象,而反對許不忌的,都不過是打着各式各樣的花花旗幟,內心裏都沒懷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吧。」
「孺子可教。」楊士奇滿意的頷首,隨後揮手:「行了,你該忙啥便忙啥去吧,平素里沒必要總往我這個私塾講師這邊跑,讓人看到影響不好。」
「是是是,下官告退。」
目的已經達到的吉安知府歡天喜地告辭離開,留下楊士奇一個人尤在擺弄盆栽。
末了有些乏累的楊士奇抬首看天。
「陛下,您又在等什麼呢。」
(這幾天生活工作一團糟,實在是愧欠大家,尤其是今天下午突然看到一位大哥打賞了盟主,真的是感動之餘更覺臉皮發燙。讓作者菌調節一下心情和狀態,會全部補齊另外會有十章的盟主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