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放下剛剛收到的文書,內心涌動着無以名狀的沮喪和憤怒。
繼費禕遇刺之後,姜維重傷,雙腿折斷,成了殘疾。
一年之內,折損兩位年輕俊傑,對人才本來就不如中原的蜀漢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尤其是姜維。他是年輕一輩中不多見的軍事人才,幾乎是唯一能在二三十年後大用的將領。
但他廢了。不僅是雙腿折斷,精神上的打擊更重,名譽上的受創更是毀滅性的。
率領一百精銳虎步兵,還有吳人的支持,卻被倉皇逃竄的曹纂生擒,完 全配不上涼州上士的評價。可以想見,一旦這個消息散佈開來,會有什麼樣的輿論,會有多少嘲諷。
馬謖的餘波未平,又出了姜維這樣的事。他知人善任的名聲毀於一旦,不管他以後如何公平持正,都避免不了任人唯親的嫌疑,無法服眾。
他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穩定朝野,無法全力以赴的北伐。
這是上蒼對我的考驗嗎?
諸葛亮仰起頭,看着漆黑的天空。
今天是陰天,連一顆星星都看不到。
一個人名在諸葛亮的腦海里沉浮,若隱若現。
曹植之子,那個逃亡江東的瘋子,曹苗。
在這兩件事中,曹苗都沒有直接聯繫,但他都有份。
孫夫人追查麋芳案時,曹苗是助手,追蹤、審訊,多有助力。
曹纂逃亡時,曹苗與他同行,很難說曹纂的伏擊方案中沒有曹苗的建議。
諸葛亮返回大帳,重新拿起文書。文書是吳國發來的公文,只提到姜維中伏受傷的大致經過,並沒有具體的細節。但裏面提到了一個地點:九牧亭。
他依稀聽人說起過這個地名,只是一時半會的想不起來了。
諸葛亮想了想,叫來記室霍弋。「紹先,你是否記得九牧亭這個地名?」
霍弋想了想,點頭道:「聽伯松(諸葛喬)說過,在會稽郡,是通往侯官的必經之路,離仙霞亭不遠。」
諸葛亮恍然? 但心中疑惑更多。仙霞嶺是山地,正是虎步兵最擅長的地形,姜維怎麼會中伏?
「九牧亭在仙霞亭之北? 還是亭之南?」
「南側? 大概五六十里左右? 最多不過百里。」
諸葛亮的臉色一變,心中更加苦澀。姜維不在仙霞亭據險而守,以逸待勞? 非要去九牧亭迎戰曹纂? 本身已經違背了用兵常識。想為他遮掩都沒理由,只能放棄。
難道真是我看人不准?
諸葛亮出了一會兒神,轉過身來? 才發現霍弋還在? 似乎有話要說。他皺了皺眉? 自責不已。最近太累了? 有些失態? 居然沒注意到霍弋的異常。
「紹先? 有什麼消息嗎?」
霍弋悄悄的咽了一口唾沫,儘可能用平穩的語氣說道:「沒有太大的消息,只是一些市井之言。」
諸葛亮心裏咯噔一下,莫名的不安。他知道霍弋不是饒舌之人,他說的市井之言只怕不是普通百姓的家常里短? 最少也與朝政有關? 或許是哪個不安份的官員又跳出來大放厥詞。
「市井關乎民生? 有益施政? 說來聽聽。」
「喏。」霍弋從懷裏抽出一份書信,遞到諸葛亮面前。
諸葛亮狐疑的接過,看了一眼? 眼角不由自主的抽搐了兩下。果然不是普通百姓的家常里短,而是關係到天子與他本人的家常里短。
這當然是謠言。可是這謠言說得有鼻子有眼,有論點有證據,邏輯通暢,欺騙性很強,反駁並不容易。
謠言能造到這個水平,堪稱高手。
「紹先對此有何見解?」諸葛亮笑道。
「似曾相識。」
「哦?」
「丞相是否記得,年初在武昌也有一個類似的謠言。」
諸葛亮點點頭。第一次聽到那個謠言時,他還在想孫權該怎麼應對。沒曾想,現在該他面對這個局面了。他再一次想起了那個名字,似乎這個少年到哪兒,哪兒就會有風波。
洛陽如此,武昌也如此。難道他又要來成都了?
諸葛亮的眼神中多了幾分冷峻。
霍弋心中微凜。他追隨諸葛亮多時,每次看到諸葛亮這樣的眼神,總會有人倒霉。
這次不知道又會是誰。
——
諸葛亮很快就將姜維的事暫時放下。
事已至此,多思無益。既然姜維沒有死,等他回來,自然清楚經過,比他在這兒猜想更有意義。至於成都的那個謠言,自有蔣琬去查,也不用他操心。
如果蔣琬連一個謠言都處理不好,他這個丞相長史也就不用做了。
諸葛亮有更重要的事關心。
據長安的細作傳來消息,監軍關中的浚儀王曹植突然離開了長安,向子午谷方向去了。他的隨行人員不多,但是很精幹,還招募了不少熟悉南山地形的山民、藥農。
諸葛亮不敢掉以輕心。他不擔心曹真,曹真位高權貴,身體又不好,他以身犯險的可能性不大,大軍出動又無法掩飾,有足夠的準備時間。
曹植不同。
曹植不到四十,正當壯年,不僅知兵,而且多才多藝,他能夠執行的任務比曹真多,不能不防。
子午谷也特殊,位於漢中東側,沿着漢水繼續向下,就是曹操時代碩果僅存的名將張郃坐鎮的荊州。
一個是魏國最有才的宗室,一個是魏國最著名的大將,如果他們協同行動,威脅不可小覷。
多事之秋啊。
諸葛亮越發感到淒涼,對魏帝曹叡的印象大為改觀。他覺得自己低估了曹叡,在血脈之爭纏身之際,還能擺出咄咄逼人的氣勢,甚至不憚使用曹植、曹苗父子,手段可見一斑。
他比他的父親曹丕強太多了,依稀有當年曹操的風範。
曹操後繼有人,可是他卻找不到自己的繼承者。
十年之後,誰能和曹叡抗衡?
劉禪嗎?
諸葛亮很絕望。
放眼看去,他找不到一個能放心託付後事的人,自己又年近半百,身體狀況不佳,很難說能不能活到花甲之年。如果不能在有生之年確立優勢,北伐中原就只能成一個可望而不及的夢想,所有的努力最後也只是一個笑話。
也許,當初該聽取魏延的建議,讓他試一試。
諸葛亮左思右想,反覆權衡,派人請來魏延,命他率部東進,嘗試進攻西城,搶佔有利地形,確保漢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