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有書友說袁紹寫的太蠢。一窩蟻 www.yiwoyi.com其實靈界三國,以演義為背景,而袁紹在演義之中,出場那麼多次,只有一次對戰公孫瓚的時候表現出了一定的勇氣,其他情況都是普通人以下的水準。書友讀一遍三國演義中袁紹的情節就知道了,真不是老亞針對他!】
【上不計費,以下正文】
袁紹和眾謀士籌劃,曹操退兵之後,應該如何追擊,如何斷曹操後路,如此種種。
沮授深感憂慮,再次開口進言道:「主公,我略通天文,今夜觀天象,見太白逆行於柳、鬼之間,流光射入牛、斗之分,恐有敵兵劫掠之事。烏巢乃我軍重地,主公不可不防。」(注)
袁紹皺眉說道:「我有大將淳于瓊,率精兵兩萬鎮守烏巢,怎會有失?區區星象之言,不足為據。」不理會沮授。
……
許都。
伏府,原本大門緊閉,但白曉文命翼騎兵叩門,伏府不敢不接納,不多時就大開中門,迎接公子袁熙。
白曉文看到了前來迎接的伏家家主、中散大夫伏完,笑道:「深夜拜訪國丈,實有要事,幸勿責怪。」
伏完是伏皇后的父親,當朝國丈,卻也不敢在白曉文面前拿大,拱手說道:「不敢。」然後把白曉文請入府內。
「不知公子深夜來訪,所為何事?」伏完小心地問道。
白曉文道:「特來拜託國丈一件事。」
「公子姑且說之。」
白曉文笑道:「望國丈與忠誠於陛下的漢臣,在明日朝會之時,勸說陛下,遷都鄴城。」
伏完吃了一驚,隨即皺眉說道:「遷都大事……須得天子決斷,我等臣子,不便參與。」
白曉文道:「國丈說的不對。遷都之事,關係到國家氣運,漢祚延續;固然應由天子決斷,但國丈身為重臣,仍有上奏建議的義務!否則諸事都由天子決定,還要文武百官,三公九卿做什麼?」
這話說得有些重,不過伏完不敢得罪白曉文,有心結束交談,又怕惹禍上身,所以沉吟不答。
白曉文卻是有備而來,他展開一份詔書,遞給伏完道:「國丈請看此詔。」
伏完慌忙接過觀看,原來是一封討賊詔書。
「公子向老朽傳示詔書,這是何意?」伏完有些不解。
其實他也能猜想得到,「袁熙」佔領許都之後,必定要催促天子發詔書伐曹,佔據大義名分,這只是攻佔許都之後的基本操作而已。
讓伏完不理解的是,白曉文為什麼要給他看這份詔書,難道詔書之內別有玄機?他再仔細閱讀,但都看不出有什麼毛病。
白曉文笑道:「國丈不必再看了,問題不在詔書之內,而在於詔書之外。」
白曉文緩緩起身,在房中踱步,徐徐說道:
「許都糧倉已經被燒毀,我所帶領的兩萬幽州軍,沒有守城之糧,許都便不能固守,必須返程。也就是說,許都必定會重新落入曹軍之手。
「到時候,這份討賊詔書被曹操看到,你說會不會重演衣帶詔的故事?」
伏完心驚肉跳,衣帶詔事件,曹操滿城抓捕,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文武官員人人自危。
他勉強說道:「這份討賊詔書,乃是陛下所寫……並無其他官員的簽名。曹操就算要殺人,也不會累及滿朝文武。」
白曉文微笑道:「沒錯,曹操不會遷怒於滿朝文武,他只會對陛下發怒。但是陛下是曹操萬萬不敢殺害的,那麼……國丈以為,曹操會遷怒於陛下身邊的哪一個人,殺雞儆猴,讓陛下再也不敢心生他念呢?」
伏完臉色猛然一白,他已經想到了後果,嘶聲說道:「你……攛掇陛下寫討賊詔書,害我伏氏一門不淺!」
白曉文搖頭,正色說道:「國丈此言差矣!陛下如果要留在許都,早晚重新落入曹操手中,那樣的話,伏氏一門必遭禍殃。但如果國丈能聯合公卿,勸說陛下遷都,曹操再兇殘,也奈何不了你們了。」
伏完面色變幻,艱難地說道:「我不過是中散大夫而已,並無威望,怎能說服滿朝公卿。」
白曉文再次搖頭:「當今天子最信任的,不是滿朝文武公卿,因為其中多是曹操心腹黨羽。只有少數他心目中真正的忠臣,才最得信任。而向陛下進獻衣帶詔密謀,坑害死董貴妃滿門上下的國丈你,就是串聯這些忠臣的不二人選。」
這句話唬得伏完一跳,面色如土:「公子何出此言?衣帶詔之事,與老朽並無半點關係!」
白曉文笑了笑,口中吟誦道:
「帝、後勿憂,我舉一人,可除國害……若非國戚,誰肯盡忠討賊?老臣無權,難行此事。車騎將軍國舅董承可托也……臣有一計:陛下可製衣一領,取玉帶一條,密賜董承;卻於帶襯內縫一密詔以賜之……」
伏完面色煞白,冷汗涔涔而落,心中思量:
【當日所謀,只有帝後與我三人知曉,這袁熙從何得知?一言一語,和我當日所言略同!聽聞他通曉道術,曾在遼東滅除張角,果然有鬼神不測之機!】
白曉文心中暗暗得意,身為覺醒者,在為數不多的歷史演義類位面中,總算能扮演一回先知神棍的角色了。
需要說明的是,三國位面的生成,是以流傳度而定的。縱觀三國位面的傳記,沒有比三國演義流傳度更高者,所以三國位面的各個人物、能力、性格、說話方式,也都和三國演義最為貼近。
就比如趙雲的能力值,如果按照三國志(陳壽)的記述,趙雲其實並不突出,只有寥寥幾行粗略描述而已。
後世有宋人裴松之注《雲別傳》補充,雖然有當陽護主、漢中敗敵的戰績描寫,使趙雲形象更為豐滿,但肯定不如《三國演義》之中的七進七出的趙雲能力值高,強的跟鬼一樣。
三國演義不同於歷史,但三國演義,基本等同於靈界三國,區別無非在於人物出場退場時間不同,以及覺醒者造成的影響。
白曉文有超級大腦,三國演義看過一遍就已經背了下來。對於已經確定發生過的事件,扮一扮神棍還是沒問題的。
對於這個國丈伏完,白曉文是頗有些不齒的。
這老傢伙,說他不忠於皇帝吧,又主動出謀劃策;說他忠誠吧,又縮手縮腳,盡把危險之事托給別人。可憐董妃啥都不知道,帶着五個月的身孕死在了曹操手下。
後來伏皇后想要除掉曹操,寫信給伏完請求他出力。伏完最終不敢像董承等人一樣結黨密謀反叛,又出了一個主意,讓獻帝發密詔給孫劉,共同起兵征討曹操,等到許都空虛再行動。
不過這次沒等密詔寫出來,就被曹操發覺,搜到了伏皇后寫給伏完的書信,這才導致伏完一家全部被誅殺,伏皇后也未能倖免。
白曉文仔細思量,感覺伏完雖然忠於漢獻帝,但還是明哲保身為第一位,並非死忠。偏偏他又最得漢獻帝信任,所以這遷都之事,終須着落在他的身上。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