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瀟看到【展開理化機械:1、普通鋰電池技術(lv20),2、動力系統(lv3)】的時候,心裏面不由得緊張起來,這是倒數第二行了,再往下看,那就是新增內容。
他也不知道影響力系統會給個什麼玩意,如果是一門全新的學科,自己這邊很可能就得埋頭苦幹了。假如是與原有學科一致,但是跨度太大的話,也得把科學家們累死。
好在系統還算比較厚道,給出了:
【展開智慧生物:1、生物晶片(lv3)】)
【可生產與大腦思維連通的生物晶片】
「生物晶片?」陳瀟迫不及待的看介紹,看完之後也不得不直呼牛掰。
生物晶片其實跟碳基晶片有那麼些關係,都是從碳基生物的特徵出發研究的。
不同的是,生物晶片是放在人類大腦中的晶片,碳基晶片放在電子產品中。
生物晶片相當於神經元計算組(全部是由神經元細胞構成)的升級技術,能配合大腦進行更加精密複雜的計算,能處理更加玄妙的人類情感和思考。
這種晶片有三種好處,第一種是計算速度極快。
一旦人類使用生物晶片,無論思考什麼,這種晶片立馬就能與大腦交換信息,遠高於現在可穿戴設備,那玩意還需要把思維傳到可穿戴設備,然後才開始反應。這種生物晶片就好似大腦的一部分,直接就行。
具體的應用場景也不難想像,假設使用者是個航天工作者,那麼他就可以根據自己理解的物理,數學公式進行快速的計算。
但這種晶片只是加快人類的計算思考速度,並不能增強人類本身的理解能力。
一個人對某一條公式的理解程度越高,就越能快速的得到正確答桉。
相反,一個人要是對公式不太了解,思考交互的速度再快也沒用。
所以,它自身可以處理複雜的數據的同時,也能作為一種產品的傳導器,幫助處理人類的思考。
這就是第二個好處:能取消手機,可穿戴設備,直接在頭部安裝小心量子通訊設備,直接實現對外信息交互。
之前也說了,生物晶片已經相當於大腦的一部分,所以它能夠在大腦和視網膜直接成像,不再需要可穿戴設備在大腦投映,也不需要手機的屏幕投映功能。
人們只需要心念一動,就能原地暢遊網絡,虛擬世界,甚至是直接打電話,進行視屏聯繫。
一切的一切,就好似世界在一念之間,極其方便。
最後的一個好處就是生物晶片可以自動訪問大腦的運動狀態,識別通過生物晶片的血流信號,讀取各種血液的指標。
這就意味着生物晶片無時不刻都在給人類做體檢,除了血常規,還有肝臟,腎臟,心臟,腸胃等等指標都能讀取,這就為人類提前識別癌症等不良疾病打下了基礎。
除了血液指標之外,大腦還會接收到身體的各種信號,病痛,腰肌勞損都可以,畢竟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部分,身體的一起都瞞不過大腦。
有時候不一定非得通過血液,也可以通過一些體液,激素水平來判斷身體的情況。
這麼一來,就為未來的虛擬社區醫院直接給用戶進行虛擬問診創造了絕佳的條件。
目前的虛擬問診還只是停留在日常疾病,只有那些中醫學的高手才能通過把脈來判定疾病,至於極度依賴檢查的西醫來說,那真是要了親命。
長天再怎麼牛,也不能在虛擬世界裏面完整的復刻核磁共振。
現在有了生物晶片之後,這些檢查都省了,直接把數據上傳到服務器就行。剩下的就是醫生看病情的嚴重情況進行虛擬診斷,然後再去線下拿藥,手術,住院觀察。
如果真的能實現這樣的技術,人類的生活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就是便捷。試想一下,天南地北的人都要生病的,有些人由於出生在小地方,想去醫療條件好的大城市看病是非常困難的。
而小地方的醫療水平和醫療資源有限,它們發現了一些治不了的病就會建議去大城市。可是要去陌生的地方看病,一路上的花銷,住宿的花銷都不計算了。關鍵是耽誤時間,去了得做檢查,檢查還得等結果,病人是回去還是呆在大城市?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說是一對夫妻去米國治病,三五天就花了十幾萬,還得等幾周後出結果,但是這對夫妻身上已經沒錢了,借都借不到,最後只能回國。
倘若他們能在虛擬世界看病,那麼路費就能省下來當藥費,能堅持更長的時間。出身不是原罪,但它確實會成為生死的關鍵。生物晶片技術要是普及,這樣的差別就會縮小甚至消失,造福普通人群。
生物晶片的第二個好處是人類會因此壽命大增。
試想一下,有了生物晶片,就好像有個醫生團隊用所有的檢測設備在檢測你的身體,有了小問題立馬就能發現,及時調整及時救治。
很多病,其實一開始都不難治療,問題是當人們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沒有時間了。有些病它的早中期都不會對人類產生太大的影響,只有到了晚期,身體才會扛不住,開始不舒服。到了那時候,病痛可能已經擴散到了全身,還怎麼治療?
不要總說人要按時做體檢,那根本不現實。能按時做體檢的都是些什麼人大家心裏有數,要麼有錢有閒,要麼單位很好。可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這種條件,很多人估計一輩子只有生大病才會做一次體檢。
再者,那些常規的體檢也很難發現一些隱藏性極好的疾病,真把這些惡性病篩查出來,成本難以想像,估計只有極少數極其重要的人才能享受到。如果一些疾病趁着體檢期間空檔偷襲了人體,等到下一次體檢的時候,或許已經遲了。
有了生物晶片,就能早發現,早治療,不再把希望寄托在體檢上面。
最後一個好處就是實現資源最合理的配置,提升治療水平。
好多地方的醫院治療水平並不高,但是不能撤銷,因為這是人們生活的必備設施。一旦能在虛擬世界進行問診,大家就會選擇那些能力強的醫生看病,那種有本事的醫生的收入就會急速上升。
假設約不到那種好醫生怎麼辦?那就約次一級的醫生,然後以此類推。
為了讓自己的收入提升,這些醫生就會玩命的提升自己的水平,那些不提升自己的,妄圖在線下混日子的醫生,慢慢的就會在原有的單位呆不下去。然後那些醫院就會縮減規模,除了保障民生的最低要求,多出來的醫生就會被辭退。
然後就是資金,醫療資源的傾斜,好的醫生和醫院會獲得更加多的投資,越是靠前就越是吃香。這麼一來,杜絕了混日子,混職稱的人,也杜絕了現實中一些醫院的浪費。
好多醫院的很多藥物放到過期還用不完,這不是它們的錯,誰也無法估計用量,排除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不說,這其實還挺正常。
一旦虛擬世界問診能實現,藥物的生產,購入就會合理,畢竟是按照看病來開藥的,缺什麼才買什麼,不是買什麼用什麼。好多醫院的醫生其實知道開什麼藥最好,但是醫院本身沒有,他們只能硬着頭皮開。也不敢叫人出去哪個藥店買,要不然人家會說醫生和醫院入股了外面的藥店,兩頭不是人。
陳瀟很快就想通了很多事情,事情還得一步步的來,想那麼沒用,先把東西搗鼓出來再說吧。
匯總了相關的研發說明,陳瀟從南非返航回到了長澤洲知道生命科學和醫學實驗室開始實驗。
對於老闆突然間又掏出了好東西,科研人員已經習慣到麻木了,他們也不知道老闆是什麼情況,怎麼那麼多好主意,這些思路和技術到底從哪裏搞出來的?
屈萍作為該方面的領頭人,她更為的震驚,這個老同學以前可沒有那麼耀眼,即便是有些學習天賦,但是走不到這個程度。這些年來,他拿出的東西跨度大,水平高,好似一個全知全能的人一般。
有的時候,知識也是一種性感,顯然,陳瀟在屈萍的眼裏就是世界上最性感的最令人心動的男人。可惜的是,他的身邊有太多太優秀的女性。
收起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屈萍把精力放入了研發當中。
其實研發生物晶片的思路也不是很複雜,畢竟有了神經元計算組技術在前面,下一步就是把這種技術小型化,排列更加的合理,達到最大的應用效能。
但由於一開始的生物晶片不可能立馬能投入到生產中,現在只是一個比較巨大的模型,足足有拳頭那麼大。
這既是原始模型,一切設想放在這裏嘗試,一旦可行才開始小型化。
只不過小型化的思路不太好設想,一開始走的方向是平面排布,這樣的好處就是整齊可控,簡單明了,對於初始性技術來說,首先要解決有和沒有的問題。
隨着一組組神經元不斷地排布進去,整個模型看上去有了一些複雜科幻的感覺,這是參考了一般晶片的排布方式,這樣的好處就是比較平,放進腦部之後佔地應該佔地比較小。
「現在進行計算能力的實驗,各單位注意,現在輸入計算課題。」
實驗很快開始了,效果還行,就是計算能力不太強,證明設計思路沒什麼問題,能運轉起來。
「增加排布的神經元計算組。」
於是更多的神經元計算組被安排到了原始模型上面,當計算能力達到之後,大家發現面積有點大,按照目前的技術進行小型化也很難達到應用的要求。
團隊不死心,增減神經元計算組的數量,然後改變平面排布的方式,進行相同的計算。
這樣的實驗做了幾次之後,發現根本不行,達不到處理的要求。
「看來傳統排布那一套不成啊。我們把晶片做成頭皮大小才能跟上處理要求。」屈萍匯報了進展。
陳瀟沒感覺到意外,新技術不可能那麼快的。但也沒有過多的擔心,嚴格來說,這一個技術屬於應用性技術的創新,基礎原理都有,就看怎麼設計而已。
進行了幾次討論之後,團隊實施疊加性處理。
也就是把神經元計算組像建造圓塔一般一層層的疊加起來。這樣的模式更加適應人體,圓管狀態放在血管中,更貼合,更安全,起碼比四四方方的平面晶片更加安全吧?
這種晶片的要求很多,它就好似一個由鐵絲網捲起來的管道,那些鐵線就是神經元計算組,縫隙留着讓血液流通,最小程度的減少身體的不適性。
但這對於製造能力來說是一次不小的考驗,它需要的神經元計算組更小,計算能力更強。
製造部門配合這邊的進展,也組建了技術團隊進行公關,很快就對技術進行了改良。
具體的思路就是設置了篩選通道,這麼一來就能穩定的生產達標的神經元,那些過大的神經元就會被排除在外,然後再留下穩定培養合規的神經元的培養皿,進行篩選,這樣一來,往後生產的神經元就會朝着更小的方向發展。
這對於培養環境的要求很是苛刻,濕度,溫度,光照,營養配比都是非常講究的,一個不小心就會培養出亂七八糟的東西。
一旦成功了,詳細記錄的所有因素都要完美重現,直到穩定生產為止。
這從側面說明了理論進步與製造業進步是相輔相成的,無論誰跟不上,兩者都要停滯不前。
「這回應該可以了吧?」看着小了十倍不止的原始模型,大家心裏充滿了希望,原始模式都這樣小了,這是故意放大觀察細節的需求才這麼大的。要是完全壓縮之後,估計還沒有指甲片那麼大。
「開始!」新一輪實驗在期待中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