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你從哪裏弄來的?」
抓着石蛙,陳文哲愛不釋手的查看着,他是越看越喜歡。茶壺小說網 m.chahu123.com
這東西雖然看着簡單,但它應該是玉製品,要是真的商代石蛙,那價值就很高了。
如果不說,普通人就算往天上猜,也猜不出它的價格。
陳文哲知道這麼一件石蛙,在香江蘇富比拍賣了2880萬。
一件看似普通的商代石蛙,以2880萬的價格成交,一時間,收藏圈激起了千層浪!
很多人認為,買家是個傻子,花2000多萬買了一塊兒石頭!
那麼這個買家到底傻不傻呢?自然是不傻的!
「你絕對想不到,我通過什麼渠道弄來的。」
看着曹慶春得意的眼神,陳文哲脫口而出:「不會是通過網絡平台拍下的吧?」
「我艹,你這都猜得到?」這一次曹慶春是真的震驚了。
陳文哲更加震驚:「真的?」
他也就是看曹慶春那得意的樣子,再想想能夠讓他得意的不靠譜的古董來源渠道。
哪裏還有網絡平台,更加不靠譜的?
真玩意上面要是能夠買到真正的古董,很多人都想着直接吃了。
可是,曹慶春就真的這麼幸運?
不要說在網上買商代石蛙,就算是在世界級的拍賣行拍一件,也能引起軒然大波,這自然是有原因的。
香江正規拍賣機構,以2880萬成交的一隻商代石蛙,也形象地詮釋了「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俗語。
而且在收藏界,也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其中一種能夠邏輯自洽的觀點認為,文物的價值與材質完全沒有關係。
許慎也不是說過嗎?「石之美者為玉」。
所以和田玉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它就是個好看的石頭罷了。
其它美石都能取而代之,而這近三千萬成交的小石蛙就是明證啊!
持這種態度者,多為植根未深的心浮氣躁之徒。
他們對《說文解字的認知,也多半是來自於網絡上的斷章取義。
為什麼不去看看原文中「其有五德」云云的後綴呢?
如果用這些玉德加以限制,包括其它產區的軟玉在內的一眾「美石」,在古人的認知之中,都只能被稱之為「石之似玉者」。
至於高價成交的這件小石蛙,它恰恰證明了,當前和田玉被嚴重低估的真相。
請注意,陳文哲在這裏的觀點,並非是要簡單地打壓「石」,而抬高自己所推崇的「玉」。
他一直以為,一件收藏品的價值,可以分為物質與精神兩個部分。
且這兩者,就像人的肉身與靈魂一樣,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而具體到這種大理石蛙上,就體現為廉價的材質與悠久的歷史、精湛的藝術,以及深厚文化價值的有機結合,這才是它能夠以高價成交的根本原因所在。
與其情況相似,2007年,一件出自於美索布達米亞文明的石獅,以47億元的高價成交。
這件被命名為葛諾母獅的石凋,算是世界上最貴的石凋。
當年拍出了5720萬美元的天價,足可見精神文明價值,在這些收藏品中佔據的地位之高。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一件外國的石凋,賣了四點七億,而一件國內商代的石蛙,卻只賣了兩千八百萬呢?
這連人家的零頭也不足啊,其實這也要看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歸根結底,還是我國國力不強,人民自信不足的表現。
而像是這樣的大理石凋像,在國內並不少見,比如殷墟遺址出土過好幾件。
像是殷墟西北崗1001號墓的石虎建築石凋,還有虎首人身虎爪型立凋和大理石梟型立凋。
殷墟之中的石凋作品很多,當然這些是沒法討論價值的,因為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市場上。
但是,相比其他古董,比如字畫的物質依託,不過是些紙墨顏料。
瓷器的本質不過是礦物粉末,它們的價格之所以能夠屢創新高,主要還是仰仗於其身上依附的人文價值。
那麼是不是美麗的石頭,就比所有美玉的價值更高?
陳文哲還是不敢認,也不會藉此推導出的「玉不如石」的奇談怪論。
因為他們多半沒有研究過,在新石器時期,玉與石共存於人類文明的階段,這兩者之間明顯是存在着懸殊的等級差距的。
例如在石家河、松澤、大甸子等遺址的發掘之中,我們都看到了在高等級的,出土文物多的大墓之中,玉多石少,且玉器的用工量與精美程度,都遠超同一年代的石器。
而低等級的小墓,僅存在少量石器的現象。
凌家灘0723出土玉器214件,石器98件,很多小墓僅出土一兩件石器。
試想這件石蛙,如果有一尊時代接近、工藝相似的和田玉同款的話,那麼它倆的價值當孰高孰低呢?
更何況玉的材質,更為稀缺難得,加工的難度也要更高一些。
從中也更能體現出,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與文化審美等關鍵信息。
這些都足以證明,和田玉在我們的歷史研究之中佔有的重要地位。
但這些表象之下還隱藏着另一個問題,就是在很多的時候,原材料的過於名貴,反而會蒙蔽人們的雙眼,掩蓋了收藏品上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價值。
比如民間就曾無數次地發生過,將出土的唐代金銀器拿去熔煉打造金鐲子的慘劇。
而這種畸形的價值觀,體現在和田玉上,就是當前的「克萬」現象。
完全將之理解為,能夠用來換錢的石頭,也就無暇顧及其上凝聚的歷史、藝術、文化等「軟性價值」了。
這樣自以為是的哄抬物價,實則是自貶身價的財迷行為。
試想在葛朗台的眼中,他手上的金幣就單純的只是黃金而已。
以他的鼠目寸光,又怎麼會考慮那是不是亞歷山大時代的遺珍呢?
而在如今,在整日裏宣傳着什麼天價成交,克價過萬的「錢串子」的內心深處,和田玉算個什麼東西?
不過是他們用來收割愛好者的斂財工具而已。
這些人又怎麼會在乎由其質感、形制、工藝中自然流露出的傳統文化精髓呢?
綜上所述,和田玉溫潤儒雅的材質,輔助它俘獲了萬千有趣的靈魂。
但這柄雙刃劍,也耽誤了它展現自己身上承載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