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把鎏金器當做金器收藏,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要是保存的好,鎏金器看起來金燦燦的,還不就是金器嗎?
雖然眼前的這件銅鈁不是金器,而是採用鎏金工藝製作出來的,但是,他也絕對是寶貝,甚至比很多單純的金器,都要有價值。讀字閣 m.duzige.com
鈁為酒器,《說文·金部》:「鈁,方鍾也。」
這種器型始見於戰國中期,並成為戰國秦漢時期重要的禮器,分佈範圍廣泛。
「終於出現變化了,這邊居然都是鎏金的銅器,不知道真正的青銅器在哪裏藏着?」
這裏這麼多器物,陳文哲也沒法一件件的使用回溯,來追索其他隱藏的寶物。
反正他也不着急,一點點的慢慢查看,有點耐心,他總會把這裏的寶物全都找到。
發現了一件重器級別的鎏金銅鈁,陳文哲還是很滿意的。
這樣的一件寶物,如果出現在文物市場上,那肯定是石破天驚。。
而在這裏,這種等級的東西,還不少。
比如放在這件鎏金銅鈁邊上的兩件鎏金銅鋪首,這兩件的個頭也不小,長(含環)11.5、寬7.6厘米。
這兩件鋪首大小、形制相同,皆為獸面銜形式,表面鎏金。
獸面部飾有鱗狀紋,肥耳,大眼,眉毛和鬍鬚均上卷,周緣有捲曲的鬉毛。
從尺寸來看,它們應是漆木器上的裝飾。
這對銅鋪首跟前,還放着一隻盤子一隻盆。
本來他還不以為意,但是當看到盤子上的銘文,感覺有點奇怪。
仔細一想,上面刻的是「趙姬沐盤」四字?
沐浴的東西,而且還是女人的洗澡的東西?
這是一件鎏金銅盤,高15.6、口徑68.5厘米。
銅盤敞口平沿,直腹,圜底,器壁較薄,通體鎏金, 素麵。
腹部陰刻「趙姬沐盤」四字, 器體銘文明確表明該盤是王后趙姬的沐浴用器。
可惜, 這件器物應該不是秦異人,也就是秦始皇他娘使用的。
因為這件東西,應該是出自楚國王室, 也就是楚國王后的東西。
此時再看旁邊的小盆,這東西在古代叫銀銚。
它高19.5、直徑45.7厘米, 銀平折沿, 短直頸, 兩側各有一環形耳,鼓腹平底。
腹上陰刻「宦眷尚沐浴沐容一石一斗八升重二十一斤十兩十朱第一御」。
《廣韻》曰:「銅銚, 小盆也!」,「銚,溫器也。」
由此可知是盥洗、沐浴時的溫水器具。
實錘了, 這裏藏的東西, 不止是有楚王的陪葬, 肯定還有楚王妃的陪葬品, 就是不知道金縷玉衣藏在哪裏了。
這座洞穴不小,最少也比他剛開始看到, 感覺到的要大不少。
這裏的很多地方都填滿了東西,特別是一些高低不平的地方,都堆積這一堆一堆的金銀器。
東西放的比較凌亂, 一般都是一個品類放在一起,大型金銀器裝着小型首飾什麼的。
這麼一堆一堆的, 如果不裝箱,翻找起來很麻煩。
反正早晚要干, 而且還不能假手於人,陳文哲乾脆取來了木板, 用幾個釘子稍微釘一下,就弄出來了一個簡易木箱。
先是放置一些看着就很結實的大器,裏面塞入小型物品。
一邊清理東西,他還一邊拍照,每一個箱子裏面的東西,他順手也記錄下來,形成表格。
這樣統計一下, 也能做到心中有數。
這一次陳文哲也不亂翻了,他就從洞口開始清理。
洞口這邊放的最多的是一些造像,有金獸,也有金佛什麼的。
這邊最顯眼的就是一大排小型精緻金獸, 陳文哲最先看到的也是這些寶貝。
所以,當時其他東西,就沒有特意查看,畢竟這裏的黃金器實在是太多了。
現在仔細清理起來才發現,這邊的寶貝還真不少。
金獸不說了,單單說金佛,這個就不同一般。
其中一件為釋迦牟尼立像,身穿通肩袈裟,通高10.5厘米;另一件為金五尊佛像,通高15.8厘米,正面浮雕坐佛五尊。
佛像的肉髻、面相、着衣方式、衣紋等,都具有典型的犍陀羅造像風格。
拿在手中掂了掂,陳文哲就確定,這2尊佛像均為純金鑄造,製作工藝為范鑄。
看到這兩件金佛,陳文哲有點感慨,這也是劃時代的東西吧?
到現在很多人還認為,漢代是沒有金佛的,這個可不對!
此前普遍認為,獨立的、體現宗教信仰意義的佛像,到十六國時期才出現。
而此前出土的佛像,已經將目前國內考古出土的金銅佛像時代,提前至東漢晚期。
陳文哲眼前這一對佛像,個頭都不大,但是通體是黃金鑄造。
這2尊金佛像,為東漢晚期遺物,因為其上有銘文紀年,上面刻着「延熹元年十一月廿四日」。
通過這兩尊佛像,就可以確定,漢代末年佛教傳入國內,應該是準確的。
這樣的兩尊佛像,就可以確定,漢代絕對是有佛教的。
有了珍貴的發現,陳文哲忙活起來也就更加起勁。
他很快就又有發現,除了那兩尊純金佛像,他很快就有扒拉出來了另外兩尊佛像。
其中一件單體佛像赤足立於覆蓮座上,身着通肩袈裟,左手屈肘上舉,持袈裟一角,上舉的右手略殘,但仍可辨識出手印為無畏印;
另一件則由五身坐佛構成,佛像皆以兩腿交疊的跏趺坐姿坐於仰蓮座上,雙手交疊、手掌向上結禪定印,身後有桃形首光與背光。
兩件佛像均為青銅材質,尺寸較小,高度分別為十點五和十五點八厘米,且呈片狀。
看工藝,也應當是以范鑄法製成。
立佛像背後還鑄出一鈕,實用中,可能是附着於其他物品上。
也就是說,這不是一件完整器!
通過一些破損的地方,陳文哲判斷,這不是金佛,而應該是金銅佛像。
所謂金銅佛像,是指以銅為主要材料製成的佛像。
早期以青銅為主,元代之後則常見黃銅、紅銅等材質,部分造像還會在銅胎表面鎏金。
與石刻、泥塑相比,金銅佛像存世量少,且體量普遍很小。
這主要是因為,銅像能夠被熔融為金屬再利用。
因此在歷次官方毀佛,及戰亂中常被重點關注,許多金銅佛像,可能因此而完全滅失。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