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任歧其實也不知道自己該往哪兒躲了,他才發現自己怎麼躲都躲不過去,劉瑁根本沒有打算放過他。伏魔府 www.fumofu.com出了朱提城,已經無路可逃了。
往南去益州郡?還是往西去越嶲投靠高定。他手上不足五百人馬,想要東山再起,已經是難上加難了。
「使君,前面有個村莊,讓兄弟們停下來休息休息,補給一下吧!」
趕了一天的路,任歧和他手下的兵士早已是人困馬乏。
「也好!讓大家在此宿營吧,順便到百姓家中徵調一些糧食,以供軍需!」任歧自己本身也已經餓得眼冒金星了。
做了多年的太守,早就忘記了飢餓與疲勞的滋味了。
可是,山中的百姓除去繳納稅收,連裹腹都不夠,哪來的餘糧?
這個村子不大,村中也沒有多少青壯,大部分人都到山中打獵,或者到城中的大戶之家中去打工換取一家人的吃喝用度去了。
老百姓是打心眼裏害怕官軍的,雖然只有幾百人,很多百姓還是將家中自己的口糧拿了出來給任歧的部隊弄了一些吃食。
但人性是貪婪的。
有了稀粥就想大餅,能吃飽就想吃好。
開始有士兵到百姓家掠奪家畜了……
不到半到時辰,這個村子便被這幫流兵洗掠一空。
甚至有人開始殺人……
任歧沒有阻止,能跟着他走到現在的已經算得上心腹中的心腹了,一直都在吃敗仗,在逃命。沒有好處卻還跟着他已經是很難得的了,他不想去管。
也不願意去約束。
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到哪天,這些兄弟也許過了今夜便沒了明天,隨他們去吧。搶點吃食,殺兩個賤民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在一間民房裏,一雙眼睛冷冷地透過窗戶看着外面的情形,臉色鐵青。
此人年歲不大,面白無須,雖身着戎裝,卻文質彬彬,一看就是個有文化的讀書人。
當他發現士兵開始騷擾百姓時便去找了任歧,但任歧不但沒有阻止士兵的暴行,反而喝斥他不懂得體諒士兵。
但他讀的書告訴他,民為兵之源、亦為君之基,如此對待百姓的人怎麼可能成為一代明主呢?
此人叫楊洪。
字季休,犍為武陽人,年少時不好學問,但忠心耿耿,心地清亮,憂慮公家事務就像自己私家的一樣,侍奉繼母極為孝順。在犍為時做過城守、牢頭……後被任歧看重,調到身邊加以培養,已經做到了主薄的位置。
楊洪本來對任歧也是忠心耿耿的,不然他一主薄,城破後是沒有必要跟着任歧四處逃亡的。
但是一路走來,任歧的所作所為已經讓他寒了心。
就事論事,任歧賈龍選擇忠於董卓而反劉焉並沒有什麼問題,政治立場不同而已。畢竟皇帝在董卓那兒,說不上誰對誰錯。但任歧在關鍵時刻拋棄盟友賈龍,獨自逃命;逃命途中仍作威作福;縱兵亂殺無辜……
這些事讓楊洪本就正直的心開始有了些波動。
他很想回頭去看看被劉瑁佔領了的地方是什麼樣子的,劉瑁是如何對待百姓的。
夜深了,外面的哭喊聲卻沒有停止。
死了多少無辜?這裏的幾十戶人家幾乎已經家家不全,家破人亡。
楊洪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在思考再跟着任歧走下去,會是什麼結果。任歧選擇了西行,看來是要準備去投靠越嶲夷王高定了。就這麼幾個人,任歧也不見得會得到重用,高定是夷人,也不見得會重用漢人官員。任歧想要東山再起,怕是已經難如登天了。
他很想去勸一勸任歧,三思而行,與其寄人籬下,不如涉江水而下,離開益州,以任歧這之才,換個地方仍有成為一郡之守的可能。
不是說中原大亂嗎?亂世更有許多的機會。
但是,任歧會聽他一個小小主薄的意見嗎?
事實是,任歧不會聽他的,任歧仍然幻想着去投靠高定,以他的才能和高定的兵力在南中再拿下一個郡並不會太難。到時候他與高定、朱褒等老相識在南中自成一股勢力,完全可與劉焉抗衡。待董卓大軍南下,他便可再次揮軍北上,立從龍之功。
任歧完全低估了劉瑁要誅殺他的決心。
他不但沒有採取楊洪的意見,還以擾亂軍心為名重責楊洪十軍棍。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何況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楊洪被氣得完全忘記了這人曾經有多看重他,對他有知遇之恩。當夜便糾結了十餘名與其交好的士卒,刺任歧於行營。連夜拿了任歧首級來投劉瑁。
劉瑁見到楊洪非常高興,他知道這個人。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出劉備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十四尊塑像,以紀念蜀漢一朝的文臣,稱文臣廊,楊洪塑像在其中排第十一位。這個地方劉瑁去過,史書上所有的評價都說這個人忠心,且有才能。演義中他做到尚書的高位,就連三國志也記載了他做過蜀漢的治中。
不管怎麼樣,這也算得上是一個名臣了。
劉瑁高興的不是他帶來了任歧的人頭和四百餘降兵,而是楊洪本身這個人。
他下南中的目的便是建立自己的勢力。現在手中除了甘寧、張任兩個武將,文臣還一個沒有呢。
有能臣來投,他當然求之不得。
事實上,楊洪也並未讓他失望。在劉瑁任命他為隨軍主薄的第二天,便將軍中的大小方案統統整理了一便,讓劉瑁感嘆身邊有個文臣的重要性。
楊洪是個聰明人,說服聰明人自然與說服武將不同。好在對於擅長心理學的劉瑁來說都是小菜一碟,不論是楊洪的微表情還是各種動作和行為,都能被劉瑁抓住要點,來加以引導。
大軍渡過江水,通過重重艱難的山路,終於抵達益州郡郡治滇池城。
楊洪在這一路的行軍途中算是完全認可了劉瑁的才能,認劉瑁為主,安心輔佐劉瑁。
劉瑁自然是欣喜萬分。
滇池城中有郡府,卻無太守。只餘下幾個從官在忙乎滇池城的日常事務,至於對郡縣的掌控調度,完全沒有。各縣縣令縣長各自為政,而這座郡城反而成了無主之城。
經過打聽才知道這裏原太守在兩年前便在外出狩獵時遇害,但朝庭卻遲遲沒有下派太守到此。雖然益州的許多豪族都想成為益州之主,卻也沒誰有那個膽子去自領一方封疆大吏的官職。
劉瑁也不去追究,沒有就沒有吧,更方便他行事。
安頓下來的第二天,楊洪便依劉瑁的命令向全縣發榜,宣告他這個「庲降都督」的降臨,並召全郡各縣的縣令縣長來滇池會晤。
同時,面對全縣發出人才徵募令,號召各大世家豪族向郡中舉薦人才。
其實他是想直接面對整個南中地區去徵募人才的,但是楊洪建議他穩紮穩打,先拿下益州郡的控制權,再向周邊發展。畢竟初來乍道,人手不足,僅靠一萬人馬想要在南中的茫茫大山中征服所有的夷族是不現實的。
何況南中還有許多的世家豪族,並不見得會聽從他這個空降的庲降都督的命令。
真有那麼容易,劉焉又怎麼會讓南中這麼大一塊地盤游離於益州的管轄之外呢?
漢朝是一個以「禮」為先的時代,就算很多人不願意接受劉瑁這個從天而降的庲降都督,更不願看着他帶着萬人的精兵強勢入駐滇池。但還是有許多縣令縣長和世家豪族帶着禮物來拜會劉瑁的,甚至還是有少數的人為劉瑁舉薦了一些人才。
為保持低調,劉瑁也親自接見了這些當地的官員和世家豪族的代表。
比如建伶縣的縣令爨習就舉薦了他的外甥李恢。
朱提孟家就舉薦了族中俊傑孟琰。
楊洪書信邀來同郡的好友費詩。
……
最後被劉瑁看重留用的也並不多,但上面這三人都得到了劉瑁的重用。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劉瑁在史書中看到過這三人的名字,確實稱得上是良才。李恢自不必說,這傢伙才是真正的歷史上的第一任庲降都督。為諸葛亮時期的蜀漢穩定立下了漢馬功勞。孟琰出身南中豪族孟家,孟獲的族人,字休明,官拜輔漢將軍,後擔任蜀漢虎步監,從諸葛亮多次北伐,曾在五丈原和司馬懿的部隊激戰。費詩也是劉備時期受拜督軍從事,轉任牂牁郡太守,再為州前部司馬的能臣。有說服關羽的辯才,最高做到諫議大夫。
都是人才啊!當然要重用。
接下來,劉瑁自領益州太守一職。
任命楊洪為都督從事,為劉瑁手下第一文官。職權不限於益州一郡,而是劉瑁這個庲降都督手下的第一人。第一個投效的文臣,劉瑁多少心中有一些偏好。最主要這個已經是自己人了。
任命李恢為功曹,掌管郡內一切人事。
費詩為主簿,掌管文書。
孟琰為督郵,主管糾察屬縣、監管本郡官民。更因為孟琰出身夷族,精通南中各族語言。
而甘寧、張任剛被任命為都尉,兼谷昌、毋棳縣令,分別派往駐兵,並同時向周邊擴張。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