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對太祖文選熟讀的社會主義一直接班人,兔子的歷史,尤其是建國以後的歷史,還是略知一二的,比如跟很多普通人比起來,在大家都知道的土地改革之外,他還知道一個公私合營!
老馬曾經說過,假如我們能用贖買擺脫這整個匪幫,那對於我們是最便宜不過的事情了!
老恩曾經說過,無產階級可以通過沒收、國營工業競爭、直接用貨幣贖買等幾種方式廢除私有制。我們決不認為,贖買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容許的;
於是太祖在一九五四年的時候,通過政務院通過了《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贖買政策。
農業上通過人民公社,工商業上通過公私合營贖買的政策,在經濟上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礎。
從而在民主革命勝利以後,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政權。
當然說,時事異遷,現在的朱見深想要這麼幹,肯定不行,畢竟,他不太喜歡吃河蟹,但是正所謂以史為鑑……呃,未來史也算是歷史吧。
所以他決定進行一些借鑑。
畢竟,贖買政策作為經歷過歷史驗證的得當之法,面對現在中央集權的封建皇家宗親問題上,沒有理由行不通!
畢竟,現在的襄王可是被嚇破了膽,這是一個挺好的契機,先起個頭,後面的事,再說!就算萬一鬧翻了天,藩王們要哭陵,那不是還有景泰帝朱祁鈺、自己的親叔叔在前面頂着呢。
畢竟我只是個太子啊!
緩緩的站起來身來,朱見深望着在座的諸位,這是大明的核心,除了武將勛貴以外,這些人其實才是大明朝的核心權力層。
他覺得有必要顯示一下自己的真正技術了——
「大明朝的皇族宗親現在有多少?」
「洪武年間是五十八人,永樂年間是一百二十七人,五十年後呢,一百年以後呢,會有多少?」
「太祖高皇帝封了二十四位親王,太宗文皇帝除了仁宗昭皇帝以外又冊封了兩位親王,而仁宗昭皇帝也冊封了九位親王,現如今因為各種原因我大明朝仍舊有一十七位親王更別說其他皇族宗親……」
「按照太祖高皇帝的祖制,每位藩王是一萬石的俸祿和一百頃以上的封地,那麼現在呢?」
「根據太宗文皇帝制定的藩王制度,藩王享有特別優厚的待遇,由於嚴格限制藩王的兵權和參與政事的權利,還不允許藩王隨意離開駐地,所以作為補償,皇族宗親無論再俸祿還是封地上都極大的優待!」
「比如現在的叔祖襄王殿下,多達近一萬頃的封地還有每年多達五萬石的俸祿以及其他待遇不算,現在的朝廷自然是能承擔,可以後呢?」
「諸位有沒有想過有一天,太祖的子孫達到一萬人,十萬人,藩王隨着我大明朝百年的繁衍,一代又一代的藩王,積累到幾十位,甚至上百位的時候……」
「封地越來越多,宗室的俸祿越來越多,而我朝堂戶部掌握的土地越來越少,稅賦自然也是越來少,誰來供養他們?」
「又有誰來供養我大明朝的文武百官以及邊軍士卒?」
「又有誰來保證我大明朝在遇到天災人禍的時候,戶部還有足夠的糧餉來應對?」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叔叔,諸位大人,你們何以教小子以後在面對自己的孫子時,怎麼跟他說這大明朝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時候,史書卻記載着盛世!」
「這樣的盛世,要來何用?」
「這又是誰的盛世?」
說道這裏,朱見深來到禮部尚書胡濙的面對,仰着頭對着禮部尚書胡濙問道:「是胡尚書的盛世麼?」
然後又來到商輅的面前緩緩的問道,「還是文人的盛世?」
最後來到內閣首輔陳循的面前,冷笑着問道:「又或者是官紳的盛世?」
說完轉身對着景泰帝朱祁鈺說道:「叔叔,土地和百姓才是王朝的基石,漢朝四百多年的歷史,赤眉綠林起義還有黃巾起義的教訓還不夠麼?」
「所以,叔叔,既然叔祖為了家國天下提出了這般的建議,我覺得現在不是我們接不接的問題,而是叔祖會不會放棄的問題!」
朱見深忽然就笑了,有點玩笑的說道,「叔,你得給人家一個表現的機會,穩穩人家那擔驚受怕的心啊!」
「他既然敢舍,朝廷沒理由不敢接啊!」
「但是朝廷如果一毛不拔的接了,先不說其他藩王會怎麼看,叔祖襄王殿下想必也不會開心啊!」
「所以,贖買政策便是再合適不過了。買過來的封地,可以建立皇莊,在宗人府之外另設內務府,專門處理皇族宗親經濟上的問題,叔叔以及諸位大人絕對小子這個意見如何?」
說完,朱見深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平淡的坐下了!
開炮就是了,至於剩下的,你們這些老傢伙們兜底吧。
這算什麼,在朱見深看來,算是好多贏啊。
首先安了襄王的心,收了襄王的封地,只剩下俸祿自然對藩王的控制力度會加大,同時因為成立內務府,對藩王的任用上也悄悄的開了一道小小的口子,藩王們雖然不能參與軍權,也不能參與政事,但是可以再內務府里任職啊,以後,朝廷上有事,指派個內務府的隨同辦差,不行麼?
更重要的是,朝堂上對藩王有了部分管理和轄制的機會,你的俸祿想不想要了,你的內務府官職想不想要了……
而對於景泰帝來說,這也是他拉攏藩王宗親的一個手段!
簡直就全是贏家啊!
至於自己,呵呵,如果我提議襄王擔任內務府第一任的大總管,到時候襄王會不會感激自己,甚至因為內務府要賺錢養皇家的緣故,會不會跟自己穿一條褲子?
朱見深是放完炮了,可其他人卻都安靜了下來。
怎麼辦?
同意還是不同意?
尤其是內閣首輔陳循、禮部尚書胡濙和商輅,他們剛才可是被朱見深點了名的!
內閣首輔陳循不想說話,卻也知道現在自己根本躲不了,雖然他是內閣首輔呢?
於是他看了看剛才還義憤填膺的王文,又看了看王直王老爺子,還有旁邊不知道想什麼于謙,談了一口氣,緩緩的站起來,對着景泰帝朱祁鈺一抱拳很是沉重的說道:「其實陛下,為什麼不讓潔庵先生先勸勸襄王,看看能不能收回這個提議?」
「襄王的心思我們都已經明了,讓他心安即可!」
「陛下,一發而動全身啊,這可不單單是襄王的事,如果真要按照太子殿下的提議,那這事可真的要震動整個朝堂了!」
「現在以臣的意見來看,還是宜靜不宜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