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韓榮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實他不用事必躬親,這種去檢查的工作派一個書辦去即可。美國小說網 https://m.gogogous.com/但韓榮害怕被手下人蒙蔽,畢竟這是他第一次擔此重任,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沒有壞處。
吳汝城聽韓榮這麼說,趕緊說道:「韓大人,現在鎮子外面的崇善里正在收糧,咱們可以去那看看!」
崇善里就在鎮子外面,和趙和出身的太平里差不多,不過崇善里農戶不多,大半都是漁民。
韓榮帶着一群人來到崇善里糧長的家,這裏門外排滿了大車,一群人正在糧長家中爭吵。
「史天發,都是鄉里鄉親,你這麼幹不虧心嗎?」
「糧長,你這也太狠了吧!這麼弄我們秋糧不交了,還要去縣中打官司!」
韓榮在外面聽裏面喧譁,眉頭一皺,知道出事了。
現在糧長家門口被送糧的人堵得死死的,趙和揮手讓趙富貴帶着幾個人去開道。這種事趙富貴常干,帶上人揮着鞭子,罵道:「你們這些屍倒滾開,縣中韓大人來了!」
這些送糧的都是當地農戶,聽說縣裏來大官了,一個個不敢喧譁,趕緊讓開一條路,跪在一邊恭迎韓榮。
韓榮走進院子,看到地上稻穀灑了一地,幾個盛稻穀的容器散落一地,一個中年人衣服被撕壞,正驚慌的跪在地上。
鄉老吳汝城領着韓榮趙和走進人群,指着地上跪着的那個中年人說道:「兩位大人,這個就是崇善里的糧長史天發!」
史天發看到韓榮與趙和的服色,知道這裏縣裏來的大官,趕緊叫道:「小人史天發,拜見兩位大人!」
剛來到南沙鄉就碰到鬧事,韓榮鐵青的臉問道:「史天發,出了什麼事,為何毀壞斗量?」
斗量就是那些壞掉的容器,這可不是史天發自己做的。從秦代統一度量衡開始,歷代中央政府都要制定統一的度量衡用於收稅。這些斗量就是縣中戶房發的,用來各里收秋糧用的。
這些斗量雖然不起眼,但卻代表着國家權威,現在被人砸壞,這可是大事情!
史天發看到韓榮發火,趕緊解釋道:「大人,這些刁民不服朝廷法度,認為縣裏發的斗量不準,所以將斗量毀壞!」
史天發這麼說,馬上就有人反駁,一個農戶罵道:「史天發,你說的是人話嗎?今年的斗量為什麼這麼大,足有一斗五,這還讓不讓我們老百姓活了,本來今年的收成就不好,你們還私改斗量,我們要去縣裏告狀!」
有了帶頭人,其他農戶也紛紛叫罵,一時間形勢有些控制不住。
趙和看到這樣,大喊一聲:「幹什麼?你們想造反不成?」
這句話將農戶鎮住,雖然南直隸賦稅很重,但還沒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在加上這些農戶只是不滿史天發私改斗量,並沒有膽子真去造反,所以聽趙和這麼說,趕緊重新低下頭不在發聲。
韓榮剛才也被嚇得滿頭汗,這裏的農戶足有上百人,如果真鬧出事自己肯定倒霉。韓榮感激的看了趙和一眼,然後問道:「史天發,到底是怎麼回事?」
史天發趕緊站起來來到韓榮面前,小聲的說道:「大人,這斗量是縣裏新發的,小人也沒辦法。大人你看這斗量都已經快一斗五了,比去年足足多了三升,還讓不讓人活了!」
韓榮撿起來損壞的斗量一看,果然都是新的,到現在韓榮知道是什麼問題了。
一個標準斗量是一斗,其他的還有升量等小型計量工具,這些斗量由中央戶部製成圖形,發到各縣戶房製成實物,用來統一收稅。但明代各級官吏要搞灰色收入,所以就在斗量上下功夫,玩一些大斗進小斗出的手段。
前幾十年天時好,糧食產量高,用一斗二的斗量就可以保證各級官吏的收入,可是這幾年收成減少,各級老爺的收入也就相應減少,所以縣中幾個頭頭商量一下,從今年開始,將原本的一斗二的斗量改為一斗五。
如果像太湖流域的其他市鎮,改為一斗五也還算可以,這些農戶也能承受的起。但南沙鄉這裏地處長江邊,土地貧瘠,原本上田就少,這次你還改了斗量,老百姓為了交稅根本留不夠一年的口糧,這樣自然要鬧事了。
韓榮也是老胥吏了,馬上發現的問題所在,他想了想問道:「史天發,去年收糧的斗量還在嗎?」
史天發不知道韓榮要幹什麼,點點頭說道:「還在的!」
「好,你去找出來,今年先用去年的斗量收,明年再說明年的!」
周圍的老百姓聽韓榮這麼說,一個個都歡呼起來:「草民感謝大老爺做主!」
用去年的斗量收代表着陋規就會收不夠,收不夠韓榮等人的工資就發不出來,韓榮手下一個書辦低聲說道:「堂吏大人,這樣怕是不妥吧!這個斗量是二公定的,咱們私自改了,二公那裏怎麼交代?」
韓榮低聲說道:「二公那裏我去說明,現在你還沒看清嗎?在用大斗收糧,馬上就會激起民變,先緩解一下在說!至於陋規不夠,看看從其他鄉能不能補齊!」
趙和在邊上看的清清楚楚,沒想到這個韓榮還能為老百姓解決些問題,和後世那些電視劇上演的貪官污吏不一樣。
其實後世電視劇多有誇大成分,如果都像演的那樣,明王朝也不可能延續二百七十多年。這些胥吏固然有危害鄉里的惡霸,但大部分還是比較合格的基層官吏。想到這趙和想到了後世的一句話,大部分官員都是清廉滴,腐敗分子只是一小撮而已!
問題解決,這些農戶開始正常交糧,韓榮跟着史天發進屋去檢查賬本,趙和沒啥事就站在院中看那些斗級如何收糧。
趙和後世雖然來自小縣城,但還見過收糧,現在看到書上說的淋尖踢斛很有意思。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中記載淋尖踢斛要先運氣,然後重重一腳踢出,但真實的明代稅收根本不是這麼幹。淋尖踢斛在明代前期確實發生過,但後期這些官員都學精了,那裏能用這種明目張胆的手段貪污?直接換斗量不是更好?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