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到底是沾了謝風雨的光,以前有什麼事情都是謝潮生自己翻書翻出來的,不像現在外頭有什麼事情發生總會有人來告訴她一聲。燃字閣 www.ranzige.com不管那個人是王煥還是王徽王獻,亦或是其他的哥哥,都會時不時告訴她一些外頭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她打聽不出來的政事。藉此,謝潮生才對朝中的事情了解的多了些。
謝潮生清楚,若不是因為謝風雨的身份地位在謝家有些特殊,王郎君們是不會輕易說這些事情。不是因為看不起女子,而是在他們看來,謝潮生不需要知道這些。謝潮生有他們護着,以後也不會受到一點兒委屈,這就足夠了。
他們一直是這麼想的,也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而之所以突然間改了念頭則是因為謝風雨說的話。謝風雨專程找過幾個兄弟中最大的王凝喝茶,話里話外說的全都是希望他們可以更多了告訴謝潮生一些事情。雖然他以後也一定會保護的她好好的,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並不希望自己被人當成孩子或是什麼不諳世事的人保護起來。
為了做成這件事,謝風雨甚至還無恥的請了謝韶幫忙吹枕頭風。
王凝耳根子軟、做事沒有太多主見、才華比不上兄弟不說甚至還可能比不上妻子,但是不管有多少先天後天的毛病以及問題,他只要佔住了一條就已經完勝了王羲其他所有的兒子了——他是王羲實際意義上的嫡長子。
他說出口的話,依舊在兄弟們之間佔有絕對的權威,王羲過世之後留下來的官職依舊是由王凝繼任的。
不管是為了維護長兄的威嚴還是其他什麼,王凝既然說了要讓謝潮生多了解一些朝政大事,王煥他們自然會撿一些他們覺得能說的告訴謝潮生知道。
謝風雨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才直接找到了王凝頭上。
於是借着謝風雨的東風,謝潮生開始一點點的了解了更多的朝中局勢。
謝潮生自己生活的時代里,正是整個王朝最亂的時候。皇帝自己幾乎沒有下過政令,任何人只要自己有能力,都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從開國皇帝武帝時就埋下的禍根在多少年的發酵之下,慢慢的越來越嚴重,最終導致了整個王朝的動亂。足可以說,正是因為那一場幾乎包含了打扮宗室的爭權奪利,才導致後來的事情。
整個王朝在內亂期間迅速衰敗,最糟糕的時候甚至連帝王都只能吃糠咽菜。和之間一擲千金的奢靡生活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然後,北方蠻夷趁機興盛了。
北方遊牧民族中小族林立,中原王朝雖然數次改朝換代,但是幾乎代代都會分出兵力來攻打防守北地。然而因為朝廷自身的問題,北邊不少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其中一個,攻破了洛陽城。
萬般無奈之下,當時的琅琊王南逃,之後在建康城登基稱帝。甚至就連多少年的世家大族也都南逃過江,史稱衣冠南渡。謝家因為那時候謝幼儒是琅琊王的屬臣,幾乎是最早跟隨南渡的一波。可是謝潮生卻沒有過的了江,而是永遠留在了洛陽。
北方的大好河山,幾乎全都成了那些猝爾小族的天下。
之後倒是也有人想要北伐,但是卻一直都沒有成功。前幾年桓遠之一路打到了長安去,百姓沿路相迎時,耆老感泣:不圖今日復見官軍!
謝潮生活着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關中之地的百姓居然會說,沒有想過今天還能見到官兵。王徽這樣說的時候只是感慨,謝潮生卻覺得心裏沉沉的發苦。
關中之地、長安古城,那裏的人有一天居然會說這樣的話。
桓遠之的北伐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的。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謝家一直都想要北伐,故此對北方的局勢關注的多。也因此,王獻來的時候也和謝潮生說了一些。都是些明面上的東西。
但這太正常不過了。
不是因為王獻覺得北地的一些事情不能告訴謝潮生,而是因為整個琅琊王氏都沒有知曉一些事情的渠道。
元帝南渡稱帝之後,琅琊王氏內部曾經有過一次內亂,是關於如何對待皇帝的。
因為內亂中政見不同的兩方都付諸了行動,所以最後導致的結果是王家失去了一些底蘊,譬如說留在北地的一些釘子。有些事情除非是自始至終都一直存在,否則一旦失去機會,就永遠不可能再像之前一樣了。
琅琊王氏失去了這一部分釘子。
陳郡謝氏的釘子也是一樣的處境。
但是謝家和王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王家是因為內亂而導致失去了釘子們的聯絡方式;但是謝家是因為謝潮生未曾回得來導致的家裏人根本就不知道有釘子這種東西的存在。
謝潮生也不知道她紮下的那些釘子還能不能派上用場,但是至少她知道有釘子在北地。
北方的亂象是從很久之前、她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的。慢慢的,就發酵成了一塌糊塗的樣子。謝潮生前世還活着的時候就已經建立了大大小小許多國家了。甚至,就連皇帝都被俘虜、殺害過。
南邊朝臣們鬧的再亂,至少因為上頭還有皇帝,那些東西還在暗地裏。而北方則是明晃晃的,且不說各自為政的那些,單論其中最強盛的那個,都已經換過三四個了。
成漢是稱帝的第一個,之後便如雨後春筍。前趙攻破了洛陽城,逼得大夏南渡,前趙又被後趙滅了。後趙內亂,為冉魏所取代,冉魏又被前燕所滅。現在的北地,以前燕最為實力強盛。
五十年風雨飄搖,北地一直就沒有統一過。
謝潮生聽王獻輕描淡寫、三言兩語的說起這些年北地的變更,只覺得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王獻自小生在長在山陰,哪怕是他知道北地是大夏丟了的土地,但到底不像謝潮生一樣感同身受。
士族中的兩個王家,名姓之間的籍貫對王獻等人來說,只是一個輿圖上的一個地名而已。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