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宮,朝議大殿。七色字小說網 www.qisezi.com
宣女王一身王服,頭戴王冕,額前九串玉珠,正居於王座。
下面的眾臣,早已吵得不可開交了。
身前王案,有不少竹簡,宣王正拿着其中一份,看的仔細認真。
下面在吵,她卻看書,完全不理。
等過了好一會兒,眾臣也似乎意識到了這一點,這才紛紛對視一眼,又不約而同的噤聲,退回各自班列。
這時候,宣王才放下竹簡,風輕雲淡道「吵完了?」
人們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別看這個女王有着絕美容顏,在蕭遠面前,時常裝出一副無辜的樣子,可在自己的臣子面前,她的威嚴是毋庸置疑的。
其手段多有凌厲,喜謀定後動,剿殺陸青山一系之後,宣國眾臣,對她更是又敬又怕。
掃視大殿一周後,宣王道「朝堂議政,眾卿有爭議,這並非什麼壞事,但爭來爭去,也未見任何結果。」
說着,她又拿起桌案上的一卷竹簡,在手中舉了舉「就鬼族一事,秦王已昭告天下,我國現在,可以將其他問題都放一放,今日朝議,主議是否出兵的問題。」
聽到這話,丞相姚廷玉第一個站了出來,拱手施禮道「大王,臣以為,我國最好不要出兵。」
「丞相且說明緣由。」宣王看向了他。
姚廷玉道「第一,若出兵,此戰無論勝負如何,我國都沒有既得利益。而戰爭一事,非同小可,一旦用兵,耗資甚大,在沒有利益可得的情況下用兵,等於白白損耗錢糧和兵力,於國家來說,實非善舉。」
「第二,還是南方問題,若我國參戰,吳楚作壁上觀的話,在國力損耗下,就會此消彼長,若吳楚再趁機攻宣,則我國危矣。」
他先是說了利益問題,又說了格局問題,話音剛落,就另有大臣站了出來,深表贊同道
「臣附議,相國所言,乃我國之弊,還望大王採納。」
「臣也附議,我宣國,這些年來,大大小小的戰爭,也打了不少,大王乃聖明之君,每每調動軍隊,不是開拓疆土,就是為我國帶來了巨大利益,這些,臣等由衷敬佩,此次,大王也必有英明決斷……」
「臣也附議,秦王要打,就讓他打好了,我們大可先看吳楚態度,再作決定不遲……」
「如張大人所言,臣以為,現在的吳王和楚王,恐怕多半也在等着我國出兵……」
聽着一眾大臣的言辭,宣王稍稍沉默了一下。
她的內心裏,當然是更傾向於出兵的,這是她身為中原其中一王的責任,在初聽鬼族惡行的時候,她更是當場震怒不已。
可是現在,朝堂似乎多有反對。
又要力排眾議嗎?
她美目微眯,心思百轉,想着找一個什麼說服的理由。
可就在這時,一直沒說話的王肅卻站了出來。
宣王見狀,心中一動,也立即將目光看向了他。
「大王。」後者先是朝其施了一禮,直身之後,又環視眾大臣一周,開門見山道「諸位剛才所言,皆為以小利而棄大義,都不曾言中要害。」
聽到這話,有人不樂意了「王大人,話說的有些太滿了吧?」
「不不不。」王肅擺了擺手,笑呵呵道「在下不是那個意思,而是想說,宣國不出兵,看似沒有任何損失,實則,弊端比出兵更多。」
「願聞其詳。」姚廷玉也側身看向了他。
王肅道「若不出兵,國內百姓,會怎麼看待大王?會怎麼看待朝廷?」
「鬼族泯滅人性,殘害民族同胞,牽連的,已經不是列國問題,而是整個民族問題。」
「我宣國,還是中原諸侯一員嗎?這是一場驅逐異族的戰爭,無關乎利益,你不出兵,別人也會出兵,民間也會組成義軍,到時候,異族被剿滅了,若大家都出力了,唯宣國不予理會,何以自處?」
「再者,根本就無需管什麼吳楚,此二王,要是敢在宣國參戰,驅逐外敵的時候趁機掠地,那他們就是與天下為敵!對我國來說,反而是好的。」
「這……」這段話,讓姚廷玉一時語塞,同時也微皺着眉頭開始思慮起來。
宣王王案下的小手,則是稍稍一握。
「大王。」王肅又面向了宣王,正色說道
「西戎北狄,本來就蠢蠢欲動,可秦王為什麼還敢出兵,正是因為他明白,此乃天下民心所向。」
「他看透了這一點,才敢第一個站出來,無條件出兵,因為順應天下民心,他的軍隊,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受到夾道歡迎,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於此,必將無往而不勝!」
「臣,支持出兵,請大王三思。」王肅說完,亦施禮回到了班列。
這時候,殿內眾臣,也都相對有些沉默了起來。
宣王則是再次環視一周,繼而目光一凜,震聲說道「本王意,即刻發出王詔聲明,於鬼族侵略中原,宣軍參戰一事,公告天下,與秦王會盟,共逐外敵!」
「我王英明!」王肅立即高呼。
姚廷玉動了動嘴角,還想說點什麼,可又沒法兒開口,其他眾臣,則是互相看了看,接着也只能是齊齊施禮高呼。
決斷下後,宣王又看向了姚廷玉,正色說道「丞相不贊同出兵,亦是為國考慮,只是出發點不同,這些本王都明白,但此戰,我宣軍非打不可!」
從這個微小的細節可見,她其實是非常看重姚廷玉的,抑或者說,在治政方面,她需要姚廷玉,而在軍事方面,她則更偏向於王肅。
這個女王,同樣是個知人善任的君主。
而姚廷玉聞言,也是慌忙說道「微臣惶恐,既大王決斷已下,我滿朝文武,自是鼎力支持。」
「好!」宣王站了起來,於上方斬釘截鐵道
「傳令燕齊,調集部隊,於北線集結待命!」
「同時,令陳貫屯兵於湘水一線,謹防吳楚動向!」
「知會秦王,宣軍出兵的路線,和與秦軍會師的地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