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誰在釣魚?
兩日的採訪,讓孔振龍感覺到采棉人生活不易,他們千里迢迢背井離鄉來到大西北,好不容易賺點辛苦錢帶回家,還會遇到扒手團伙這樣的黑色勢力,一個不小心便會被奪走所有的錢財。
這頓時讓孔振龍對采棉人心生同情。
「生活不易啊!」孔振龍看了看面前那個叫「根兒」的少年,此時他正龜縮在靠窗的座位上,警惕的望着從過道中走過的每一個人,現在還沒有從扒手團伙的事情中恢復過來。
「這事情給這孩子造成了挺大的陰影吧!」孔振龍心中暗道。
他又看了看少年那兩個同村的長輩,此時兩人毫無愧疚的情緒,依舊在喝着便宜的白酒,吃着花生米。
孔振龍雖然打心底里看不起兩人,但也沒有去譴責他們,畢竟趨吉避凶是生物的天性,遇到危險腳底抹油也是情理之中,總不能逼着別人去見義勇為吧!
「這些采棉人賺錢已經很不容易了,若是那種棉花收割大規模使用起來的話,這些人的飯碗豈不是要被搶走了?」孔振龍輕嘆一口氣,接着想道:
「棉花收割機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固然是好事情,可幾十萬采棉大軍的生計,同樣很重要啊!這個話題真的要深入報道一下了,我應該去棉花收割機的生產企業看上一看。」
孔振龍倒不是同情心泛濫,而是思考問題比較的全面。
畢竟是《焦點談談》的王牌記者,看問題不會只看表面,深度報道,挖掘核心,從不同角度去展現事實,才是他們的真本事。
……
富康工程公司,李衛東正在擺弄着面前的裝載機模型。
「這個模型做的挺精緻的,所有的關節都能動,連駕駛艙里的控制槓桿都能看到。」李衛東頗為滿意的說道。
旁邊的丁友亮馬上介紹道:「這是根據我們的產品,等比例還原的。所有零部件都是收購打造的,為了做這幾台模型,可是費了不少功夫。」
「畢竟是要去杜拜參展的,這次是國際工程機械展,模型也應該做的精緻一點,而且做這麼幾個模型帶過去,肯定要比把整台設備運到杜拜便宜的多。」李衛東開口說道。
丁友亮點了點頭:「說的也是,這種國際工程機械展,咱們也就是湊個熱鬧,真把設備運過去,拿不到的訂單的話,反而要虧不少的運費。還不如帶個模型過去呢!」
「怎麼,老丁,你沒有信心拿下幾個訂單麼?」李衛東笑着問。
丁友亮輕嘆一口氣:「不是我沒有信心,是實力不允許啊!據我了解,這次去杜拜參加展覽的,不乏美國、日本和歐洲的工程機械企業,而且還都是工程機械行業的國際巨頭。
像是美國的卡特彼勒、約翰迪爾、特雷克斯;日本的小松製作、日立建機、神鋼建機、住友建機;德國的利勃海爾、威克諾森;瑞典的沃爾沃、山特維克、安柏拓;芬蘭的美卓、意大利的cnh、法國的曼尼通、奧地利的帕爾菲格,全都要參展的。
跟這些國際大企業相比,咱們算是那根蔥啊!要不是因為阿聯酋第一次辦國際工程機械展,想要把場面搞的大一些,咱們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呢!」
「話也不能這麼說,咱們的產品,雖然在質量和性能上都不如國際大品牌,但勝在價格便宜啊!我琢磨着總有人會貪便宜的吧。」李衛東開口說道。
「董事長,那裏畢竟是杜拜,不是非洲或者南亞那種窮地方,光是便宜可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中東的產油國都有錢的很,他們買東西可不會只圖便宜的。」丁友亮開口說道。
「說的也是。不過中東的市場,還是真的挺香的。就像你說的,中東國家都有錢,他們能買得起昂貴的產品。而且工程機械這領域,中東國家沒有一家像樣的企業,所以只能依靠進口。這種人傻錢多的市場,要是不分一杯羹的話,實在是太可惜了。」李衛東開口說道。
中東的阿拉伯國家當中,沒有很強的製造業,在機械製造方面也不發達,工程機械這種東西基本都是依靠進口的。
關鍵那裏還都是產油國,能掏的起大把的銀子,所以歷來都被發達國家視為最優質的市場。
而這個優質市場的競爭也很激烈,美日歐等國的工程機械企業,在已經在這裏互相爭鬥了好幾十年。
中東距離歐洲比較近,再加上殖民的歷史,所以中東一直都被歐洲企業視為自己的後花園;
美國則通過掌控石油,再加上強大的軍事力量,讓美國企業進入到中東的市場;
日本企業作為後起之秀,靠着更高的品質和更優秀的細節,也能在中東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與之相比,中國的工程機械,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品質,又或是在品牌上,都不如歐美日的發達國家,唯一的優勢是價格便宜,可這對於中東土豪而言,也算不上什麼。
土豪不拆遷,不買便宜貨,丟不起那個人!
其實中東地區也不是完全沒有工程機械製造的產業,有一個國家,他們的機械製造業非常強大,甚至可以說是世界頂尖的水平。
那就是以色列。
以色列的科技很發達,機械製造業水平更是很高,以色列是可以製造出優秀的工程機械的。
但因為矛盾的問題,阿拉伯國家絕對不可能跟以色列購買工程機械,即便是以色列白送,阿拉伯國家都不一定願意要。
而富康工程即將參加的,便是在杜拜舉辦的阿聯酋工程機械展。
這是阿聯酋首次舉辦工程機械展,為了將場面辦的大一些,便邀請了很多國家的企業參與,其中包括世界頂級的工程機械企業,也有很多十八線的工程企業參展。
對於阿聯酋而言,反正來者都是客人,既然來給我捧人場,不管你是財主還是癟三,我都是歡迎的,反正我是土豪國家,也不在乎多招待你一個人。
這大概就像是古代財主家裏辦紅白事,總會有一些乞丐登門蹭吃蹭喝。比如紅事的時候,乞丐說雙兩句恭喜的話,又或者辦白事的事情,乞丐上門哭兩聲,總會得到主人家賞下來的一碗飯。
富康工程在國際上完全沒有名氣,即便是在國內,也不能算是一流的工程機械企業,國內規模比富康工程大,技術也比富康工程先進的,可不在少數。
所以在阿聯酋這種土豪國家眼中,富康工程大概就像是這種來蹭飯的乞丐,既然人來了,那就給口吃的,免得被人說摳門,反而丟了土豪面子。
事實上即便是國內一流的工程機械企業去參展,在面對國際巨頭公司的時候,依舊會被輕鬆吊打。
當時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雖然不少,但大多是大而不強,產品技術遠遠落後於國際巨頭,數來數去也沒有一個能打的。
若是放在後世的話,工程機械企業世界排名前五十強的話,超過五分之一都是中國企業。
也正是因為技術上的差距,在丁友亮眼中,中國企業去參加這次展覽,基本上就是以學習為主,去看看人家國際頂級的企業有那些值得學習的技術。
而富康工程這個臭弟弟,大概只是去走個過場,純屬是去湊個數,能展出幾個玩具一樣的模型,已經很不錯了。
至於訂單這種東西,想都別想!
帶幾個模型去杜拜,也花不了多少託運費,所以丁友亮乾脆將這次去杜拜參展,當成是發福利。
帶着幾個重要的高管,與科研部的核心骨幹,公費去杜拜溜達一趟,既有牌面,又能凝聚高管和科研骨幹的向心力。
李衛東卻不這麼想,雖然他也知道,就憑富康工程的產品,送到杜拜去展覽,完全就是在獻醜。但是本着有棗沒棗打三竿的原則,李衛東還是很想去爭取一下,看看有沒有訂單。
現在的李衛東是真的窮啊,因為泰豐和泰盛礦的事情,欠了銀行十個億,所以沒一個有可能撈到錢的機會,李衛東都不會放過。
李衛東與丁友亮正在商量去杜拜參展的細節,隔壁富康農機那邊,岳安全卻打來了電話。
「董事長,來了個記者,說是想要採訪棉花收割機的事情,我已經安排宣傳科先去招待了。」岳安全開口說道。
「不就是這個記者麼,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這些天來參訪棉花收割機的記者可不少,你自己處理就好了。」李衛東開口說道。
「這次的情況有些特殊,來的是不少一般的媒體,而是《焦點談談》的記者,我覺得不能馬虎,得給你匯報一下。」岳安全開口說道。
聽到「焦點談談」這四個字,李衛東頓時警惕起來,這可不是一般的節目,需要謹慎對待。
於是李衛東開口說道;「我現在正好在富康工程這邊,一會我親自過去一趟,接待一下這位記者同志吧!」
……
不久之後,李衛東見到了孔振龍。
有關棉花收割機的事情,此前已經有好幾波記者採訪過了,富康農機的宣傳科在這方面的應對也是遊刃有餘。
像是產品詳細介紹、產品研發過程等,除了詳細介紹之餘,還給了孔振龍很多事先準備好的書面資料。
但是孔振龍並不滿足,他還是提出想要親自採訪富康農機的領導,於是李衛東便出面了。
「李董事長,沒想到我的運氣這麼好,竟然在青河見到了您。」孔振龍笑着說道。
孔振龍這話也是在抬高李衛東,一般情況下,有地位大人物都不是說見就能見到的,孔振龍用「運氣好」來形容,其實是在李衛東有地位。
不愧是王牌記者,簡單的一句話,就能顯出水平來。用這樣的開場白,也能博取李衛東的好感,對於接下來的採訪也是有助力的。
李衛東則開口說道;「我對於媒體一直都是很歡迎的,只要我有時間,肯定不會拒絕記者的採訪,特別是《焦點談談》這麼有深度的節目來採訪我,我更是求之不得呢!」
日常商業吹捧,對於李衛東這種老油條而言並不陌生。
孔振龍也沒有多做寒暄,直接進入到正題,只聽他開口說道;「李董事長,我之前去了一趟大西北,去採訪棉花增產的事情,我發現你們聖翰的棉花收割機,在棉花增產的過程,取得了很重要的作用。
棉花收割機可以解決棉花採摘人力不足的問題,以你們的棉花收割機為例,一小時能採摘十畝地,一台棉花收割機的工作效率,大概能抵得上100個勞動力的人工采棉。所以這大大的節約了人力。
但是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李董事長有沒有想過,一台棉花收割抵得上一百人的工作量,也就是說農場每買一台棉花收割機,就擠掉了100名采棉工人的飯碗,如果所有棉田都使用棉花收割機的話,那麼每年幾十萬的采棉人,他們的生計該如何維持?」
「不愧是《焦點談談》的記者,問題果然很犀利啊!別人來採訪,都是一個勁的誇讚,他卻能挖掘出更深層次的就業問題。」李衛東心中暗道。
隨後李衛東微微一笑,開口說道;「你所說的棉花收割機搶走采棉工人飯碗的情況,理論上是存在的,但實際當中,十年之內是不會發生的。
因為這牽扯到一個成本的問題。棉花收割機畢竟是高端的農業機械,售價比較昂貴,一般人是買不起的。就比如我們生產的棉花手機,一台要賣一百多萬。
而進口的棉花收割機,最便宜的也要二百多萬,貴一些的能有四五百萬。試想一下有多少農場,能買得起棉花收割機?而且這還不算使用當中消耗的柴油和損耗的零件。
與之相比,采棉工人的工資並不算高,一百萬的話能僱傭多少工人采棉?所以一般的農場或者棉農,還是直接僱人采棉,成本上會比較划算一些。
所以就目前而言,棉花收割機只是一種補充的手段,主要是為了應對采棉工人不足的情況,如果能僱到人的話,我想棉農還是會優先使用人工采棉的。
當然采棉工人的收入,不可能一直保持現在這種狀態,在未來,隨着國家的發展,國民收入的提高,采棉工人的工資也會提高。
未來當僱傭采棉工人的花費,高於機械收割的花費時,我想才會發生你說的那種,棉花收割機搶走采棉工人飯碗的情況。」
李衛東這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孔振龍忍不住信服的點了點頭。
不過稍加思考之後,孔振龍還是開口說道;「李董事長,按照你的說法,雖然在短時間內,棉花收割機不會搶走幾十萬采棉工人的飯碗,但是長期的話,這卻是必然會發生的情況?」
「是的。」李衛東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隨着科技的發展,機器代替人力是一種趨勢,在任何行業都是如此,這是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必然會出現的現象。」
「也就是說,隨着科技的發展,采棉工人遲早會被棉花收割機淘汰。」孔振龍深吸一口氣,開口問道:「您不覺得他們是一種犧牲品麼?」
「所以我們我們在發展的同時,也要想辦法解決這一類的問題。」李衛東開口說道。
「您覺得該如何解決?」孔振龍馬上問道,仿佛不願意給李衛東改口的機會。
「這是一個好問題!」李衛東嘴角微微上揚,隨後開口說道:「孔記者,你是否願意跟我去幾個地方,等到了現場,你實地查看以後,我想你會找到答案。」
孔振龍微微一愣,他做了這麼多年的記者,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以往的採訪,都是坐在那裏一個問一個答,而在孔振龍犀利的問題之下,很多人都會被孔振龍問道啞口無言。
而要去實地查看這種事情,往往是孔振龍提出來的,被採訪的對象總是想遮遮掩掩,不情不願的帶着孔振龍去現場。
如今事情卻反過來了,李衛東主動要帶孔振龍去現場,這讓孔振龍一時間沒有回過神來。
孔振龍的採訪就如同是釣魚,最開始的問題就像是魚餌,然後一步步的引誘對方咬鈎,最終挖掘出有深度的內容。
然而李衛東臉上那奸計得逞的笑容,卻像是在說,你這個魚兒終於上鈎了!
「我好像反被釣魚了!」孔振龍心中暗道。
今天更新送到,感謝各位衣食父母的訂閱,求波保底月票,過關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