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渡邊雄是一位東瀛地產商,在港島投資地產業,已經有三年的經歷;
1955年初,港島取消建築不能高於五層的禁令;
渡邊雄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般,立馬籌集資金來到港島投資地產業。筆硯閣 www.biyange.com
第一年就賺了400萬港幣,第二年又賺了600萬港幣;如此瘋狂的利潤,讓渡邊雄決定干一票大的,在中區開發一個大型商廈項目。
巧合的是,長江實業正好出售手中的中區地皮,這塊地皮足有12萬平方尺,售價900萬港幣。
毫無疑問,渡邊雄拿到了這塊地。
拿到了這塊地皮之後,渡邊雄的計劃是蓋兩幢大型商業大廈;
渡邊雄立馬向港府申請了改變土地的性質,住宅用地改為商業用地,渡邊雄還需要補地價2000萬港幣。
這不是什麼難事,很多東瀛商人背後都有東瀛財團,渡邊雄拿到了住友銀行的2000萬港元的貸款。
後面的事情可想而知,兩幢商廈不過才修建半年不到,港島就發生地產暴跌;接下來,住友銀行拒絕後續的貸款,讓渡邊雄一下子陷入絕境。
再次見到渡邊雄,看着渡邊雄的面孔,吳光耀竟然感覺過了十年,渡邊雄滄桑的十年。
「吳先生,你當初為什麼會想到出售這塊地?」渡邊雄忍不住的問道。
無疑,吳光耀的行為讓人生疑,先是賣掉了這塊地皮,接着又要購買這塊地皮。
「渡邊先生,商人逐利,高價賣低價買,不過是再正常不過,那有這麼多為什麼!」吳光耀笑道,自己根本不怕渡邊雄不賣,因為他是非賣不可;再不賣,他的其它項目也保不住了。
史俊已經商談好了一切,吳光耀不過是來簽訂一下合同而已。
當初900萬港幣賣給渡邊雄的這塊灣仔地皮,吳光耀現在900萬港幣又接回來了;
看似吳光耀一分未賺,其實這塊地皮已經改變了使用性質,從廉價的住宅用地,變成了昂貴的商業大廈用地。
這塊商業大廈土地在1957年的時候,價值高達3000萬港幣,合到250港幣每平方尺;如今,吳光耀只需900萬港幣,就可以拿到手。
渡邊雄看吳光耀不肯說實話,試探的問道:「吳先生在抄底,覺得港島的地產會恢復是不是?」
吳光耀是港島的名人,渡邊雄自然有過一定的研究;所以很想知道,吳光耀是不是覺得港島的地產業會恢復起來。
「渡邊先生,據我所知,你連一年都堅持不下去了,又何必在意港島地產的前景;就算你從我這裏得到了信心,你就能說服銀行給你幾年時間的機會嗎?」吳光耀好笑道。
渡邊雄在港島並不只有這一個項目,還有好幾幢住宅樓沒有售出;
所以,這塊地皮他必須賣掉,不然他的住宅樓都會被銀行沒收。
渡邊雄聽了吳光耀的立馬泄了氣,是啊,如果自己不是萬不得已,自己怎麼會賣這塊地皮。
就算港島的地產業會恢復,但是大家誰又知道恢復的周期呢?
很多破產的地產商,在破產的那一刻苦苦哀求銀行,讓銀行給自己一點時間,因為他們知道房地產總會有升有跌;但是作為銀行,卻不會給你幾年的機會,對於他們來說,周期越長風險越大。
在律師的見證下,雙方簽署了大名,蓋上了公章,這幢交易就算成了。
吳光耀的長實地產,也終於擁有了第一塊商業地皮,注入的5000萬港元,也花了900多萬港幣。
接下來的時間裏,吳光耀頻繁低調的拿地,九龍地區主要是拿住宅地皮,本島這邊則以購買老式商廈為主(後期拆了重建大廈)。
北角位處本島北岸,北臨維多利亞港。
李超人剛剛購買了一塊地皮,準備新建一幢12層的工業大廈,從而踏入地產行業。
此時的港島,地價已經下跌了70,但是工業卻處於上升的狀態;
李超人向來謹慎,所以選擇了從開發工業大廈開始。
此時的李超人,還非常保守,興建大廈的絕大部分資金,都是自有的資金;只有一少部分的資金,來自親朋好友的借款。
當然,黃河實業的塑料花遠銷國外,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利潤。
ps:事實情況是,在原來的世界裏,李超人的『長江實業』因為生產塑膠花,1957年營收1000萬港幣,獲利100萬港幣(港島塑膠花利潤極低,後續會更低);不過,因為吳光耀的出現,扶持周致遠提前開發出塑膠花,分享了李超人的利潤;所以在去年,黃河實業的利潤堪堪達到60萬港幣。
加上1958年上半年的利潤,李超人這次動用了自己的全部資金,共計90萬港幣,再向親朋好友借了一點錢,修建一幢商業大廈。
「人棄我取,此次我必將大展宏圖,沒有誰可以再阻擋我了!」李超人對着自己的表妹兼情人莊小姐說道。
「誠哥,我相信你!你已經在塑膠花上面取得了成功,我父親對你的態度已經略有好轉。所以,你不要心急!」莊小姐心痛表哥說道,表哥在30歲的時候,才做出了一番小成績,雖然有點晚,但是自己相信,表哥一定會成為港島的大富豪。
「表妹,塑膠花只是我的第一步,我想成為港島的地產『大好友』。此時港島的地價正是便宜,所以非常適合抄底。」
李嘉誠此時對於地產雖然很謹慎(少貸款),但是對港島的地產前景卻是持有樂觀的態度。
李兆季早就萌發了進軍地產業的想法,奈何發展房地產,與黃金買賣、匯兌及出入口貿易比較;前者的投資需要有一個起碼面龐大的資金,不同於後者,可以豐儉由人,多少隨意。
「歸宿是人人的渴求,有瓦遮頭是家家戶戶的願望。」這使李兆季堅信,地產業必有大作為!
中環夏蕙餐廳
李兆季平日裏就喜歡在這裏,與一班商賈行家午膳茶敘,交流市場資料,研究投資機會,討論時事政情。
自從他把地產生意擺在心上之後,就留意到原來同道中人者眾。
首先是老早已認識的馮景禧,他對嶄新的投資概念一律歡迎,只要有生意可做,就雀躍不已。
其次是最早時,在澳門專營洋雜的信發行東主郭得勝,繼而又在港島開辦鴻昌公司;一邊繼續經營洋雜生意,另一邊也注意到港島人口膨脹速度帶動的民生需求,而銳意集中精力在地產方面發展。
就香港地產發展問題而越談越起勁的也不只是李兆基、馮景禧和郭得勝,還有胡兆熾、黃少軒、戚宗煌等三人。
既是觀點相同,看法吻合,於是坐言起行;
郭得勝、馮景禧、李兆季三人,加上胡兆熾、黃少軒、戚宗煌三人,以及他們的好朋友呂賢藻、郭錦濤兩人,一共八人,決心合資經營地產——永業企業公司。
雖然實為八人,但是因為另外五人有其它生意要做,實際經營的人只有李兆季、郭得勝、馮景禧三人。
永業公司成立後,三人首次出手,就成功拿下了沙田酒店,名震業界。
沙田酒店要是擱1957年以前,價值將超過500萬港幣以上;但是1958年的行情,卻只要30左右的價格。
想想看,如果不是1958年港島地產暴跌,這些後世的四大家族,還會有這麼順利嗎?
鄭裕桐經營金鋪這些年來,手中的資金已經高達幾百萬之巨;但是,鄭氏自1952年開發藍塘別墅後(一共五幢別墅),就再也沒有涉獵過房地產。
時間來到1958年,港島地價便宜之極,沉迷於珠寶的鄭裕桐,再也沉不住氣,由隔山觀海終於決定下海一試深淺。
此時的鄭裕桐,已經初具鯊膽。
他的設想是,買地要買旺地,建樓要建靚樓。
城區外的地皮既便宜又好拿,但是鄭裕桐偏偏把目光盯上了城區的鬧市。
1958年8月,鄭裕桐買下了位於銅鑼灣商業區最旺的怡和街、百德新街、與記利佐治街之間的三角地帶,並且準備蓋一幢屬於豪華級的港島大廈。
鄭裕桐自然不愁資金的問題,憑藉周大福這個金雞,自己貸款非常的容易。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