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銀島時,十七放飛十數隻飛鴿,船隊在金銀島停留了半個月,之後穿過海峽進入高麗海域,又用了小半月才遭遇了登州水師。
為了保證信件安全,在暴風雨頻繁的大海上只能如驛站一站站傳遞,當蔡鞗得到十七關於遼上京丟失時,也正是南洋船隊停靠在營州時,同時也是開封收到了登州水師傳遞飛鴿消息,而消息最滯後的反而是距離營州最近的遼南京。
開封得知南洋水師有火炮時,正是趙佶成功招安水泊梁山和天下第一奇石抵達開封之時。
蔡鞗知道《水滸傳》一百零八好漢故事,更知道這些「好漢」只是後世人的杜撰,在逃亡遼國時他曾途經過水泊梁山,哪裏又有什麼「八百里」之廣。
水泊梁山在北上遼國的運河上,夾在開封與遼國之間,自宋遼簽訂了《檀淵之盟》後,兩國雖然基本和平了百年,但遼國強勢是事實,宋國無險要地形、關隘阻攔也是事實,如此之下,為了確保開封的安全,宋國勢必要在宋遼邊界囤駐無數兵馬。
無數兵馬囤聚在北方邊界,水泊梁山又在這些兵馬背後,夾在開封與邊界之間,即使是個傻子也知道必須幹掉阻攔糧道的水泊梁山。
後世無數人崇拜《水滸傳》一百零八好漢,蔡鞗自第一次見到時就忍不住想要幹掉這些「好漢」們,在他看來,這些人沒一個是好人,與摩尼教方臘等人根本不在一個檔次,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人威脅了宋國邊境安全賊眾。
當然,他也沒有想到自己差一點死在了這些人手中。
自一開始時蔡鞗就不看好水泊梁山,不僅僅只是因為地理位置緣故,更多的還是因為宋國兵卒的戰力。
後世人無不清楚「矬宋」兩字,但「矬宋」也是相對外敵而言,能夠極短時間內鎮壓了幾十萬摩尼教的造反,難道囤聚在遼國邊境的數十萬軍卒還打不過身後的水泊梁山賊?更何況水泊梁山面臨的還是更加善於水戰的宋軍水卒。
蔡鞗從不認為水泊梁山會成為宋國的麻煩,但在他出現在這個時代後,歷史發生了稍微改變,原本應該是海州知州張叔夜輕易擊敗的水泊梁山賊,卻因為其人在倭國扣押了蘇眉而調入杭州任職後,梁山賊卻起事後竟未有遭受重創而壯大。
梁山的發展與蔡鞗想像中的不一樣,結果卻並無不同,在趙佶拿出一些官職後,過萬梁山賊也順順利利成了朝廷名下軍將。
趙佶為招安了宋江等人而宴請群臣也好,為花費了無數銀錢而運入開封的天下第一奇石高興也罷,在殿外小宦官低頭急匆匆走到童貫的那一刻,趙佶的臉上再無一絲歡快、愉悅、自得……
十七不在乎官家趙佶的態度,卻尤為重視一再戰敗的遼國。
話又說回來,為表示重視而花費些錢糧,為了保住遼國國祚而拿出為數不多的掌心雷,為了牽制女直野人作亂,蔡鞗甚至已經有犧牲五千卒的準備,
錢糧、武器、兵卒……只要蔡鞗認為遼國值得拼命時,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視死如歸,可關鍵的是,耶律延禧是否真心實意對待他人?
沒人敢確定遼國的態度,為了摸清耶律延禧底細,孫六這才帶着余里衍一路趕往遼南京……
蕭嗣先帶着百十騎率先進入遼南京,進了城才發現耶律延禧並不在南京,而是身在遼中京。無可奈何下,蕭嗣先不得不日夜趕往中京金帳。
蕭嗣先離開遼國南京後,孫六、余里衍等人並未與蕭嗣先一般無二的選擇,並未立即北上中京去尋耶律延禧,而是選擇留在南京繼續等待。
遼國皇帝與宋國官家有着很大的不同,而是長年累月在各京之間遊走不定,金帳在何處,政治中心就在何處,但遼國的經濟中心卻始終都是遼南京,雖然比不上開封那麼繁華富庶,卻也算是往來如織,天南地北商賈很多。
好像所有人都知道了蔡鞗在一座荒島上立國稱王,本應該成為笑話一般的明國,卻因為火槍、火炮緣故而讓駙馬府門前馬車不斷,每一波人進入駙馬府都要唉聲嘆氣一番,而孫六的臉色也愈加陰沉一分。
「轟轟轟……」
孫六等人也不由自主走出駙馬府,見到兩三千披甲騎時,所有人就都知道來人是誰。
耶律延禧甩蹬跳下戰馬,大步走到余里衍面前一陣打量。
「瘦了,沒人欺負了我兒吧?」
余里衍見到爹爹很是歡喜,上前拉住粗糙大手笑道:「阿娘、小五哥哥對妞妞很好,還給父皇、母后帶了許多禮物呢!」
耶律延禧眉頭微皺道:「聽你舅舅說,駙馬鑄造的火炮比八牛弩還要恐怖,可有帶入京中?」
余里衍不由看向皺眉不語的孫六,低頭說道:「小五哥哥的火炮雖然很厲害,卻是專門用於船隻的,而且也沒了多少火藥。」
「沒了火藥,火炮就沒了任何用處。」余里衍想了下又補充了句。
耶律延禧心下不喜,一旁的蕭嗣先擠到身旁說道:「臣見過火炮開火時的威力,只要駙馬願意給了大汗那些火炮和火藥配製法子,臣願領軍令狀屠盡那些該死的女直野人!」
耶律延禧沒有見識過火炮齊射情景,沒有經歷過無數鉛丸形成的死亡彈幕,沒有見識過,卻知道劉一刀、周小七等人使用掌心雷迫使倭國低頭臣服之事,自來到駙馬府門前,眼睛就沒離開過冷漠不語的孫六左右。
「蜀國駙馬還是忠心耿耿的。」
「來人。」
一內侍忙上前低頭跪伏。
「令左將軍領軍五千前往營州,火炮暫入我軍……」
「慢着。」孫六突然開口打斷。
眾人心下一驚,樞密使蕭奉先不悅說道:「前些年若非大汗開口營救,駙馬已經死於開封牢獄。」
蕭奉先沒有開口說火炮的事情,而是提及蔡鞗被趙佶關入御史台獄大牢的事情,孫六嘴角微微上翹不屑。
「小人即使再如何愚蠢,也不認為宋國官家會砍了尚還年幼的主公頭顱,即使宋國官家之後真的惱怒了主公,那也是因為主公支持遼國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