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走出皇宮,葉向高的臉越來越陰沉下來,他知道廣州……完了!不但是廣州完了,而且他那個兒子葉鷹也免不了兵敗身亡的下場。
因為從沈淵的奏報中他可以清楚地知道,整個廣州的力量完全被人一窩端,從上到下叫沈淵給剃了個乾淨!現在的問題是,這位葉閣老可不是僅僅失去了一個兒子這麼簡單,他面臨的形勢也是極其嚴峻。
因為他實際上並不是一個人,而是朝臣中的一黨……這些人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聚集在一起的,葉向高只是其中的首腦人物而已。
所以他更像是商會的會長,大家信任他,把權利交到他的手裏,而在這之前他也一直做得不錯……直到今天!他利用權勢把自己的私生子葉鷹派到了廣州掌控大局,可是卻被沈淵以雷霆手段搞得土崩瓦解。
這就意味着他要向自己的黨羽作出解釋,要立刻想辦法穩固住自己的地位,要儘快解決廣州的問題。
那個死不足惜的逆子,他究竟是怎麼搞的?
此時的葉向高心裏就像油煎火燒一般的難受,不是因為葉鷹的敗亡,而是因為他給自己造成了這麼大的麻煩!手中握着如此巨大的優勢,葉鷹掌控的兵力是沈淵的三十倍有餘,整個廣州官場、士紳、商人、黑幫,全都處在葉鷹的控制之下,而他居然能把仗給打輸了,這真是死有餘辜!而現在葉向高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沈淵的奏報來得迅雷不及掩耳,把他打得一時不知該如何處置。
現在萬曆以急需官員為名,要他們立刻拿出派往廣州去的官員名單,這個時候葉向高就算想往裏摻進去自己的人,他也來不及做出任何行動。
雖然他手上的門生弟子青年才俊不少,但是有幾個願意把自己的腦袋伸到沈淵的屠刀下的?
他要封官許願,拍胸脯做保證,才能說動這些人去往廣州和沈淵作對,可是現在,他已經沒有時間了!既然如此,那就拖下去……此時的葉向高心中暗自想道:我這邊派出弟子門人出去分別說通那些年輕官員。
那邊朝堂上,要是死活湊不夠要派出去的官員,這件事情就可以拖下來,直到自己把官員湊齊了再說。
廣州城萬萬不能徹底落在沈淵的手裏,尤其是市舶司!那可是一個會噴涌金銀的泉眼,時時刻刻都會帶來巨大的利益。
而利益……正是他們這些高官匯聚在一起,形成合力的原因!想到這裏,葉向高從容佈置,讓幾位閣老到朝堂等着,而自己則是分別派出人到三省六部,匯聚所有的京師高官,參加這個臨時召集的會議。
會議的議題就一個……選派去往廣州的一批官員!……那麼這個時候,沈淵在京師的幾位朋友又怎麼樣了呢?
前文已經說過,沈淵的好友薛天策已經去往山西赴任,而華潛和柳如青在沈淵離開的這些日子裏已經出了翰林院,到吏部任職。
一般來說,翰林出身的官員自視清貴,很少去工部之類擔任那些「濁官」,而吏部負責的是朝堂上下官員的任免,既有權利又有威嚴,是僅次於翰林院的清貴之選。
至於沈渙,因為他的年齡關係,還在翰林院擔任待詔……畢竟十五六歲的半大孩子,不管派到哪個衙門去都難以服眾,所以他還得磨兩年再說。
至於洪承疇,這時不顯山不露水的,正在朝堂上穩步前進。
和沈渙他們不同,洪承疇的身上並沒有打下沈淵明顯的烙印。
只有最開始的時候,沈淵送給他一個望遠鏡,還被瑞王朱常浩給收購了。
所以現在滿京城沒人知道他其實是沈淵的嫡系,而這位洪承疇也在沈淵的暗自幫助下,一點點的熬資歷攢人脈,慢慢地攀升上來。
雖然他升官的速度很快,但卻因為低調,幾乎沒人注意,畢竟洪承疇在這之前才學之名就遍譽天下,升官升得快點,大家也認為是理所當然。
如今這些兄弟們除了洪承疇和遠在山西大同的薛天策之外,也都接到了沈淵的傳信,他們知道,自己人生中重要的轉折就要到了!……這邊朝堂上的各部主官和重要朝臣也都相繼趕到,在人還沒到齊之前,會議還沒開始,他們已經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相互商量起來。
這裏面葉向高發動自己的嫡系,散佈消息制定攻守同盟,緊張的在朝臣中的各方勢力里宣講這次會議的主旨。
還有游離在葉向高一夥勢力之外的,甚至有平日裏關係微妙的官員集團,聽到了消息之後都立刻知道了葉向高的意圖。
雖然首輔這些弟子門人沒有明說,但看他們的神情就知道,對於這次往廣東派官員的事,葉閣老並不着急……因此大家都是心領神會。
至於這些大大小小的官員集團都是怎麼形成的,這裏面也很有意思。
首先有些人是出自同一個家族,就有點兒像華潛和沈家的情形,有的集團則是以地域劃分,什麼山西陝西的,兩廣的官員都是守望相助。
還有學派或者持同一種治政理念的,比如東林書院出身的官員,或者是維護福王朱常洵這一派的。
當然還有由於自己的座師是同一個人,也就是出師同門,就此結成一夥的。
這些官員集團大大小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結構鬆散,有的卻是勾連緊密。
套用後世的一句話來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朝堂其實也就是一個江湖的縮影。
他們中間合縱連橫,互相打壓拆台,有的時候又會因為某些事在一起合作。
至於某些官員因為對自己的地位不滿,改投向別的陣營,甚至是投向閹黨的情況也有。
就像是在歷史上,距離此時十五年之後的天啟五年,朝堂上盛傳的一本《東林點將錄》一樣。
舉個例子就知道朝廷上拉幫結夥的氛圍是怎麼樣了,這裏邊排名靠前的有這樣幾位:天魁星及時雨宋江……大學士葉向高,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吏部尚書趙南星,天機星智多星吳用……左諭德繆昌期。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全都是東林一黨,被人用水滸一百單八將的名號編成了一本冊子,由此可見這時候朝堂上拉幫結夥的氛圍,多濃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