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鶴頂紅並不是什麼奇葩的東西。
我們的古人絕對有一雙善於審美的眼睛,大自然中精緻絕妙的存在都會被用來裝飾生活。
在以珍禽異獸的遺物為材質的古玩雜項中,就有「一紅二黑三白」之說。
這裏「黑」是犀角,「白」即象牙。
那麼排在第一位的「紅」是什麼呢?
對此可能收藏圈裏多數人一頭霧水。
其實,所謂「紅」即鶴頂紅。
當然此「鶴頂紅」絕不是武俠小說中所說的那種無色無味、見血封喉、牽機斷腸的稀世毒藥,也不是仙鶴的頭頂紅冠,而是一種來自東南亞熱帶雨林的盔犀鳥的頭胄部分。
令人驚嘆的是,一般鳥類的頭骨皆為中空,無法雕刻,而盔犀鳥的頭胄部分為實心,且外紅內黃,質地細膩,易於雕刻,堪比象牙。
盔犀鳥的頭胄之所以被稱為鶴頂紅,並非因出產地命名,而是東南亞藩屬國將其作為進貢的貢品,無人知曉該鳥的形態,便將其冠以「仙鶴」之名。
恰又因中國古代文官朝服之上又有以「仙鶴」為圖案的,這種「官居一品指日高升」的寓意便自然賦予其中。
再取其色澤紅艷之故,故稱之為「鶴頂紅」。
鶴頂紅質優色美,內黃外紅之頭骨剖下來再經過打磨雕琢,可製成鼻煙壺、皮帶扣等小件,或雕刻成小動物或山水人物藝術品。
尤其直接雕成的精巧雅致的雕刻品,形態美妙無比,非一般牙雕能媲美。
2007年紐約佳士得的春拍上就有一隻寸許高的齊白石作鶴頂紅「一品仙鶴」鼻煙壺拍品,成交價超過了65萬元。
時至今日,怕已升值10倍不止。
因盔犀鳥頭胄上的「鶴頂紅」,該鳥一經發現,便遭受滅頂之災,由於生態環境的變化以及數百年的捕獵,盔犀鳥已經瀕臨滅絕。
古人只見製成品未見盔犀鳥,所以在明代著述中多有以訛傳訛將其作為「仙鶴」之類。
最早見過並具體描述其形態特徵的是隨鄭和下西洋的馬歡,其所著《瀛涯勝覽》有云:「鶴頂鳥大於鴨,毛黑脛長,腦骨厚寸余,內黃外紅,俱鮮麗可愛。」
相較於《瀛涯勝覽》中對其他珍禽異獸的精彩描述,馬歡對「鶴頂鳥」着墨不多,可能是因為「鶴頂鳥」與他想像中的仙鶴差別太大的緣故吧。
鶴頂紅並非於明代最早傳入中原,雖然現在沒有實物佐證,但從諸多古代典籍中可以看出鶴頂紅早在元代已傳入中國,而廣為國人所知則是鄭和下西洋之後。
因東南亞各國多以鶴頂紅為貢物進奉明廷,故典籍記載中不僅在貢國下列出鶴頂紅的數量,且還規定了正式的回賜價格,這已經相當於實際意義上的貿易。
明中葉後國力漸漸衰弱,出產國不再向明廷進貢,因而鶴頂紅顯得更加貴重。
至清初實施海禁政策,與盔犀鳥產地貿易斷絕,鶴頂紅更難得一見,遂至絕響。
鶴頂紅因其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及其獨特的文化價值而成為今天拍場上藏家競相爭奪的對象,筆者查閱了近年來各大拍賣會上的鶴頂紅雕件,每件均以估價5倍乃至10倍的價格成交,受追捧的程度可以想見。
這自然也引起了造假者的關注,市面上已經出現很多高仿的鶴頂紅,實為樹脂或者犀角之類混合物,藏家一定要多加辨識。
「沒想到你還真猜出來了,沒勁啊。」
李雲璐本來是想難一下張天元的,誰知道張天元居然會如此容易地看出他手中的東西是什麼。
「怎麼,不服氣?」
張天元笑道。
「就是不服氣,你肯定以前見過這樣的東西吧,不然的話,不可能那麼快就猜出來的。」
李雲璐振振有詞地說道。
「好吧好吧,早知道你會不服氣,我也沒必要跟你這小丫頭爭個頭破血流。」
張天元今天心情好,自然不會與李雲璐計較,對方不承認自己的鑑別,那就不承認吧,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你這是什麼話,如果你能再鑑定出來一件東西,我服你。」
李雲璐叉着腰說道。
「還是免了吧,對我沒有絲毫的好處啊。」
張天元聳了聳肩道。
「怎麼會沒有好處,如果你鑑定出來的話,我就把它白送給你,如何?」
李雲璐氣鼓鼓地說道。
「此話當真?」
「當真!」
「好,東西拿出來吧。」
張天元笑了笑道。
李雲璐看到張天元的笑,總覺得自己好像是被套路了,不過她怎麼也不相信,張天元真能鑑定出來她拿出來的這件東西?
「這不是民國報國儲蓄彩票嗎?李小姐你在逗我?中國的東西我會不認得?」
這張民國報國儲蓄彩票,長15厘米,寬7.5厘米;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為主體部分,最上端一行綠字「西山建設有獎儲蓄存款證書」,呈半圓形,並蓋有騎縫章印,中間紅圈裏印一個綠色「春」字。
下端右邊是中華民國三十四年第壹期洪組,至民國三十五年四月壹日憑票支取,本息拾圓貳角,中間國幣拾圓整,西山儲蓄局,並蓋有紅印。
左邊是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一日發行。
外面套有紅邊白底四個大字「儲蓄報國」最下端是編號no.07627。下半部分為獎金領票。
上有開獎日期、領票編號、注意事項等。
上下部分中間蓋有騎縫章「西山省儲蓄局存款證書圖記」。
彩票背面也分兩部分,上半部分是條款摘要,下半部分是領獎人姓名、住址、職業、印鑑等並有「儲蓄存款證書圖記」和「西山平定縣政府」兩枚印章。
說到彩票,可能有人認為它是舶來品,其實早在秦漢時期,就出現了彩票的雛形「蒙彩」。
到了唐代,彩票業已初具規模,詩仙李白在《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之一)》中曾寫道:「六博爭雄好彩來,金盤一擲萬人開。」
這兩句詩生動地勾勒出了當時博彩業的熱鬧場景。
元代的「拈鬮射利」和清代的「闈姓賭榜」是民間發行的規模較大的彩票。
而我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最早由官方發行的彩票,是在晚清咸豐、光緒、宣統年間。
1899年,南洋煙草公司以政府賑災名義發行了「江南義賑票」,這是我國近代第一種本土發行的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