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敬禮」
雞籠碼頭上,隨着一聲炮響,劉興拔刀大吼一聲。
眾軍分立兩旁,將火銃舉起。
劉建等人陸續下船,向眾軍揮手致意。
「拜見公子」
劉昂等人也上前拜道。
「二叔不必如此」
劉建上前扶起了劉昂。
「建兒啊,這禮不可廢啊」
劉昂拜道。
「正是,有些該遵守的,還是得遵守」
劉興也上前拜道。
「可也不至於弄出這麼大的陣仗吧」
劉建四下看了看,笑道。
只見遠處火炮並排,碼頭兩岸,海軍各部穿戴齊整,手持火銃,目光尖銳的看着劉建。
「那還不是想讓建兒看看我們如今海軍風貌嘛,可惜陸軍各部還在南嶼洲,方丈島,第二艦隊在呂宋,南興縣,和樂城等地,所以只能給建兒看第一艦隊了」
劉興笑道。
「這段時日,興叔辛苦了,將士們辛苦了」
劉建先拍了拍劉興,又對眾人大吼一聲。
「能為我劉家出力,如何能說是辛苦,再說也就是對付一些蠻夷而已,要是建兒願意,我們隨時都可以平推南洋,與大明分庭抗禮」
劉昂上前拜道。
「好,二叔有此志,我想我父也很欣慰」
劉建也對劉昂笑道。
「不過在這之前,得把南洋移民諸事處理好再說」
劉建笑道。
「移民如今就差各島那三百多萬人了,台灣如今安置有二百萬人,呂宋有一百五十萬人,南興縣還有二十萬,另外各地還有十萬南洋漢人,兩百萬南洋土著,七十萬南嶼洲,方丈島土著,我估計最遲明年底便可全部安置完成,各地城鎮,鄉鎮建設和之間的道路,碼頭建設也可完成,有這千萬人口加持,如何不能有所作為」
劉昂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田冊和戶籍冊,交給劉建查看。
劉建順手將這些交給李出源。
「好,那我們先去市鎮廳,之後再細說」
劉建一揮手,眾人便簇擁着劉建往雞籠城市鎮廳而去。
李出源一路上看着兩旁泛着黑光的火炮,以及各軍手持帶刺刀的火銃,心中陣陣驚駭。
更別說剛才各軍所染髮出的氣勢,幾乎整齊劃一的隊形和行動。
哪怕最精銳的明軍也沒有吧。
難怪永興商行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在南洋崛起。
要不是因為南洋要移民,要消化,要管理。
或許如今南洋早就入永興商行之手了吧。
到那時估計也該稱帝建國了吧。
李出源想着,又看了看前方大踏步向前的劉建。
心中暗嘆一聲。
後面的劉艷和李霜寧則好奇的四下看着,似乎什麼都覺得有趣。
二女也沒多說,特別是劉艷,比平時要乖巧許多,畢竟劉艷雖然活潑,但也不是不懂規矩。
這樣的場合,還是少說多看好。
由雞籠城碼頭一路直行,走不一刻鐘,便到達雞籠城市鎮廳。
整個雞籠城,包括淡水城,虎頭城都是一樣的佈局。
以市鎮廳為中心,周圍有一圈市鎮廣場,公園。
四條直路直通四方,其中一條連通碼頭,如此保證各種物資,資源可以由此路直達城中心。
和舟山兩城一樣,台灣各城同樣沒有城牆。
不過不同的是,沿着碼頭海岸線,建立了數個大小不一,形狀規整的棱堡。
沒錯,就是在後世泰西之地盛行的棱堡。
不過如今的棱堡和泰西棱堡又有不同。
棱堡之外的外牆按星型佈局,小有六角,大的八角,十交,十二交都有。
每個角都有一個圓形小樓,其上便是火炮炮台,有的有三門,有的有六門,八門,各不一樣。
棱堡城牆以斜面佈局,外有壕溝,並建有高台,實際上整個棱堡都是建造在高台之上。
棱堡之內還有地道,連接各地,其他凹面堡,胸牆,中堤皆有。
整個棱堡向外,只有兩道城門,城門左右各有一個圓形塔樓拱衛城門,其內建有翁城,廊道,運兵道等。
再加上台基,暗格等等。
中西合璧,讓棱堡成為了一個強有力的防禦工事。
棱堡之內便是駐軍的兵營,小的可駐軍五百,大的可駐軍五千。
加上炮台,足可保證海岸和各城的安全。
畢竟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城內,這些雖未連接在一起,但是星羅密佈的大小棱堡,是進攻方必須要突破和拔掉的屏障和釘子。
當然五千人的棱堡還不是最大的棱堡,還有可以容納十萬人的大型棱堡,直接把一個城市包裹了起來,其內三層城牆外三層壕溝,加上各種小型棱堡,在外作為依託。
只是這樣的棱堡防禦體系如今還用不了,畢竟如今永興商行所佔據之地大多都是有海洋保護,不突破海防,根本威脅不到各地。
這樣的棱堡還是留給那些沒有海洋保護的城市更好。
各城道路除去一條直路連通碼頭,還有三條直路連通外城,外城之外,同樣有一條環城路作為城市外圍,再向外,便出城了。
作為雞籠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雞籠工業區位於雞籠城西南五里。
由西大街向外,出外環路向西南,便可到達工業區。
眾人一路來到市鎮廳。
劉興和劉昂則開始向劉建介紹台灣等地及海陸各軍的具體情況。
劉建聽着不時點頭微笑。
李出源則聽着若有所思起來。
眾人說完後,劉建也說出了琉球使者之事。
眾人聽後,面面相覷。
「怎麼,有何話說」
劉建見此,問道。
「不瞞公子,去年十一月初,曾有一隊琉球船隊因躲避風浪,在台灣東部靠岸,然東部如今暫時無人,我們也是在一個多月後才得知,並立刻將其驅離」
劉昂拜道。
「還有這事,那梁求保沒說過啊」
劉建聽後大驚。
「此事我們商議過,原本我們打算就此對琉球動武,但是聽說公子和會長今年皆會陸續來台灣,南洋等地,故而我們打算先告知公子和會長後,再定」
劉興拜道。
「所以我們對琉球的態度,如今只是冷處理,包括那個梁求保,其實他已經來釣魚島多次了,但都是待幾天就走了,要麼被我們直接驅離」
劉昂拜道。
「原來如此啊,難怪他那麼大的火氣,如此你們覺得當如何處理」
劉建點頭問道。
「我覺得滅之」
劉興拜道。
「我覺得此事還當慎重,如今我們主要的經歷是南洋,琉球已屬於東洋之事,等我們把南洋諸事理順後,再去解決琉球也無妨,而且琉球雖然國小民貧,但其是大明藩屬,其後還有倭國,所以此事還當慎重處理」
劉昂拜道。
「倭國,倭國和琉球也有聯繫」
劉建聽後驚呼。
「據我們探查,倭國如今分為南北兩國,有兩個國王,故而對於琉球,倭國並未上心,但是在倭國西部有個九國島,上有九個倭國藩屬,其中以大友和島津兩家大名為最,其中大友家勢力最強,像如今筑前,筑後等都是大友家的勢力,早先的倭寇大多都有大友家的背景,至於島津家,雖然比不了大友家,但也是一個大家,日向,薩摩等都是島津家的勢力,而且其對琉球似乎特別上心,所以琉球看似國小,但其背後絕不簡單啊」
劉昂拜道。
「不就是一群倭奴嗎,他要是敢管,直接滅了,都弄去南嶼洲挖礦去,要麼弄海里餵鯊魚,鯨魚去」
劉興頗為不屑的說道。
劉建聽後,只覺一陣好笑。
自己這二叔調查得還挺詳細的嘛。
不過相比於劉興,劉昂還是要謹慎許多啊。
「不可,國與國之間,沒有這麼簡單,去年我們因怒滅了蘇祿,渤尼,雖然依靠強大的軍力,最終震懾住了南洋那些小國寡民,但是他們至今還對我們心存恐懼,多有防備,而且南洋至今還未安定,這時候我們不能在東洋在挑事,否則必會顧此失彼,得不償失啊,是倭國和琉球都不足懼,我也相信我軍有實力滅了琉球和倭國,但滅了之後呢,據說倭國有民一千多萬,也算是個大國,雖然矮小,但實力不弱,何況如今我們還有南嶼洲等地需要開發,所以我覺得還是從長計議的好,等我們佔據,安定整個南洋,再回過頭去解決東洋諸事,那就輕鬆許多了」
劉昂說道。
「可這也太便宜他們了,我還是覺得震懾一下他們更好」
劉興也說道。
看着二人爭執不下,劉建暗嘆一聲。
真是讓人頭疼啊。
《大明豪賈》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