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眾人養足精神,或者翻查了很多資料,繼續昨天的討論。
他們總結了過渡體技術的相關難題。
過渡體承擔的功能,就是一個附屬於人體的生化實驗室,另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防護能力、醫療能力、協助能力。
各項功能上,納米機械人可以保證絕大部分的配套功能;但其中的核心功能,即生化實驗室功能,這個功能納米機械人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要實現生化實驗室的功能,眾人討論來討論去,還是決定從熒惑真菌下手。
畢竟熒惑真菌的優勢太大了,在適宜的環境下,熒惑真菌可以做到每18個小時繁殖一代,而且基因突變率高達2~15%,這是天生的進化促進劑。
但這種高速突變特性,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根據眾人的設想,過渡體將被設計成類似於基因殖裝的鎧甲狀態,日常穿戴在宿主的身上,可以偽裝成為衣服和皮膚。
也就是說,過渡體和宿主是緊密相連的,萬一過渡體突變出某種失控的致命病毒,那宿主被感染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
如果避免這個問題,解決方案有好幾個,最後黃修遠決定多管齊下。
一方面是依靠納米機械人,希望未來的納米機械人技術,可以在人體與過渡體之間,形成一層堅固的防線。
同時也要研發出,可以摧毀和識別有機物的納米機械人,這種納米機械人的出現,才可以抑制高速突變的微生物、癌細胞之類。
畢竟納米機械人摧毀有機物的方式,主要是物理手段,這這種手段,微生物出現抗性的速度會非常緩慢。
當然,所謂的物理手段,其實化學藥物治療、疫苗之類,如果歸根結底下去,也是物理手段的一種。
畢竟化學反應、生物反應,其底層的規則,就是化學鍵的變化,化學鍵就是原子之間的結合分離。
化學歸根結底,還是物理。
比如謝清團隊研發的電場合成技術,這個技術就是在改變當前的化學技術格局。
將以前複雜的化學合成,變成簡單粗暴的物理合成,從宇宙物理規則的基礎來看,化學屬於物理的分支,也可以說是「表層規則的衍生」。
黃修遠和一眾研究員,都明白一個道理,不要在敵人的優勢領域,和敵人硬拼,而是要尋找其薄弱的領域。
從規則層面上,目前發現的碳基生物中,高度依賴化學規則,很多行為都在化學範圍內。
而碳基生物本身,很難直接突破原子級,哪怕是高速變異的微生物,也無法在超高溫、超低溫、伽馬射線、中子照射中完好無損。
一旦物理破壞力,超過生物的承受極限,生物會直接灰飛煙滅。
就好比熒惑真菌,變異速度再快,在核爆中心的超高溫下,還不是一樣要領盒飯。
眾人的想法非常簡單,那就是採用納米機械人,直接破壞生物體的有機物,再強的微生物,也沒有辦法免疫這種攻擊。
畢竟組成生物的基本,是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體,分子內部的化學鍵強度,決定了生物的極限。
化學鍵不可能扛得住中子照射、伽馬射線、超高溫之類的純物理摧殘。
而當前的納米機械人,走的技術路線,是黃修遠和謝清團隊形成的電化學。
即分析每一種化學鍵的特點,然後找出性價比最高的方式,完成化學鍵的破壞或者形成。
只要還是碳基生物範疇之內的生物,面對納米機械人的電化學,基本都沒有反抗的可能。
現在設計的過渡體初稿中,就打算採用納米機械人,作為遏制過渡體基因失控的核心手段。
過渡體有了限制手段,眾人將開始考慮,如何實現生化實驗室的功能。
雖然已經決定引入熒惑真菌,但這個引入,並不是直接引入,肯定需要對熒惑真菌進行定向改造。
在過渡體內部,有宿主的基因數據庫,又要加上熒惑真菌,這裏面需要考慮兩者的平衡問題。
黃修遠打算採用隔離儲存的方式,將改造好的特製熒惑真菌,儲存在過渡體的一個器官內,這個器官稱為「進化毒囊」,內部的特製熒惑真菌,就稱為「進化毒菌」。
單獨隔絕在毒囊內部,和過渡體的其他機體隔開,避免熒惑真菌在體內不斷變異。
然後就是要設計各種用於生化實驗的器官,這些器官稱為「進化腔」,同樣是隔離於過渡體主體的。
進化腔內部有「休眠幹細胞」,這些幹細胞在平常狀態下,是處於休眠狀態中。
當需要進行生化實驗時,就可以激活這些幹細胞,讓其發育成為身體組織、器官,然後注入進化毒菌。
生化實驗就在進化腔中進行,完成突變後,進化腔的附屬器官基因轉錄核,就會同步記錄這些突變出來的基因,或者反應產生的新有機物(例如抗體)。
有進化毒囊、進化腔、基因轉錄核還不夠,接下來還需要臨床測試的器官,即「模擬囊」。
模擬囊,類似於進化腔,內部同樣有休眠的幹細胞,可以用於測試突變基因、抗體,看這些突變基因和抗體,是否可以在模擬囊中起作用。
反正這一套微型生化實驗系統,就是為了實現人類的高速進化,讓人類可以快速適應外星球的環境。
設計工作倒是進行得相當順利,可是接下來的技術實現,就讓眾人不得不苦思冥想了。
很多事情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卻困難重重。
單單是定製熒惑真菌,讓其按照眾人的設想,成為人類進化的促進劑,就是一個大難題。
為此不得不成立一個專門的實驗室,負責改造熒惑真菌。
之前黃修遠去澳洲考察的那個研究所,就分出一部分研究員,專門負責改造設想中的熒惑真菌。
另外就是克隆技術,以及改造出適合的幹細胞、人造器官等,這些都是難題。
不過黃修遠也沒有太失望,這只是計劃的開始,有困難那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