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發,也就是最後一發的成績播放和慢放確認開始。
上輪試射,最後一發就是最為變態的「匪徒」藏於兩名「人質」夾縫中,而且只有擊打「眉心」這華山一條路。
一輪正式比拼的最後一發,又會是什麼樣的設置呢?還會像試射中的那樣麼?
有可能!
不過,也不一定。因為在第三發,已經提前上演了最為變態的夾縫「眉心」,而且一上來就是兩個「匪徒」,比試射的難度大出一倍。這會兒再來一次,可能性不太大。
所以,這最後的收官之戰會有什麼新鮮玩意兒?又或許,會來一個所有高難度大集錦?
所有觀戰的人,是又期待,又緊張。
隨着老連長的慢放確認開始,這一切都揭開了謎底。
靶上竟然只有兩個人,非常簡單,臉上還帶着笑容。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這兩人都沒有持槍,一人將手肘抱在胸前,另一人卻背着手。
根本看不見槍支,也沒有「人質」作為參照,如何知道這二人是匪或警,是好或壞呢?
這是幹什麼?
難道是生死賭博,想打高分的就賭他們是「匪徒」,畏縮不前的就賭他們是「人質」或「警察」。
可是,這樣的賭博,放在這樣正式的比賽中,有什麼意義呢?
難道,最後不是憑藉實力說話,而是依靠運氣來定輸贏麼?
又或許,這最後一靶,賭的是人敢不敢犯錯的勇氣?
有這種可能!
方才有好幾次,都有意設下了陷阱,一不留神就會中招。而如今,就看你敢不敢擔當,敢不敢犯錯。
要知道,關於歷史上最牛的射手排名,一直在「知乎」和「天涯」上興盛不衰。一直被唐卡所推崇的養由基,其實只是排在第三。在他的前面,還有兩個人。
當然了,排在第一位的,應該算是近乎於神話般的人物,那就是后羿。當時天上一共有十個太陽,他一怒之下就射下來九個。要不是他媳婦兒嫦娥及時勸止,估計上古神代的中華大地就成為漆黑一片了。
而除了這個神話般人物之外,排在養由基之前的仍有其人。這個人,就是紀昌。
這個紀昌,不是姬昌,那可是周文王。這個紀昌,是戰國時的趙國邯鄲人,從小便練得一身好箭法。
紀昌的射箭功力,據說早期的時候,「射之射」,射虱如射馬,也就是射虱子像射馬一樣,可想箭法有多高超。
後來遇到一個老人,點化他,使他更上一層樓,學會「不射之射」。這個「不射之射」有多強,現在已經很難知道了。大概的意思,應該是像金庸在《神鵰俠侶》中所記載的獨孤求敗的一生用劍記錄。
第一步,利劍無意。
「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這個時候的獨孤求敗,年少輕狂,藝業未成。因此他用一柄鋒利的寶劍,與群雄爭鋒。其實,這時候未成熟的,又何止獨孤求敗的劍法?他的心態和劍道,都還很稚嫩。二十歲前的年輕人,都是這樣的。年少、衝動,以為手中有了利器就可以縱橫天下了,卻不知道此時的自己,仍然單薄得很,僅僅只能與「河朔群雄」一爭短長而已。
第二步,軟劍無常。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三十歲前,正當闖蕩江湖、建功立業的時候。青春熱血,難免犯下錯誤。此時的獨孤求敗,便是這樣的。武功比起少年時候,自然精進了許多,但是人生觀卻變得模糊了起來。這是這個年紀的人經常犯的錯誤。誤傷義士的來龍去脈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能夠知道的,是人年輕的時候都會犯錯,而且會是不堪回首的錯誤。當我們年老體弱的時候,再回首,依舊羞愧難當。唯有「棄之深谷」,以期引以為戒。
第三步,重劍無鋒。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三十歲後,圓滑老辣,於人於事,漸漸看透。所謂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結合到武學之道,也是這個意思。此時的獨孤求敗,橫行天下,無人可比。春風得意之際,想必也開始回首前塵、總結半生。這個時候,終於明白了,所謂的高手,不過就是這麼回事,天下無敵卻又如何?因此,他收起了以前的狂放,慢慢的,變得注重起個人的修為來了。重劍卻無鋒,便是這個時期獨孤求敗心境的最佳解讀,也是對人生不惑之年的最佳解讀,那就是舉重若輕、沉穩老成。
第四步,木劍無滯。
這個時期,草木落葉,皆可為劍,相對重劍時期內力更為強勁。「師從」於獨孤求敗好友「神鵰」的楊過,在練習木劍時,用力一揮,威力竟然可與大浪相抗,這種與自然匹敵的力量不可謂不強。有人說楊過與金輪法王對決時後悔沒帶玄鐵劍,故依然處在重劍時期,這種看法過於片面。因為在任何時候,使用重劍都能發揮比自身更大的威力,木劍時期也不例外,只是內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不再依賴重劍,一旦沒有了重劍,身邊的各種物體皆可為劍,相對重劍更加靈活。
第五步,無劍無式。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四十歲後,漸近知天達命的年紀,也正是漸近「無劍」的時刻。此時,獨孤求敗依然無敵於天下,可說已經感受到了獨居頂峰的那份寂寞。當人已經完成了一生的夙願、達成了一生追求的目標之後,其實,人生也已經基本到了盡頭。這個時候、這把年紀,人還有什麼追求的呢?還有什麼慾念呢?沒了,也不應該有了。如果都到了此時,還存欲求,必為貪慾妄求。
這時的獨孤求敗,已經漸漸到了無欲無求的時候,放棄手中的劍,只是時間問題。知天命之年,就是人到了這個年紀,已經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歸位了。後來,獨孤求敗埋劍葬劍,便是知道了自己劍的生命,已經到了終點。「無劍」便是如此。「無劍勝有劍」,在武學上,可說是至高無上的修為,在人生態度上,同樣如此。
當然了,所謂的無劍,不一定就指的是無形劍氣。知天達命,便是收放自如、隨遇而安的人生觀。同理,無劍也是隨心所欲、物我兩忘的境界。這種境界,不需要劍,不代表就一定沒有劍。只是沒有用劍的理由而已。無形劍氣也罷、以掌代劍也罷,都是一樣的意義,並無長短高下之分,只有手段方法各異。
六脈神劍固然縱橫萬里、無往而不利;而黯然銷魂掌也同樣是震古爍今、氣象萬千。這兩項神功,誰也不一定比誰強。這是不需要比較的,因為二者都已到了「無劍」的境地。唯有收放自如、隨心所欲,方為「無劍」;物我兩忘,於人於事再不執著,才是「無劍」。
與獨孤求敗最後的「無劍無式」一樣的,「不射之射」的紀昌死後,整個邯鄲城內的武士們都恥於張弓舞劍,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紀昌箭術之強。
其實,要說頂級高手的境界,都是差不多的。正如養由基「調弓號猿」一樣,只是張弓搭箭、瞄準白猿,箭還沒有發出去,白猿就已經抱着柱子悲號起來了。這是因為養由基的非常專業且熟練的射箭架勢,將白猿給嚇住了,所以白猿自知時日不多,哀號不已。
達到了這樣物我兩忘的境地,射是不射,不射是射,才是真正的精髓吧。
眼前的這個讓人撓頭不已的最後一靶,難道會是這樣的「境界」?
其實,看看老連長的得分慢放就好了。
結果出來了!
老連長竟然一槍未發,這一發一分未得!
天啊!這就是「不射之射」的最高境界麼?
要知道,老連長這位「老師傅」,可是「跟跑戰術」的最忠實執行者。從第七發開始,就幾乎槍槍命中、發發滿分。
這最後一發,莫非也是隱藏的「零分之滿」?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這兩槍不發是最理想的「滿分」的話,那麼只要發出一槍,就是「死亡線」,會直接判負,清零離場。
會是這樣的結果麼?
看來,光看老連長這成績還不足以確定最後的「是」與「非」,要等下一個老班長的成績出來,看看這位「對手養由基」是不是開了槍,就可以得出最後的答案了。
於是,在所有人瞪大眼睛,張大嘴巴的時候,老班長的成績播報和慢放確認出來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老班長竟然打了兩槍!
成績顯示三十分滿分,兩槍都擊中了「眉心」!電腦系統顯示,命中點完全處於紅圈之內!
天啊!這是怎麼回事兒?
難不成,這最後一靶有兩個答案,既可以打,也可以不打,不是「射是不射,不射是射」,而是「射不射都好」麼?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所有人都站起了身,卻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慢慢的,有人轉過彎來了。
靶上這兩個露出笑容的人,其實就是不折不扣的「匪徒」!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