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末世來 第八八五節 姐妹的藝術生活

    今天是每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哇喇!所有博物館都免費。這就白白讓安青桔和安初遇多賺了一天啊,連着後面的六日博物館通票,兩隻偷油老鼠那一個偷着樂啊。

    出門時已經不算太早了,大概九點的樣子。但是周末早晨的巴黎真是讓人神清氣爽。大街上安安靜靜的,藍點白雲映襯着巴黎的街道。不好說那是什麼感覺,就是覺得這種街道實在是太適合走路出門了。

    走到主街上,發現周日的巴黎別有一番景象。在巴黎的一些街道上下行車道中間還有步行道,這條路騎車或者走路遛狗的人可以走。

    巴黎的街道一般很寬,只在道路兩旁設立步行道是不夠的。看來奧斯曼男爵一百年前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在周日,這條中間的步行道就自然成了集市。

    以前安初遇還想,各大商場超市周日都能閉門謝客(也是勇氣可嘉,就能放着錢不賺)也就罷了,老百姓要是買個生活必需品上哪裏去呢?

    看來來集市就好啦!這些集市裏的東西看起來都好新鮮,有各種肉類,各種鮮肉或者調味的肉,還有臘腸熟食;水果蔬菜品種豐富;還有各種醬料,烘焙的各種糕點。大部分東西都不是有包裝的那種東西,很多攤主和顧客也都很熟悉。

    這些集市,不知什麼時候擺上了街,但一到周一絕對又撤得乾乾淨淨像沒發生過一樣。安青桔和安初遇看到有遊客乾脆就在這裏解決早餐了,要上一大塊剛出鍋的香噴噴的派,邊走邊吃,太爽了。

    今天安青桔和安初遇第一次去了奧賽博物館。免費。安青桔和安初遇就是把奧賽博物館的各個展廳逛了一圈。後來又去了一次,是單為安青桔和安初遇心裏惦記的展品而去的。

    在巴黎有三大藝術館,按照陳列的藝術品的年代順序分。分別是。盧浮宮,奧賽博物館還有蓬皮杜中心。其中,盧浮宮陳列的是1848年以前的藝術品;蓬皮杜中心則是以後的現代藝術品。奧賽博物館呢,這裏是之間的西方藝術品啦。

    安青桔和安初遇多少看過一點西方藝術史的書籍。有一部《西洋藝術史》的紀錄片,對歐洲藝術的斷代劃分和安青桔和安初遇參觀的這些博物館比較類似,就暫以這個為準吧。按記錄片的說法。大致把西洋藝術劃分成6個階段。

    後中古時代(就是中世紀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洛可可及新古典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印象派和後印象派時期。前面五個時期的藝術品基本上在盧浮宮都可以看到,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一部分,還有印象派和後印象派時期的作品就都在奧賽博物館了。

    當然了,這些時期的劃分是以標誌性的出現年代劃分的,即使到了印象派時期也還有人創作體現浪漫主義時期畫風的作品。

    這也就解釋了在奧賽博物館為什麼有時也能看到新古典主義風格甚至洛可可風格的作品了,那是後期人們模仿前面時期的風格,但不是那個時期的作品。

    整個博物館是用一座火車站改建的,在塞納河左岸,正對着盧浮宮。候車大廳的透光穹頂給這個博物館帶來了天然的採光。

    這一天安青桔和安初遇去的時候。門外的長隊繞來繞去,要候上半小時才能進門。後來安青桔和安初遇拿着博物館通票去的時候,直接從另外一個口直接進去就行,沒什麼排隊。

    博物館裏除了大廳以外,其它展廳都不讓拍照的——這一點和盧浮宮不一樣。盧浮宮裏面的展品都是可以拍照的,只要不使用閃光燈就可以。

    更happy的是奧賽博物館有中文語音導遊,5歐一位,很值得租用。當然了。如果不用語音導遊,還可以在商店裏買一本中文版的奧賽參觀指南。9歐一本,裏面幾乎有所有著名展品的高清照片。

    最重要的是,這本中文版參觀指南中翻譯的藝術家的名字和咱們華國的翻譯習慣完全一致——你以後會發現,這點很重要。

    除了藝術品,這座建築也是可以欣賞的。作為火車站的古老大鐘被保留了下來,很有味道。在博物館裏還有一個特別高大上的咖啡廳。裏面藝術氣息濃厚,進去高雅一番也是一種選擇。當然安青桔和安初遇也進去看了看,就是拍照哈哈。

    安青桔和安初遇都不是美術專業人士,看西方藝術純粹是欣賞,好看就喜歡;看不懂就拉倒——所以安青桔和安初遇沒有去蓬皮杜中心。私下以為在那裏看不懂的會比較多。在藝術形式方面,安青桔和安初遇喜歡繪畫多過雕塑。

    一是色彩的關係,二是雕塑缺乏情節。雕塑多半描述的是人、物的單一景象,大部分時間只能通過人物表情和雕塑背後的故事來理解和欣賞。繪畫就不一樣了,一幅畫可以是一副風景,可以記錄一件史實,可以捕捉生活的一刻。

    無論是文藝復興,還是印象派,都是如此。在沒有攝影的年代,安青桔和安初遇不光能通過這些繪畫接近歷史,更能夠通過欣賞繪畫來參觀那時人們的精神世界。

    不喜歡的畫主要是宗教題材(除非特別美的),還有單一的人物肖像(除非特別牛的)。鍾愛的畫主要是描繪風景的人物,人和自然,人的生活等等。

    好吧,說一些安青桔和安初遇特別喜歡,而且也欣賞到了的作品吧,列在這裏以作紀念。


    雕塑里也有喜歡的。比如這個,作者叫埃內斯特.美索尼爾(估計中文的翻譯應該是梅索尼耶)。這幅雕塑叫《旅人》,是蠟、布和皮革混合的雕塑,描繪的是拿破崙遠征俄羅斯的場景。這一尊不大的雕塑把當時的烈烈寒風,以及遠征途中的潰敗感受都詮釋得淋漓盡致。

    再不喜歡看雕塑,羅丹的雕塑總歸是喜歡看的。這個《地獄之門》自然是大名鼎鼎的,很值得一看。這幅作品給安青桔和安初遇掃了兩個盲。一是青銅雕塑怎麼做出來;二是《地獄之門》和羅丹的「思想者」者之間的關係。

    先說鑄銅雕塑怎麼做呢?原來都是先用石膏或者膠泥雕刻原稿,然後再翻製成澆注用的模具,這一步好像叫制范,比較大的雕塑要切割成一塊一塊分別製作模具。再往後是澆注(就是金屬液體了),冷卻。最後是拼接在一起然後打磨。

    羅丹的這座《地獄之門》取材自《神曲》。當初這幅作品是要裝飾博物館的,後來不知怎地泡了湯。於是這座雕塑成了羅丹後來很多神作設計的溫床。這座地獄之門描繪了人類複雜的不斷掙扎的人性和情感,裏面包括了186個作品。

    不少小的構件被羅丹放大(這也是鑄銅雕塑的前期設計步驟之一。先做小模型,然後放大)成了不朽名作,比如。門框最上方的那個「思想者」——它的第一座澆注青銅像就在先賢祠。還有「吻」,「夏娃」,都是在這座門上。

    當然更多的羅丹的青銅雕塑作品,在羅丹美術館,甚至在巴黎的各處都能看到。

    安格爾的作品在盧浮宮能看到很多,他算是新古典主義的典範了。但是這幅作品作於1856年,所以來到了奧賽。

    印象深的都是他畫的洗澡姑娘的背影(叫「浴女」好像),有一個人洗澡的,還有一群人洗澡的。這幅《泉》和洗澡的大姐不一樣,儘管什麼都沒穿,看起來確實一點都不淫蕩,反而很清純。

    真實的原畫有1.6米高,看起來畫面中的少女有真人大小。肌膚極其細膩,就是真的也沒有這麼美。

    安青桔對美術啥都不懂的時候就在地攤上看過這幅畫的招貼畫。心裏就覺得很美。這幅畫在國內也很有名,不少亂七八糟的美術畫室都喜歡掛副《泉》的印刷油畫表現其優秀的「藝術鑑賞力」。

    這幅畫的作者安青桔和安初遇一點也不熟悉,叫亨利.勒尼奧,是一位英年早逝的浪漫主義畫家。不過這幅畫可是新古典主義風格,名字叫做《格拉納達摩爾國王不加審判的處決》,作於1870年。名字也超長。

    但是這幅畫高達3米,又是正好採取的仰視的視角創作,畫面特別壯觀,也特別血腥。畫面描述的是佔領西班牙葡萄牙地區長達781年的穆斯林國王們的殘忍,畫家的確達到目的了。手起刀落的一剎那的冷酷無情被描繪得淋漓盡致。站在畫前,幾乎好像能聞到血腥味。

    米勒的作品在奧賽有好幾副,最著名的《晚禱》和《拾穗者》都看到了;這算是現實主義題材。說說感受。個人更喜歡看《拾穗者》,畫面比較大,寬幅有1.1米,色彩比較亮,鄉村生活的景象撲面而來。

    三個拾穗的人忍耐、謙卑、忠誠,沒有面部表情,不像別的現實主義繪畫那樣要吶喊點什麼,就是靠肢體的動作來表達他們的生命。這個《拾穗者》是有宗教題材意味的,聖經里有許多關於農民在田間勞作的景象。

    以前的畫家畫得很少,米勒這是以現實主義呼應宗教題材。在盧浮宮裏還看到過好像是普桑也有一組四季的繪畫,裏面也有類似拾穗的景象,不過在米勒的作品裏,「田間的勞動者」作為畫面的真正主人,這在那個時代是很特別的。

    庫爾貝,他是現實主義代表了。他的名作《畫室》在奧賽博物館。畫面很大,3米多寬。畫面內容透着股詭異。庫爾貝坐中間,畫的是一副風景畫。整個畫面左邊是一堆畫家的模特,以不同的姿勢擺着,但是這些模特都不在畫家的畫裏面。

    畫面右邊是畫家的一堆朋友,可能也有來訂畫的還有來欣賞創作過程的。畫家邊上站一裸女,光線最亮,四顧無人那麼站着也不在乎,顯然是畫家的模特,但由衷欣賞畫家(估計是畫和人都欣賞),邊上還站一小孩,萬分崇拜看畫家作畫。

    這幅畫是描繪畫家生活呢,還是描繪訂畫人的生活呢,還是描繪某種生活呢?居然還是現實主義題材,看起來挺神。

    好了,到印象主義了。馬奈說。「安初遇只畫安初遇看到的,而不是取悅於別人的;安初遇只畫真實的,而不是憑空想像的。」這居然就是「印象主義」了。安青桔覺得「印象」大概是個很主觀的東西,馬奈的印象就成了這個樣子。

    提香的「維納斯」在馬奈的「印象」里就是這個這個妓.女了(《奧林匹亞》),提香的「田園音樂會」在馬奈的「印象」里就是作者一家子春遊了(《草地上的午餐》)。而本來是三幅肖像畫,被馬奈合併成一幅,成了貌合神離的三個人戳在陽台前了。

    給安初遇感覺,亨利.方丹-拉圖爾差不多是個不得煙抽的記者畫家,也就是畫家的畫家。反正不知道這個人的什麼名聲,但是他顯然受過專業的美術訓練,聽說還是個浪漫主義到印象主義的過渡人物。

    他的畫留在了奧賽,安初遇覺得很大的原因是他記者一樣的眼光把那個時候印象派大師的集體活動都畫成了畫。這也很不錯,至少知道畫家長什麼樣子了,而且還有「活動場景」,相當於攝影了。

    這兩副畫都很大,所以很逼真,足見畫家的功力。左邊那副《向德拉克羅瓦致敬》寬2.5米,右邊那副更有名《巴迪儂畫室》寬2.7米。

    左邊那副畫裏白襯衫的就算是方丹-拉圖爾,他旁邊拿着花站着的還有右邊畫裏正在畫畫的那位就是馬奈。右邊畫裏帶着帽子站在畫框位置的是雷諾阿,畫最右邊有點模糊的是克勞德.莫奈。

    終於該克勞德.莫奈了,印象派的創始人也算標誌人物。安青桔和安初遇剛到法國第一站去的吉維尼小鎮就是為看莫奈畫荷花池的荷花池。安初遇就不在這裏廢話了,簡單一句話,要看莫奈,就得到巴黎來。(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第八八五節 姐妹的藝術生活  
相關:  每天超神三分鐘  他有未來機器貓  他有很多好習慣  我有很多好吃的  劍仙中人  惡龍先告狀  窮神虧錢很快樂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妖噬星空  韓娛之崛起  養鬼為禍  網遊之九轉輪迴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他從末世來第八八五節 姐妹的藝術生活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6s 3.9937MB

搜"他從末世來"
360搜"他從末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