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余翔召開會議研究撫恤金發放問題。會上有人提出降低撫恤金標準,還有人提出盧象升的兵不屬於新衛軍,補償標準應該降低或者不發放。
針對這兩點,余翔徹底否決,第一,戰士上前線以命換錢,既然之前定下標準,之後的標準只會比之前高,而不是降低,這是對生命的尊重。當兵的人,都是家中青壯勞力,是家裏頂樑柱,一家子老老小小,還指望這筆錢過日子。因此撫恤金一分都不能少。
第二,盧象升的軍隊與新衛軍一起抗擊清兵,是戰友,且都是大明的士兵,不應厚此薄彼,要一碗水要端平,決不能有歧視行為,不能人為地劃出高低貴賤,因此,所有的在戰場上戰死的將士們都應得到平等的待遇。
至於撫恤金來源的問題,除了財政補貼外,余翔還建議設立英雄基金,爭取社會捐款,英雄基金戰時用於烈士撫恤。待將來和平時期,用於見義勇為受傷或犧牲的人,以激發和弘揚社會正氣。
借鑑後世因善款使用不透明,遭到種種非議,挫傷行善人的積極性的問題,余翔要求英雄基金實現全透明化管理,儘管在這個時期,通訊極不發達,透明化管理成本非常高,但余翔要求,即便利用人海戰術,投入再多的人力和物力,也要達到透明化管理,每個人所捐善款,必須有明確的去處,且投出的善款,其用途必須經得起推敲。除了英雄基金使用委員會能決定善款的去處以外,任何一級的官員都不得動用善款,確保善款不被挪作他用。
為了鼓勵捐款,第一批捐款人,資金額達到白銀十萬兩以上,可以獲得大善人稱號,將來可擁有一些豁免權,至於有哪些特權,待以後慢慢議定。
當場,余翔代替許記商行捐款十萬兩白銀,這是之前與許三小姐商量好的數量。
有餘翔做榜樣,劉向義回去與老丈人黎四海商量,黎四海當場拍板捐款十萬兩,如今黎四海對劉向義言聽計從,非常看重這個女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鐵公雞福王朱常洵居然慷慨地捐出五十萬兩白銀。福王自有他的小算盤,他的錢基本上被凍結,他的財產光純白銀就達二千萬兩之多,如將糧食折算進去,只怕會更多,拿出五十萬兩白銀對福王來說算不了什麼,還落下一個好名聲,這事他是無論如何不會放過的。
不過有了福王這個王族人士作表率,發揮出了巨大的廣告效應,那些王公貴族,鄉紳富賈們捐款的積極性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一些家境殷實的官員鄉紳紛紛捐款,由此在河南颳起的捐款旋風,一些烈士家屬居然拿出撫恤款來捐款,由此在河南地界興起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樸素的英雄主義情節,這種情節是巨大的號召力,這同時給余翔提出更高的要求,這種樸素的情節就是一種無堅不摧的戰鬥力,如果將這種情節保護好了,將來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如果將這種情節傷害了,就可能導致社會麻木不仁,團結力和凝聚力的流失,最終成為一盤毫無戰鬥力的散沙。
余翔決定從進一步保護善款的角度出發,保護這種樸素的英雄主義情節,他專門成立了慈善組織,進一步完善善款的募集、管理和使用,制定了第一部慈善法,用法律的形式來規範善款的使用。
新的慈善法制定出來後,更加體現了公平的原則,捐款額度無論大小,都可以獲得捐款證,捐款額可以累計,累計捐款超過十萬兩的,可以獲得大善人稱號,余翔藉機引導富人以反哺社會為榮的社會風氣,有錢人不一定會獲得社會認可,但是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一定會得到社會認可。
來做生意的外省商人見河南環境如此好,即便是大災之年,他們紛紛在此設立商鋪,踴躍捐款,有些人還獲得大善人稱號。短短一個月,英雄基金就突破了五百萬兩。
這天,余翔正在和許三小姐、陳思懿在後廳閒聊,衛兵送來拜帖,並說此人要捐重資,且送來重要軍情。
余翔一看拜帖,上面名字甚為眼熟:薛禮。
許三小姐看到拜帖上的名字,臉上佈滿寒霜,說道:「他就是在茶葉拍賣會上萬金買茶的人,還想調戲我呢,被勝大俠打了一頓,這人膽子還不小,主動送上門來。相公,再去揍他一頓。」
余翔笑了笑,暗想,看來誰惹着許三小姐是要倒大霉,不過這小子敢主動送上門,肯定有重要事情,沒事他從京城跑來這裏幹嘛,於是說道:「這次,他可能真有重要情報,並且主動送錢,我先去看看再說吧,如果這人還不正經,我就揍他好不好?」
許三小姐略一思索,覺得在理,點點頭答應了。
余翔在大廳接見了薛少,但見此人一身綠色綢衣綢褲,手搖扇子,一副紈絝子弟的模樣。
薛少見到余翔,心裏一驚,他的偶像,但在京城口口相傳的嗜血惡魔,竟然是風度翩翩的年輕公子,這實在讓他太震撼了。
薛少連忙收起摺扇,撩袍便跪,大禮參拜。
余翔忙讓他平身,問道:「請問薛公子,此番不遠千里,一路風塵,趕來河南,所為何事。」
薛少先是拿出十萬兩銀票來,遞給余翔道:「這是我對戰場上英勇殺敵戰士們一點心意。」
余翔見薛少這麼說,對他有了幾分好感,雖然明知他乃京城一紈絝,但見他出手闊綽,還算有幾分真性情。
余翔和顏悅色地與他客套一番,薛少見余翔這麼平易近人,那種緊張情緒消散了,畢竟他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他機警地看看左右,顯然有重要軍情回稟。
余翔明白他意,說道:「但說無妨,這裏很安全,不會泄密的。」
可是薛少還是支支吾吾,余翔見他如此謹慎,知道此事很重要,擯退左右,屋裏只剩下他二人。
薛少這才將京城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據實相告。
余翔對於這些消息,雖早就有所耳聞,如今見官場上有如此動靜,並且京城官場已經形成一邊倒的對余翔不利之勢,崇禎皇帝對他已經動搖,這讓余翔甚為心驚。感覺到一場暴風驟雨即將來臨。
薛少毫不隱瞞道明這次只身前來河南的原因,將自從上次購茶後的離奇遭遇說了一遍,言語之間,毫不掩飾對余翔崇拜之情,當說到一日三拜時,余翔聽得都樂了,稀里糊塗地,這個紈絝少爺居然與余翔結成命運共同體。
送走薛少後,余翔心中便有了清晰的脈絡,崇禎皇帝對余翔態度變化已見端倪。隨後,余翔從各地抽調軍兵,屯兵安陽,以應付可能到來的變故。
余翔足額發放撫恤銀,烈士撫恤銀由郵政系統,送到了烈士家裏。
對於一些殘廢的戰士,除了免費將其醫治好以外,還發放一百兩的轉業銀子。
對於過了四十歲復員的軍兵,發放五十兩銀子的復員費,盧象升剩下的不足一百名老弱殘兵,有一大半達到復員年齡,余翔足額發放了復員銀,並派人將他們風光送歸故里。
對巨鹿戰場上立功的軍兵論功行賞,就連石頭蛋.子也立了二等功,獲得六十兩賞銀。每月新衛軍放假一天,軍兵們抓緊時間購物。安陽城內商鋪、飯店都樂呵呵,這幫軍爺出手闊綽,不砍價不還價。
石頭蛋.子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銀子,他買了許多香燭紙錢,對着家鄉的方向,祭拜爹娘,邊燒邊哭,他雖然浴血戰場,但說白了,還是一個小孩,若不是那麼多老兵護着他,此刻他只怕早已戰死沙場了。
穆人清用一百兩銀子,為歸辛樹修了個園陵,風光大葬,歸辛樹無兒無女,孑然一身,穆人清此舉,希望徒兒將來會給世人留下一些印記,余翔則親自為歸辛樹題寫墓志銘。這讓穆人清非常感動。
新衛軍超乎尋常的撫恤,對戰士的尊重,讓新衛軍有一種榮譽感,以保家衛國為使命,專心練習殺敵本領。
通過商人、轉業軍人和烈屬的口口相傳,新衛軍對待軍兵的種種好端暴風般地四散傳播,讓那些連軍餉都拿不到的朝廷軍隊,眼紅得不得了,尤其是盧象升舊部,聽說盧大人殘兵被余翔救後,絲毫沒受到歧視,還一視同仁,發放撫恤和領取獎賞,而他們現在卻處在水深火熱的恐怖籠罩之下,這種鮮明的落差,更令其他們對新衛軍產生無限嚮往,他們都希望加入新衛軍,找回之前的榮譽感。
因此,宣大士兵暗流涌動,都非常嚮往回歸盧象升的領導,加入新衛軍,一些士兵開始暗中串聯,尋找和等待機會。
這些情況,讓陳新甲惴惴不安,害怕有朝一日他冒名頂功之事被揭穿,並且,已經有些苗頭,民間已經在流傳巨鹿戰場的一些情況,如果這種傳言到了崇禎皇帝耳朵里,後果不堪設想。陳新甲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將新衛軍徹底消滅。
正在他惶惶不可終日,不知如何下手之際,河南巡撫、廣平知府、平鄉縣縣令、廣宗縣縣令、雞澤縣縣令、屈平縣縣令聯名彈劾余翔,言其未進許可,悍然越境,騷擾百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陳新甲大喜過望,借用這個契機,秘密地給崇禎上了一道奏摺,請求崇禎以調余翔進京述職為名,將其調進京,然後將其拿下問罪,如果余翔不來京城,就是抗旨不尊,說明其有謀反之意,可以號令天下征討余翔,還建議讓左良玉這隻有實力的軍中大將接替余翔擔任河南巡撫之職,如果余翔不交出河南巡撫之職,就等同與左良玉宣戰。這個建議可謂毒辣之至。
因為陳新甲先前與清兵有所接觸,他還故意將此消息透露給清人。
這次出征,讓皇太極損失慘重,更重要的是損失了岳托這員大將,皇太極非常痛心,通過這次戰鬥,他進一步看清了余翔實力。下定決心無論如何要除掉余翔,此人不除,必將成患。
皇太極得到陳新甲彈劾余翔的情報,立刻在大政殿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孔有德出班說道:「新衛軍武器犀利,超乎想像,治軍嚴謹,軍民同心,士氣極高,如今是個契機,一定要借大明官員之手將其剪除。」
皇太極問道:「該如何藉助大明官員之手呢?」
孔有德說道:「離間計!推波助瀾!」
不幾日,京城謠言瘋傳,說余翔在巨鹿本可與陳新甲前後夾擊,將清軍殲滅,但是余翔私下與清人達成協議,主動撤退,導致大明軍隊重大損失,整個細節編排得如真事一樣,天衣無縫,讓人真假莫辯。
楊嗣昌和一幫朝臣推波助瀾,引得民怨。朝堂上下,京城百姓,都認為余翔禍國殃民,恨不得將余翔得而食之而後快。
朝堂之上又有士子請願,百姓聯名請願,朝官請願。
崇禎皇帝本身都余翔甚為動搖,雖然擔心餘翔會造反,但見如此民心所向,他號稱順應民意,下達聖旨,要余翔在一月之內和盧象升一道,進京述職,同時罷去余翔河南總督一職,任命左良玉為河南總督,即日生效。
余翔接到聖旨,感到一股涼氣,就意味着可能與左良玉有一戰,他將成為挑起內戰禍國殃民大罪人,如果從了朝廷,他此番前去只怕是有去無回,整個華夏民族又要回復劫難,老百姓又要遭受戰火之苦。
余翔接到聖旨後,將自己關在全黑的屋子裏,不許任何人打擾,不吃不喝,整整兩天,就連許三小姐前來請求探視都遭到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