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十日,山海城。
隨着戰爭落幕,各區域戰場的戰損以及戰俘數量一一準確統計出來,呈報樞密院,由樞密院歸總之後,呈報歐陽朔。
最終統計顯示,在補齊各部戰損,清退傷殘士卒以及按例組建三大行省警備師團之後,竟然還有六十八萬部隊等待整編。
六十八萬人整編為九個滿編軍團,還有五萬部隊剩餘。
跟杜如晦商議之後,歐陽朔決定,除了補齊豹韜軍的一個軍團以及城衛軍空缺的三個軍團,再組建一個滿編的集團軍——鷹揚軍。
剩下的五萬部隊,歐陽朔既沒有用於組建新的軍團,也沒有就地遣散,而是轉送給了落鳳城。
【炎黃盟】諸領地擴軍的消息已經傳到歐陽朔耳中,落鳳城被邯鄲城、修羅城左右夾擊,不跟着擴軍是不行的。
好在鳳家是跟帝塵等人家族匹敵的大家族,鳳囚凰接任族長之後,順道也接管了家族的資源與人脈,大規模招募玩家並非難事。
只是一點,落鳳城最近很少對外發動戰爭,想要擴軍就得從預備役中挑選民兵,再一一訓練成軍,效率比直接將戰俘整編來的低。
當然,【炎黃盟】也存在類似問題。
歐陽朔送出的五萬兵員對落鳳城而言,無疑非常珍貴,可以讓落鳳城輕輕鬆鬆地整編出一個軍團來,算是還了鳳囚凰此番相助大夏的人情。
畢竟這一場大戰,落鳳城出了力,卻什麼都沒撈到。
即便是盟友,歐陽朔跟鳳囚凰又有深厚的友誼,也不會就這麼心安理得的占落鳳城的便宜,真要那樣做了,就是在自毀長城。
…………
除了戰俘,此戰最大的收穫就是一批文臣武將了。
謀聖張良跟神將李牧不用說,是此次大戰最大的收穫。除此之外風青陽麾下的魏延,彩雲之南麾下的王離以及我叫大灰狼麾下的李廣,也都是大收穫。
除了這些有名的,還有八位歷史武將以及十位歷史文臣,他們雖然都是名不經傳之輩,放在王級人才中也是最次一等,但也算是解了大夏燃眉之急。
八位武將擔任師團長是沒問題的,十位文臣中的佼佼者可任郡守一職,次一等則可任知府一職,或者到總督衙門任職。
…………
接下來幾天,歐陽朔會同內閣、樞密院以及軍機處,商討相關人事安排。
最先公佈的是軍隊武將安排,此番一次性整編九個滿編的野戰軍團,對王朝財政實在是個巨大負擔,幾乎將朝廷資金消耗一空。
就算不用完成對三大行省的消化,大夏也無力再維持接下來的大戰了。此番罷戰既是客觀要求,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兩個月的戰爭,動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折算到一起,就達三百萬金幣。
打仗打的就是錢,可不是說說而已。
這還只是戰爭開支,戰後,為新編軍團更新裝備、建造營地、配置後勤基地,為陣亡將士發放撫恤等例行開支,又達五百萬金幣之巨。
大夏軍工體系已經極為完備,按理來說,為軍團更新裝備不是什麼難事。難就難在如此大規模的更新裝備,對鐵礦石的需求是海量的。
照這種趨勢消耗下去,大夏境內的鐵礦石絕對支撐不了三年。
待此輪軍隊整編完畢,大夏就有六個滿編集團軍、三個獨立兵團、六支滿編艦隊、一支皇家艦隊以及十四個地方警備師團。
細細算下來,總兵力達到三百三十三萬,看上去很恐怖,可要守衛大夏這樣一個疆域遼闊、邊境綿長的王朝,這些部隊又都是必須的。
而要維持這樣一支龐大的軍隊,全軍僅每月軍餉支出就達一百五十萬金幣之巨,倘若再算上糧草、裝備損耗等等日常開支,怕是超過三百萬金幣。
倘若不是大夏王朝家大業大,兼且商貿發達,稅收充盈,根本就支撐不了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
故而才有這樣的說法,「沒有財政支持,任何強軍夢都只是空中樓閣。」
…………
十一月二日,大夏公佈了一系列將領任免。
神將李牧不出意外被任命為新組建的鷹揚軍統領,授大將軍銜。於此同時,李牧也按慣例成為軍機處一員,進入大夏核心中樞,可謂一步登天。
【姓名】:李牧(神級)
【封號】:中國古代十大名將之一
【朝代】:戰國(趙)
【身份】:大夏鷹揚軍統領
【職業】:特級武將
【忠誠】:78點
【統帥】:97 【武力】:80 【智力】:85 【政治】:40
【特長】:良將(提升部隊士氣30,提升部隊移動速度35,提升部隊殺傷力30,提升部隊耐力30。)
【功法】:略
【裝備】:略
【評價】:李牧良將,為趙守邊。市租入幕,饗士無厭。烽火獨謹,騎射習兼。邊患即入,收保為先。不許浪戰,戰則斬焉。盡以為怯,易將火炎。戰不得一,敗亦失千。再請牧出,法只如前。士感願戰,然後戒嚴。出其不意,誘其兵添。一戰破之,膽落心寒。不敢犯境,十有餘年。如此功業,宜標凌煙。一不奉命,身首莫全。嗚呼哀哉,為將難言。
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北擊匈奴,南阻強秦,挽狂瀾於即倒,摧敵鋒於正銳,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生平事跡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封號。
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是李牧的經典戰役,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公元前二二九年,趙王遷中了秦國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李牧兵權,不久將李牧殺害。李牧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令後人無不扼腕嘆恨。
此番執掌鷹揚軍,也算是給了李牧一個施展抱負的廣闊平台。
…………
除了鷹揚軍統領李牧,鷹揚軍的五位軍團長也都一一亮相。
禁衛軍第二軍團副軍團長曹純,晉升為鷹揚軍第一軍團軍團長。龍驤軍第四軍團副軍團長夏侯淵,晉升為鷹揚軍第二軍團軍團長。
老將李廣,擔任鷹揚軍第三軍團軍團長。
【姓名】:李廣(王級)
【朝代】:西漢
【身份】:大夏鷹揚軍第三軍團軍團長
【職業】:高級武將
【忠誠】:70點
【統帥】:68 【武力】:78 【智力】:50 【政治】:55
【特長】:飛將軍(提升部隊攻擊力10,提升行軍速度25。)
【功法】:略
【裝備】:破奴弓
【評價】:匈奴七十戰,戰戰不得當。一當遂失道,憤激摧肝腸。君恩念數奇,將令抑不揚。白頭恥下獄,飲泣橫干將。
漠北之戰,一位叫「我是大灰狼」的幸運領主完成李廣支線任務,收服老將李廣。這位領主的領地就在川北行省,此番一併歸附了大夏。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有言:「李廣治眾而不用法,無不凶也。李廣之將,使人人自便,以廣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為法。」
無獨有偶,明朝學士黃淳耀曾經對李廣也有過一番類似評價。
「李廣非大將才也,行無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敵則覆矣。太史公敘廣得意處,在為上郡以百騎御匈奴數千騎,射殺其將,解鞍縱臥,此固裨將之器也。若夫堂堂固陣,正正之旗,進如風雨,退如山嶽,廣豈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謀反,只憚衛青與汲黯,而不聞及廣。太史公以孤憤之故,敘廣不啻出口,而傳衛青若不值一錢,然隨文讀之,廣與青之優劣終不掩。」
說的是李廣僅逞個人之勇,無論是治軍,還是打仗都不怎樣樣,跟衛青、霍去病相比,相差甚遠。
後世李廣名聲如此之大,不過是司馬遷避重就輕而已。
雖如此,李廣到底算的上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又有建功立業的心思,想來想去,歐陽朔還是授予了李廣軍團長一職。
說起李廣,此人跟禁衛軍統領霍去病還有一段恩怨,李廣的幼子李敢就是被霍去病射殺的。
此番李廣現身荒野,幼子李敢以及孫子李陵,皆隨侍左右。
歐陽朔原本是想將李廣調到城衛軍任職,只是想到李廣跟霍去病的恩怨,才將此人遠遠調去鷹揚軍,以免生出什麼事端來。
李敢也被調去鷹揚軍第二軍團,擔任師團長一職。
李陵是李廣長孫,善騎射,曾奉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
漢武帝誤聽信訛傳,以為李陵替匈奴練兵,夷其三族。後來單于把公主嫁給李陵,做了右校王,掌管堅昆部落。
漢武帝死後,漢匈和親,李陵少時同僚霍光、上官桀當政,派人勸李陵回國,李陵」恐再辱」,拒絕回大漢,老死匈奴。
現身荒野時,這位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人物,還只是一位十二歲的少年郎,歐陽朔將其送去陸軍講武堂進修,以全李廣一門君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