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頭號武器商 第二卷:黃色亞洲第五十二章:何日戰爭

    第二卷:黃色亞洲第五十二章:何日戰爭(三)

    1906年10月25日,日軍的重炮部隊集合完畢。何家軍從英、美、法、德購買的600門,榴彈炮也到了。

    1906年10月26日早上9點,日軍三百門榴彈炮,在集結完畢後,開始發射炮彈。

    此時的獨立師,早已經撤退到10公里以外,這一切的行動,還要感謝,特種兵總隊長何小。

    是他們昨天晚上,發現日本的行動,把這消息告訴疤二。

    疤二把這個事情匯報給,何木殷之後。立刻做出了行動,那就是先撤退十公里,等他們的炮火一完畢,整個獨立師、600門榴彈炮,一起進行轟炸。

    日軍的第一次進攻,由於沒有看見,獨立師的配備情況,在加上現在可,沒有飛機來偵查,所以日軍還不知道,何家軍已經撤退。

    炮彈的轟炸,從早上9點30分,轟炸到下午4點30分左右,看着何家軍的陣地,被炸的如同翻了一遍後,大山希道:「呦西這次可以,洗刷第一次的恥辱。」

    「命令第一軍,全體進攻!」

    「嗨!」

    殺幾給給,在日軍一名上將的命令下,八萬多日軍,如同瘋了一樣,沖向何家軍陣地。

    五公里外的山坡上,六百門榴彈炮準備完畢,看着前面五公里的地方,密密麻麻的日軍,何木殷道:「命令炮兵開炮!!」

    「上調六十度角,裝填炮彈!」

    「裝填完畢,裝填完畢!」

    「大帥有令,把打10個發炮彈後,把榴彈炮,向前推進5公里!」

    「咚咚咚,咚咚咚」炮彈如同憤怒小鳥一樣,飛向前面5公里,正在進攻的日軍,被炸的血肉橫飛!

    「八嘎呀路,何家軍哪裏來的榴彈炮,命令士兵給我撤退!」

    說的容易,炮火這麼猛,如果撤退的話,不知道死多少士兵,還不如繼續沖的好!

    十輪炮彈打完後,炮兵們推着榴彈炮,埋伏在東南西三側的三個軍,在何大、張大眼、刀疤的帶領下衝下坡來。

    日軍那知道三面都有埋伏,立刻進行反擊,可面對三個軍4000多挺機槍,在多也是送菜的。

    但日軍戰鬥力很強,往往會拼到最後一人,甚至於要死的時候,也會拉響手雷和他們拼命。

    只見一名日軍大佐,手裏拿着一把武s刀,用中文道:「支那人,敢決一死戰嗎?」

    刀疤一聽道:「有何不敢?」

    刀疤抽出一把大砍刀,指着日軍大佐道:「來吧!」

    「鐺」的一聲,日軍大佐的軍刀,被刀疤的大砍刀給攔住。刀疤大吼一聲道:「去你嗎的,一腳把日軍大佐,踢到在地上。雙手緊握大砍刀,一下把日軍大佐的頭,砍成兩半。

    日軍平均身高,才1米5左右,而何家軍平均身高1米78左右,伙食又好肉搏也是必修的科目之一。所以和日軍拼刺刀,日軍根本占不了上風!

    可日軍作戰兇猛,這點讓何木殷很吃虧,肉搏戰進行到,晚上7點左右,剩餘的日軍,紛紛逃串。

    日軍普遍有夜盲症,一到晚上根本看不見東西,何木殷夜盲症少,還經常進行夜間訓練。

    這一戰何家軍,參戰軍到達10多萬人,日軍也就是一個軍,大概七八萬人,在連夜打掃戰場後,第二天下午,朱油仔經過各營的匯報,具體數字也出來了。

    其中死亡人數2300名,大部分都是被,日軍同歸於盡。受傷5000人,大部分都是新兵。

    輕重機槍已經,全部撿回來。

    日軍傷亡6萬三千餘人,無一輕傷、重傷。繳獲步槍5萬餘支、手雷3000多枚,輕重機槍200餘挺。

    遼陽城,大山希非常的震怒,第二軍算是殘廢了,狡猾的何家軍,如同猴子一樣,不行這戰不能在,這樣打下去了!

    此時駐守日軍,重炮的一個大隊,被特種兵突然襲擊,整個大隊的士兵,全部死亡。

    這次帶隊的是何小,袁地等人。

    之後他們用隨身的炸藥包,把所有榴彈炮集中在一起,之後又把炮彈搬了過來。

    不到十分鐘的時間,日軍三個軍的所有火炮被炸。

    「轟轟轟的爆炸聲,震耳欲聾方圓10公里都聽得見!」

    「報告元帥閣下!」

    大山岩道:「不用報告了,榴彈炮被炸的消息,我已經知道了!」

    「是!」


    1906年11月11日,何日的戰爭,已經持續三個月了,何家軍損失,還不足300萬美刀。主要原因是,機槍多,士兵戰鬥力強。

    日軍損失3000萬日元,死亡士兵人數達到10萬人,這是日本在經曆日俄戰爭後,第一次出現如此大的傷亡情況。

    日本財政省大臣,對內閣提出抗議,財政已經快堅持不住了,他們沒有何家軍錢多,不行你們可以看報紙!

    果然內閣大臣們,在報紙上看着頭版,就是美國h-m金屬公司,為何家軍貸款一筆,10億美刀的軍火,並把最新研發的武器,已經秘密運送到中國。

    10億美刀,換成日元的話,那可是30億元,日本15年的收入.

    打你拿什麼打?別人用軍火,就可以滅掉阻擋,何家軍所有的障礙!

    經過兩次戰役的少佐豐田一郎回憶道:「何家軍的輕重機槍太多,我們的士兵還沒有到,步槍有效射程內!何家軍的一千多挺,輕重機槍就開火了!

    」

    這還是第一次,第二次更多。足有4000多挺輕重機槍,我們第二軍8萬多人,不到三個小時,就只剩下1萬多人。

    豐田一郎頓時,也上了頭條。日本國內也是一片譁然,有主張繼續死磕的,有主張撤退的。

    最後在利益之下,日本天皇還是決定退出,認輸就認輸。

    日本大使邀請英、美、德、法、奧、意六國大使,進行和何家軍的談判。

    在談判桌上,來到不是何木殷,是張長工,

    張長工道:「不好意思,我們大帥被,日本人給暗殺受傷,不能來談判,還有我代表不了,二十三萬何家軍!」

    「除非叫你們的天皇,跪下給我們大帥磕頭認錯,不然這戰爭沒完!」張長工說完後,袖子一甩,大搖大擺的走了出去。

    三天後的報紙上,英國倫敦、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德國柏林、俄國莫斯科,都紛紛議論此事。

    h-m金屬公司出名了,居然貸款10億美刀,給何家軍發動戰爭,這不是瘋子是什麼!

    迫於各國的壓力,美國總統l斯福親自找到英特,商談這一筆十億美刀的事情。

    英特也不是吃素的,勞資借錢管你屁事?於是找來美國四大財閥、富國銀行總裁,對l斯福進行施壓。

    看着美國最大的四大財閥都幫英特,l斯福那敢說個不字,就算他是著名的政治家,也只是美國四大財閥,選出來的總統。

    最好這件事,不了了之。

    英特把此事,匯報給何木殷後,何木殷回道:「把秘密的h-m2代戰車、轟炸機都運過來!」

    難道少爺想發動戰爭?如果何木殷說出來,這只是威懾日本而已,會有什麼想法。

    現在h-m金屬公司,一共生產200輛2代坦克,駕駛員大部分都是美國人,還有一部分中國人。

    二百機飛機還好,大部分都是中國人,小部分是美國人,今天英特把他們,召集在這裏,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去中國,幫助何家軍,月薪翻三倍!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十分心動,尤其是飛行員,聽說要轟炸日本時,更是道:「我們不要月薪,只要轟炸日本就行!」

    200輛坦克,重大1萬噸,需要5艘萬噸級船,幸好h-m金屬公司,有30多艘萬噸輪船,還在研發一種重達,20萬噸的巨型輪船!

    接下來的日子,大山岩在遼陽城,如同縮頭烏龜一樣,怎麼也不出來,更是把遼陽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何木殷和瑪麗結婚的日子,是今年的12月12日,今天可是11月26號了,於是何木殷在吩咐事情後,偷偷的去了德國。

    張長工聽戰車、飛機要運到中國來,更是大吃一驚!他也只是聽何木殷說過,只是一直以來沒有見過而已。

    飛機需要飛行跑道,按照何木殷的意思,這批坦克將會登錄旅順,之後一路殺到遼陽城。

    這次可需要特務的配合,和特種兵的配合!

    1906年,12月12日德國柏林,何木殷和瑪麗,在教堂舉行隆重的婚禮,這次婚禮由,毛瑟保羅做主婚人。

    婚禮來的貴賓很多,就連威廉也親自來了,為他們送上祝福。

    這一夜何木殷、瑪麗瘋狂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起床。

    12月14日,威廉親自接見何木殷,在聊了一些家常後,威廉道:「小木能不能,在幫我生產,幾種新的武器!」

    對於威廉的請求,何木殷拒絕了!12月17日獨立師,進攻遼陽城,此時駐紮在遼陽城的是日軍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第五軍,總兵力達到20萬人。

    獨立師只要幾萬人,接着趕來的何家軍三個軍,很快進入戰鬥狀態,大戰一觸即發。

    旅順口岸,十多艘掛着英,國輪船的貨船,停靠着在碼頭邊。

    正當日軍要檢查貨物時,威爾遜對着這名日軍,就是一巴掌打過去。用日語道:「這些貨物是大英帝國的,你們日本人是不能查的!」

    正所謂打狗看主人,日本本來就是英國的狗,現在的日本哪敢多說半個字。

    晚上何小帶着一個特種營,控制住方圓十里的地方,旅順的地形很平坦,可使用戰車運行。

    還特意修建一個臨時飛機場,足夠轟炸機進行轟炸。



  
相關:    韓娛之崛起  絕代神主  天唐錦繡  坐忘長生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清末頭號武器商第二卷:黃色亞洲第五十二章:何日戰爭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777s 4.1822MB

搜"清末頭號武器商"
360搜"清末頭號武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