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心中愧疚,見丁原呼吸越來越急促,連忙問道,「義父,為何用布為主簿!布之志向乃是大將軍也!」
丁原好似想起了什麼,臉上出現一抹笑容,輕輕說道,「某素知你喜武厭文,然王司徒曾對某言,為將者……不讀書,不通曉道理……乃一匹夫爾!此言某時刻記在心中,奈何某幼年家境寒苦,後來又諸多事情,不曾細讀些書,只粗知大略而已……你雖乃某義子,但某待你如親子。某不希望你同……同某一般……只為一武……夫……」言畢蕭然逝去。
呂布震驚!滿臉帶着殺意緩緩站起,毫不猶豫地拔出腰間寶劍,冷眼看着李肅緩緩說道,「李恭正!」
李肅身形一滯,驚慌道,「都是某的錯。但是丁建陽已死,你再殺某如今又有何用。奉先當真不念幼時之情?不想想以後嗎?」
呂布心中一驚,甚是掙扎。
忽然外面人聲嘈雜,為首一將闖入營帳,見裏面情景頓時目瞪口呆。
呂布一見,乃是高順,只是沉默不言。高順不敢相信地看着呂布,「奉先,建陽叔如此厚待與你,你竟然……我殺了你這個無恥小人!」說完拔劍砍向呂布。
呂布一閃身,避過高順之劍,一腳將其踢倒在地,喝道,「公孝,你不是布的對手!不要逼某動手!」
「我誓殺你!」高順猶如一頭被激怒的猛獸。
「若是你殺地了某!」呂布沉聲說道,「便來殺吧!」
這時高順從地上爬起來,方才看見還有一人,原來是這個傢伙!難道……高順想了想呂布的表情和態度頓時明白其中必有蹊蹺。
「公孝,好久不見!」李肅微微一拱手,復對呂布說道,「事已至此!奉先還在猶豫什麼?」
「罷罷罷!」呂布看了一眼高順,召來一傳令兵,嘶啞着聲音說道,「去傳某令:丁原不仁,吾已殺之。肯從吾者在此,不從者自去!」
「這……是!」
李肅看了看丁原屍體,有些遺憾地說道,「奉先,為何不取丁原首級去見董公?董公必有厚賞!」
不說還好,這一說高順立即眼睛一瞪,手提利劍喝道,「某先取了你的首級!」
呂布一把拉住高順,明白若是殺了李肅,必會惡了董卓,如今義父身隕,若是這樣豈不是將義父畢生心血毀於一旦?
「要布投董卓也行!只是并州軍馬,皆歸某掌控,他人不得越權!」呂布沉聲說道。
好不容易見呂布答應,些許小事而已。李肅笑着說道,「些許小事,董大人定會應允!那某這便告辭了!」
「恩。」呂布淡淡說道。
高順冷眼看着李肅走出,就差沒提劍砍了這廝,恨聲說道,「如此小人,恥與為伍!」
次日,呂布領并州軍投董卓,並言及并州軍馬所屬一事,董卓心中暢快,一口答應。
這丁原一死,董卓越發做大,膽子也大了起來,這廝竟將何太后軟禁,隨後又自封為丞相,統領朝中一切事物!
自此,董卓權勢滔天,一時無兩!
——————————————————————————————
某日雲生正在王允府上拜訪,聆聽教誨,請教學問。
「什麼,孟德去刺殺董卓了?」雲生瞪着眼睛看着王允。
「小聲點!」王允低喝一聲,放下手中書籍說道,「前幾來老夫府上宴請諸多大臣,那曹操不請自來,宴後老夫與其詳談董卓一事,最終將那七星刀與他……這曹孟德,未及成功便思退路,心思縝密如此,倒也是個人才!」
事後,果然傳言曹孟德刺殺董卓不成,惶惶逃出洛陽,雲生更是心中鬱悶,暗想自己怎麼就沒有記起這件事呢?不然還可以給孟德出出主意。
與此同時,中軍校尉袁紹與其叔父袁隗也在商議董卓之事。
袁紹皺眉說道,「這如今丁建陽一死,董卓一人獨大,我袁家莫不是要歸於其下?如此奈何?」
袁隗輕輕端起茶盞說道,「本初,過不了幾日董仲穎怕是要再言廢帝之事,你可藉此機會遁出洛陽,我袁家四門三公,門生頗多,只需你打起旗幟,自有人來投之!」
「莫非叔父讓紹一人走?那叔父呢?」
「愚也!」袁隗看了一眼袁紹沉聲說道,「只要老夫還在洛陽,董卓他就還會放心用你!而後,當你羽翼已成之日,也不必再顧念老夫……」
「這……」袁紹一臉的猶豫。要知道袁紹乃是庶出之子,在家中素來無人看重,但是從小得這位叔父提攜,兩人之間的感情勝過父子。
「老夫心意以決,本初不必再言!但有一事本初要時時記在心中!」
「請叔父賜教!」
袁隗長長嘆了口氣,說道,「老夫原先本想從龍,沒想到竟然半路殺出個董仲穎。唉~,功虧一簣。本初,袁家以後就交給你了……」
袁紹皺着眉頭,動了動嘴似乎想說些什麼。袁隗好似明白了袁紹的心思,搖頭說道,「公路他差你遠矣,為又人心高氣傲,成事不足啊!袁家切不可落寂在我等手中!」
「……是!」
是日,董卓宴請百官,酒行數巡,按劍說道,「今上暗弱,不可奉宗廟;吾尊先帝遺詔,將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帝。有不從者斬!」
果然不出叔父意料!袁紹思量一下,挺身說道,「今上即位未幾,並無失德;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
董卓怒道:「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
袁紹亦拔劍曰:「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兩個在筵上對敵。
李儒疑惑地看了一眼袁隗,見其也是一臉驚奇,於是小聲對董卓說道,「事未可定,不可妄殺。」
袁紹自手提寶劍,辭別百官,奔冀州去了。
董卓明白李儒之意,對太傅袁隗說道,「汝侄無禮,吾看汝面,姑恕之。廢立之事若何?」
袁隗心中暗喜,拱手說道,「董公所言甚是。」
董卓哈哈大笑,厲聲說道,「敢有阻大議者,以軍法從事!」群臣震恐,皆聽尊命。
宴罷,董卓隨口對李儒問道,「袁紹此去若何?」
李儒疑惑說道,「此事倒是出乎小婿意料,不過也罷。袁紹叔父袁遺在我處,袁紹斷不敢造次!這袁家四門三公,門生遍天下,倒也麻煩。這樣,不若給袁紹一郡守,以收其心。」
董卓點頭從之,即日差人拜袁紹為渤海太守。
半月之後,曹操矯詔以伐董卓,詔中大言董卓不仁,暴戾,亂漢之舉,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