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這廝,如何能夠修煉得如此快?即便是進境快,亦不能拿此來消遣吾吧?」悟能見李顯竟然如此無恥的傷害自己感情,一方面暗暗驚異李顯如此變態的學武天資,另一方面也忍不住向其發泄心中的不滿,這副神情令李顯想笑卻又不好笑出來,把他憋得臉都紅了。
「呃,大師兄,內功之進境小弟承認確實比不上,可是在外功和輕功方面自認尚可,經過小弟一夜苦修,此兩項絕藝業已練成第一層了,此兩門絕藝需要下苦功夫方可,惟有小弟這等粗人方可堅持,師兄亦不必氣餒。」悟能為了爭取一個臉面,也不顧得藏拙了,把自己相比李顯最大的優勢抖了出來,神情中自也不無得意。
李顯見了悟能那一臉嘚瑟的樣子,心中自是好笑,不過雖然心中很是同情,卻也不願讓他如此得意,便撓了撓頭,呵呵笑着說道:「說起來慚愧,為兄於外功及輕功之進度確實不如內功,這皆怪為兄昨夜睡得太早,導致兩項進度盡皆未到第一重大圓滿,想要突破至第二重,恐需多花上個三五日。」
「唔,汝,汝,哼,吾再不與汝講話。」悟能本來以為自己總算是勝過了李顯一籌,可是今日今時才總算是明白,跟此人攀比學武資質簡直就是自取其辱,於是乎,他便熄了那顆爭強好勝之心,只是準備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便可,殊不知這樣一來反倒令他的武學修為突飛猛進,比之前的進益不知要強了多少。
其實李顯之所以一再搶悟能的風頭,目的不僅僅是要氣一氣對方,而是見對方一味爭強好勝,不符合心法之中清心寡欲的要旨,生怕對方因此而耽誤了進益,甚而影響了苦修,這才出言刺激。
兩人又互相交流了一番習武的心得,這才攜手前來拜見少林五百僧兵總教習悟明和尚,悟明見到師傅又新收了兩名嫡傳弟子,本來就高興不已,後來又聽說兩人這一夜苦修取得的成就,自然更是讚嘆不已,連自己都感覺自愧不如,此人既是大師兄,又素來愛才,更兼顧及師傅的命令,對於兩位小師弟自然是親昵有加,當下便細細詢問他們在習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把自己在修習這三門絕藝過程中的心得,以及戰鬥中的經驗傾囊相授,並沒有一絲一毫的保留。
李顯見自己這位師兄如此古道熱腸,自然是心中感動不已,同時對於師兄所介紹的那些心得和經驗拼命地往頭腦里塞,這些東西儘管大部分不理解,卻也囫圇吞棗的記了個大概。對於這些東西,李顯相信將來一定會派上大用場,因為這讓他覺得至少會抵得上數年乃至十數年的探索。
悟明可不是像智空那般不通俗務,他見李顯被自己的師傅和少林方丈如此看重,後又從方丈處了解到了此人的身份,便知雖然方丈竭力避免痕跡,可整個少林寺已經被與此人牢牢地綁在了一起,雙方之間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又見李顯為人謙恭有禮,禮賢下士,雖然年紀不大,舉手投足之間卻已顯得雄才大略,頗具英主氣象,與師祖曇宗口中的太宗皇帝頗為相像,這才傾盡全力的傳授少林秘術。
李顯見悟明對自己熱情,自然是聞弦歌而知雅意,與悟明更加親近,兩人一番長談,以李顯的見識學問再加上悟明的有意奉迎,雙方之間愈覺相見恨晚。
後來,為了能夠讓李顯安心修行,不致於因為頻繁奔波少林而泄了身份,悟明提出將自己麾下最得意的助手,也是少林俗家弟子之首的張無塵撥給李顯,一方面對李顯在武學上的疑問予以隨時指點,並保護李顯安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方便李顯和少林之間的聯繫。
對於這樣一份好意,李顯的態度一向是恭敬不如從命,所以很是大方的便接受了,隨後便找到了自己隨行的王府副典軍林成,聲稱此人願意效力朝廷,令其安排進王府的衛隊。
林成雖然在背後效忠武后,可是在李顯面前卻表現的無比忠誠,在外也以李顯的絕對忠誠自居,所以當即便痛快的答應下來,在經過一番例行公事的考察之後,便將張無塵編入王府三百三十名親事之中,並破格授予第五隊隊副之職。
張無塵雖然只是一名普通隊副,這樣的職位在王府親事衛隊中有六十餘名,只能算是一名最基層的軍官,可畢竟能夠隨侍在李顯身旁,說不準啥時候受到主子賞識,就能夠青雲直上了,所以,這樣的際遇還是羨煞旁人的。
對於林成的安排,李顯還是甚為滿意的,着實的誇獎了一回,這才商議返回洛陽之事。
林成素日在長安及洛陽王府中大魚大肉,過着舒適的生活,早就在這個清苦地方待得難以忍受了,如今見李顯提出返回洛陽,自然是巴不得,所以第一個出言贊成,而像這等老於世故之人,贊成的理由自然也不能是為自己,而是為李顯考慮,聲稱為了李顯安全考慮,未免高宗武后掛念云云。
在一行人等返回洛陽的路上,林成一再在李顯面前表忠心,勸李顯加快腳程,迅速趕回洛陽,這讓李顯雖然有幾分反感,卻也無奈,只見周王府文學李湛趕上前去調笑道:「恐怕林兄不僅僅是為了大王考慮,也是為了汝那淡出鳥來的口舌,除此之外,小弟可是聽說,林兄時常出入修善坊一家胡人酒肆中,可是看上了其中某位能歌善舞之胡姬?」
若論官階,李湛的品級不過是從六品上,而林成的副典軍則是從五品上,相差了整整三級,可李湛之父乃是當朝炙手可熱的權貴李義府,休說林成是小小的副典軍,即便是當朝宰輔也不敢惹怒此人,所以,林成對於李湛的調笑卻也只能一笑置之,不敢有絲毫計較。
就在這時,李顯忽然駐馬不行,指着不遠處田野中一名挖坑的農夫,對林成說道:「麻煩林副典軍,將此人擒下,交予本王處置。」
「諾。」林成沒有絲毫猶豫,當場便應諾下來,他可不管李顯到底為什麼要拿人,在他眼中那些賤民根本就像是草芥一般,不要說擒住,就算是殺死也都連眉頭也不值得皺一下。
不過在他看來,這些賤民又如何值得他這個從五品下的堂堂副典軍動手?所以隨便找來兩個軍士,令他們照李顯的吩咐,將那個農夫給擒來。
可是李顯這一行為卻引起了上官庭芝的不滿,此人之前一直受到李顯的籠絡,對李顯自也充滿了好感,早就暗下決心,一定好好報答這位主兒,可是此人的性格恰恰像極了其父上官儀,素來剛直不阿,尤其是一旦決心效忠李顯之後,更是顧惜李顯名聲,絕不容李顯做出這種自損名譽之事。
所以,上官庭芝當場便勸阻道:「大王,似此等小人,只事生產,又無妨礙得罪之處,為何無故拿人?」
李顯見狀,反而感到欣慰,因為他現在最需要的,並不是林成這種事事遷就自己的下屬,反而是上官庭芝這等忠直敢言之人。
不過對於這個敢於跳出來諫阻自己的大忠臣,李顯卻是要向他解釋清楚,否則的話,自己定當令忠良之士失望,也不利於自己拉攏未來老丈人的大計。
所以,李顯只是笑呵呵的看了上官庭芝一眼,又擺手制止了即將上前擒拿農夫的軍士,然後語出驚人的說道:「某敢斷定,此人定非良人,乃是一居心叵測之盜墓賊也,若不擒來,定當為禍鄉里。上官典簽若是不信,擒來便知,如若小王誤判,定當向上官典簽請罪。」
「既是如此,大王可將那農夫擒來審問,如若此人果真是盜墓賊,自當按律法予以懲處,下官亦當向大王認罪,若是大王誤判,下官倒也罷了,大王需向此良人請罪,並要答應下官,日後事事要符合禮儀,不得任意妄為……」
「上官典簽請放心,小王答應下來便是。」李顯心中有絕對的把握,自然敢應承一切,又怕那竊賊跑了,所以急不可耐的打斷上官庭芝的話,然後命令那兩個親兵迅速展開行動。
周王府親兵都是從各地府衛之中精挑細選的精兵,行動自然也極為迅速,只是一盞茶的時間,就將那個賊子圍了起來。
那賊子雖然一身本事,但是見對方乃是官軍,又自忖沒被對方抓住把柄,倒也不懼,神色坦然的隨着那兩名士兵來到李顯面前。
「爾是何人?報上名來。」李顯見那人神色鎮定,面色從容,心中竟然產生了一絲讚嘆,但表面上仍然是嚴肅無比,一臉威嚴的問道。
「小人名叫倪萊,本地人士,小人一向躬耕田畝,從不拖欠租調,不知這位大人命人擒住小人,可是有何誤會?」那個倪萊一臉真誠,臉上絲毫沒有作偽的神色,如果不是李顯慧眼如炬,識破了他之前作案的種種手段,幾乎都被他瞞了過去。
上官庭芝可沒有李顯盜墓的經驗,對那些盜墓的手法絲毫不知,自然邊被對方瞞了過去,見對方不似作偽,連忙走上前去,對李顯拱了拱手,正準備說話,卻見李顯突然指着那個倪萊,厲聲說道:「爾乃盜墓之賊,安敢欺瞞於吾?速速認罪,或可減輕處罰,否則,本王定令爾知曉王法無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