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月票和推薦票!
互聯網的興起,可以說深刻的改變了電影評論這個行業,無論是多麼弱小的個體和不起眼的觀眾,都能在互聯網上面抒發自己的見解,而到了如今這個社交網絡完全崛起的時代,很多人已經不滿足評論一部影片了,如果一部影片很有趣或者是非常爛的話,他們很可能會實際參與到這部影片引起的娛樂狂潮當中。
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也是一個只要你想就能參與的時代。
對於公眾人物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前者意味着你輕易就能藉助無孔不入的社交網絡出現在任何人的面前,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角落;後者也意味着你會被無數人盯着,只要有任何他們覺得可以娛樂的地方,都可能會成為被調侃乃至嘲諷的對象。
這個時候,作為公眾人物的心態非常重要,有些事看看笑笑就好,不能太過當真。
比如墨菲看到的推特上面有些人將他瞪大眼睛以及艾瑪-沃特森掄大錘的海報p在一起,借用電影情節的惡搞。
ps的圖上,艾瑪-沃特森掄起大錘盯着墨菲,下面則是網友自己添加的話。
赫敏:說!你們誰要強健我?
後面是網友添加的心理活動,赫敏演技多棒啊,狠狠壓住了自己想被墨菲強健的渴望……
這還沒有完,他接下來還有一句話,墨菲為什麼沒有強健赫敏呢?
這個人用一幅圖作為回答結尾處墨菲從天上掉下來的特寫。
上帝不愛你,罰你繼續在人間搞基!這是網友自己加的話。
墨菲看完之後,除了搖頭笑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示,這種惡搞以後還會有,而且越來越多。
從這些惡搞上面,其實也能看出他投資並且出演的這部《世界末日》,具備相當的娛樂價值,而且在社交網絡上面引發了一定的話題度。
墨菲投入了數千萬美元的真金白銀,除了支持自己的好兄弟,自然也想讓這部影片帶來足夠的回報,互聯網上面的討論當然是越多越好。
他又翻看了幾分鐘,雖然有些批判的聲音,但這是典型的屎尿屁喜劇,昨晚看首映場和提前場的,無疑都是這方面的愛好者,《世界末日》顯然很對他們的胃口。
「《世界末日》是斯坦頓黨徒的集體爆發,誓要把『低俗』變成摧毀地球的神奇力量。雖然這部影片本質還是略荒誕的呆瓜喜劇,無非一群大男人們用實際行動抗拒長大、不願成熟,但它雜糅了更多瑣碎、混合的元素,有『恐怖喜劇』的血漿爆腦,也有『哥們喜劇』的是非八卦,因此,《世界末日》有了更充足的空間來肆無忌憚,可看性和娛樂性雙強,加上它把『友情』的主題放到首要的位置上,惡搞與煽情兼顧,輕輕鬆鬆跨過了好看又能激發觀眾共鳴的及格線。」
臉書上面的的這篇評論被廣泛轉發,推特上面也不乏相關的信息。
「《世界末日》這部電影帶來的美好感覺是短暫的,不知道斯坦頓黨徒下一次集體聚會的群high狂歡要到什麼時候,所以,《世界末日》其實是諾亞方舟,穿越那些曾經一起**的歲月,載着友情,倖存下來。」
在imdb上面,各種各樣的花式短評層出不窮。
「太搞了,墨菲竟然想要強健赫敏,最後卻被赫敏拎着大錘反搶了!」
「長不大的斯坦頓黨徒,亂七八糟的友誼萬歲,墨菲-斯坦頓的形象簡直不忍直視,原來大導演惡搞起來也沒有底線,再想想小胖是怎麼被惡魔附體的,我徹底留下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以後再也不能認真對待驅魔片了!」
「其實就劇情來說,根本就是弱爆了,但明星們之間互動實在是太沒節操甚至已經沒有下限了,不得不大讚斯坦頓黨徒們實在是玩太high了,你們的無節操我永遠會記住的。」
「劇情確實有些弱,如果我是編劇,劇情後段應該這樣:斯坦頓黨徒五個沒臉沒皮的傢伙和艾瑪-沃特森同處一室,然後發生了電影裏艾瑪最渴望的事情。此後男人們將她扔到外面任其自生自滅,他們繼續屎尿屁搞基。不想艾瑪成功生還,還從霍格沃茨魔法學院學得一身本事,殺回來復仇,將斯坦頓黨徒逐一虐殺。」
墨菲不得不佩服,現在這些影迷的娛樂精神越來越強,腦洞也是越開越大。
其實,有位影迷的短評最有代表性。
「當紅明星和導演、毒品、性笑話、惡靈、蠢蛋們還有r級尺度,這些東西放在一起就他媽成為了今年最好看的喜劇!」
最新出現的評論上面,有些還談到了墨菲的新片,在今天的正式公映上,二十世紀福克斯將《迭戈-羅斯》的廣告貼片在了《世界末日》上。
「墨菲的新片看起來似乎很壓抑。」
「這是關於毒販的電影?是一直跟墨菲和小羅伯特-唐尼有傳聞的那個?」
「從短短的廣告片上看,這好像是一部非常嚴肅的電影。」
幾十秒的廣告其實也看不出太多具體的東西來,不過墨菲和二十世紀福克斯都很清楚,《迭戈-羅斯》的類似註定了受眾群體不會很樂觀,所以一些借勢推廣是必須的。
而且相比於電視廣告,電影貼片廣告擁有自己的優勢。
電影銀幕比電視屏幕要寬大,顯示的廣告畫面感覺更真實、清晰,再加上極具震撼力的音響效果,給觀眾更直接的視覺衝擊力和聽覺震撼力。
這種貼片廣告一般在電影正式放映前播放,此時觀眾所處周圍環境相對來說比較黑暗、封閉,眼睛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銀幕上,干擾信息較少。另外,電影媒體給觀眾一個單一的「頻道」,觀眾不能像在家看電視、聽收音機、閱讀報紙那樣,可以自由調換頻道、翻換版面,逃避廣告。
還有一點,電影貼片廣告價格也相對較低,比較符合《迭戈-羅斯》的低投入狀況,它的每個單位時間的廣告價格較其他媒體要低很多,尤其電影貼片廣告開始在城市社區和邊緣小鎮進行投放時,電影貼片廣告的投放範圍擴大,廣告的千人成本也隨着降低。
不過,貼片廣告也有缺陷,最大的就是強迫觀看。
電影貼片廣告是在觀眾花錢買票看電影的情況下被強迫觀看的,觀眾具有牴觸心理,同一部電影相對很少有觀眾花錢去影院看兩次,所以貼片廣告雖然可以按場次循環放映,但對同一觀眾重複傳達的可能性較小,幾乎為零。這就對貼片廣告提出很高的要求,抓住僅有的一次機會,達到自己的信息傳播目的,「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對《迭戈-羅斯》比較有利的是,《世界末日》是墨菲出演了重要角色、圍繞斯坦頓黨徒打造的電影,貼片廣告引發觀眾牴觸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很多。
「該吃早餐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蓋爾-加朵走到墨菲身後,提醒道,「去沖洗一下吧。」
墨菲回到樓上,簡單的洗漱過來,進了餐廳,早餐已經擺在了餐桌上面,在餐盤的上面,則是一份文件。
拉開椅子,墨菲坐在蓋爾-加朵對面,看了眼文件,笑了起來,「看起來我們這次應該能大賺一筆。」
「連你都親自上場搞笑,」蓋爾-加朵放下脫脂牛奶,「影迷肯定會買賬。」
這是二十世紀福克斯傳真過來的一份文件,昨晚《世界末日》的首映場和三千多個提前場中,共在北美收穫630多萬美元。
這個數字確實無法與暑期檔的超級大製作相比,《世界末日》畢竟是一部屎尿屁喜劇,再加上r級的分級,能有630多萬美元的收穫,已經相當不錯了。
而且除了互聯網上好評佔據絕大多數的觀眾口碑外,《世界末日》在媒體和專業上的評價同樣不俗。
吃完早飯,墨菲看了多份報紙,好評率接近百分之八十。
《娛樂周刊》認為這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銀幕上最肆無忌憚、最有能量的喜劇電影;《荷里活報道者》稱讚影片在喜劇這個類型之上加入了很多其他類型片的元素,非常具有新意;《綜藝》評價這部影片的故事相當聰明,可以看出編導演都具有很高的喜劇智商,斯坦頓黨徒在墨菲-斯坦頓之外,又出現了一位優秀的商業導演。
《滾石》上的專欄文章稱觀眾絕對會被影片逗樂,塞斯-羅根在自己導演的第二部作品裏面,果斷亮出王牌,融歡騰和恐怖為一體,並且其殺傷力從頭到尾都未減弱。
《紐約郵報》更是毫不吝嗇的讚譽道,《世界末日》讓我笑得厲害,我的胰腺不斷起伏,膽管快要裂開,身體就要散架了。
而《洛杉磯時報》直指本質,墨菲-斯坦頓又做了一筆好買賣,《世界末日》帶來的利潤會讓他數錢數到手軟!
「如果這部影片真能產生巨額盈利……」
吃完早飯,墨菲跟蓋爾-加朵一起進入花園散步,邊走邊說,「我們可以買一架私人飛機。」
蓋爾-加朵剛想開口,手機卻響了起來,接通後立即皺起眉頭,很快就掛斷對墨菲說道,「管家剛剛通知我,馬爾克斯-科斯特洛神父過來拜訪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