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章召集了一批語言學家和科學家,當然王漢章並沒有要求他們現在就開始,因為這個是一個相當耗費時間的工作,目前王漢章雖然有錢支持,但是卻沒有人才支持,王漢章召集他們是為了讓他們現在可以想這種問題。
王漢章將自己的想法一一的告訴了這些學者們,同時分析了軟件的重要性,甚至見計算機那種東西也說了出來。
這些學者們驚訝於王漢章的想法,當然王漢章也只是要求他們有空的時候可以考慮一下這些問題,等有時間就研究這些。
基歷1944年4月1日,日本經過一年時間的準備,終於對澳大利亞下手了。
在這一年內,日軍和美軍在太平洋廝殺,不過有了從中國撤出來的軍隊的幫忙,日軍並沒有被打的很慘,反倒是美軍被打的頭破血流。
3月初,日軍已經控制了新幾內亞島以北北部的附近島嶼,美軍退守澳大利亞,英美政府知道日本是不會放過澳大利亞的,他們也在這裏集結了重兵。
美英兩國知道如果失去了澳大利亞,他們就只能退守新西蘭,甚至連新西蘭都守不住,然後他們就將失去西太平洋,到那個時候要想返回西太平洋就難上登天了。
日本似乎對澳大利亞志在必得,他們分成兩路進攻,一路從東帝汶出發在澳大利亞西部登陸,另一路就在約克角半島登陸。
而美軍知道澳大利亞非常的大,而且他們兵力有限,因此不可能到處防禦,否則沒有兩百萬軍隊是不行的,但是在新幾內亞的戰爭打了一年多,美軍傷亡30多萬,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的。
新幾內亞等島嶼被控制,澳大利亞也就暴露在日軍的飛機大炮之下。
這次作戰由山本五十六等人直接參與,但是因為兩地里的很近,並不適合航母作戰,否則將會被陸基飛機給幹掉。
日本海軍則在西太平洋再一次尋找美國海軍決戰,希望摧毀美國海軍,同時也可以吸引美國海軍的注意,分散美國海軍的軍力。
日軍經過之前的多番情報戰,得知澳洲北部的達爾文港駐紮了不少的兵力,原本他們想直接攻佔這裏,然後擴大佔領區,但是最後放棄了這一計劃。
日軍把西部的登陸地點選在了彭德貝和昆穆尼亞兩地。
4月1日,凌晨5點,日軍派精銳的秘密奪取香巴尼群島的主島,他們要以此為空軍基地配合進攻彭德貝和昆穆尼亞。
日軍雖然進攻迅速,但是消息還是被島上的守軍發給了澳洲本部,這無疑會讓日軍的進攻難度加大。
澳洲方面得知情況後,也不知道日本人是佯攻還是來真的,他只能命令空軍戒備,準備隨時支援,同時再調兩個陸軍師增援兩地。
6點10分,在彭德貝的雷達探測到大量的飛機正往彭德貝方向飛來。駐紮在此地的盟軍空軍立即起飛迎敵。
日軍飛機發現盟軍飛機後知道被發現了,也就不再躲避,戰鬥機大部分撲向了盟軍飛機,雙方在空中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日軍自從撤退後繼續在生產零式飛機,不過有了很大的改進,至少飛機的裝甲厚度厚實了不少,但是發動機的功率也有很大的改進,但是很盟軍的飛機比起來就查了好多,好在飛機的數量上佔據優勢。
羅斯福在開戰15分鐘之後就收到了電報,此時羅斯福雖然再一次當選美國總統,但是身體狀況不太好,所以一直在療養院邊休養邊辦公。
侍從以為他還在休息,打算將電報放在他的書桌上,等他醒來自己看,不過羅斯福因為身體原因睡不着,所以已經起床了。
羅斯福道:「什麼電報?」他知道一定是很重要的電報才會早早的拿過來。
侍從道:「總統先生,是澳洲發來的。」
羅斯福拆開一看,是日本人進攻澳大利亞的電報。羅斯福用手按了按太陽穴,英美已經決定5月份反攻法國,現在日本人進攻澳洲,恐怕會有很多麻煩,但願不要影響到反攻歐洲的大計。
早在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爾提出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對德國實施戰略夾擊的要求,但當時美國尚未參戰,英國根本無力組織這樣大規模的戰略登陸作戰。對於蘇聯的建議,英國的回應只是派出小部隊對歐洲大陸實施偷襲騷擾。
1942年6月,蘇美和蘇英發表聯合公報,達成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充分諒解和共識,但英國在備忘錄中對承擔的義務作了一些保留。
再後來王漢章意外的在緬甸崛起,盟國在亞洲的局勢瞬息萬變,緬甸沒有被日軍攻佔,到是最後落入了王漢章之手,後來更是連泰國的一部,還有雅魯藏布江下游,戈西河以東地區全部落入王漢章之手。
日本人雖然沒有從緬甸進攻印度,但是卻以外的在緬甸戰敗坐船去了印度,古董印度人脫離英國的統治,一連串的變化讓所有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不過美國參戰之後,斯大林自然沒有放棄要英美反攻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要求。
不過英國以印度正在抗擊日軍為由拒絕了,當然他不會阻止美國人單獨行動,畢竟美國的工業和人力多的是,英國人不希望打敗德國之後英國什麼也沒有了,那個時候英國就真的淪為二流國家了。
而且後來華夏退出了盟國,丘吉爾死了。英國更是感覺到反攻歐洲的計劃必須推遲,英國無法又防禦澳洲,又防禦印度,還要進攻歐洲大陸,目前的情況也只能說能守住就是天大的恩賜了。
一連串的變故,加上華夏還有可能成為軸心國的盟友,英美蘇不得不在哥哥方面妥協。失去一點點總比亡國要好。
好不容易說服蘇聯歸還了中國的領土,英國人也退出了印度,還用特別細菌武器製造了大瘟疫,他們相信至少可以在陸地上阻擋日本人半年,這樣他們就有充足的時間開闢第二戰場。
雖然他們一直在準備,但是時間還是比較匆忙的,並沒有那麼充分,不過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他們只能提早進攻。
如果在瘟疫的後期進攻,那麼日本人很可能會從印度對中東甚至從波斯進攻中亞夾擊蘇聯,同時他們也擔心中國會在這個時候趁火打劫,任何國家都會有領土野心,中國自然也不會例外。
中國當初豁得出去要跟蘇聯干也要收回失地就說明中國政府自認為自己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如果蘇聯快要滅亡了,中國無論是從領土上有需求還是避免四周被軸心國包圍也一定會進攻西伯利亞的,盟國最擔心的就是這樣,要是真的到了那個時候,蘇聯必定完蛋,沒有了蘇聯的牽制,英美不敢想像他們還有沒有機會反攻歐洲大陸,或者說需要花費多大的代價。
因此英美只能在尚未準備充分的時候反攻法國,這樣一來或許損失會大很多,成功的機率也會小很多,但是至少可以震懾住華夏。
如今日本人進攻歐洲,雖然羅斯福也想過必要的時候放棄澳洲,但是英國人嚴詞拒絕了。
羅斯福的想法是,如果將西太平洋讓給了日本,雖然盟國損失重大,今後想要返回這一地區難度非常的大,但是羅斯福覺得暫時放棄這裏不會對美國造成致命性的危害,美國也據對不會因此亡國,頂多在太平洋地區會非常的被動。
另外如果盟國勢力退出了西太平洋,與日本平分了太平洋,那麼日本就會覺得太平洋上的危險已經解除,不過他們又沒有能力一舉殲滅美國,反倒是華夏的威脅近在尺尺,羅斯福相信這個時候華夏就會由二號威脅變為一號危險,成為日本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羅斯福知道中日之間必有一戰,亞洲不需要兩個強國,何況還是相鄰的兩個國家,就像美國也不能允許美洲也出現一個敢跟美國平起平坐的國家。
羅斯福仔細研究過為什麼日本會從中國撤軍,研究之後發現雖然日本百萬人浴血奮戰的戰果沒有了,但是卻避免了日本戰略上的被動,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亡國之禍,否則日本亡國是在所難免的。
之前日本在中國可以說是佔盡優勢,中國政府搖搖欲墜,要不是靠着中國西南的崇山峻岭阻擋住了日軍的進攻,中國恐怕是完蛋了。不過就是這樣日本居然從中國撤軍了,開始羅斯福等盟國包括軸心國所有的國家都震驚了,當得知日本人非但撤軍了還把東南亞地區的中南半島,包括戰略上極為重要的馬來半島都給了華夏,所有人都認為日本人瘋了。
但是今天羅斯福算是明白了,日本人雖然個子不高,但是也有高人啊!,日本撤出中國之後,那麼日本跟中國就沒有了衝突,至少暫時沒有,有的話中國也不能拿日本怎麼樣,那麼這個時候佔據中國幾百萬平方公里領土的蘇聯就成了中國的頭號敵人,中國要是有能力那麼矛頭必然指向蘇聯,沒有的話對日本來說也無關緊要,日本保留了朝鮮,為下一次進攻中國保留了一個跳板。
羅斯福也是從朝鮮看出了日本人的險惡用心,日本人就是想要先解決美國,將美國的勢力至少趕出西太平洋,到時候專心對付中國。從中國撤軍也是為了專心應付太平洋戰事,日本人想要一個一個的解決。
很明顯當年太平洋戰事日本屢屢失利,根本不可能扭轉戰局,在中國雖然能看到勝利唾手可得,但是卻又遙不可及,每次都是慘敗而歸,不過日本明白中國在發展二十年也威脅不了日本,打不上日本本土,對日本真正有威脅的是美國,所以日本撤軍了,羅斯福也是想仿效日本,把矛盾轉移到華夏,美國坐收漁人之利。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