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世紀,班圖人自非洲中南部遷徙,其中少量人在今納米比亞一帶定居。1878年,英國佔領了鯨灣地區,作為開普殖民地下轄的一個商站兼加煤站。1883年,德國商人盧德里茨宣佈納米比亞地區其餘海岸為德國領地。1885年柏林會議後,英國放棄了對納米比亞的領土要求。1890年德國佔領納米比亞全境,並將其命名為德屬西南非洲。
現在的納米比亞還是一塊無主之地,當然土着什麼的不用管,歷史上這塊德國的殖民地就是林宏準備進入大西洋的前站。
曾國藩在卸任外交大臣後就被林宏任命為「皇室殖民開拓大臣」,這個名頭是林宏向比利時學的,歷史上比利時國王派人以個人名義前往非洲開展殖民活動而非國家名義,13世紀末14世紀初,班圖人在剛果河下游建立了剛果王國。15世紀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繼侵入。1884年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將剛果河以東地區劃為比屬殖民地,即今扎伊爾,以西地區劃為法屬殖民地,即現在的剛果。
因為中華帝國內閣已經在不同的場合向英國明着暗着承諾過除了祖魯外將不再向非洲南部開拓殖民地,並尊重英國在南非的利益。所以林宏才決定以皇室的名義奪取大西洋沿岸的殖民地。
曾國藩現在正坐在「皇室殖民艦隊」的旗艦上和艦隊司令關天培商討今後幾天的事宜。此時已經從海軍退役的關天培年近古稀,本來林宏想讓這位民族英雄安享晚年,但聽說皇帝在廣招退役海軍官兵關天培立馬就報名參加了,最後林宏把老英雄安排到了當這隻艦隊的司令甚至還為老人配備了專業的醫療隊。雖然關天培在這個時空並沒有鴉片戰爭但林宏心裏依舊是那個英勇不屈的英雄。
「關司令,我們大概還有多久才能到哪裏啊!」雖然曾國藩不明白皇帝為什麼要讓一個老人來當艦隊的司令但他還是給予了這位老人足夠的尊敬,海上的生活是無趣單調的,曾國藩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登上陸地了。
「年輕人,不要心急,我們剛剛才在開普敦完成補給,不過不要着急以我們的航速還有一天的功夫就到了。」自從蒸汽機的大規模應用,這隻有三艘巡洋艦、兩艘炮艦和二十餘艘運輸艦組成的殖民艦隊平均航速達到了10節。
......一天後,也就是1858年九月四日,曾國藩和關天培帶着這支龐大的艦隊抵達納米比亞的鯨灣港。鯨灣港建於1840年。最初在19世紀只是英國人在分非洲的狂潮中作為小型的商業碼頭之用,1878年併入英國的開普殖民地(capey),然後英國在經歷了1880-1881年和1889-1902年兩次布爾戰爭後戰勝了荷蘭人,取得了整個南非的控制權,於1910年成立南非聯邦(unionofsouthafrica),即今天南非的雛形,該港連同開普殖民地一起被併入。
當艦隊抵達鯨灣港的時候,碼頭的英國官員嚇了一跳,鯨灣港僅僅是開普殖民地下轄的一個商站兼加煤站而已哪裏見過有這麼多的船隻停靠過特別是幾艘唬人的軍艦,隨後曾國藩向當地的英國官員租界了全部倉庫用以卸載艦隊的物資,不過這麼多物資根本放不下大部分只能放在運輸的商船上。
隨後曾國藩就像德國商人盧德里茨那樣宣佈納米比亞地區其餘海岸為中華帝國領地。
1858年九月二十一日,曾國藩帶着先頭部隊的三千人抵達溫得和克就是後來納米比亞的首都所在。曾國藩首先做的就是築城,這座規劃中的新城被林宏命名為新華,意喻為新的中華,像摩加迪沙其實現在的名字叫新汴京。帝國殖民部給出的新南城市建築圖紙十分完善,但工程量也是十分龐大的,在這中曾國藩首要要做的就是修建一座兵營及外圍的軍事防禦工事和一條連接海岸的公路。不過這一切都要一步一步走曾國藩也不着急。
---------------------------------------------------------------在遙遠的殖民時代,巴拿馬地峽是連接太平洋與西班牙宗主國的交通樞紐,每年一度的波托弗洛交易會吸引着歐洲各大商行的代理商,在這裏,成噸的秘魯白銀與歐洲貨物進行着有利可圖的交易,巴拿馬因商業和海運日益繁榮。然而,這並沒有改變它從屬的地位。
18世紀,巴拿馬是西班牙的領地,19世紀則成為新興的哥倫比亞共和國的一個省。也許從那時開始,巴拿馬成了冒險家的樂園,官僚、軍官、商人、海員、工匠、奴隸和來自加勒比海地區的代理商們充斥着這座城市。商業的興盛對航運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們發現在狹長的巴拿馬地峽開鑿一條運河,溝通兩大洋,將是一項事半功倍、惠及萬代的壯舉。其實,早在15世紀,征服墨西哥的西班牙人瓦斯科·科爾特斯就提出過修建運河的主張,但他未指明適合開鑿的地點,後來,在瓦斯科·努涅里·巴爾沃亞征服巴拿馬之後,1523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五世)明確提出了開鑿一條中美洲運河的主張。
1534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下令對巴拿馬地峽進行勘查,西班牙人沿着山脊用鵝卵石鋪出了一條穿越地峽的驛道,算是為開鑿作了準備。從18世紀開始,西班牙殖民政府陸續派員勘查了四個備選地點,1771年,勘查了特萬特佩克地峽,1779年,勘查了尼加拉瓜地峽,然而到1814年,當西班牙終於決定開鑿運河時,拉美**戰爭的爆發卻打亂了整個計劃。
1823年,由危地馬拉、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五國組成的中美洲聯邦共和國成立,這個徒有虛名的小國雖然擁有200萬人口,但從未真正統一過,1825年,它正式向美國提出了援建運河的請求,次年6月,拉美自由之父西蒙·玻利瓦爾在巴拿馬召開的國際會議上,也提出了相同建議,中美洲運河的開鑿正式提上了日程。
不過隨着中華帝國佔據了北美洲的西部地區,美國對這條運河的重視程度也變低了,雖然他的商業價值確實很高,但美國國內的經濟條件和運河開鑿的技術尚不過關巴拿馬運河的事宜就拖到了今天。
1858年,年初中華帝國外交部正式向南美國家哥倫比亞提出修建巴拿馬運河的提議,哥倫比亞對此表示歡迎,二月中旬帝國外交大臣郭嵩燾抵達哥倫比亞首都聖菲波哥大,就運河修建問題進行商談。
1858年二月二十七日,中華帝國與哥倫比亞共和國簽署《中華帝國與哥倫比亞共和國關於修建一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航運河的專約》簡稱「中哥條約」或「郭嵩燾-托馬斯條約」。托馬斯·西普里亞諾·德·莫斯克拉就是當時的哥倫比亞總統。條約里規定哥倫比亞把寬10英里、面積1432平方公里的運河區交給中國永久佔領、控制,巴拿馬灣中的一些也交給帝國使用,帝國將一次性付給巴拿馬1000萬中華元,自1859年起,每年支付25萬中華元,其中第三條明確規定哥倫比亞共和國不得在運河區執行國家主權,徹底的把運河區變成了國中之國。另外第五條規定帝國擁有對巴拿馬運河公司的全部財產的永久壟斷權。第十一條還規定帝國有權對巴拿馬城和科隆城進行干涉,以維護公共秩序。林宏這麼做怕的就是到時候巴拿馬**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
對於中國即將投資修建巴拿馬運河的消息最先有動作的不是美國而是法國,歷史上也正式法國人首先修建的巴拿馬運河,不過這次中國人搶先了,法國向哥倫比亞交涉無果後提出參股中國的巴拿馬運河公司,不過林宏決定將這條運河牢牢的握在自己手裏拒絕了法國的請求。
法國人悻悻而歸,美國人沉默不語,就這樣巴拿馬運河成埃落定,不過林宏相信美國人不會就這麼甘心的,歷史上美國政府就對法國輕易得到巴拿馬運河的租讓權,感到不滿,時任美國總統的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指出:美國必須把巴拿馬運河控制在自己手中,它決不能放棄這種控制而將運河交給任何一個歐洲國家!在美國,以阿爾弗雷德·馬漢和西奧多·羅斯福為代表的海權論者,非常重視巴拿馬運河的戰略地位。正是在修建時美國的多方阻礙導致法國修建運河的失敗。
不過很快美國的南北戰爭就要開始了,林宏相信美國這會不會有閒工夫來管他修建的事,尤其是現在中國佔據西部美國西進結束,南北的矛盾加劇凸顯,中國這個龐大的棉花市場的出現讓現在南方的實力更加強大。
好了言歸正傳,1858年三月,條約簽訂的幾天後有內閣牽頭集合國內主要財團正式成立巴拿馬運河公司。1859年初,地形考察結束,運河工程正式進入繪圖設計階段。1860年中旬巴拿馬運河正式開工建設。
掌握了巴拿馬運河,中華帝國離大西洋將更近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