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獄鎖狂龍 11

    五行學說最早出現在道家學說中,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物質組成學說,與西方的地、水、火、風四元素學說類似,是集哲學、科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社會學等諸多科學於一身的理論。

    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事物,也即分成金、木、水、火、土五大類,並叫它們為「五行」。早見《尚書·洪範》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順從人的要求而易變革其形狀),土愛稼稿(指莊稼)。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裏不但將宇宙萬物進行了分類,而且對每類的性質與特徵都做了界定。後人根據對五行的認識,又創造了五行相生相剋理論,這個理論主要體現在「五行生剋」定律上面。

    相生,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關係;具體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則與相生相反,是指兩類不同屬五行性事物間之關係是相互克制的;具體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對應關係

    五行相生(五材說):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金銷熔生水;

    水生木:水潤澤生木;

    木生火:木乾暖生火;

    火生土:火焚木生土;

    土生金:土礦藏生金。

    五行相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剛勝柔,故金勝木;因為刀具可砍伐樹木;

    專勝散,故木勝土;因為木樁可插進土裏;

    實勝虛,故土勝水;因為堤壩可阻止水流;

    眾勝寡,故水勝火;因為大水可熄滅火焰;

    精勝堅,故火勝金;因為烈火可溶解金屬。

    天干與五行、方位的關係:

    甲為棟樑之木,東方。乙為花果之木,東方。

    丙為太陽之火,南方。丁為燈燭之火,南方。

    戊為城牆之土,中方。己為田園之土,中方。

    庚為斧鉞之金,西方。辛為首飾之金,西方。

    壬為江河之水,北方。癸為雨露之水,北方。

    五行與方位、天干、顏色、神獸的關係:

    木:東方:甲、乙:綠色:青龍

    金:西方:庚、辛:白色:白虎

    火:南方:丙、丁:紅色:朱雀

    水:北方:壬、癸:黑色:玄武

    土:中央:戊、己:黃色:黃麟

    五行與八卦的對應關係

    金---乾、兌:乾為天,兌為澤;

    火---離:離為火;

    木---震、巽:震為雷,巽為風;

    水---坎:坎為水;

    土---艮、坤:艮為山,坤為地。

    五行與地支的對應關係

    (1)地支三合:

    子(鼠)、辰(龍)、申(猴)合水局;巳(蛇)、酉(雞)、丑(牛)合金局;

    寅(虎)、午(馬)、戌(犬)合火局;亥(豬)、卯(兔)、未(羊)合木局。

    (2)地支六合:

    子(鼠)與丑(牛)相合化土,寅(虎)與亥(豬)相合化水,

    卯(兔)與戌(犬)相合化火,辰(龍)與酉(雞)相合化金,

    巳(蛇)與申(猴)相合化水,午(馬)與未(羊)相合化日月。

    (3)地支與五行、方位的關係:

    子(鼠)屬陽水,北方;亥(豬)屬陰水,北方。

    寅(虎)屬陽木,東方;卯(兔)屬陰木,東方。

    巳(蛇)屬陰火,南方;午(馬)屬陽火,南方。

    申(猴)屬陽金,西方;酉(雞)屬陰金,西方。

    辰(龍)、戌(犬)屬陽土,中方;

    丑(牛)、未(羊)屬陰土,中方。

    五行地理

    五行學說里,南方屬於火,東方屬於木,北方屬於水,西方屬於金,土掌管中,協助金木水火的平衡。

    季節關係

    五行是指氣體的五種運動方式。

    春天屬木,代表氣體向四周擴散的運動方式。春天,花草樹木生長茂盛,樹木的枝條向四周伸展,養料往枝頭輸送,所以春屬木。

    夏天屬火,代表氣體向上的運動方式。火的特點就是向上,夏天各種植物向上生長,長勢迅猛,所以夏屬火.


    秋天屬金,代表氣體向內收縮的運動方式。金的特點是穩固,秋天收穫,人們儲蓄糧食為過冬作準備,樹葉凋落,所以秋屬金。

    冬天屬水,代表氣體向下的運動方式。水往低處流,冬天萬物休眠,為春天蓄積養料,所以冬屬水.

    因有四季而有四行,但夏天和秋天之間要有過渡段,因此便有了土,土代表氣的平穩運動。

    五行時間

    干支歷是以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一種曆法,是中國所特有的陽曆。它以立春為歲首,年長即回歸年,用二十四節氣劃分出十二個月,沒有閏月。干支歷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

    所以干支歷的月份按五行來說:

    寅、卯、辰月屬木,主宰春季,代表東方;

    巳、午、未月屬火,主宰夏季,代表南方;

    申、酉、戌月屬金,主宰秋季,代表西方;

    亥、子、丑月屬水,主宰冬季,代表北方;

    辰、未、戌、丑單個而言都屬土,為四方土,主宰四季最後一個月。

    2學說應用編輯

    五行學說是漢族傳統文化的核心,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要素的運行(運動)和循環生克變化所構成,常視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五行在人體來講,代表五臟六腑,各有所屬;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腸,辛-肺,壬-膀胱,癸-腎臟,這十基本的,一定要非常熟;但是要記得,陰陽可能會互為表裏,比如說,甲木受克,可能是膽不好,但也可能應驗在肝臟,因為陰陽是互為表裏,甲木受傷,木很弱的話,乙木也會跟着非常弱,它又可能應驗在膽,也有可能應驗在肝;丙也一樣,可能應驗在小腸,但是你說他的心臟功能一定也不會太好,丙火受克,證明火非常的弱,就是水來克火,火要弱,一定是沒有木來生,丙火弱,丁火也一定跟着弱。這十個天干,在我們人體來講,各代表不同的部位;己-脾受克,你說脾不好,人家可能不知道,但通常斷有可能是糖尿病,通常是胰島素分泌不正常,導致糖尿病的一個原因;庚-大腸受克,最容易發生的事情是痔瘡;氣管什麼都屬於肺;這是基本的,但是人的健康不止是這樣。在命理學中運用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原理推斷一個人命運之吉凶禍福的行為也稱為指迷算命。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漢族人民獨創的,它光輝的哲學思想,對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有極重大的促進作用。五行學說的實質,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最基本物特性條件構成的,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不同的條件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中國古代人民,上觀天文,下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根據太陽、月球對地球來回寒熱一年十二月周期運動變化的交互作用,總結了一整套適合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干支紀年紀月曆法,並發展成為融入五行生剋學在內,影響至今的「干支紀年月五行生剋曆法」。

    木,具有生發,條達的特性,屬東方。火,具有炎熱,向上的特性,屬南方。土,具有長養、化育的特性,屬中央。金,具有清靜、收殺的特性,屬西方。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屬北方。

    五行學說採用取象比類的方法,將世上萬事萬物樸素地分為五類,在五行屬性的基礎上,運用生克制化的關係,來說明和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和變化。像陰陽一樣,五行之間存在着相生相剋的規律。相生相剋是任何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相生,就沒有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沒有相剋,就沒有事物發生發展中的協調和平衡。相生保證了事物發展的原動力和可能性,相剋保證了事物發展的控制力和協調性。事物之間這種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輔相成,互相為用的關係,推動和維持事物的不斷生長、變化和發展。《類經圖翼》曰:「蓋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生克循環,運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無窮已。」

    運用五行的各種特性,以金木水火土為中心,凡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特徵、形態、功能、表現等諸方面和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類似,就把它歸納於哪一行中,分成五類,在五行屬性的基礎上分門別類作系統歸納,將各種紛繁複雜的現象理出五行規律,從而可以說明各類之間的聯繫及變化關係。[1]

    中醫五行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類機制。它是用來闡釋事物之間相互關係的抽象概念,具有廣泛的涵義,並非僅指五種具體物質本身。五行學說是以五種機制的功能屬性來歸納事物或現象的屬性,並以五者之間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約來論述和推演事物或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及運動變化規律。

    凡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

    具有溫熱、升騰作用或性質的機制,均歸屬於火;

    具有承載、生化、受納作用的機制,均歸屬於土;

    具有清潔、肅降、收斂作用的機制,均歸屬於金;

    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的機制,均歸屬於水。

    五行學說用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剋的運動中維持協調平衡的。

    這一學說在中醫學的應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來分析研究機體的臟腑、經絡、生理功能的五行屬性和相互關係,以及闡釋它們在病理情況下的相互影響。

    因此,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既用作在理論上的闡釋,又具有指導臨床的實際意義。

    自古以來,中國先賢把五行理論巧妙地運用於醫學領域,以五行辯證的生克關係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盡力適應內部自然規律以養生,努力掌握人體運行機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無比豐富的經驗和成果。

    3歷史淵源編輯

    五行是五種動態平衡的運動方式,而非實在的某種特定的元素,這個概念錯了後面就全是錯誤中的錯誤。

    蔡墨早在春秋時期便提出了屬性論五行相勝(克)相生的思想,以木、火、金、水為序,是循環數了[2],且已把勝(克)、生的次序固定下來,形成了事物之間矛盾、統一的模式,體現了事物內部的結構關係以及整體把握的思想。因為就在這個時期,《內經》把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這對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積累的大量臨床經驗,形成中醫特有的理論體系,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五帝》篇中記載:「……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

    「五行」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的《甘誓》與《洪範》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洪範》中則指出「鯀陻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它提出了為人們所用的以水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質和作用,但是它沒有觸及「五行」之間的內在聯繫。

    五行學說的形成可能有多條思路背景,其一,五帝堯舜時期羲和就開始了術數五行實踐[3],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已有考證;其二是源於商代後期以來方位觀念的術數化,甲骨文中有很多關於「四方」、「四土」的記載,東、西、南、北、中央的五方觀念在商代後期已經形成。這種方位觀念的術數化約在春秋戰國之際完成,如《墨子·貴義》有時序和方位,如《禮記·曲禮上》「行,前朱鳥(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史記·天官書》有對四季天象方位的觀測做記錄。其三,是來源於西周后期以來逐漸興起的「五材學說」,五行最初源於五材,五材則導源於六府。古代有水、火、金、木、土、谷六府主管事務,周幽王之後撤銷谷府,逐漸形成「五材」。《國語·魯語》《左傳·昭公三十二年》中均有所記載,春秋時期,五行基本確定,天上有日月星三辰,地上則有五行。[4]

    「五行」是關乎自然的呈現與持續運作。所謂「行」,鄭玄注曰:「行者,順天行氣也。」而《尚書》提到的「五行」則具有一定的象徵的意義--「行」。「行」所指稱的無非是一種自然的「運行」,是依循着本身之為呈現所固有的一種規則而持續運動,是一種自然的作為。因此當鯀矱洪水時,帝要震怒,因為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作為,天命之降於禹,是因為禹因勢利導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壞水性,壞了自然之性,定會引起天怒,因而也必導致人怨,是以夏啟伐有扈氏,認為所行之討伐是「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五行」意味着萬事萬物運動;意味着萬物之宗。以上古人所云,實際在表達一種思想:不順「五行」而行,則將如有扈氏與鯀般,為天命所棄絕!

    德性論五行學說由道家與思孟學派共同發展的。道家《五行》曾伴隨古本老子出土兩次,其中有明顯的道家成分與子思學派氣息。馬王堆帛書五行和郭店簡《五行》的出土即是證明。

    4理論基礎編輯

    創造基礎

    我國悠久燦爛的治水文明、青銅冶煉技術、陶瓷燒制技藝都可謂是五行的藝術。她是哲學,在人生上採取的是「順其自然的態度」[3]。

    《出生時間與命運》指出,陰陽是宇宙的基本法則,宇宙間一切事物都由陰陽相互作用而產生,既然一切事物都由陰陽產生,那麼五行作為一種實質性的事物形態,它產生來源也不會例外,也必然由陰陽為基本材料生成。馬王堆帛書《易》說「故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星辰盡稱也,故為之以陰陽;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盡稱也,故律之以柔剛;有人道焉······」金、木、水、火、土每一行的本質都是陰陽(剛柔)。

    陰陽又是怎樣生化出五行的呢?它就是《易經》中的八卦。八卦為乾、坤、艮、兌、離、坎、巽、震八個經卦,可以構成六十四個復卦,按照出生時間與命運一書的解釋,八個卦都有各自的五行性質:

    震為雷的性質為木,位於正東方;兌為澤的性質為金,位於正西方;離為火的性質為火,位於正南方;坎為水的性質為水,位於正北方;坤為地的性質為土,位於西南方;艮為山的性質為土,位於東北方;巽為風的性質為木,位於東南方;乾為天的性質為金,位於西北方。

    從八卦中看到,離為火位於正南方,坎為水位於正北方,震為雷位於正東方,兌為澤位於正西方,在這幾個方位中,同五行中的火位於南方,水位於北方,木位於東方,金位於西方的定位是一致的,雖然八卦的性質屬性是以五行的性質屬性為標準劃分的,但這種劃分在充分地說明了八卦的性質和五行的性質有了一種和諧的溶合,特點是八卦中的離火和五行中的南方火同為一物,八卦中的坎水和五行中的北方水同為一物,五行與八卦中的水與火兩項基本屬性具有的同一性,絕對不是偶然因素的巧合,而在表明它們之間有着必然性的關係。

    五行(5張)

    八卦是由陰陽產生,陰的性質為黑暗寒冷,其基礎性的形象屬性體現為水,陽的性質為明亮炎熱,其基礎性的形象屬性體現為火,陰與陽之間的不斷相互作用,先生化出四象,再生化出八卦,應該注意到,八卦是由陰陽為原始材料生成,這就是說,八卦中金、木、水、火、土的五種性質事物,全部都由水與火兩種性質為基礎,再經過相互作用後的產物,在注意到這個生化來源後,可以看到,陰陽的水與火,和五行中的水與火,和八卦中的水與火,同屬於一樣的屬性,由此可以肯定地說,五行的產生來源,必定來自於陰陽,陰陽不但是生化八卦的母體,同樣也是生化五行的母體。

    應該注意到,八卦中的不同性質,是以四象為基礎,在每一象上再另加一陰或一陽而生成,而四象則由陰陽相互變化而產生。為陰陽運動變化規律中的四個標定點,四象有東、南、西、北的分屬,少陽歸屬東方,形象為青龍,性質為木;太陽歸屬南方,形象為朱雀,性質為火;少陰歸屬西方,形象為白虎,性質為金;太陰歸屬北方,形象為玄武,性質為水;如果將四象與五行相比較,就會發現雙方有非常多的相同之處,五行木歸東方,火歸南方,金歸西方,水歸北方,土歸中央,四象只比五行少了一個中央方位。

    陰陽本質

    一、五行是陰陽的不同的組合狀態;

    二、五行是陰陽交互運動的不同階段,如果把太極圖陰陽s曲線比作波浪運動,那麼五行是陰陽波浪運動的不同波段。太極圖恰好說明陰陽和五行的關係(如下圖)。

    五行與狀態的對應關係為:

    水-->太陰極限狀態

    木-->陰消陽長狀態

    火-->太陽極限狀態

    土-->陰陽平衡狀態

    金-->陽消陰長狀態

    ;



11  
相關:    詭三國  布萊肯林場  萬古天帝  獵戶出山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黑獄鎖狂龍11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6s 3.971MB

搜"黑獄鎖狂龍"
360搜"黑獄鎖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