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這東西,實在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能夠玩得起地,就像是在偃師城外這討董聯軍對陣董卓軍大概已經算是最後一場雙方較量中,局勢的突然顛倒在那火牛陣出現的一刻就仿佛已經註定,而勝利天平突如其來的大幅度傾斜,別說是王匡之流,就是袁紹等人都有些無力承受。
如果要按數目來說,近千頭牛和二十萬人,不管怎麼算似乎都是後者佔優勢,但問題是這火牛陣的威力實在太大了,一頭髮狂的牛更不是幾個普通士兵能夠承受地,呂布不知道戰國齊將田單的那火牛陣如何,但自己這火牛陣一出場,連他都覺得效果有些出乎意料地好,最後得出的結果只能夠說,有不少運氣成分,而且和田單當時所面對的楚軍相比起來,這討董聯軍顯然不夠看,甚至可以說根本是空有數目,而實際戰鬥力卻差的太多了,尤其是其中拖後腿、當炮灰的太多。
火牛陣更像是壓垮聯軍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們的二十萬大軍更像是一場看上去很美,實際上經過了連番戰鬥也已經是千瘡百孔,比如說在前面對偃師連日攻城卻是久攻不下,內部又是矛盾重重、彼此不配合——實際上若真配合起來偃師城也未必守得住,糧草不濟也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吃的不行,士兵都沒有力氣作戰了,這也是導致最後不得不採取輪換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而就在這個時候後面又遭受到這麼一回突然襲擊,內部本來就有分裂趨勢,軍心更是因為糧草匱乏的事情而一度不穩,所有的一切因素結合在了一起,才終有聯軍此刻崩盤之敗。
看起來,董卓軍之所以能夠獲勝似乎有些偶然,但偶然中卻也帶着些必然,聯軍的崩潰早在他們成立聯盟時候就已經定下了,因為本質上這就是一個利益的結合體,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會最後被李儒、陳宮和呂布聯手耍得團團轉,甚至不能說是敗給了他們的敵人,而是敗給了他們自己,敗給了他們自己的私慾、他們自己的貪婪。
當然,討董聯軍雖敗,但數目還是太多了,這使得袁紹、袁術和韓馥等人都能夠帶着大部分主力人馬從容而退,而呂布也不能夠多追,只能夠逮着了類似於王匡、鮑信這樣的悲劇貨打個痛快。
不過人數實在太多了,就算是殺也能夠殺到手軟、殺到刀鈍,所以目前最好的方法還是驅逐,能殺就殺,不能殺直接任由他們自由潰散就可以了,畢竟這一場戰爭這麼結束之後,在可預期的足夠長一段時間內,這些諸侯們都無力恢復元氣來再一次聯合,而董卓軍實際上也是勞師動眾,急需要足夠的休養時間。
既然彼此都是如此,那麼在戰場上幾乎也就保持了足夠的默契。
而當呂布追逐到了偃師城外十五里地的時候,卻發現被他追逐的潰不成軍的孔伷所部卻是被另一路人馬突然堵住了去路,他還待警惕,卻見那邊驅馬而出一人。
呂布就看到對面那馬上大漢,卻是瞪大了眼睛,「伯淵,你怎麼在此處?」
這大漢正是張繡,而堵住了孔伷去路的自然也是他所領的隊伍。
呂布和張繡並沒有什麼交情,也沒有多少交集(至少重生之後的呂布是如此),目前為止兩人唯一的一次交匯,還是那次張繡有事情回到洛陽去結果被呂布找上門,連同胡車兒主僕兩個被呂布直接單挑擊敗。
張繡也不是個小肚雞腸之人,他是典型的北方大漢性格,對於擊敗他證明了比他更強的呂布反而抱着些好感,只不過從那次之後兩人再沒有見過面,也沒什麼機會再見面,直到這一次諸侯聯盟成軍討伐董卓,虎牢關之戰打響,被趕着搶劫去的張濟「放養」了的張繡在弘農聽說了虎牢關戰事西涼軍大不利的消息,卻是二話不說也沒有多想撥軍就來支援。
當然張繡還是很有些心機的,不是那種頭腦發熱做什麼就都不管不顧的魯莽野漢,他的行軍在保持速度的同時很謹慎,斥候隨時環繞,而且他對於軍事的嗅覺也非同一般,幾乎是本能地覺得虎牢關之戰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大家都覺得西涼軍讓出了虎牢關是一大潰敗,而之後次次戰績似乎也都是在佐證這一點,但張繡知道李儒、他也知道呂布,有他們在西涼軍就真地這麼不堪一擊麼?
不排除真敗的可能,但張繡的眼光卻是很準,在經過了各種摸索和試探之後,他開始發現了李儒這支敗軍的一些奇怪的地方,據此蛛絲馬跡就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那就是李儒根本就是在用計、詐敗,至於為什麼敗得這麼慘、這麼真實,那就不是張繡所能夠想像的了。
有了這個猜測之後,張繡旋即改變了自己之前援救的想法,而變成了關鍵時刻的出擊、幫忙鼎定乾坤,這麼一來也就有了他出現在偃師城外的這一幕。
……
與此同時在另一邊,關鍵時刻終於及時抽身而出的公孫瓚卻到了與劉備分道揚鑣的時刻了。
實際上臨離別之前,公孫瓚還特備再一次詢問了一句,希望劉備三兄弟能夠來助他,而這也不是這段時間來的第一次了,不過劉備知道他是覬覦自己兩個兄弟的厲害,而且他心裏面也有了其他心思,所以很乾脆的拒絕了。
公孫瓚倒也不勉強,就道:「既然玄德不願意助我,瓚亦不勉強,只希望來日你我還能相見,到時候不要是敵人。」
被公孫瓚話中意味刺中,劉備的臉色終歸有些尷尬。
畢竟他本來就沒有跟着公孫瓚的心思,那根本不可能,但他之前的表現卻有些不清不楚,未免讓公孫瓚也有所誤會了,當然這誤會也是他看來,實際上就是欺騙,雖然這年頭頗有點兒春秋戰國禮崩樂壞的意思,但很多東西還是要講一個信字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劉備的表現終歸有些不地道。
不過劉備心裏已經打定了主意,這尷尬也只是一瞬間,很快收斂了臉色,與公孫瓚拱手告別,而後掉頭就和關張二兄弟騎着從公孫瓚這裏討要來的馬匹離去。
看着劉備離去的背影,公孫瓚只是冷笑道:「不識好歹的傢伙,公孫瓚就坐看你自己到底能夠闖出多大名頭!」
虎牢關之戰時,公孫瓚也派出了手下幾將去助陣圍攻呂布,但根本對其沒有造成什麼阻礙,其中單經更是死在呂布手下幾將之一,所以公孫瓚很清楚呂布得厲害。
自然他也很清楚能夠和呂布鬥成那種程度這三兄弟也絕對不弱,所以他真的是愛才求賢,可惜的是對方根本不領情,心底怒哼了一聲,帶着無盡遺憾和惱怒,領着麾下一眾白馬義從精銳,公孫瓚黯然往來路回歸……
PS:修改了一下,勿怪!
第九十章、北地槍王,白馬公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