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發話可以免了她的死罪,秋嬋沒辦法,只得是硬着頭皮,戰戰兢兢、結結巴巴地開口。
「謝皇上,謝皇上大恩!太后說,說:皇上登基,理應受賀,可是,這件事情,與,與,與本宮毫無干係,沒有必要向本宮朝賀,不管是誰,自己的事情自己高興就行了,再也不要來向本宮行禮!否則就休要,休要怪本宮不客氣!」
這番話若是由德太妃的口中親自說出來,必然是姿態強硬、語氣輕蔑,然而現在經秋嬋這個奴才嘴裏膽戰心驚地說出這番言辭激烈之語,簡直是無比的滑稽可笑。
然而在場沒有一個人笑得出來,皇上自是不必說,其它人有的被嚇得大氣不敢出一口,有的心中暗暗大喊「德太妃娘娘幹得實在是太漂亮了!」,而還有些人則是既想上前勸皇上幾句,卻是不知道從何勸起才好。
皇上確實是經過這段時間與德太妃的多次交手,多次慘遭娘娘的當眾羞辱,身經百戰之下已經「百毒不浸」、奈何他不得什麼。更何況,即使沒有德太妃的受禮,他一樣也完成了作為一代帝王的登基大典,已經成為名正言順的大清帝國的第三任統治者,只憑德太妃的一已之力是無法阻擋住他前進的步伐。因此只是經過短暫的尷尬之後,沒有預期中的暴跳如雷,也沒有想像中的面紅耳赤,相反,卻是心平氣和地開了口。
「就這些?」
秋嬋沒有料到皇上會如此冷靜,雖然已經被免死罪,但是作為帝王可是從來都是擁有翻手是雲覆手是雨的特權,因此她根本沒有當真,還以為自己立即就要成為德太妃的替罪羊,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呢。結果竟是沒有料到,皇上竟然料事如神地問她「就這些」。怎麼可能就這些呢?只是……
皇上看出了秋嬋眼中的猶豫,根本沒有給她繼續猶豫的機會就迅速地又補上了一句:「君無戲言,但說無妨。」
有了皇上的定心丸,秋嬋於是又戰戰兢兢地開口道:「娘娘還說,既然『生恩不如養恩大』,你把這皇太后還是冊封給佟皇后去吧。」
這句話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比前面那句「你當皇帝自己高興就行了,與本宮有什麼干係」還要大。不錯,「生恩不如養恩大」確實是皇上親口所說,也真實地道出了他的心聲。對於極為誠孝的皇上來講,此生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子欲孝而親不待」,孝懿皇后走得實在是太早,那時的皇上才只是七齡孩童,從而成為他終生的遺憾。在佟皇后的有生之年,沒有享受到他這個兒子的半點孝道,在皇上登基之後,也因為是養母的身份而不能尊享皇太后的榮耀,人生如此不堪,怎麼不令皇上痛心疾首?
現在德太妃一句「將皇太后冊封給佟皇后」的譏諷嘲弄之語,簡直就像是一把匕首,直接戳到了皇上心靈深處最痛的地方,痛得他禁不住抬手捂上胸口,企圖捂住那個仿佛正在沽沽的血流如注的傷口,直至血盡人亡。
后冠已制、冊寶已寫,德太妃的皇太后身份已經是既成的事實,不因為她的拒不受封而有絲毫的改變,就像她無法阻攔雍正王朝的到來那樣,無法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