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空聞已經好的七七八八的身體,足可以走出房間休息一下了。然而空聞卻並沒有這麼做,而是依舊沉浸在一面冥想,一面恢復傷勢的狀況之中。只因,他在療傷並熟悉黑級浮屠功力之際,發覺到了自己以前一個從未想到過的問題,不得不陷入沉思。
前文說過,達摩祖師開創的禪宗少林一脈,講究的是『禪武合一』,即武功與佛學並重,齊頭並重,不偏不倚。可空聞卻在晉入易筋經黑級浮屠以後發現,少林四大神功之一的易筋經似乎並不遵循這一理念。自晉入黑級浮屠以後,它完全摒棄了『禪』,只是一味追求『武』,徹底違背了少林『禪武合一』的理念。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易筋經》創自一代武學奇才達摩祖師,威力非同小可,其精妙深邃也是不可小覷!然而自黑級浮屠以後,易筋經真氣的破壞力與暴戾直線上升,反倒是對『禪』的講究並不要求嚴格。久而久之,禪武失衡,不走火入魔、性情不變才怪。昔日不戒身具黑級浮屠易筋經,但卻沒有相等的禪心支撐平衡以致喜怒無常,除了他性格扭曲這點以外,《易筋經》本身也是一大因素。
而且在修成黑級浮屠以後,空聞發現易筋經並未就此到頂,確切的說,黑級浮屠雖是易筋經最上乘的周天,但卻詳細的分為了三間、二間、一間三階層次。空聞現在面部出現的三道戰紋便是他身處三間水準的證明。故而,對於易筋經黑級浮屠以後的修持之路,空聞不得不慎重做好準備,畢竟他可不想落得如不戒一般的下場。
漆黑的真氣滿具暴戾,破壞力極強,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實在不可能。想要解決『禪武合一』失衡的問題,也就只能走加強『禪』的方法一途了。說到對『禪』的加持和領悟,空聞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少林的四大神功之首——《洗髓經》!
《洗髓經》修成後具有眾多異能,能洗滌人心,消弭殺意。息武止戈,號稱「不敗之首」。又能激發他人功力,啟迪創新,修到最高境界還能開啟佛門六神通端的是神奇無比!空聞隱隱中似乎有些了解了達摩祖師創立《洗髓經》的用意。也多少自己先前習練《洗髓經》的行為感到慶幸。
少林四大神功之中,《童子功》、《洗髓經》注重於專修肉體,《金鐘罩》專修肉身的同時也依靠極端的修煉過程磨礪精神,而《洗髓經》卻是專修精神。以空聞現在為例,《易筋經》易筋修身。強健筋骨;《洗髓經》洗滌心靈,升華精神、靈魂境界。兩者合一,相輔相成,必可解決禪武失衡問題……
「能收放心,提念生死。強健身驅,精進心力。洗髓還本,凡聖同歸。」一心沉浸修持之中,空聞心中浮過的口訣心法從第三篇自動躍入第四篇,「……萬物非萬物,與我同一體。幻出諸形相。輔助成生意……物我皆一致。」
隨着清涼異力的流動,點點靈光如夜幕中的燈光浮現,一點一點照亮空聞心海。一股股往常想不透、猜不出、看不明的奇妙想法紛紛湧上心頭,一時間空聞妙想連篇,武道進境飛漲。生死輪轉,宛若陰陽。生者為陽,死者為陰,陰陽不休,生死不止……隨着時間的流逝,空聞心中對生死的理解也越發的透徹明悟。上次未能創立的輪迴武道隱隱間竟有徹底凝聚的趨勢。
生死間有大恐怖,不是面臨過死亡的人不能了解其中的恐怖。空聞上次之所以沒能凝成輪迴武道,除了自身的武道見識不足以外,也與他沒能真正面臨過死亡的絕境有關。不過現在卻與之前不同。在大魔神壓倒性的武力之下空聞首次面臨絕境,對於死亡的恐怖也有了親身的體會。如今在洗髓經的加持下,往昔對於的死亡的明徹以及越發渾厚的武道見解盡數化為動力,為輪迴武道的建立增磚添瓦……
「嗡~」
莫名的,正在閉目苦修的空聞突覺一陣嗡響傳入耳中,細細傾聽。清風掠過海面、划過船帆的輕響,海浪水流互相涌動的微聲,船隻的吱呀聲,甲板上無名三人的言語……乃至三人血脈中流動的血液心臟跳動的聲音,全都一絲不漏傳入耳中,清晰可辨。
這是空聞參悟《洗髓經》時自然而然衍生的六神通之一——天耳通。佛經中的「天耳通」能聞六道眾生苦樂憂喜之語言,及世間種種之音聲。不過空聞悟徹的「天耳通」遠不及佛經中的威能,僅能聽清自身周圍某處範圍之內的聲音而已。
此時輪迴武道已經初具雛形,《洗髓經》也被空聞修成第四篇《物我一致篇》,傷勢也已恢復十之八九,已經不需如之前一般苦修了……耳中雜響陣陣,空聞索性止住了易筋經真氣的運行,黑色氣團立即消逝一空,露出身形。
打開房門,空聞緩步走向甲板,抬眼望去,無名三人各自盤膝坐在一處,船隻揚帆順着風向直往中原神州方向而去。
左腳踏上甲板,無名有感扭過頭來,見是空聞不禁微微一笑,卻未出聲言語。就在此時,步驚雲雙眼驀睜,兩道如實精光自眼中一閃而逝,幾如利劍般鋒銳迫人……卻是步驚雲在靜坐閉目數天之後,終於將劍道感悟盡數吸納融匯,功成收功了。
「好個步驚雲!」空聞見狀,不禁開口讚嘆,「劍與內力內外俱圓,用劍亦臻無聲之境!內力雖然洶湧澎湃,波瀾如潮,然而使用時卻仍能靜如止水,起伏不驚,收放不形於外,這個正是尋常用劍者畢生所求的『靜』的境界。好!」
步驚雲正在發愣空聞能一眼看破自己劍道境界,而無名卻已明白過來,「我倒是忘了,空聞也是深通劍道之人。」
「何為『靜』的境界?」
無名不語,靜看空聞……空聞微微一笑,也不謙讓,直接解釋道:「所謂『靜』的境界,就是劍如心靜,心如劍靜,劍心無聲,心劍無敵。在靜的境界內你己不是劍和自己,你是人劍以外的第三者,於是更能觀劍道的無涯,更上巔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