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寢殿。
對於蕭敬的辯駁,張皇后早有思想準備,冷笑一聲,道:「蕭公公,事情並非你所的那般吧?」
「太子巡查九門防務,剛開始還好,但到後來竟慢待至無人護送,需孤身前往,全在於劉少傅認為太子胡鬧;太子要徵調兵馬守護城垣,劉少傅拒不遵從,認為太子行事乖張,甚至當着朝臣之面加以喝斥!」
「太子身陷韃靼攻城兵馬圍困,劉少傅非但不派兵增援,還抽調兵馬往別處……蕭敬,蕭公公,你敢,這些都是因為太子要帶兵出城所致?」
張皇后問得聲色俱厲,到最後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出來的,她的每一個問題,都讓蕭敬身體劇烈顫抖一下。
張皇后指出的前兩項,的確曾生過的,但太子身陷重圍不救援這項並不屬實,蕭敬正要分辯,猛然想起問他話的人是皇后,一國之母,他作為皇室家奴,根本就沒有資格質疑皇后的言語。
蕭敬心中異常苦澀:「怎麼辦?皇后分明是要冤枉人啊!可我該怎麼跟陛下呢?我是不敬,不也是不敬,這下可要苦了我了!」
在張皇后厲聲追問下,蕭敬半個字都吐不出來,朱祐樘剛剛放緩的臉色再次變得難看起來,喝問:「蕭敬,可有此事?」
聽到皇帝連蕭公公都不願意,蕭敬知道皇帝真的生氣了,只能支支吾吾道:「回……回陛下,老奴……老奴不知啊!」
在不能反駁張皇后的情況下,蕭敬只能「不知」了,這是他明哲保身之道。
張皇后得意地盯了蕭敬一眼,轉向朱佑樘:「皇上,您,國難當頭,國主染恙,皇兒以儲君之身擔任監國,實為無奈之舉,誰知劉少傅剛愎自用,不但擅作決定,險些令京城失守,更是對皇兒多加奚落,分明是目無君上!」
「咳咳!」
朱祐樘原本病情大有好轉,但在聽到張皇后的質問之後,氣息又開始紊亂了,再次猛烈咳嗽起來。
張皇后花容失色,趕緊伸出手去輕拍丈夫的後背,幫他理順氣息。
半晌之後,朱祐樘的狀況稍微好轉,面向累得嬌喘吁吁的張皇后,道:「但是……劉少傅,始終是太子的先生哪!」
到了這個時候,朱祐樘還想為劉健好話,但其實是他為劉健找理由開脫,劉健可是太子少傅,肩負有規勸太子言行舉止的職責,如此一來劉健所做所為也就合情合理了。
張皇后本來見丈夫受不得刺激,不想再提及此事,但見朱佑樘依然在不遺餘力地為劉健話,頓時來了氣,把頭側向一邊,委屈地道:「皇上,您既然這樣,那臣妾便無話可了。」
「皇兒身為儲君,始終要有威信,如此以後方可獨當一面,但皇兒在此戰中,為國效勞,幾度浴血,甚至險些命送疆場,功勞何其之大?但落到那些奸邪之人手上,卻是寸功未得,反倒落個胡鬧和行事乖張的罵名,以至於朝中上下,誰人都認為皇兒喜歡胡鬧,即便將來登基也只是昏君。嗚嗚……」
到這裏,張皇后已經掩面而泣,「但皇兒主張出兵,乃是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效仿的乃是前朝名臣于謙於尚書的做法,這可是歷史上證明過的成功範例,連張老公爺都進言需派出兵馬到城外駐紮,與京城互成犄角,方可確保京師無虞。」
「張老公爺戎馬一生,難道不懂兵法韜略?但某些人就是不聽,關起門來死守,結果就是處處遇險,還得皇兒帶人到處撲火。若陛下不信,可召集文臣武將前來問策,困守之戰如何言勝?」
「如今是沈溪沈卿家帶兵回京城,終於解了京師的危難,但這也無形中證實了皇兒的建議是切實可行的!但是,劉少傅等人卻將功勞攬於自身,朝廷上下如今稱頌之人,無不是內閣與六部諸公,可曾過皇上和皇兒一句好?」
「如果連功臣都可以無視,這世道還有何公平道義可言?皇上,如果您覺得皇兒不能成事,何必安排他做監國,成為朝廷上下的笑話?嗚嗚嗚嗚嗚……」
朱祐樘見妻子哭得傷心欲絕,他也跟着難過,嘴中忙不迭地安慰:「月兒,不必傷心,相信劉少傅絕無輕慢太子之心!」
情急之下,朱祐樘將妻子的閨名脫口而出。
張皇后入宮來,除了朱祐樘知道她的閨名外,旁人一無所知,原來張皇后本名張月。
傳張皇后母親張金氏,在懷張皇后時曾做了個夢,夢見天上的月亮進入自己腹中,在張皇后很的時候,張皇后的父親張巒就曾對人及此事,因此,給張皇后的閨名,便帶了個月字。
誰知這位「懷月」出生的張月,果真就成為大明朝的皇后,而且還是歷史上唯一集榮寵於一身的皇后,能在宮闈中享受到一夫一妻的待遇。
張皇后難過,不但是為丈夫羸弱的身體難過,也是為自己誕下女兒後被丈夫冷落而難過,同時還有為朱厚照得不到大臣認可將來無法駕馭群臣難過,淚水如同決堤一般,很快便將衣襟浸濕。
蕭敬跪在一旁,悄悄抬起頭打望,這一幕落入眼底,一時間心驚膽寒,此時他已感覺大禍臨頭。
一直到張皇后情緒好轉些,朱祐樘才擁着妻子,正色道:「皇后,你不必難過,朕這就到正殿去傳召內閣三位輔臣前來,你且聽他們怎麼,便可知他三人是否有忠君之心!」
……
……
文淵閣。
這天謝遷的心情很不錯,孫女婿回來了,還立下大功,他又有機會把孫女婿培養成為內閣大學士,接自己的班,可謂是後繼有人。
而且沈溪能文能武,不管是行政還是軍略都有章法,如今留在京城,自己如果遇到難以決斷之事就可以請沈溪出謀劃策,再也不用擔心寫不出讓皇帝不滿意的票擬了。
想到得意處,謝遷連票擬都比平時快了幾分。
就在謝遷樂呵呵做事時,司禮監那邊來人傳話,是皇帝請內閣大學士前往乾清宮見駕。
在謝遷看來,這種傳召再平常不過了,只是例行的問話,或是皇帝有什麼為難之事,需要他們幫忙參詳……內閣從本質上講,就是皇帝的秘書,幫忙參詳事情的。
李東陽當日並不在宮中輪值,文淵閣只有謝遷和劉健,在奉詔之後,二人便前往乾清宮。這一路上,劉健沒跟謝遷什麼話,主要是二人對沈溪的功勳認定有差異,劉健不想跟謝遷在這個問題上生爭執。
等到了乾清宮門前,並未見到平時出來迎接的蕭敬,謝遷心裏沒有太過在意。
恰在此時,一名太監出來傳召,道:「兩位大人,皇上在裏面恭候二位多時了!」
「有勞!」
劉健作為內閣輔,做事從來都是一馬當先,主要是因為從弘治朝開始,內閣輔的位置便被皇帝一再推高,劉健隱隱有一朝宰相的意思,尤其是在如今的司禮監太監蕭敬為人懦弱,從來不跟他爭執。
只要司禮監這一環搞定,在皇帝很少批閱奏本的情況下,內閣輔的地位,就跟丞相別無二致,因為無論他票擬什麼,司禮監基本都是照本宣科地進行硃批。
謝遷跟隨在劉健身後,進入乾清宮,一眼便看到朱祐樘端坐在案桌後的龍椅上。
二人見禮,俱都不言,分列兩邊等候皇帝問。
朱祐樘看了看謝遷和劉健,勉強一笑,問道:「兩位卿家,朕聽聞,太子在本次戰事中,表現有得有失,朕曾將他託付與二位卿家,不知二位愛卿對太子監國來所作所為,有何評價?」
謝遷一怔,心想:「陛下為何突然問及太子之事?太子在本次對狄夷作戰中,除了行事急躁外,表現尚可,照理陛下早就應該知悉,不需要問我等才是!」
劉健性格直爽,見皇帝問,未曾多想,直接作出他的解答:「回陛下,臣以為,自太子監國以來,言辭行事多有乖戾之事,未曾盡到職責!」
朱祐樘聽完如此直接了當的回答,氣得劇烈咳嗽起來,心想:「劉少傅,你這是怎麼了?朕找你來,是讓你兩句好聽的,堵上皇后的嘴,結果你上來就這麼不給太子面子,這分明也是在打朕的臉啊!」
蕭敬眼看皇帝生氣,趕緊上前去輕撫皇帝的後背,正要給劉健使眼色,他猛然想到自己也是「共犯」,屬於戴罪之身,如果再做出什麼違背皇家意願的事情,那今後基本就別想安安穩穩頤養天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