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節 訂艦
一個國家的戰略文化,首先表現在這個國家的戰略追求上。美國人的目標具有很強的戰略性。美國最初的殖民者到新大陸的時候,他們的理想就是要在這塊新的土地上建立一個不同於傳統舊大陸的新國度,希望能夠按照上帝旨意在此建立山巔之城,成為世人的榜樣。美國人早期所需要追求的知識包括兩個方面:一種是面向上帝追求精神超越的信仰;一種是面向俗世追尋物質世界奧秘的經驗和理性知識。這樣的一個戰略群體和戰略目標,決定了他們必然會崇尚和創造戰略文化。
美國在建國以後的戰略文化,有諸多深刻影響世界的創造。例如,美國獨立革命中的戰略創造,美國統一戰爭中的戰略創造,羅斯福「新政」的戰略創造,美國在二戰後對世界的設計等,無論在內政還是外交方面,都有諸多為歷史之先、世界之優的創造。
二戰前,美國外交政策選擇的真正動力,來自於新政的反危機要求,反過來,這一要求又為孤立主義外交提供了合法性。一定程度上,「新政外交」為新政的推行創造了一個較為自由的國內空間,但不可否認,它客觀上對當時的國際局勢造成了相當消極的影響。
一方面,「新政外交」使得美國漠視和縱容法西斯力量對民主勢力的鯨吞蠶食,對法西斯侵略者推行綏靖政策;另一方面,它又惡化了美國與其他民主國家的關係,阻礙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早日聯合。「新政外交」從一個相當狹隘的視角來考量當時的世界,這本質上是一種短視的外交行為,不過在強大實力作為背景下,就算短時,對於美國來說,也不用怎麼受不利影響。
這次羅斯福和赫爾交談後,卻是突然作出了一個事前沒有安排的決定。
他要接見范哈兒!
得到這個消息,范哈兒正在和美國財政部長摩根索進行會談,商討西南地區和美國之間的財稅徵收和豁免問題。
得到消息的摩根索,第一個表態,認為這次財稅談判完全可以延後,如果在范哈兒和羅斯福總統見面後,雙方關係有了新的進展,那政策完全可以更加公正。
在這之前,范哈兒可是被摩根索居高臨下的很多要求弄得沒脾氣,只能維持西南地區的基本主權。
現在一聽摩根索這麼好說話,范哈兒哪裏會不答應。
當即做準備,決定去見羅斯福。
地點是白宮後花園,下午茶時分,羅斯福只當是一次非常見面。
但和羅斯福一起見范哈兒的,還是有此時的海軍部長克勞德.斯旺森、部長助力查爾斯.愛迪生、海軍上將萊希、菲律賓第16海軍軍區司令海軍少將喬治.j.邁耶等人,清一色的海軍派系人物。
顯然,和赫爾達成的建立東南亞艦隊一事,已經牽動了美國海軍的神經。
在一番出乎范哈兒預料的隨意客套後,在幽默風趣的羅斯福帶動下,范哈兒沒有一點緊張感的在美國這些海軍高層中間坐了下來。
1933年羅斯福總統就職以來一直擔任海軍部長的克勞德.斯旺森,在1939年7月8日死於心臟病發作。他在擔任該職務後幾乎連續不斷受到疾病的折磨。在斯旺森部長最後幾個月里,羅斯福總統對前海軍部長約瑟夫斯.丹尼爾斯,他的前上司說到:「斯旺森病得太厲害做不了更多的,但我沒有讓他走的想法,」接着還補充到:「你知道我是我自己的海軍部長。」
所以說,這一次美方的幾個人,實際上就都是海軍系統人員。
「范將軍,在正式挑選艦艇支援你成立艦隊之前,我還是要正式的問你一句,你建立這支艦隊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總統閣下,自1936年以來,亞洲和歐洲諸事件開始顯示出對世界和平不斷增長的威脅。在西班牙內戰和中國頻頻發生的中日衝突,已經挑戰了合眾國保持中立的願望,並威脅將世界捲入另一場全球戰爭。在這個時候,中國正面和整個後方,都在遭受日本的威脅。總統閣下,如果僅僅就我自己而言,當然只是為了讓這支艦隊保證我的後方,但是如果艦隊建立了,他對周邊其他對華友好國家,或者說有共同敵人的國家來說,這還是一支完全可以上戰場的後備艦隊。」
范哈兒早有準備的進行了答覆。
就算以前沒有準備,這次看到這麼多海軍將領,他能猜到問題,當然早早就開始想這方面的回答了。
他只是有點不爽的是,人家羅斯福會見自己,就帶了一大幫子人給他站台說話,自己怎麼就孤零零一個人,連個翻譯也沒帶呢,這氣勢上,就差了人家不少啊。
但是他一個人的回答,已經足夠讓羅斯福滿意了。
美國的作戰環境又是相當獨特的,美國有東海岸和西海案,分別面對太平洋和大西洋,太平洋的對面是日本,大西洋的對面是歐洲,行駛於兩大洋最快的方式是經過巴拿馬運河,呃,初中生都知道的地理知識,恰恰是這些,左右了美國戰列艦的一些基本設計。這個地理環境意味着,美國在面臨戰爭時極有可能要兩線作戰,即使是在和平時期,雖然華盛頓條約中美英日法對主力艦噸位上限的規定是5:5:3:3但是,美國卻要把艦隊一分為二分別駐紮在太平洋與大西洋,也就是說,一旦開戰,美國和日本軍力對比是2.5:3,美國和英國的軍力對比是2.5:5,美國和它的假想敵之間的海軍力量對不佔優勢,而美國又不知道哪一條戰線最先開戰,誰會演變成自己真正的敵人,於是,除了在艦艇上做文章,找一個適當的支持者,自然就成了外交部門的工作重點。
但是一戰後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又偏偏不允許美國尋找正規的盟友,所以現在范哈兒這樣一個強大的中國地方軍閥,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此之前,美國人早就詳細了調查和了解了范哈兒的西南聯盟,對於這個聯盟的實力了解程度,可能不如范哈兒,但是絕對超過在南京的老蔣。范哈兒的話,讓在場的幾人,確信他說的是事實。
這位總統在和旁邊的海軍部長、作戰部長交換了一下眼色後,都認為,確實可以和這位中**閥進行合作。
「將軍閣下,但是我還是必須得提醒你,由於美國有中立法案,所以我們不可能過多的支持你,包括戰力艦和最新型的軍艦在內,我們都不能出售給你。」羅斯福總統面上仿佛帶着一絲歉意。
1935年,由於日本在西太平洋的侵略和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威脅激化為更大規模的戰爭,美國國會通過一系列中立法案中的第一個,設計限制合眾國捲入交戰國中。法案最初在1935年通過作為一個臨時措施,1936年簽署成為法律。它們主要包含規定強制禁止與交戰國武器貿易和提供貸款,強制禁止武裝合眾國商船與交戰國貿易,但它們允許與交戰國兩年期限任意的現金自運貿易,即用現金支付並通過外國船運送。
「那麼我到底能得到什麼呢?」范哈兒朝羅斯福一攤手。
旁邊的海軍部長主力愛迪生,幫自己家的總統作了回答:
「你可以選擇退役的戰列艦或者航空母艦。」
「老戰列艦?航空母艦?」范哈兒有點躊躇。
戰列艦啊戰列艦,作為一個喜歡大艦巨炮的男人,范哈兒對於戰列艦其實很有一種特別的中意感。
可惜,美國的主力戰列艦設計,一直很有與眾不同的風格。
因為如何在戰爭爆發後第一時間集中戰鬥力,一直是美國海軍艦艇設計中不可迴避的問題。將兩大洋戰艦及時戰略轉移,最快的方式是通過巴拿馬運河,於是大家可以發現,美國所有建成的戰列艦型寬都在33米以下,恰好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而唯一一級設計不限制33米型寬的蒙大拿級戰列艦,也是在明確了與英國的同盟關係,歐洲已不存在可以與美國抗衡的敵國海軍的二戰後期才出現的。單就這個33米的標準,在二戰爆發的前夕1937年,美國就不會選擇型寬38米的大和,與型寬36米的俾斯麥,所以美軍的戰列艦在范哈兒看來太窄了。
美國海軍對戰列艦的基本航程要求是從本土到菲律賓,橫跨太平洋,因此美國戰列艦的續航力都相當強,如北卡只有17450海里續航力,在美國海軍中已經算短了,日本的大和艦6200海里與德國俾斯麥艦8500海里的續航力,對於美國來說實在太短了(對於德日又另說,戰前德國設想的水面艦艇的主要作戰區域在北海波羅的海,在取得法國北部港口前,前進至北大西洋是很困難的所以8500海里夠用了),連基本的戰鬥巡航任務都不能應付。日本戰列艦一戰後設計與建造的只有三級,長門,土佐,大和,續航力分別是5500,6500,6200海里,這意味着,這些戰艦並不具備直接威脅美國本土的能力。同樣意味着這些戰艦的作戰範圍也就只能到達西南太平洋,或者說,建造這些戰艦的支持者「南進派」的目標僅僅只是稱霸東南亞,而從武器設計開始就沒想過打一場與美國全面徹底的戰爭。這種戰略目光的短視與美國33米型寬的設計實在是大相徑庭。
對於范哈兒來說,他的戰艦航程,其實也只要七八千海里就差不多,他又不準備打美國,航程太遠基本是浪費。
其實戰列艦方面,就算沒有航程和戰艦寬度這幾個不利因素影響,范哈兒也不會選擇。
「我想要航空母艦。」范哈兒肯定的選擇,「總統先生,將軍們,你們知道,我的西南聯盟,可沒有什麼海軍海戰經驗,但是我們有一直東南亞不容小視的空軍力量。擁有一艘航空母艦,絕對是最容易讓我們聯盟發揮作戰能力的選擇。」
范哈兒的話,說的很有道理。
但是菲律賓的邁耶少將,卻是對於范哈兒的選擇非常不滿,小聲的嘀咕了一句:
「一艘最差的戰列艦,也比航空母艦要強。」
「呵呵,航空母艦的話,那就選擇蘭利號吧,這可以當作贈送給西南聯盟的禮物。」還是由愛迪生部長助理作出回答,他根本不理會那位少將的嘀咕。
蘭利號航空母艦,原來是1913年完工、排水量5500噸的運煤船「木星」號。1919年6月在諾福克海軍工廠改裝,三年後成為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編號為cv-1。「蘭利」號標準排水量提高為11,500噸,速度只有15節。飛行甲板採用全通型,載有飛機34架,沒設升降機,飛機要拆成大件後,用3噸吊機把飛機吊入機庫,使用起來費時也不方便。
「為「黃蜂」號騰出條約限額的噸位,海軍部正計劃將她改為水上飛機母艦,那樣一來,在實戰中也就基本喪失了前線戰鬥能力。所以現在有范哈兒這個選擇出現,愛迪生部長助理,馬上就作出了另外一個選擇。
「蘭利號?」范哈兒的面上很不好看。
他還以為會是老式的企業號呢,蘭利號這艘老艦雖然名聲呵呵,是美國的第一艘航母,但到了現在的破舊程度,就算是他有有所耳聞。
「呵呵,將軍閣下,你放心,蘭利號在你離開美國時,就可以直接轉交給你的東南亞艦隊。真正以後的主力艦,可以等你培養了足夠的水手和海軍官兵後,再重新訂購。」還是老部長斯旺森笑着作出了解釋。
「那我現在就訂購,可不可以?」
滿臉病容的斯旺森笑着一攤手:「那完全取決於你的錢財。」
錢財?這確實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盤算了一下自己口袋中的錢財,范哈兒只能選擇訂購一艘約克城級航空母艦,以及一艘後世范哈兒最喜歡的布魯克林級輕型巡洋艦。
布魯克林級標準排水量9767噸,滿載排水量12207噸,裝備了新研製的47倍口徑mk 16型艦炮,最大射程23,882米。炮塔正面裝甲達6.5英寸,副炮為5寸25倍口徑的單裝炮。防空武器主要為0.5英寸的機槍。艦尾裝備兩具彈射器和4架水上飛機,無魚雷裝置。
本級輕巡洋艦是1930年的倫敦海軍條約的產物, 根據這個補充條約,美國只可以再建造兩條華盛頓條約型的重巡洋艦(ca44和ca45),為了對付日益擴張的他國海軍力量,不得不轉向建造裝備6英寸主炮的輕型巡洋艦,因此促成了布魯克林級的誕生。1931年初最終選定的方案是排水量9600噸,裝備四座三連炮塔,裝甲防護同新奧爾良級,在1933年的造艦計劃里通過了該方案,但隨之而來安裝1.1英寸的防空炮的要求使本級艦的設計再次被修改,對裝甲防護同樣也作了一些改動。這個時期,裝備多達15門6英寸主炮的日本最上級輕巡的出現強烈刺激了美國人的神經。最終的設計里,布魯克林級的主要武器變為5座6英寸三連炮塔,飛行甲板移至艦尾。
在選定了這艘輕巡後,范哈兒還敲定了一個附帶條件,讓老美贈送一艘一戰後造的老式奧哈馬級輕巡,並且對他進行升級改造。
到是驅逐艦的選擇,范哈兒一點也不肯深錢,深知日本潛艇厲害的范哈兒,只要求美國最新式的驅逐艦。
鑑於驅逐艦是批量生產的艦艇,美國人以前也經常向其他國家出售最新型此類艦艇,所以對此也沒有懷疑。
等到這軍艦訂購一敲定,接下來就要商量艦隊的具體應用了。
菲律賓第16海軍軍區司令海軍少將喬治.j.邁耶,將會是以後和范哈兒接觸最多,並且直接協調指揮范哈兒東南亞艦隊的最高海軍將領,為了以後能更好的合作,這位少將現在是毫不客氣的向范哈兒提問。
「將軍閣下,聽說你在中國國內時,曾經縱容放過了**紅軍,你同情**麼?」
「不。」范哈兒惜字如金的回答。
「那你支持蔣委員長?」
「不。」范哈兒還是否定。
「你是無政府主義者了?」這位少將很想說,你既不支持**,也不支持老蔣為代表的國民政府,那只能是無政府主義者了。
出人意料,范哈兒的回答還是:「不。」
看到周圍幾個老美顯然對自己的回答有幾分不滿意,老范決定還是解釋一下。
「政府麼……」他對這個詞感覺感到有點難以處理:「不管誰代表政府,我是一個中國人,一個中**人,只要代表國家和人民,我就支持。」
他覺得在老美面前,無論選擇表態支持哪個,都不是很好,所以最終決定扮演一個愛國主義者的形象。
他的這個回答,也是很讓在場的羅斯福總統和其他美國將領滿意。
如果是政客,也許更喜歡那些機靈識時務的人,但對於這些將軍們來說,一個愛國者,去更容易贏得他們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