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節 裝甲兵突擊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和第七戰區司令長官范哈兒,聯合通電要求最高統帥部蔣委員長出任徐州前敵總指揮的消息一出,立刻在國內外引起極大的反響。
徐州會戰因為范哈兒再次運起了輿論宣傳策略,它的受關注程度,在國內國外已經也越來越高了。
而日方對於正在進行的徐州和廣州兩場準備戰役,也是極為重視,自然時時刻刻在關注着徐州前線的敵我情況。
在這個時候,李宗仁和范哈兒,聯合公開通電讓老蔣來擔任前敵總指揮,自然讓大家都極為關注,同時也對這次通電後面的目的,以及他可能產生的影響,都開始認真的考慮。
日本人的反應,僅僅是局限於報紙上對於「皇軍」不可戰勝的吹捧,雖然杉山元和松井石根這兩個叫囂最狂熱分子,已經在連續的失利下,失去了發言的機會,但在他們的言論影響下的日本軍方強硬派,還是很徹底的貫徹了他們的思想。
到是中國內部方面,對於李宗仁和范哈兒的聯合通電,反應極為複雜。
在徐州會戰後再次飛抵武漢最高統帥部的老蔣,立刻就此時召開軍事委員會議,討論李宗仁和范哈兒的要求。
因為這個委員會中,本身就有各派別的成員,不管是李宗仁的粵軍,還是范哈兒的西南軍,都在這裏派遣了高級代表。所以老蔣只要召開會議,稍微一詢問,就能得到他們大致的回覆。
在王家烈和粵軍代表齊齊表示,這是徐州戰場對委員長的尊重,同時也適時述說了現在徐州的各派林立情況後,老蔣才算是稍微安下了心來。
經過委員長幕僚團和徐州方面的幾次溝通,以及相關涉及各方的照會詢問,在第二天,老蔣就正式宣佈,他將親自前往徐州,坐鎮指揮何日軍的徐州會戰。
「只要不是再一次西安事變就好。」老蔣私下對自己的文膽陳布雷感嘆。
雖然他是答應前往徐州,但是受西安事變影響,他對於深入非嫡系兵力控制的地盤,其實還有幾分憂慮的。
現在的中國有一點還是幸運的,那就是老蔣的抗日立場並無疑問,所以在對現在這個於抗日具有決定性影響的會戰上,雖然顧慮重重,但老蔣在和幕僚商量後,還是決定親自飛赴徐州,坐鎮指揮這次最大的會戰。
歷史在這個時候,已經被范哈兒改得面目全非了。
當老蔣乘坐由范哈兒贈送的洛克希德製造「美齡號」豪華專機離開武漢上空時,周圍空域立刻出現幾十架的護航戰鬥機。
杉山元事件後,不僅日本方面極大的加強了對高級將領指揮官的護航力度,中國方面也吸取這事的教訓,同樣加大了空中護航力度。同時為了防止和日本「天皇號」一樣的空中迷途事件再次發生,像洛克希德的新型運輸機上,還搭載了最新可以和雷達站聯繫的高頻無線電聯絡裝置。
而當飛機降落在徐州野戰機場的時候,第五戰區及周圍各派系的高級將領、重要行政官員,也是齊齊聚集到機場迎接老蔣一行人。
老蔣在機場上發表了簡短的演說,不外乎「此來非為爭奪功勞」「一切為了抗戰」之類的話句,但這番表態,還是多少讓場上那些心態複雜的各派將領,心理感覺好受了許多。
對於老蔣的這次坐鎮徐州,中國各方都極為關注。
抗戰開始以來,雖然先後有南京保衛戰的勝利和台兒莊大捷,讓中國不是完全的屢戰屢敗,但是老蔣之前出面組織的幾次大戰如淞滬會戰和蘇嘉會戰,卻是都遭遇了失敗,所以在現在的國內,像范哈兒、李宗仁這樣的軍閥人物,都被稱為抗日英雄,而老蔣這個「抗日最高領袖」,卻是一直名聲不好。
如果這一次徐州會戰勝利了,那麼老蔣不僅可以一雪前恥,還能大大加強他對全體抗日勢力的領導,恢復之前的威信。
所以在其他各方勢力暗地琢磨的時候,中央軍系統,卻是決定對這次徐州會戰,進行全力的支持。就連原本一直駐紮到南京的教導總隊部分士兵,也被臨時從范哈兒手上抽調去了徐州前線,讓提議由老蔣擔任前敵總指揮的范哈兒,只感覺自己是出了一個餿主意。
不過他就算反對也沒用,老蔣深怕再次進入別派控制的地盤,所以這一次的徐州,可是雲集了他現在僅存的小半中央軍。如果不是南進的那些新編師,已經完全被范哈兒吃透,收過屬於西南一系人馬了,他恐怕連那幾個經過血站錘鍊的新編師,也會不放過的調往徐州戰場。
但是中央軍各支主力齊聚徐州的情況下,徐州的中國方面兵力,卻是空前的加強。
現在的情況,就算沒有范哈兒的林效范第二裝甲團,以及南京空軍的支持,僅僅是守住徐州,肯定還是沒問題的。
不顧老蔣調集了那麼多兵力來,卻不僅僅是為了防守,他的目的,還是一場勝利。如果會是一場大勝,那就更好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 1938 年 9 月上旬,老蔣正式發佈了作戰計劃。
要求各部謹守自己防線之餘,對日軍要採取積極主動態度,只要看見戰鬥良機,則應立刻把握住,在情況許可的情況下,可以不經請示,就立刻出擊。
這個命令一出,到是在第五戰區上層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李宗仁堅決反對這麼冒險,認為現在的形勢來之不易,如果貿然出擊,可能會中了日本人的全套,導致以己之弱,攻敵之長。
人在南京的范哈兒,在知道這個最新命令後,也是大為抱怨,但他畢竟不在前線,讓他發電報過去勸阻老蔣的命令,他卻是還感覺有點不好意思。
也幸好范哈兒沒有發電報去勸阻,勸了也是自取其辱,因為老蔣以委員長的身份,強行宣佈這是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任何中**人都必須執行,第五戰區李宗仁等人的勸說,根本毫無結果。
更出乎范哈兒預料的是,第一個出來響應老蔣命令的,不是別的部隊,正是范哈兒派出去支援台兒莊的林效范第二裝甲團。
這個時代日本人的模仿能力,就已經和二戰後一樣,非常被人稱道了。
自從上次林效范第二裝甲團集中運動,以坦克加裝甲車的混編模式,直接突破日本第 10 聯隊陣線,擊毀絕大部分坦克後,日本華北方面軍,就立刻被這種第一次出現在亞洲戰場上的「新銳戰術」,所震撼了。
當然,如果上一次台兒莊戰役,中國方面沒有取勝,恐怕也不會那麼快引起日本方面注意,但正是因為前面戰鬥的失敗,讓瀨谷啟和坂本兩人拼命尋找失敗的原因,給自己尋找開拓的責任,才找來找去,找到了林效范第二裝甲團身上。認為正是林效范第二裝甲團的神奇表現,讓瀨谷支隊和版本支隊,完全無法救援陷入台兒莊中的日軍先遣聯隊,甚至最後還被這一個裝甲團的兵力,趕得狼狽北逃,導致了徐州會戰第一階段戰役的最終失敗。
由此,日本華北方面,才開始對林效范第二裝甲團,開始全面注意起來。
這是一個讓范哈兒完全預料不到的情況,甚至他現在都不清楚,自己早早讓裝甲團投入實戰,對今後的日本和太平洋戰場,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那是後話,現在略過不說。
反正華北方面軍在認真研究了林效范第二裝甲團的戰鬥後,都認為,林效范裝甲團確實在這次戰鬥中,有極為出色的表現,這裏面,除了中國的標準 38 式坦克火炮口徑更大,裝甲更厚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中國人採取的裝甲戰術。
日本陸軍,在此時仍舊受起固有思想影響,在研究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還是戰術問題。
他們認為,集中使用坦克和裝甲車,才是讓林效范第二裝甲團戰力倍增的根本原因,至於先進的坦克,則因為在交戰過程中,同樣有標準 38 式在日本 97 式中戰車的逼近射擊下,重創損毀,所以他們並不覺得,中國的標準 38 式是不可戰勝的。
日本陸軍,從來都不畏懼先進的武器。
所以他們很快針對林效范第二裝甲團,研究了一個相應的對策。
這個對策也很簡單,就是集中了華北方面軍的大多數 89 式和 97 式中戰車,利用坦克的數量優勢,讓戰車兵逼近標準 38 式坦克射擊,從而將其摧毀擊敗。
日本的戰車,確實裝甲和火力都不行,但好歹人家自一戰之後發展至今,生產的坦克數量,也確實已經到了以千計以萬計的程度,光是華北戰場,就擁有幾百輛各型戰車,只是因為日本戰車的性能問題,一直鮮少投入一線戰鬥罷了。
而現在,日本在遇到林效范第二裝甲團這個強硬對手後,終於想到要將坦克,都集中起來一起應用了。
實際上,這個時候的日本陸軍,顯然還沒有吃透林效范坦克機群應用戰術的奧秘,同時不經過長期嚴密配合訓練,也很難在幾天之內,就形成戰車編隊,所以他現在的針對性戰術,其實僅僅是抄了外在,並沒有實際內涵的粗陋模仿罷了。
要是再給他們一些時間,慢慢研究,到是可能真正吃透裝甲戰術的奧秘。
當徐州的對面,聚集了日軍兩百餘輛坦克的時候,不僅是老蔣他們擔憂,就連人在南京的范哈兒,也是十分顧慮。
反倒是李宗仁和湯恩伯等將領,反而對此沒有那麼顧慮。
之前也不是沒有遇到過,小日本的戰車雖然是步兵殺手,但他們的鐵皮實在太薄,集束手榴彈就是中國方面的傳統反制武器,現在已經多了幾十輛的坦克和裝甲車幫忙,他們當然沒有理由更害怕才是。
不過當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寺內壽一親臨臨汾,並且將兩百餘輛 89 式和 97 式中型坦克變成為一個臨時戰車師團的時候,駐紮在台兒莊前線的林效范第二裝甲團,卻是感覺自己的部隊受到了侮辱。
前面的那一次和日本戰車中隊的坦克戰,林效范裝甲團的優勢非常明顯。僅僅是因為有些士兵第一次遇到實戰,心理不過關,導致幾輛日本 97 式中戰車闖過了防禦線,對貿然前沖的兩三輛標準 38 式進行了貼近炮擊。而其中兩輛,還非常倒霉的被集中了側翼薄弱部位,直接導致坦克致命性損毀,坦克兵重傷。
對於這樣的結果,林效范其實是非常不滿意的。
正是通過了實戰檢驗,林效范才發現,只要標準 38 式正面和日本的坦克作戰,基本上日本的坦克炮,根本無法突破標準 38 式的正面裝甲,而標準 38 式的主炮,卻是無論哪個防衛,都能穿透日本坦克的裝甲,如果擊中是的薄弱部位,甚至還能讓炮彈完全穿透裝甲在日本坦克內部爆炸。
聽說日本變成了一個新的戰車師團,還準備南下殲滅自己的裝甲團,這位團長就坐不住了。
時常跑到司令部打聽:
「日本臨時戰車師團南下了沒有?」
「日本的戰車師團到什麼位置了?」
就在老蔣那個各部隊可以尋機出擊的命令下達不久,林效范就剛剛捕捉到了日本新編臨時戰車師團的蹤跡。
也活該日本的這個戰車師團倒霉,因為日本戰車的性能問題,這次調集大批坦克南下作戰,和當時林效范團北上徐州時一樣,是搭乘津浦線北段的火車南下的。
林效范打聽到的最新戰場消息,就是日本的戰車師團第一坦克旅團一百輛坦克,已經順利抵達了距離台兒莊近兩百公里的日軍前線陣地。
僅僅不到兩百公里的距離,以標準 38 式的性能,全速奔襲的話,不過三個多小時的行程而已。
對於裝甲團作戰來說,這個距離其實還是有點遠的,畢竟坦克的作戰半徑,也就那麼幾百公里,如果光是過去就要三個小時的話,那估計趕到那兒不用展開作戰,為了油耗,就必須馬上返回,不然肯定的在回程途中因為燃油消耗光了,而拋錨在半道。
但是林效范在仔細考慮後,卻是想到了一個冒險的方法。
「全團坦克,每輛坦克上搭載一個裝滿汽油的油桶,等到日軍前沿陣地後,就將油桶裏面的油給坦克加滿,然後扔掉危險的油桶,直接突入日軍陣地,進行強襲作戰!」
林效范的這個命令,開創了一個先例。
從此以後,西南產的新型坦克,都會在外部設計一個可以掛副油箱的裝置。長途奔襲時持續供油,一旦作戰,則立刻清空外部暴露在裝甲外面的油箱。
當整個第二裝甲團做好這項準備後,林效范僅僅是給司令部發了一個「裝甲兵出擊!」的密電,就直接帶着全團坦克和裝甲車,直往日軍陣地長途奔襲而去了。
平坦的蘇北大地,上演了非常壯觀的一幕。
高高壯壯的標準 38 式,編成一個尖銳的鋒矢形巨大隊列,以每小時 50 公里的速度,高速長途的在原野中往日軍陣地奔襲而去。
小溝小壑不是問題,擁有一點五米跨越能力的標準 38 式,全都輕鬆通過。在基本是平原的蘇北大地上,標準 38 式坦克的奔襲行動,就像是在標準的坦克訓練場地上進行一樣,超乎尋常的順利。
轟隆隆的坦克開過,只剩下漫天的黃土飛揚。
冒險的行動,一旦成功了,必然可以獲得巨大的成功。
林曉范的冒險,在裝甲團抵達日軍警戒線範圍的時候,還算是成功的。
整整一百餘公里的長途奔襲,一百餘輛坦克加裝甲車,竟然只有三輛坦克和裝甲車在半路拋錨掉隊了,其他所有坦克和裝甲車,全都全副武裝,沒有任何損毀的抵達了日軍陣前,這可是比以前常規短距行軍,還要好上不少的成績。
不過這個時候,林效范也沒時間去等那幾輛掉隊的坦克和裝甲車了,他在簡單命令部隊以最快速度進行必要檢查後,就下令:
「裝甲兵突擊!」
因為日軍警戒線,在林效范第二裝甲團靠近的時候,已經發現了這個毫不掩飾、以極大聲勢突襲而來的入侵者。
如果林效范再不及時進攻的話,等日軍聚集起前線所有部隊,做完全部警戒工作,那就算裝甲團的突擊能力再強,也絕對要落一個被人海淹沒的下場。
當林效范的命令下達之後,整整百餘輛的標準 38 式坦克和重型裝甲汽車,就直接以箭頭形衝擊隊形,向着日軍的防守陣地衝擊而去。
那機槍鐵絲網,外加簡單的壕溝防線,對於標準 38 式坦克來說,幾乎是不設防的存在。
機槍打在標準 38 式身上,幾乎像撓痒痒一樣,只發出框框的聲響,而手榴彈和步槍,同樣無損標準三八式,甚至日軍輕型的 46 米反坦克炮,也無法在正面撼動標準 38 式。
日軍沒有在陣地前設地雷,成為這一次突破的最大幸運。
「突擊!」
「突擊……」
林效范在指揮車電台中瘋狂的叫囂,日本人的防線僅僅堅持了幾分鐘,就順利地被第二裝甲團前鋒部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