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上說孫悟空殺了六賊,可沒說是魔頭啊!
李元寶大吃一驚,轉身就要往屋裏跑,卻被白骮叫住:「有潑猴在,幾個魔頭一時間也不能對唐僧怎樣。」
李元寶稍感放心,好奇的又問:「靜靜,這些魔頭都是什麼來歷?」
「此六人皆是蘊魔王手下,應該是為眼魔、耳魔、鼻魔、舌魔、身魔、意魔。」白骮解釋道。
眼耳鼻舌身意,是佛家所講的六根。常聽人說六根清淨,看來這六個都是極不清淨的代表,一下子還都聚齊了。
「靜靜,蘊魔王是什麼來歷?這六個魔頭本事又如何?」
「蘊魔王與我舊主死魔王都是天魔王的手下,這六個單打獨鬥都不是我的對手,但沒想到今日齊齊到來,我想要取勝,卻是不可能,而且,我也不想與同門交手。」白骮緊緊皺眉,心裏卻恨不得這些魔頭都死,否則,唐僧的魂魄一定輪不到自己。
蘊魔王志在必得,一下子派出六個得力幹將,難怪白骮察覺到風聲便躲了起來。
「那兩個女人眼神挺妖媚的,都是哪位魔頭?」
白骮不由翻了記白眼,撇嘴道:「何時也忘不了關注女子!她們分別是舌魔和身魔,本事都十分了得,尤其是身魔,好-色男子,沾之必死!」
得知這些之後,李元寶有些不放心,還是推門進去,輕手躡腳的來到孫悟空的身邊。
小屋子裏裏面變得滿滿當當,根本沒人注意到李元寶,老者極其家人對長壽的孫悟空十分感興趣,而那六位不速之客,分成兩排站在地上,眼神從來沒有離開過唐僧。
孫悟空的座位離唐僧最近,耳朵里的金箍棒已經拿在掌心之中,警惕的看着六人的一舉一動。
「大師兄,他們?」李元寶輕輕推了孫悟空一眼。
孫悟空動也沒動,但他的聲音卻在李元寶耳蝸中響起:「元寶,我已知曉這六個皆是魔頭附體,你切莫聲張,咱們伺機而動。」
李元寶苦笑一下,他能動什麼,等到這幾個魔頭髮作起來,想要順利逃跑都難。眼下便是看住唐僧,尤其袈裟護體,說什麼都不能離身。
「聖僧,小人名叫嚴六路。」一名中年人率先開口,做了自我介紹,此人雙眼突出,類似金魚眼,拱手露出欽佩狀:「那東土大唐距離此地足有萬里之遙,山高路遠,道路崎嶇,聖僧不辭辛苦,捨身求法,令人佩服!」
唐僧被誇的美滋滋的,李元寶卻不由皺眉,插嘴道:「這位大哥知識還真是淵博,我們來到此處,幾乎沒人聽說過大唐,我看你掌握的倒是不少,家裏是讀書人吧?」
嚴六路哈哈大笑,說道:「這位小師父說笑了,我斗大的字認不得一籮筐,沒讀過幾本書。家中世代打獵為生,平時多餘的獸皮便賣給東邊來的商客,自然對大唐也知曉一二。」
阿彌陀佛!唐僧念了句佛,說道:「靠山吃山,打獵亦是謀生手段。貧僧認為夠用夠吃便好,過度狩獵只為剝皮牟利,滋生罪孽。」
嚴六路卻不以為然,擺了擺手,「聖僧不知,我六人其實也都是在家居士,信奉佛陀。所獵殺皆為害人之猛獸毒蟲,你若不殺它,這些畜生便要下山吃了家養牲口,甚至還要害人。牲口可以耕種田地,而人身更是難得,豈能讓這些畜生平白害了去?」
陳姓老者臉色頗有些不對勁,他怎麼就不記得這些小輩信佛?好像這附近信佛的兩隻手都能數過來。
「善哉,善哉,不知幾位竟是同修,實為有幸!佛門講,不為傷蟲,是為清理。獵殺之時,不可心存惡念,同時念誦佛號,可使這些害人之物免墜惡道,投生善道。若按此行,既為民除害,又增添功德。」唐僧委婉的勸說。
「不管是什麼藉口,殺生就是殺生,心裏怎麼會沒有惡念?假如你說自己殺了一頭下山的猛虎,為民除惡,但是老虎已經死了,相對人類還處於弱勢群體,它又不能復活為自己辯解,誰知道你說的是真是假?」李元寶反駁道。
唐僧瞪了李元寶一眼,怎麼就聽不明白話,他當然不主張殺生,如果依照他說得方法,向念誦佛號,野獸早就跑沒影了。
六人終於注意到了李元寶,嚴六路冷笑着問:「小師父,要是按你的話來講,山裏的獵戶都得活活餓死不成?」
「我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覺得彆扭,明明是個劊子手,卻非說自己是好人,還不如不說。」
「依你之意,何時殺生才真的是行善?」
「自保的時候,比如武松打虎。武松,哦,對了,你們都沒聽說過。」李元寶又說道:「有句話怎麼說,殺紅了眼,弱者的鮮血和掙扎通常會讓強者趕到莫名的快-感,甚至激發內在的獸性,到時候是善是惡,也就沒法區分。」
李元寶胡攪蠻纏,話裏帶話,其實是覺得猴哥無所不能,區區六個魔頭根本不算事兒。書上不寫了嘛,還只有一句話,一個個盡皆打死!
孫悟空眼帘低垂,好似在假寐,並不跟嚴六路搭茬,餘光卻始終沒有離開六人!
六人最忌憚的當然是孫悟空,所以,他們最想的事情,莫過於用言語控制住唐僧,進而獲得絕對的主動權。
唐僧衝着李元寶擺擺手,示意他不要再講話,卻沒有訓斥,出家人以慈悲為懷,猛獸只在飢餓或者受到攻擊之時才會傷人,以此為藉口殺掉它們太過殘忍。
嚴六路滿臉不悅,眼中似有凶光,正想要發作之時,卻被身旁一個長着招風耳朵的人扯了一把。
那人沖唐僧微微拱手,笑道:「聖僧,小人與祖爺同宗,喚作陳八方。小的以砍柴為生,倒是不喜殺生,閒來時卻喜欣賞樂曲,各種樂器亦或是山石嫩葉,皆可作為樂器使用。」
唐僧眼前一亮,詫異道:「不想這山莊竟然是藏龍臥虎之寶地,不知這位施主最擅長何等樂器?」
「最喜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