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 www.bixiale.cc,最快更新紅樓之滄海橫流 !
京城大學,歷史系。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所有人都急着奔向教室,沒有一個打算縮回寢室翹課的,因為下一堂課可是江教授的靖朝史大課!
江教授的大名全京城大學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但年輕有才還長得很帥,講課的風格獨具一格,語言幽默,引經據典,甚至還上過國家台的講壇節目,讓這個節目的收視率一路飆升,幹掉了同一時間段的全部節目,成為了全國歷史迷心中的偶像。他上課的時候教室永遠是爆滿,就連走廊里和窗戶外面都坐滿了人,要是到得晚了怕是連座位都沒有了。
歷史系的學生們風風火火衝進了教室,熟門熟路地佔據着有力地形,那些本來柔弱的女生們戰鬥力尤其驚人,竟然將力量更大的男生統統擠到了身後,刷刷坐滿了前三排,讓那些同樣是江教授粉絲的男同胞們咬牙切齒也沒有辦法。
鈴聲響起,江教授準時走進教室,整個教室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緊緊地盯着江教授,想知道他今天講些什麼。
不過才三十來歲的江教授毫不怯場,打開了麥克,站在講台上用頗為磁性的聲音說道:「同學們,我們今天開始要共同學習的內容是關于靖朝史之中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的。他雄才大略,他目光深遠,他開疆拓土,他忠勇雙全。正史之中對他的記載比比皆是,後世之人無不讚許欽佩於他,也是之中關於他的故事更是千奇百怪,讓他被遮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他是武功卓絕的領軍大將,是開創時代的首輔宰相,是忠貞於愛情的國公駙馬,是君臣相得的世代賢良,甚至是神話之中雷神的原型,更是我族譜上有明確記載的祖先。那麼他是誰呢?」
下面的學生同時大聲回答:「江源!」
「是的,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英國公江源。」江教授笑了笑,推了一下鼻樑上的眼鏡,說道:「關於江源,大綱要求我們學習的內容相當之多,大致需要用十節課來具體剖析講解,今天的這節課我們先籠統的了解一下江源這個人,了解一下幾個他身上的謎團和史學家們普遍爭論的問題,為我們以後的講解做個準備。」
「江源這個人,一生只能用豐功偉績四個字來形容,他是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經濟學家、水利學家、發明家,化學家,教育學家,文學家,詩人,哪怕是今天,他對人們的影響依然存在。而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他的一生都包裹着重重謎團,今天我們就要抽絲剝繭,了解一下江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江源,字清遠,祖籍四川成都,母為江氏,父名賈敀——這一段出自《靖史》。那麼第一個謎團就出現了,江源的身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的父親明明姓賈,那麼為什麼江源不姓賈而是姓江呢?」
「這一點在正史上沒有記載,野史上也說得五花八門,講什麼的都有,後世史學家的分析也比比皆是,各說各話,而作為江家的正統後人,我翻閱了家中所有江源及其子孫的親筆手記,也詢問了家中的長者,可是都沒能得到確定的說法,所以關於江源的父親賈敀的身份至今還是一個未解的謎團。」
「因為正史沒有任何相關記載,所以史學家們也有不同的分析,其中接受度最廣的一種就是『賈敀』是個化名,也就是說江源的父親並不叫這個名字,這只是隨便安上的一個名字而已。賈敀諧音就是家破,同家破人亡。很有可能江源的父族惹上了什麼事端已經覆滅了,為了躲避仇家,他的父親化名賈敀,又擔心子孫受到牽累,因此讓江源從母姓。」
「除了這種解釋以外當然還有其他的猜測,比如說野史《江源傳》中記載江源的父親賈敀是靖朝榮國公賈代善之子,書中還細細列舉了江源與賈家的仇恨,以及種種報復手段等等。不過這部書的說法早在數百年前就被著名史學家錢方羅列證據所推翻。錢方提出的第一證據就是在賈氏族譜之中並沒有賈敀這樣一個人,在族譜之中記載,賈代善只有兩個兒子,分別名為賈赦和賈政,且兩子都死於謀反,沒有賈敀這個人,單以姓名相似就論定賈敀為賈代善之子過於牽強。」
「第二,如果賈敀為賈代善之子,那麼江源的原籍應該是金陵即應天府,參加科舉考試也應該回原籍應天府參加,但是江源是四川解元,這一點是有史料明確記載的,也與這種說法不符。」
「第三,如果賈敀是被賈家逐出家門的子弟的話,又如《江源傳》中所說,江源與賈家有仇,那麼在江源功成名就之後理應找當時的賈家報復,可是在史料之中記載江源並沒有這種報復行為。江源少年成名,官居二品京畿大營節度使,而那個時候賈家和他沒有任何交集,直到最後賈家的破滅也主要源於賈政參與到順王謀反一案,與江源無關,這些事實也與《江源傳》中的記載不同。」
「《江源傳》為匿名所作,錢方從此書的謙辭造句推斷,作者應該是勛貴後裔。眾所周知,江源於江南大案之中將勛貴世家一網打盡,所以勛貴對江源恨之入骨,寫出這樣一本書來污衊江源也是可以解釋的通的,所以此書的記載不足為信。」
「相對於江源的父親謎一樣的身世,江源的母親的身世就有十分詳盡的注釋了。江氏是靖武帝司徒晟的姨母,弘武伯江岩之妹,軍神江辰江熙文的嫡裔。家道淪落,被拐子拐走,顛沛流離之下嫁給賈敀,生子江源。江源是在為官之後才獲悉母親身世,進而才認祖歸宗的。」
「江源出身貧寒,父母早喪,四歲以打柴為生,曾賣柴於靜流書院,為山長沈安文收容。孩童時期就作出《詠梅》這樣著名的詩句,讓沈安文讚嘆不已,收為弟子,悉心教導,因而年少成名,十六歲中四川解元,十七歲中會元,後中狀元,成為史上少有的三元及第之人。」
「江源的詩作十分有名,在課本之上就有很多,想來大家也都背誦過。可是他除了擅長作詩之外,也是當時非常出名的文學家。靖朝的主流作文思想就是文以載道,言之有物,江源的文章風格也與時代相符合。其殿試所作之文講的就是龍首渠的修建方法,如今已過千年,但是龍首渠作為著名的水利工程依然灌溉周圍土地,他的那篇文章也全文篆刻成碑立在龍首渠岸邊。歷代文人都對此文做出過評價,著名文學家朱蜻曾評價此文易一字而不可得,可見江源文學水平之高,當然,此文也是江源作為水利學家的一個重要證據。」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江源的好友林鈞同樣也是一位務實的文學家,兩個人都在經濟上、政治上、水利上等等方面廣有建樹,這一點我們會在後面一一講到。」
「江源的生平極為傳奇,以文狀元出仕,卻是以武勛聞名。在他成為狀元,進入翰林院不久就結識了靖武帝司徒晟,發生了著名的依樓問策,這一點初中的課本中就有詳細的記載,我就不多話了。而在之後不過數月就發生了三王作亂,齊王司徒橫、魏王司徒柏、遼王司徒標同時叛亂,意圖出兵合圍京城。當時靖武帝司徒晟剛剛封王就臨危受命,前往當時的趙國,今天的河北南部地區阻攔魏國齊國的軍隊,為江南大軍勤王救駕贏得時間。而江源則因為科舉之中的馬策一文被冠以知兵之名右遷兵部員外郎隨軍參贊軍機。」
「江源當時是個什麼情況呢?他剛剛當官,不過幾個月而已就換了三個單位,先是在翰林院做翰林院編撰,結果乾了沒多久就被調到兵部做員外郎了,員外郎沒做幾天就轉入了軍隊參贊軍機,司徒晟更是對他信任有加,任命其為實授參將假總兵事。這個官職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他名義上是正三品的參將,實際上要做的是二品的總兵做的工作。也就是說江源從剛參加工作的中央秘書處副科級秘書,先轉為□□的局級幹部,而後又調入軍隊成為師長但實際上是幹着軍長的活兒。幾個月之間就從副科級變成了司局級,又是從文官轉成武將,要帶領大軍去和十倍於自己的叛軍作戰,那麼下面的手下能服帖嗎?」
江教授說到這裏,下面立刻有一個學生接道:「力射石虎!」
江教授一笑,說道:「對,就是力射石虎,這也是江源身上的第二個謎團,他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靖史》中記載有一段話,『源行軍,見草中石,軍士以為虎,故源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眾將皆服。』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是說江源帶領着士兵行軍的過程中發現草中有這麼一塊大石的陰影,軍士以為是老虎就叫嚷起來,所以江源彎弓射虎,箭射入石虎之中竟然沒入了整個箭頭,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這是一隻石虎,所以眾將都認為江源勇武,因此對他心悅誠服。他就以這樣的方法收攏了人心,成功接手了這支軍隊。」
「有人認為射石虎這件事是謠傳,史學家也對此事爭論不休,可是我要說這件事應該是真實的。因為射石虎這件事不但在正史之中有記載,就連野史也對這件事大書特書,就連以污衊江源為己任的《江源傳》中也有記載,稱江源能開七石弓,有扛鼎之力,所以射石虎這件事應該是真實的。」
「我的家中還留有幾把江源留下來的鐵胎弓,因為是傳世的弓,保護的比較好,所以至今仍能拉開。具專家推斷,這幾把弓之中拉力最大的一把約有千斤的拉力,相當於半噸重的拉力,最輕巧的一把也有五百斤的拉力。這幾把弓都有着使用的痕跡,所以當年應該是被拉開過的,那麼江源擁有千斤之力這樣的說法應該是不為過的。那麼他射石虎的這件事很有可能是真實的。」
「當然,一個軍事家有沒有過人的武力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智謀。江源臨危受命,帶一萬軍馬迎擊十數萬之眾,偏偏能克敵制勝,並且連戰連捷,應該能說明他的軍事水平有多高了。」
「在趙國,江源與司徒晟兵分兩路,源奉命阻攔齊軍,於東武城駐軍,在這裏他善用計謀,連連挫敗齊軍,氣得齊國相韓康口吐鮮血,並且連續兩次伏兵消滅數倍於自己的齊軍,最終於東武城下與齊軍決戰,戰勝齊軍,收復齊國。而後又戰勝魏軍,一戰而平遼軍,三場大戰都是大捷,一生之中戰局無數,無一不勝,他的軍事思想即使是現在也受到無數軍事家的追捧。」
「江源在軍事上的天賦很難說清根源,因為他的老師,靜流書院的沈安文先生是不太懂兵法的,而他自幼貧寒,衣食無着,顯然是不可能受到軍事方面的教育,但是他就好像生而知之一樣在軍事上異常精通。這一點恐怕只能以他的祖先是軍神江辰來解釋了。」
「講到齊國就不得不提一下江源身上一個至今都被人爭論不休的問題——雷神。」
聽到這句話,下面的學生們發出了一陣躁動,因為這個話題實在是太有名了!江源的一生最神話的就在雷神這兩個字上,最近的一個電視劇就是講江源的,在裏面完全把他神話了,簡直是一個符咒就驚雷天降。聽說還有歷史專家認為電視劇虛構事實,在網上和電視劇導演爭論不休呢。
嘛,說是這麼說,不過江源的雷神之名太有名了,聽說現在有些地方乾旱少雨,還有人偷偷到江源廟燒香祈禱,祈求雷過降雨呢咳咳。
「在史料中記載,在東武城決戰的時候,齊王及齊國相被天雷劈死,焚燒成灰,因此齊軍望風而降,所以當時的民眾認為江源為雷神轉世。無獨有偶,靖武帝司徒晟在邯鄲城下迎戰魏*隊的時候,夜間天降神火,引燃魏軍大營,有人見到雲中有赤龍飛舞,口吐火焰點燃大營,因此稱司徒晟為天帝下凡,而說江源這個雷神就是為了護衛天帝才轉世重生的。」
「當然,我們現在是不宣傳迷信思想了,可是江源和司徒晟的生平十分有趣,每次遇到重要事件的時候似乎都會引發奇怪的現象。江源這一生似乎都與雷相伴,征討齊軍,天雷劈死齊王;去廉王府抄家,天雷劈掉殿角;與北蠻交戰,天雷劈死右賢王;與絲綢之路之上的國家會戰之時,乾旱之極的沙漠突然天降暴雨,驚雷四起,落雷劈死敵方領軍大將一名;最後與羅馬國作戰,也是江源這一生最後一次出征之時,落雷點燃敵方軍旗,致使敵人驚慌敗逃。」
「司徒晟在這一點也和江源一樣神奇,有人開玩笑說司徒晟是上天入地第一大烏鴉嘴,好的不靈壞的靈,說誰死誰就死,說誰敗誰就敗,奇幻的程度比起江源的雷也不遑多讓。好吧,對於司徒晟的『預言』,我們還能理解為他才能卓著,善於分析,因此能每每說中,他命中的那些天象問題也都有辦法一一解釋。但是對於江源的雷神之謎,現在也依然是一個未解的謎團。」
「或許可以把這稱之為巧合,或許這是他通過種種物理手法造就的奇蹟。但不管怎麼說,雷神這兩個字讓江源的一生得到了升華,讓他與當時的所有人都不同,成為了千年以來人們爭議討論的對象。」
「江源被稱之為雷神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真的發明了雷。是的,他發明了地雷和火炮。火/藥就是在靖朝出現的,在正史之中火藥的第一次登場就是在三藩作亂之時遼軍攻城的時候,但是不得不說,那個時候遼軍使用的火/藥是非常粗陋的,雜質也多,操作困難,存儲不易,只要精確防範是很難得手的。而對墨家學說有深切研究的江源則將火藥進行了改良,並且發明了一系列的方法來加以應用,也讓我國從冷兵器時代走向了□□時代,領先了其他的國家幾百年。」
「不得不說,如果沒有火/藥,那麼我國的發展絕對沒有史書中記載的那麼迅速。沒有了這項強大的武器,靖朝絕對沒辦法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內橫掃一切對手,甚至一路打到了非洲,如果沒有火/藥,那麼開山的工程將難以完成,一些水利工程和交通要道將無法修建,國家經濟恐怕也沒有辦法大規模的增長。」
「江源的發明不只這麼一項,他對於農具的改良也是相當有效的,對於民生的改善有着顯著的效果。他改良過的造紙術、造墨術和印刷術解決了紙張、油墨和印刷成本昂貴的問題,為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貢獻。」
「江源不只是出將入相而已,他的才能體現在方方面面,從史書上不難看出他還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對教育的貢獻不只是改良紙張等等,還體現在他因材施教,善於啟發和培養學生獨立人格的方方面面。在他有生之年,並沒有為教育學著書立說,可是他教育出了好幾位優秀的人才來。」
「江源的侄子江城,兒子江煊、江炆,學生靖昭帝司徒燁和賢王司徒燦都是他一手教育出來的人才,而受到他教育影響的人更不知道有多少。一直到靖昭帝司徒燁駕崩,江源編撰的一些啟蒙教材和教育學書籍才被江家的後人整理刊印,廣泛發行,成為了現在依然影響深遠的教育學著作。」
「說到這裏,大家應該大概了解了一下江源的才能了,可是我要說現在為止揭示出的才能還不到他真實水平的二分之一。因為江源固然是著名的軍事家、水利學家、發明家,化學家,教育學家,文學家,詩人,可這一切都不足以闡述他對我國人民這一千年以來的影響力有多麼的巨大。究其根本,他的一切才能都是為了改變這個國家,為了他的政治信仰才顯示出來的,從根源上來看,他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
「從對國家的貢獻來看,江源絕對可以列為有史以來偉大政治家的前三甲,在靖朝,可以與他相提並論的偉大政治家恐怕也只有靖武帝司徒晟一個人而已,他們兩人一世明君忠臣,聯合起來改變了我國的版圖,更改變了國家生存的模式。」
「往往一提到靖武帝就不得不提到江源,提到江源就自然而然想到靖武帝,他們兩個的政治理念完全重合,在兩人的政治生涯之中相互配合,達成了統一,這才能發揮出如此強大的效果。那麼他們的政治理念是什麼呢?」
有一位同學舉手了,「老師,是不是民生?」
江教授點了點頭,「確實有民生的部分,但這不是全部,不過不要緊,我們從江源主張的一些事情就可以分析出他的想法來。」
「江源為什麼主張修建以龍首渠為主的水利工程,而且大量鋪設水車?是為了加強對土地的灌溉,增加糧食產量。」
「江源為什麼發明了火/藥,並將其廣泛應用於修建道路和各項工程呢?是為了加快商品的運輸,增加農民、工人和商人的收入,保衛國家的安全。」
「江源為什麼改良了紙墨,為什麼提出了新的教育方法?是為了普及教育,為了使平民獲得知識,獲得提升的機會。」
「終其一生,江源都主張向西方進發,主張發展手工業,主張普及教育,主張擴大科舉範圍,主張打壓舊世族和勛貴,為新式官員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主張依法治國,主張建立規則,改良規則和維護規則。從他的種種做法之中可以分析出他的思想並不雜亂,而是一直堅定不移,沒有動搖過。」
「江源以及司徒晟想要建立的國家模式我們完全可以分析出來。首先,他們希望平民可以生存下去,不會受到旱洪的影響,能夠正常生存,所以他們改良了農具,建設了大量水利工程,用以增加糧食產量。而後,糧食增產,要怎麼才能讓這些增加的糧食能夠進入民眾自己的口袋,而不是被兼併土地而奪走呢?江源和司徒晟選擇了打壓兼併土地的大頭,也就是勛貴和世族,減輕他們對百姓的壓迫,也用來敲山震虎,震懾其他的劣紳不要輕越雷池。」
「而後,糧食增加可以讓百姓吃飽卻不能讓其富足,想要富足就要修建道路,發展手工業,讓農民可以利用手工增加收入,也可以通過修好的路將產品和糧食賣到外面,換取金錢。所以江源他們利用火/藥大量修路,並且不斷推動了手工業的發展。」
「產品多了,國內沒辦法全部吃下又該怎麼辦?如果這些貨物賣不出去,那麼吃虧的就將是底層的手工業者和初步發展起來的小商戶,一旦他們破產就將連鎖性的影響到整個國家。所以江源主張西進,打通西域國家,一路打到非洲,將國內的過剩商品遠銷歐非,並且力主造船,進一步擴大產品的銷售地域,增加國民的收入。」
「國民收入多了,國家更加強大,那麼治理國家也就成為了要務,要怎麼才能更好的治理國家呢?用舊方法肯定不行,國家需要更加有能力,更加符合要求,更加清漣的官員來管理。軍隊也需要更有知識,更擅長分析,更能跟上時代的新式軍官。舊世族和勛貴被罷免,留下來的空額也需要填補。所以為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江源推動了科舉的發展,也普及了教育,改良了晉升的制度。」
「江源和林鈞等人制定了一套合理的法治規則,以法律和規章來管理國家,律條可以進行調整,但是在沒有進行調整之前所有人包括王公貴族也要按照法律做事,否則就要按照律條論處。他們也建立了新的晉升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只要有功勞,只要做事做得好,那麼一個從九品的小官也可以升為正一品的首輔,一個小兵也能成為領軍的大將,這條晉升之路的打通也使得整個社會變得活躍起來,發展更加迅速,遠遠超越了其他的國家。」
「江源他們想要建立的是這樣的一個國家,人人都能吃飽富足,只要遵紀守法就能自由快樂的生活,每個人都有獲得知識的能力,只要努力就能改變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因為千年之前環境的限制讓他沒有辦法完成全部的理想,可是靖朝人的生活水平是有目共睹的,靖朝的強大也是眾所周知的,可以說江源通過他的辦法達成了他的理想,也切實的改變了這個國家。」
「最後,我要提到一個大家最感興趣的問題——江源的感情。」
聽到江教授的話,下面的學生全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嘛,對於他們這些年輕人來說江源就是再偉大也難逃他們的八卦,對於處於戀愛階段的他們來說還有什麼比一個終於愛情的人更讓他們感興趣的呢?
「與當時其他三妻四妾的人不同,江源以及和他關係親密的親戚大多數都選擇了一位妻子,選擇了終於婚姻。江源的妻子也就是靖武帝的妹妹常寧公主一生恩愛,生有兩子一女,白頭偕老,葬在了一起。」
「同樣選擇一位妻子的還有靖武帝,網上還戲稱他是史上最有愛皇帝呵呵,這對君臣在愛情方面的要求也相當一致,有學者猜測,就是因為他們的思想這麼合拍,所以才能一生都沒有鬧過矛盾,君臣相得的。」
「這一堂課我們就上到這裏,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