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皇帝陛下
一個小小的縣試,沒有在金陵城裏激起多大的浪花,卻在張卓和李先生的心裏掀起了巨浪。
申時左右,勞累了大半天的楊九總算是有了休息的時間,集市上的人大都散了,太陽還火辣辣的待在天空中。
還沒等燒烤的工具收拾乾淨,就有同村的人過來報喜。
趙家村好久都沒出過一個考上童生的啦,這一回終於出了一個,同村的街坊臉上也帶着喜色,在楊九這裏沾沾光。
楊九換了身衣服,便從寧王府的后街進去,拜見先生楊源。
自己能入縣試一甲,着實承蒙楊先生照拂。
到了寧王府,去了西廂那邊,對楊源擺了擺,楊源很是受用,嘴角都快笑到耳根子邊了。
&生,我打算明年再考府試和院試。」楊九雙目囧囧有神。
楊源突然發現,自己原本準備的一些話,竟然根本就不用說出口。
雖然他認同楊九的才華,小小年紀就初露鋒芒,但也擔心楊九一路走得不踏實,基礎不牢,又怕這次考試成績太好,讓楊九認為科舉是件容易事。想着今天是放榜的日子,楊九必定會到寧王府來找他,準備了不少大道理。
卻不曾想,楊九自個兒看得清楚得很。
楊九繼續說道:「我這次能入一甲,着實有很大一部分是運氣使然。先生精明,學生能猜到這次出題官的意圖,先生必定也猜到了。說起來,這次縣試的考生,其實也就是被出題官引導寫出了答案。想來第一名和第二名,與我所寫的答案,也不會相差太多。」
他心思冷靜。
楊源點點頭,確實,這次考生給的答案,第一名和第二名確實很不錯,策論基本上都跟以直報怨沾邊,並用此來辯論戰與和。
然而,那兩份答卷卻少了一絲主導性,屬於考生自己的思維。也是那出題官運籌帷幄,竟在無意識間讓兩個毫不相關的學生寫出那人想要的結果。
而楊九這份答卷,更能解決問題,想來,楊九這個意外,也是那出題官未曾想到過的。
若非楊九的策論,從文采,字跡,格式都弱於另外二人,哪怕是給個第一,也不會有任何異議。
可惜楊九的字着實不好看。
讀書人,首先以字為重,字就是臉。
而除了策論,楊九的詩賦也出了錯,排在第三也是無可厚非的。
一甲的試卷,是必須貼出來的,這麼定名次,也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偏頗。
&然你自己心裏清楚的話,我就不用多說了。」楊源心裏高興,楊九年齡雖小,卻比同齡人踏實,眼底透着沉穩,他也就不用太擔心楊九的心志問題。
&試榜已經放了,明天又要開始上學,你記得去縣學裏,多謝謝教你的先生!」饒是如此,楊源還是提點了一句。
&須的!」楊九眼睛閃閃發光。
休息了小半個月,總算是能安安心心的念書了。之前剛進縣學的三個月,他真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不知錯過了多少。馬不停蹄的緊迫消失,學習也變得輕鬆愉快起來。
楊九才到班裏,便聽到有同窗竊竊私語。
他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書默默的複習了一遍以前學的,不到一盞茶功夫,便有人走到他跟前。
&兄,沒想到你來甲班才三個月,就能拿一甲第三,你那份策論我也看了,真真是智慧!」王良先過來跟楊九結交,他生怕楊九不認識他,又補充了一句,「我叫王良,想來你該是沒注意過我的。」
王良笑得很是乾淨。
楊九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他確實不認識,來甲班這幾個月,他就只顧着讀書了,「原來是王兄,讓王兄見笑了,這三個月我只顧着念書,並未與同窗交往,概因謝先生說一進來就要縣試,心裏着實緊張。」
王良哈哈的笑了兩聲,「入甲班當年,必定會參加縣試的,其實不用考過,只是讓大家看看縣試的試題如何,氛圍如何。難道謝先生沒有告知你?」
楊九傻眼,合着他這麼累死累活了三個月,其實根本就無所謂?早知道他何必拼命!楊九揉了揉太陽穴。謝先生不告知,估摸着就是楊源的那封信吧!楊九好頭疼,突然有一種入錯門的感覺。拜的師傅怎麼可以這麼坑。
王良瞧着楊九一臉迷茫的樣子,又忍不住笑了。這個年齡比他小的少年,着實可愛。
&不就是運氣好得了個一甲麼!」張卓心中嫉妒不已,又瞧見楊九跟王良相談甚歡,涼涼的說了句。
那王良是金陵王氏的人,金陵王氏又是琅琊王氏的分支,家世淵源,可追溯到魏晉。而金陵王氏本身也是金陵城的世家,可以說,王良是整個甲班身份最尊貴的人。與王良交好,往後必定坦順不少。可那個鄉間野童,怎麼能入得了王良的眼。
&兄,您別看他年齡小,這個楊九可不是什麼心思乾淨的人。」張卓握了握拳,想起曾經在李先生的私塾里的時候,楊九就背誦了《禮記》中的一整篇來欺負他。
&人早就對《禮記》熟知,不僅如此,還能倒背如流,根本就沒有您表面看到的那樣坦蕩,他以前那般不過是示弱,讓你們看看他如何努力而已!」張卓沉不住氣了,想起之前在李先生那裏,自己被楊九露的那麼一手氣哭,才發現自己當時好傻。
楊九冷冷的盯着張卓。
他與張卓在李先生的私塾里認識,平日無怨,舊日也沒什麼仇,反而是這個張卓處處看他不順眼。
如今又抹黑他,他忍不住譏誚道:「那你可知我為何能倒背如流,對《禮記》如此熟稔麼?」
他眼底里透着鄙夷,「當初在私塾里,我窮,沒書,只能借同窗的書來學。家中無筆墨紙硯不能記下來,只能生生的死記硬背在心裏。借一次,就只得把一章全記下來,又怕忘掉,只得一遍又一遍的,一個字一個字的,刻在心裏,我怎麼可能對《禮記》不熟?」
&縣學,先生講完,趁着下課,我去請教先生,吃飯睡覺全帶着課本。」
&現在所得到的,都是我一分一分的辛苦換來的。我吃飯的時候,捧着書,你在做什麼?大半夜的時候怕自己睡着了,還沒記住先生講的東西,在外面邊跑邊記。記不住就得跑好遠的路回家裏看一遍。我敢記不住麼?那時候你在做什麼?」
&卓,我與你早早相識,從來都沒針對過你,你平日裏如何都無所謂。可偏偏污衊我的名聲,真當我好欺負麼!」
楊九一字一句,鏗鏘有力。
讀書人,最重名聲。哪怕是世家子弟,都不能有一個污點,就別說寒門子弟了。他現在的年齡還小,才過了縣試,路還長得很,卻偏偏在才踏上這條路的時候,張卓明里暗裏說他心思深沉心眼多。若在同窗和先生心裏有如此印象,不用說了,最多走到會試,就會被刷下來。
讀書人,是給朝廷挑選當官的,從一開始就被烙下這樣的烙印,哪個會用他?
&倒是不理解,為何你要如此污我!」最後這句話,楊九幾乎是咬着牙齒問出來的。